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李峰极为仇视华夏政权,他认为华夏政权不尊重文人,不尊重道统,侮辱了他的人格尊严、毁了他的前途。所以,当有人以南明皇帝朱由崧,清流魁首钱谦益的名义来秘密联络他,让他参与到颠覆华夏政权的叛乱活动中时,早就对华夏政权,心怀不满的李峰,如同苍蝇见了粪,一拍即合。义无反顾的、积极的投身到反华复明的大业中,妄图重新获得其曾经拥有过的,高高在上的感觉。
大年夜,在李峰分配到的小小院落内,聚集了十多名,身着黑色短衣,跟他有着差不多经历的文人骚客。还有他们雇佣来的一批,遭受过华夏政府打击的地痞流氓。猛火油属于战略物资,在华夏政府的严控下很难获得。几十罐菜油,成了他们今晚的纵火工具。地痞刘三贡献出了他手里仅存的一大包火药。换来了李峰的一个金元宝。
一名曾经做过行军书记的文士,正挽着袖子,将火药分成多份,安放到菜油罐上。满院狰狞的面孔,在远处空中一闪一闪的焰火映照下,更如同地狱里爬出的嗜血鬼卒。幻想着能重新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他们,仿佛看见了曾经被他们奴役,肆意践踏的穷棒子们,在大火中哀嚎。
哐!的一声巨响。紧闭的宅门如同被冲车撞过一样,变得四分五裂。孔亮矫健的身影,同飞溅的门板一同窜入了院内。紧随其后的是军情处行动处的队员和大批的公安人员。李峰和其他文人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就已经被一只只穿着战靴的大脚踹翻在地。普遍体弱的文人哪里禁得住如此重击,大多数人几乎一声没吭就昏厥过去。几十名地痞流氓有的还想抄起身边的刀剑,做拼死一搏,随着砰砰的枪声响起,纷纷被打到在地上。
这样的场景,在京城内十几处院落几乎同时上演。清脆的枪声被掩盖在焰火的轰响中。欢乐的人们丝毫没有察觉到,在这喜庆祥和、万众欢腾的大年夜,一场由文人、恶棍导演的叛乱闹剧被悄然终结。
军情处的别动队,在魏东亭公安部的紧密配合下。迅速出击,将这场针对帝国、针对平民的阴谋扼杀在了摇篮里。抓捕了大量参与叛乱的人员,缴获了不少乱七八糟的武器。最具威力的居然是一门不知道什么年代铸造的虎尊炮。里面已经装填了火药和大量的铁砂。这让军情处的行动人员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焰火表演在人们意犹未尽中落下了帷幕,沉浸在绚烂烟花造成的震撼中的人们,在返家的途中都在兴高采烈的谈论着,这场从未见过的盛大表演。丝毫没有察觉到发生在他们周围的锄奸行动。
承天门楼上的帝国主脑们,三三两两的跟在陈安东身后走下了门楼,向皇宫内的食堂走去,那里有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等着他们去享用。年轻的帝国,年轻的领导集体,大部分人都还没有成家。陈安东毫不避讳的拉着小妹的手,走在队伍的前面。让身后的单身汉们气愤不已。陈安东仿佛察觉到了身后的浓浓怨气,回过头哈哈哈大笑三声,说道:“明年谁先娶到老婆,我就送他一辆汽车,限量版纯手工的哦!”
