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郑王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臣虽不解其意,但也表达了对此策的支持。

    在这个策略下,苏子国的存在就变得极为扎眼了。

    于是,这几日郑庄公在处理完国事的间隙一直在和朝臣讨论如何解决苏子国的问题。

    郑忽请辞时,看到几位平常颇有气度的士大夫为此事争的是面红耳赤,就差没上演全武行了。

    郑忽对此也比较理解,苏子国的情况确实很复杂。

    不过,这也和郑忽没啥关系了,他现在又被郑庄公放养了。

    年入五千金的任务像是挥之不散的阴云,一直在他的头顶徘徊。

    好不容易搞个瓷器出来,现在却不能卖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虽说他现在的地位已经稳固,就是赚不了这么多钱,也没啥大不了的,但是作为一名有追求的男性同志一口唾沫就是一个钉,说到就要做到。

    况且钱自然是越多越好,没有人会嫌弃钱多已经够用了!

    “子忽为何紧锁眉头,可是有心事?”

    同乘一车的泄驾轻声向郑忽询问道。

    “只是些微末小事,倒是搅扰了泄兄的兴致!”

    郑忽将眉头舒展来,向泄驾致以歉意!

    “既是小事,子忽又何须多做烦扰,总有解决的办法,我之前还从未来过子忽的采邑,倒是想请子忽为我介绍一二!”

    郑忽闻言,向四周打量了一下,才发现已经到了长葛的地界。

    看着道路两旁绿油油初生的麦苗,每隔一段路程便有沟壑将相邻的土地隔开的井田。

    寒肃的冬日里骤现一片绿色确实是一件让人心头愉悦的事。

    不过,郑忽看到所有的四四方方的井田之中都被种上小麦,却有些惊疑。

    他记得他已经免除了长葛的税赋,长葛民众不需要再为公田耕种。

    心中虽有疑惑,但是依旧笑着向泄驾介绍到“我就封之时悉令长葛之民种宿麦,这便是泄兄而今所见之景象!”

    “此事我也确有耳闻,据说子忽能将麦磨粉制成麦饼,麦饼甚是甘美,待至长葛,子忽可不能吝惜啊!”

    郑忽听着泄驾讨要麦饼的话,知道他这只是笑语。

    “泄兄说哪里话,便是泄兄不说,我亦准备以麦饼飨之,倒是泄兄莫要嫌我招待不周才是啊!”

    正在两人说话间,越来越多的长葛民众顺着沟壑向郑忽涌来。

    寒冬的天,田地里虽然没有杂草影响小麦的生长,但是很多民众还是每天习惯性的要到田里来看一看。

    一来防止有调皮捣蛋的孩子践踏麦田,当然这种事可能性很小,孩童虽小,却也已经知道求生的不易,很少会发生践踏的麦田的事。

    二来则是诸夏民族最初的小农思想在作祟,每天来麦田看看,看见满地的麦苗,心里会有一种满足感,如果发现小麦比昨天长了一些,或者比别家的小麦高了一些,那种满足感就别提了。

    揠苗助长或许是个笑话,但是主人公每天跑到田里看禾苗的长势却是来源于生活。

    涌来的人群自觉的跟随在郑忽的队伍后面,并未有人践踏小麦,这让郑忽松了一口气。

    当然很多人见到郑忽之后免不了对外大喊“世子回来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被引来,队伍也越拉越长。

    泄驾见状,笑着赞道:“子忽治长葛,甚得民和啊!”

第111章 民心可用() 
郑忽对泄驾的话只是笑笑。

    此时的民众朴实,一般而言,只要统治者能拉的下架子,到田间地头走两遭,和民众说说话,了解一下民生疾苦,再出一些利民惠民的政策,基本上都会得到民众的拥护支持。

    像后来伍子胥谏吴王夫差不要纵容越王勾践的时候就说,勾践这个人在越国问疾吊丧,肯定是心里憋着坏呢!

    民众的容易满足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而且来说,封地内的民众对封君的归属感较强。

    像汉朝时,栗太子被废为临江王,最后一次去长安朝见,祭祀过路神之后,上车,轴折车废,于是一群江陵父老哭着偷偷的说“吾王不返矣!”

    汉时都如此,更不用说现在了。

    所以,郑忽并未因泄驾的话而有丝毫的得色,他现在心态已经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急于收买人心了。

    一群人跟在郑忽的队伍后面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简直比过年还高兴。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郑忽离开长葛前,强行命令民众种植冬小麦,此举与民意相悖,民众虽对郑忽谈不上恨,但多少还是有些埋怨的。

