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琳皱着眉头,没好气道:“那就是说,封王之说,存粹是骗人的?”
杨七点点头。
至少潜伏在汴京城里的稻草人,没有传回来一句有关于封王的消息。
有名有实的坐拥西北四府,和有实无名的坐拥西北四府,差距还是很大的。
从杨七嘴里得知了杨七封王之事存粹是子虚乌有,曹琳就显得闷闷不乐。
杨七也懒得去安慰她。
望子成龙和望夫成龙是相辅相成的。
曹琳明显对望夫成龙很有兴趣。
杨七显然兴趣不大。
逗弄的半天闺女和儿子,杨七又独自回到书房里去处理公务了。
就这样,又过了两天。
彭湃匆匆进入到了书房内,躬身道:“少爷,老爷带着大少爷和五少爷过来了。”
杨七扔下了手里的奏疏,愕然道:“我爹带着我大哥和我五哥来了?这么兴师动众的,可知道所为何事?”
彭湃摇摇头,“不知道,不过看他们风尘仆仆的,肯定是一路快马急驰赶过来的。应该是有重要的事情跟你商量。”
杨七微微皱眉,吩咐道:“先带他们到正堂,我换一身衣服立马过来。”
“属下这就去办。”
彭湃一走,杨七起身回到了卧房,换了身衣服以后赶到了正堂。
到了正堂以后,就看到了老杨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首,丫鬟已经帮老杨换了两盏热茶了,可是老杨却没有喝茶的意思。
杨大、杨五,一左一右坐在老杨两侧。
他们两个倒是想喝口茶润润嗓子,可是老杨不喝茶,他们也不敢喝。
杨七进门以后,躬身施礼,“爹、大哥、五哥……”
杨大和杨五笑着点了点头。
老杨冷着脸,沉声质问道:“听说你要封王?”
杨七愣了愣,失声笑道:“这件事连你们也听说了?”
杨七顺势走到了椅子前,坐了下来。
“嘭!”
老杨突然拍桌,厉声道:“谁让你坐了?”
杨七吓了一跳,无奈的站起身。
在老杨、杨大、杨五三人身上扫视了一圈以后,才发现,老杨这是要三堂会审他。
老杨鄙夷的看着杨七,嫌弃的说道:“就你这德行,也想封王?”
杨七无奈的翻了个白眼,“封不封王,那是我说了算的吗?再说了,只是底下百姓们乱传的留言而已。没必要兴师动众吧?”
老杨冷哼一声,喝斥道:“还敢顶嘴?”
杨七闭口不言。
老杨厉声道:“无风怎么会起浪?若是你没有封王的心思,别人有怎么会传出这种流言?”
杨七有点懵。
这完全是封建大家长的做派。
什么无风不起浪、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存粹是不讲理的说法。
明明什么都没做,身上还要背一口大黑锅。
一下子就让人觉得憋屈的慌。
奈何老杨是他老子,他又不能打人,所以有憋屈也只能忍着。
老杨可不管杨七委屈不委屈,他依旧厉声质问,“今日想要封王,来日你是不是还想着要称帝?老夫一日不管束你,你就在背地里肆意妄为。”
杨七摊开手,辩解道:“我没有……”
“呸!”
老杨黑着脸啐了一口,冷声道:“今日你敢放出流言,胁迫君上封王。来日你必定敢拥兵自立。小子,老夫今日告诉你,你若是敢听信你外婆的话,做出谋逆之事,老夫必定活剐了你。”
杨七恼怒道:“我真没有!”
就在这时,彭湃匆匆赶到了正堂,向老杨三人施礼以后,想要低声告诉杨七一些消息。
老杨讥讽的道:“你果然在背地里谋划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
杨七顿时气的瞪了彭湃一眼,“有什么事,光明正大的说。也好让我爹瞧瞧,我有没有在背后谋划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
彭湃愣了愣,为难的低声道:“真的说?”
“说!”
彭湃轻叹道:“赵普来了,摆着天使的仪仗,已经到了大同府外的驿站。”
杨七有些懵了。
这下真解释不清了。
老杨一听彭湃这话,果然恼了,“好你个杨延嗣,还敢说自己没有胁迫君上封你为王。如今连当朝宰相都甘愿担当天使,特地摆开仪仗前来册封你,你还有什么可辩解的。”
杨七赶忙追问彭湃,“赵普那个老倌,摆着天使的仪仗,跑到我西北四府来干什么?你打听清楚了没?”
彭湃迟疑了一下,点点头,“赵普的行辕有重兵把守,一般人接触不多。不过据接触到百姓们说,他们看到了衮服蟒袍,有八成是要给你封王。”
杨七果断摇头,“这不可能!”
