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直兄,你这是做什么?”
杨七被吕端拽着,惊愕道。
吕端焦急的喊道:“来不及了!快随我去救人!”
“救人?”
杨七一愣,眉头一立,凝重道:“有人对易直兄不利?”
“彭湃,给我点齐兵马,随我出府,我倒是要看看,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杨七一声怒吼,震的杨府都要跟着抖三抖。
少顷,杨七率领着三百人,在吕端的带领下,气势汹汹的杀进了大同府衙。
路上,吕端已经把他在大同府衙内的遭遇,以及大同府衙的李推官草菅人命的事情,一字不漏的告诉了杨七。
“嘭!”
彭湃带人撞开了府衙大门,杨七和吕端一起进入到了府衙内。
李推官听见了动静,从府衙后堂匆匆赶了出来。
见到了气势汹汹的杨七,他大惊失色。
“下官李毅,参见虎侯。”
杨七大马金刀的坐在大堂上,目光冰冷的盯着李毅,低喝道:“李毅,你可知罪?”
李毅一脸懵懂的看着杨七。
“下官何罪之有?”
“哼!”
杨七冷哼了一声,对他身旁看着李毅咬牙切齿的吕端道:“易直兄,由你问他,有本侯在,我看看谁敢草菅人命。”
有杨七坐镇,吕端信心十足,他厉声喝问李毅。
“李毅,三日前,就在这堂上,你断马寡妇一案,本官带着人证上堂作证。你不仅扣押殴打了本官,还当堂打死了证人。
你又将本官拘押在牢房之内,扣押了三日。
多亏一群义士帮助本官逃出了牢房。
以上种种,你认不认?”
李毅一脸尴尬的冲着杨七拱了拱手,瞥了吕端一眼,好笑道:“侯爷,此人是说书的吧?”
杨七瞪眼。
“放肆!”
李毅收回了手,憨厚的道:“侯爷,李毅承蒙您的提拔,担任这大同府推官。自上任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从无半点差错。这位大人口中说的那些事儿,纯属子虚乌有,下官从未做过。”
吕端厉声道:“你还敢抵赖?本官说的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本官亲眼目睹,岂能有假?”
“李毅?!”
杨七低吼。
李毅看着杨七,脸色一沉,“侯爷,下官不知道做错了什么,侯爷为何要如此帮着外人,为难下官。下官就算再不济,也知道捉贼拿脏这句话。
没有证据,一个外人如此攀咬下官,侯爷您听之任之,伙同这个外人一起逼压下官,下官不服。
此事若是传遍西北四府,四府内的官员,如何看待侯爷?”
“这……”
杨七有些为难了,他看向了吕端。
第0635章 吕端入瓮()
杨七治下官员良多,要是为了给吕端出头,就冒然的决定一个官员有没有罪责,传出去很难服众。
吕端被杨七看的脸色有些发青,他盯着李毅暴喝,“你要证据,本官就给你证据。本官一定要让你死的心服口服。”
吕端向杨七拱手道:“恳请虎侯派人去牢房里查验。我在逃走的时候,有一群义士为了帮我,不幸遇难。他们遇难不久,相信他们的尸体应该还在府衙内。牢房里肯定还有血迹……”
杨七点点头,对彭湃道:“你带人去查验,无比检查清楚。本侯绝不会诬陷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彭湃拱了拱手,率领着上百人去牢房查看。
吕端一直愤恨的盯着李毅。
李毅却显得风轻云淡,一副没做过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的样子。
彭湃去的快,回来的也快。
他回来以后,神色异样的瞧了吕端一眼。
吕端心里咯噔一下。
彭湃对杨七拱手道:“少爷,属下带人仔细查验过了牢房,什么也没有发现。”
吕端瞪大了眼睛,惊愕道:“这不可能!”
“哼!”
李毅冷哼了一声,挑衅似的看了看吕端。
吕端咬了咬牙,“本官要亲自去查验。”
丢下了这句话,吕端直接让人带着他向牢房奔去。
奔到了牢房以后,吕端疯狂的在牢房里寻找。
血迹!
尸体!
犯人!
一个都没有。
牢房里空荡荡的,就像是被狗舔过一样。
吕端难以置信的看着他待过的那间牢房。
“易直兄?”
杨七跟在吕端身后,脸色有些难看的看向吕端。
吕端瞪着眼睛,“不可能!不可能的!牢房里那么多犯人去那儿了?”
他转头盯着李毅咆哮,“一定是你!一定是你转移了牢房里的犯人!一定是你!”
杨七皱了皱眉,问李毅,“犯人呢?”