    而现在不但埋怨全无,反而见郑忽如见父母,要说其中没有原因那是不可能的。

    当初郑忽离开长葛不久,管鲍二人便带着小麦种子回到长葛,令丞陈奚遵循着郑忽的命令带领着民众浇粪耕田种小麦。

    分发耕具的时候确实引发了不小的骚乱,那可都是钱啊,三乡五里的豪长老财也没有这么败家的。

    于是,有些人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错怪了世子。

    等麦苗长出来以后,几乎所有曾经怀疑过郑忽的人都感到了羞愧。

    这个差距太明显,下田里长出的麦苗竟然很少有枯黄之色,基本上都是翠绿翠绿的,而有些中田里的麦苗长势更是和上田里的麦苗长势无异。

    很多人惊的都已经说不出话了,地力不单是保持住了,而且还涨了不少。

    也由此,郑忽的民望再涨了一波。

    没有人是傻子,郑忽在这件事所做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

    甚至将长葛守备的兵器都熔成了农具,导致现在长葛守城的士卒连个像样的兵刃都没有。

    也得亏原繁在农闲时一直操练青壮,黑子又遵循郑忽的命令严加戒备,这才没有给西南棘泽的水匪寇盗以可乘之机。

    不过,也是时候该剿匪了。

    原繁帮助郑忽操练青壮,却没有顺带着将匪寇给灭了。

    归根结底,像原繁这种老官僚,分寸拿捏的极准,不会出现越俎代庖的事情。

    他若是帮郑忽将匪寇给灭了,郑忽就少收一波民心士气。

    以郑忽的能力又不是完成不了剿匪工作。

    他实在没必要多此一举,干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随着车马的缓缓行进,越来越多的人放下手头的活,跟在队伍后面,颇有些人声鼎沸,万人空巷的意味。

    郑忽倒是没有什么变化,一脸的从容。

    同行的泄驾、公子辛丑、邓荒却是看傻眼了。

    这得是对自家采邑内民众有多大的恩德,民众才会这样扶老携幼的迎接自家的封君。

    邓荒更是小声的对公子辛丑问道:“公子可曾见过这种场面?”

    辛丑点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先前我在召陵,跟随舅父听讼时也曾见过类似的场面,却未有这么多人!”

    邓荒难得严肃一回,“我听闻主上就封一岁不到!”

    辛丑有些震撼,也不知道怎么将话接下去。

    邓荒心中感慨为什么人和人的差距就这么大呢?

    他家族三代经营邓城,他更是不要脸皮的四处筹粮以备饥年,都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

    现在郑忽只就封一年的治理之功竟然赶上了他家族三代的经营之功,这个差距也忒大了点吧!

    “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邓荒看着前面郑忽的身影,默默的在心中思索着。

    离城越近,人越来越多,甚至也有不少城中的民众闻讯赶来,到车马近前便自觉的为郑忽一行带起了路。

    人虽多,秩序却是丝毫不乱。

    待郑忽至城门处,一阵阵欢呼声此起彼伏。

    城门内外两侧都站满了人,中间为郑忽一行留出了一条可供通行的道路。

    车马进城,长葛“三巨头”匆匆而来,郑忽虽然没有先行通知,但是郑忽入长葛境内不久,消息便传了回去,三人自然不可能全无直觉。

    不然的话,城门口处的秩序为何会如此的好,真以为此时民众的素质会普遍这么高!

    车马停稳,三人向郑忽行礼,郑忽站在车上简单回礼之后,便高声对民众道:“忽蒙诸位父老兄弟厚爱,夹迎于道,欢送至此,忽德薄,实在受之有愧,还望诸位父老兄弟切莫因此而荒废了事业,不然忽真是罪莫大焉!”

    “世子哪里话,世子待我等有天高地厚之恩,相迎只是些许小事,份属应当!”

    离郑忽较近的一人立刻朗声回道。

    此言一出,立刻在周围爆发出一阵叫好之声。

    郑忽也是一阵无力,是自己的表达有问题,还是这一群人太热情了。

    在城外迎接自己倒是无所谓,但是城中的道路并不是特别宽,这要是继续跟着,将自己送到长葛宫室宅邸,万一出现个事故,后悔都没地方后悔去。

    郑忽方欲再劝,却听到城中有一老者喝道:“小子无知,世子从国中回返,定有些许疲顿,尔等如此不知进退,是让世子两难也!”

    此话一出,附近的欢声之声立止,远处的人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依旧在欢呼,不过,或许是察觉到了不对,不久,远处雷动的欢呼之声也停歇下来。

    郑忽见状,知道现在是自己说话的时候了,他先向老者颔首示意表示感谢,然后才开口道:“父兄怜爱之意,忽已知之,今日方回家乡,实在有诸多事务傍身,待他日事了,忽必向诸位父兄请罪!”

    “世子既有事,且去,我等非不通情理之人,稍后自散,世子莫要因此事劳心!”

    郑忽再次闻听老者之言,对其拱手示意,对方亦回礼。

    郑忽这才命人驾车离去。

    ……

第112章 布置工作() 
入长葛宫室,将泄驾、辛丑和邓荒三人安顿好,郑忽便走进书房。

    邓方、陈奚、黑子三人早已在书房等候,见郑忽进来,三人起身和郑忽见礼。

    之后,三人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