彭湃沉吟道:“属下也觉得不可能,这里面可能有什么蹊跷。”
老杨冷笑一声,“能有什么蹊跷,还不是杨延嗣这个逆子胁迫君上,用流言威逼陛下,封他为王。”
“啪!”
老杨一拍桌子,厉声质问杨七,“杨延嗣,老夫问你,这个封王的诏书你接还是不接?”
杨七无奈的道:“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事到如今一切还只是流言。爹您别听风就是雨啊。”
老杨蛮横的道:“老夫不管这些,老夫就问你,这封王的诏书你是接还是不接?”
在老杨威逼下,杨七轻叹道:“不接。”
老杨质问,“拿什么保证?”
杨七无语道:“您想让我怎么保证?”
老杨摊开手,杨大和杨五拆开了老杨身边放着的布包,露出了里面的大金刀,拱手送到了老杨手中。
“嘭!”
老杨把大金刀往地上一跺,冷声道:“老夫就坐在这里,盯着你。你若是接下了封王诏书,老夫就一刀劈了你。”
这是要大义灭亲啊!
“哎!”
杨七长叹了一口气,拱手道:“爹您尽管放心,这封王诏书,孩儿是打死都不会接的。”
老杨完全不相信杨七的承诺。
他就真的扛着他的大金刀,坐在了正堂里。
杨大和杨五二人小心翼翼的伺候着。
两天后。
赵普老倌摆着巨大的仪仗,浩浩荡荡的到了大同府城前。
和其他入大同府城的大宋官员没两样。
赵普很惊叹于大同府城这个边陲城镇的繁华。
巨大的仪仗到了大同府城门前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人迎接。
杨七被老杨气的不轻,所以懒得打理赵普老倌。
换做是以前,赵普老倌一定拂袖就走,顺便回去参杨七一本,然后让赵光义派遣大军过来教育教育杨七什么叫做礼仪。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
此番赵普入大同府城,那是带着任务的。
任务之重,关乎国本。
面子这东西,赵普早就没有了,他也不在乎这个。
见到没有人迎接自己,赵普就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
然后驾着仪仗,浩浩荡荡的入了大同府城。
绵延一里多地的仪仗,在大同府城内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百姓们奔走相告,争着过来看景。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解释一下杨业这个角色……()
首先解释一下杨家是降将的这个问题。
稻草看到很多评论,都在喷杨家,说杨家一家子降将,算什么英雄,算什么忠臣!
对于这个问题,稻草想要解释几句。
杨业投降北宋,不是被打败了以后选择了投降的。
大宋对北汉发动过两次战事,第一次是赵匡胤领导的北伐,当时打到了太原城下,被北汉连和辽国给逼回去了。
第二次对北汉的北伐,是由赵光义领导的。
而在赵光义北伐北汉的时候,杨业病倒了,一家子在太行山陪着他养病。
赵光义打到北汉城下的时候,北汉后主干不过人家,果断投了。
北汉后主投了以后,赵光义在清剿残余的时候,知道杨业是个人才。
前后派人去招降,杨业抵死不投。
这个时候,有人给赵光义出主意,说让北汉后主写信给杨业,让杨业投降。
北汉后主果断的写信给杨业,命令杨业投降的。
也就是说,杨业没有对不起北汉,也没有愧对自己的忠诚。反而是北汉后主对不起他,把他给卖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杨业不算是降将,顶多算是一个卖将。
杨家一家子到了大宋以后。
其实也过的不怎么滴。
赵光义有心提拔杨业当心腹,给他不少职权。
奈何将门的人看着眼红,经常打压他们。
所以杨业到了大宋以后,其实过的不如意。
但是杨业依旧尽忠职守。
一场雁门关大捷,让他彻底扬名。
杨家的日子才好过了一点儿。
但是,紧接着雍熙北伐开始了。
以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先锋的左军,由代州进军,从陈家口杀出,一路杀向了辽国。
左军一路高歌猛进,作为中军的曹彬部却被阻。
喜欢遥控指挥的赵光义不高兴了。
左军才一点点兵力,就这么猛。中军那么多人马,却打不过人家,曹彬你是不是放水了?
于是赵光义就下令曹彬全军猛战猛进。
然后中了耶律休哥诱敌深入的计策,被打了一个大败而归。
曹彬被打败了,杨业作为左军先锋,就陷入到了孤军深入的局面,最后奋战至死。
他儿子也死了好几个。
说到这里,稻草就想问一问,杨业是降将吗?杨业不是忠臣吗?
继续说……
宋军大败,撤回了大宋。
潘美帮赵光义背了战败的锅,被降职。
次年又官复原职。
整场雍熙北伐,除了杨家死的最惨之外,其他人啥事都没有。
赵光义自知理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