李毅拱手道:“侯爷,咱们西北四府的规矩,各县的死刑犯,要到了明年三月的时候才会押送到知府衙门。而其他的犯人,都要送到好水川、三川口、西夏府去服役。所以,在冬日的时候,牢房里很少有犯人。”
李毅瞥了吕端一眼,迟疑道:“至于这位大人口中所说的犯人,下官真的不知道。反正大同府府衙的牢房里,今冬的时候没有犯人。”
“怎么会这样?”
吕端瞪着眼睛。
“哎!”
杨七长叹了一声,摇了摇头,板着脸道:“易直兄,明晚就是除夕,你想提前送一份年礼给我,我能理解。可是这一份年礼,真的有些过分了。”
吕端不甘的低吼,“我说的都是真的……”
杨七拍了拍吕端的肩头,转身离开了府衙。
彭湃带着人也撤出了府衙。
吕端吊在最后。
李毅有意无意的凑近了吕端,阴沉的笑道:“跟我斗,你算什么东西。”
“你找死!”
吕端胸膛里的怒火一下子被点燃了。
李毅冷眼盯着他,“你想行凶?也不看看你什么身份。哼!”
丢下了这句话,李毅傲然的回后堂去睡了。
吕端身体内的怒火,快要从胸膛里喷出来了。
他快步赶上了杨七。
“虎侯,那个李毅……”
杨七脚下一顿,盯着吕端,感叹道:“易直兄,我虽然是西北四府之主,可是做事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来。”
吕端紧皱眉头,低声道:“你不相信我?”
杨七讥笑道:“我相信你有什么用?你我都是官,应该懂得官场的规矩。有些事情,即使是你我亲眼所见,没有证据,也做不得数。”
吕端沉声道:“那个姓李的,把那么多犯人转出了牢房,一定会留下痕迹。只要肯查,一定会查出蛛丝马迹的。”
杨七背负双手,叹了一口气,“那就年后吧!年后我再查查……”
“年后?”
吕端果断摇头,“不行!年后的话,那个姓李的肯定把所有的蛛丝马迹都抹除的干干净净,到时候肯定什么都查不到。”
杨七皱眉,“现在查,谁去查?明晚是除夕,所有人都要过年。我今岁虽然不用去复兴府陪着我爹娘,但是我也要在府上陪着妻儿。
剩下的能查此事的就只有寇准一人。
寇准在西夏府巡查,从西夏府赶到此处……”
“我查!”
吕端咬着牙低吼了一声。
杨七意外的看向吕端,“易直兄在跟我开玩笑吗?你怎么查?用什么身份查?”
吕端俯身而立,郑重的向杨七施礼,“朝廷回复的公文,恐怕要到了正月十日左右才会送到代州。在这段时间,吕端无事可做。
恳请虎侯帮我!让我查出此事的真相。”
杨七直愣愣的盯着吕端,沉吟了半晌,长叹了一口气,“罢了,看在咱们曾经同殿为臣的份上,我就帮你一次。眼下大同府知府还在空缺中,你就暂代大同府知府,为期十五日。在此期间,你可享有一切知府应有的权力。”
吕端感激的对杨七施礼,“多谢虎侯。”
吕端顿了顿,又道:“恳请虎侯这就传下印信,吕某今夜就要走马上任,突击贼人。”
杨七愣了愣,迟疑道:“会不会太急了?”
吕端摇了摇头。
杨七点了点头,道:“我这就派人回去那大同府知府的大印给你。为了稳妥起见,我再派遣二十人的护卫给你。”
“多谢虎侯!”
很快便有人从杨府内拿来了大同府知府的大印。
杨七把大印交给了吕端,又让彭湃分出去了二十人的护卫给吕端。
吕端拿着大印,带着护卫们,当即就去走马上任。
杨七望着吕端离去的背影和彭湃对视了一眼,两人会心一笑。
“上钩了!”
杨七笑的很开怀,他感慨道:“为了引吕端上钩,还真是不容易啊!”
彭湃也在笑,“少爷,你说他要是发现了这一切都是咱们布的局,会怎么样?”
杨七遥望汴京城方向,道:“这就要看去汴京城传信的人能不能按时把信送到。只要大宋的三位宰辅答应了我的两个条件。
到时候木已成舟,吕端就算是发现了我们的布局,也只能捏着鼻子自认倒霉。”
彭湃拍马屁道:“少爷真是谋划的深远啊!”
“你也学会了拍马屁了?这可不是好习惯。”
“属下这是真心诚意的。”
“……”
……
当晚。
吕端到了大同府衙门,亮出了知府大印,解了李毅的官职,扣押了所有的衙役们,开始突击审问。
一晃就是两日。
即便是除夕和大年初一。
吕端依旧在大同府衙门里突击审问。
过节?
他不愿意。
在没有帮绿柳和牢里们的义士伸冤之前,他绝不会过节。
他却丝毫不知道,改变他一生的一幕,正在汴京城里上演着。
汴京城内。
皇宫。
依例所要举行的初一大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