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如今大郎、五郎、七郎,他们三个身处险地。老夫碍于身份无法出面帮忙,赛花身怀六甲也不可能披甲上阵。
唯今能助他们一臂之力的就只有你了。
他们三个是你看着长大的,你待他们如子侄,他们也待你如叔父。
难道你就真的忍心看着他们三个战死在沙场上吗?
如果他们真的身死了,你就不会心疼吗?”
杨洪愣了愣,眼中闪过一阵挣扎的神色,他咬着牙,沉声道:“老爷,老奴当年发过誓,此生不再征战沙场。老奴不想违背自己的誓言。”
老杨沉声道:“你的誓言真的比他们三个的性命还重要吗?你忍心陪着老夫一起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老杨追忆道:“老夫记得,当年你最疼七郎,还经常把七郎架在你脖子上骑马玩。七郎在外面受了委屈,老夫总是想着息事宁人。你却暗地里出去帮七郎讨回公道。
你当时还说,等到七郎到了十八岁,就把一身所学传给七郎的。
这些你都忘了?”
杨洪痛苦的闭上了双眼,低吼道:“你别说了……”
老杨却一点儿也没有放过杨洪的意思,他乘胜追击道:“可是你没想到七郎后来学了文,没有跟你学兵法。你这一身所学也就没了传承。
你至今每日里都仔细研读兵书,老夫看得出你心里也不甘寂寞。
你也不想让自己一生所学都带进坟墓里。”
杨洪浑身颤栗道:“老奴求求您,别说了……”
老杨站起身,声音沉重的吼道:“你是谁?你是百胜将杨洪,你是名震西北的儒将杨洪……”
“够了!”
杨洪咆哮了一声,蹲在地上老泪纵横。
老杨对此一点儿也没有怜悯之情,“你就真的甘心这么窝囊下去,你就真的甘心这么堕落的过一辈子?”
杨洪哭诉道:“我也不想啊!我也不想啊!”
杨洪抬起苍老的手,颤巍巍的哭诉道:“可是我一上战场,我这双手就开始颤抖,我就想到她当初倒在我怀里的模样……你让我还怎么上阵杀敌?怎么杀?”
老杨一把提起了杨洪,吼道:“一个女人就把你打倒了吗?还是一个敌国的女人?”
杨洪颤抖道:“可她是我一生最爱的女人!是我杀了她!”
老杨拽紧了杨洪的衣襟,把杨洪提到了自己身前,他沉声低吼,“你杀她是各为其主,怨不得她,更怨不得你自己。”
杨洪颤声道:“可我还是不能原谅我自己……”
老杨扔下了杨洪,长叹了一口气,“你就继续这么废着……等七郎他们死了,老夫派人来通知你,去给他们收尸……”
扔下了这句话,老杨大步流星的离开了杨洪所在的小院。
杨洪就那么瘫坐在地上,如丧考妣。
杨府里面,知道杨洪旧事的人并不多。
到目前为止,也只剩下了老杨和佘赛花了。
他们两个人一直把杨洪当成自己人,所以很少去提及杨洪的旧事,去触碰杨洪心里的那一块伤疤。
杨洪一直把这件事藏在心里,从不和人讲起此事。
如今被老杨揭破了,杨洪心里依旧承受不了。
人的心思,永远是世间最复杂的东西。
有人心里,一直操心的家国天下。
就像是老杨这种人。
有人心里,只想要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就像是佘赛花。
而杨洪是一个痴情的人。
心里一直藏着一个人。
老杨没办法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杨洪头上。
有人说过,女人就是一个大酱缸,掉进去的人,就很难爬出来。
杨洪掉进了一个大酱缸里,爬了三十年也没爬出来。
老杨气哼哼的回到了杨府正堂的时候。
佘赛花匆匆迎了上来,“怎么样?他答应了没有?”
老杨气愤的摇了摇头。
佘赛花脸色难看,道:“那可如何是好?”
老杨心里也恼火。
他即恼火杨七动不动就给他添乱,更恼火佘赛花这个慈母多败儿,最恼火的还是杨洪这个明明身怀大才,却甘愿等死的老家伙。
心里有火,老杨说话就不太好听。
“那个逆子想找死,就让他去吧。以后他的事儿老夫不管,你也别把他的事儿告诉老夫。”
佘赛花气的骂道:“你好歹是个当爹的,怎么这么说话?”
老杨瞪着眼,喝道:“我就这么说话。”
佘赛花气的当即就要叫大丫鬟给她穿戴盔甲,她要去胜州。
老杨当即就下令封闭了府门,谁也不让出去。
老夫老妻的就像是一对儿火药桶,撞在了一起。
……
胜州。
陈家口。
杨七还不知道自己的老爹和老娘正在为自己的事儿赌气。
他正在忙率的加紧备战。
由于胜州百姓们援助,杨七麾下的复兴步卒,居然凑齐了两万套的棉甲。
将士们换上了棉甲花花绿绿的虽然看起来很滑稽,但是杨七却觉得,有棉甲的保护,他麾下的复兴步卒的战斗力,应该提升了一倍不止。
兵器工坊铸造的第一批的横刀和箭矢已经给将士们配上。
换了一次装备的复兴军,看起来已经脱离了流民兵的影子,开始向正规军大踏步的迈进。
杨七对此赶到很欣慰。
他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辽人南下的脚步能慢一些,好多给他一天时间准备。
只要辽人迟来一天,杨七麾下的势力就能增加一份。
晋军的兵马在杨五和彭湃的训练下,也正在迅速的形成。
至少目前为止,晋军的兵马已经完成了简单的队列训练。
在队列训练完成以后。
杨五并没有按照原有的训练方式,去训练将士们杀敌的本领。
而是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去训练晋军的胆量。
这不,今日杨七在军中参观的时候,就看到了杨五在训练场上架起了五十个大火圈。
一队队的晋军军卒们,排成队列从大火圈中钻过。
杨五设立的大火圈可不是无害的,反而存在很多危险。
仅仅一上午的时间,晋军军卒里面,就有三百多人受伤。
即便如此,杨五依然没有停下胆量的训练,甚至在彭湃的帮助下,变本加厉的整出了许多惩治人的东西。
总之,从杨五开始训练军卒们的胆气开始。
军中的伤亡就没有开始停过。
而杨七的军中,也多出了一个专门安置伤兵的营地。
杨七在军中参观完了训练以后,就去了军中的伤兵营里,给从丰州、胜州临时征调的大夫们培训紧急救援的措施。
杨七就这么周而复始的忙着。
这一日,杨七刚从伤兵营出来,就见到陈耀欢喜的冲向他,隔着老远,就听到了陈耀惊喜的喊叫声。
“将军,城墙筑起来了。”
杨七闻言,明显愣了愣,等到陈耀走近以后,他愕然道:“怎么这么快?”
陈耀乐呵呵笑道:“咱们可是用四十万人在筑三里地的城墙,这已经算是慢了。今天城门楼子挂匾,延平将军让属下请您过去。”
杨七振奋的点了点头,道:“等我一下。”
城墙筑造好了,对杨七而言可是一件大喜事。
有这一道城墙在,杨七就不会再惧怕辽人大军压境了。
杨七回到了帐篷里,清洗了一会儿以后,换上了一身已经抛光的明光铠,威风凛凛的跟着陈耀前往了陈家口。
到了陈家口以后,杨七就看到四十万的百姓们汇聚在一道高耸厚实的城墙前,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杨七站在这道城墙前,深情有些恍惚。
杨七记得,半个月之前,此地还是一片平地。
半个月后,却升起了一道高达四丈的雄关。
第0508章 复兴关()
杨七在万众瞩目下,策马到了城墙下,他跳下了马背,抚摸着关墙上冰冷的青石,心里却一片火热。
陈耀猜不透杨七心里想什么,见杨七抚摸着关墙上的大青石,就赶忙解释道:“这些大青石砖,都是百姓们一锤子一锤子从山中开采出来的,绝对没有偷工减料的。”
临了了还补充了一句,“属下和延平将军盯着呢,没人敢。”
杨七很像感叹一句,真是一个建筑史上的奇迹。
可是话到了嘴边,却生生咽了回去。
他转头望着那些负责筑城的衣衫褴褛的百姓们,他不认为这一座关城是一个奇迹。
这都是四十万百姓,用一双手,硬生生堆起来的,没有一点儿奇迹的成分。
杨七也绝不愿意,用奇迹两个字,去抹杀百姓们的功劳。
杨七登上城头的时候,就看到了一座高大的城门楼子耸立在城关上。
杨延平带着一群类似工头的老头子,正在等候他。
杨七冲着他们抱了抱拳,郑重的说道:“辛苦诸位了。”
这些个工头老头子,连连摆手,道:“不辛苦不辛苦……”
杨延平笑呵呵的走上前,说道:“别讲这些客套话了,百姓们不喜欢。你真要觉得他们辛苦,以后统治此地的时候,就对他们好一点儿。”
杨七苦笑道:“我已经一口气减免了丰州、胜州两地的五年赋税了。再减免下去,寇准非辞官不可。我手里的文官不多,目前只有寇准这么一个栋梁之材,可不能放跑。”
寇准的性子,杨延平多少了解一些,也知道寇准是杨七看重的人,所以听到杨七这么说,杨延平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
杨延平笑道:“我已经知道了你给他们减免了五年的赋税,也知道在赋税这一条上,已经没办法再退让了。百姓们也不求你再见减免赋税了。
不过近日里,有很多百姓找到了我,说是愿意留在这陈家口过活。
听说你弄了一个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