(本章完)
第110章 非得逼着我动手()
? 大年三十夜里的行动,没有在普通百姓的生活里激起任何波澜。京城的春节永远是那么热闹,天子脚下的百姓们通常情况下都要比普通地方的百姓,更会制造节日的氛围,大年夜的烟火更是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一年一度的盛典当中。从初一到十五,每间庙宇都是香火缭绕,那袅袅的青烟中,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生活向往,名目繁多的庙会更是人山深海,到处都是一片祥和,喜庆的海洋。
陈安东也结结实实的给自己放了两天假,陪着娘和小妹偷偷摸摸的逛了几趟庙会。另一时空里,陈安东从没有过这种生活体验,所以乐此不疲的穿梭于人群中,品尝各种美食,购买各种新奇的小玩意。即使已经变得超脱了世人想象的强大,但毕竟他只是一个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从大年初三开始,陈安东便高调的带着小妹穿梭于养老院、福利院、育婴堂等各种社会福利场所,亲**问那些孤寡老人和孤儿等弱势群体。给他们带去最诚挚的爱心和问候。皇帝和皇后如同子侄,亲人般的亲切关怀,让养老院、福利院和育婴堂里基本伤失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和伤残人士,以及失去亲人的幼童们,切身的感受到了来自帝国的温暖。
通过大力的宣传,陈安东和小妹的新年爱心之旅,所有统治区内的社会贤达和爱心人士在新晋帝、后的感召下,纷纷对这些弱势群体伸出了援手。这种人类间的大爱,开始逐渐在因战乱变得麻木、利己的人群中觉醒。几千年来形成的,基本道德准则逐步的恢复了正轨。
随着《华夏人民行为准则》在所有统治区内的实施,各项法侓法规的公布和大力宣传,原本都要依赖约定俗成或者根据道德底线来模糊判定是非,没有一个准确衡量标准的事物,都得到了规范。在华夏政府的不懈努力下,人治法制相结合的封建社会逐渐再向现代法治社会逐渐靠拢,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原本隐藏在统治区内,蠢蠢欲动阴谋串联,失去了特权的没落官宦、土豪恶霸和宵小们。原本想要在最容易放松警惕的新年里,大肆破坏,以牺牲普通百姓的性命,从而达到自身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是被军情局从年三十开始打响的清缴行动,坚决而迅猛的狠狠的打击了一番,无数的叛乱者倒在了军情局的枪口利刃之下。未被发现的也都惶惶不可终日,或放弃了心中的执念重新让自己融入到新生活中,或悄悄地逃离,投入南明的怀抱。
正月十五,月圆之夜。十里长街灯火闪耀。闹花灯的人流在摆满格式花灯的长长街市上,流连忘返。一万命龙牙战士,却在吃完了热腾腾的元宵之后,分成了数百个几十上百人的战斗小组,悄然从京城出发,向南明政权吹响了战斗的号角。陈安东在城头上目送小九,最后一个从城门出发,叹了口气说道:“大家都是华夏儿女,投降不好吗!非得逼着我动手!”
由于华夏政权的出现,现在的南明跟另一时空里的南明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弘光政权并没有在清军的打击中消失,福王朱由崧还好好地活着,只不过迫于华夏的巨大压力而搬离南京,转到福州继续当他的傀儡皇帝。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江苏广西贵州一部还在南明的统治之下。
前明的大部分政治班底,都在弘光政权的统一领导下。朱元璋九世孙朱聿键、朱元璋十世孙朱以海等人没有机会建立隆武等政权。整个朝堂由从龙文臣第一人的马世英、赵之龙等人把持,和钱谦益、高弘图等东林余党针锋相对,朝堂上充斥着浓浓的暮气,争权夺利,一片混乱。
朱由崧继承了乃父的心宽体胖,却没有继承乃祖的雄才武略。因为求助于江北三镇而得帝位,已算得上是他的超常发挥。朱由崧每日沉湎于酒色之中。根们没有能力去统御朝中重臣。所以南明虽然从前明继承了大量的国土和人力资本,本应具有与满清抗衡的实力,但是在昏庸的皇帝和混乱的政局下,实际上内部是一片散沙。
好在南明的统治区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润,极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几个赫赫有名的鱼米之乡都在其势力范围之内。充足的粮食供应,让南明百姓的不至于像东北、西北的百姓那样凄苦,至少饿死人的事件少有发生。虽然朝堂上贪腐成风,奢靡不堪,连南明皇帝都公然售卖官职牟利。但是还有史可法、黄道周等比较清明的官吏,尽力的维持着地方的经济民生。最最淳朴的炎黄子孙还能吃上饭,没有被逼到没到最后的关头。所以政权还能维持基本的稳定。
江北四镇总兵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等人早已死在多铎的兵峰之下,部下的兵马早已溃散。或以流民身份进入华夏境内,或散落到南明各地,解甲归田。少数人汇集到一起,成为了流寇军阀。号称拥兵八十万的左良玉,为祸甚重,早已在陈安东的授意下,被龙牙秘密处决。本部兵马水军早已经在华夏舰队的打击下灰飞烟灭,陆上的大军也分散在各处,形成了一个个割据的小军阀。郑之龙的海盗联军,一部分去了本州列岛,一部分龟缩在海南。所以南明现在已经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领军大将。各处的小军阀,都由朝堂上的大佬们暗中接收遥控,配合着朝堂上的争斗,偶尔相互攻伐。
南明已经早已不是一个强劲的对手,陈安东迟迟没有下定决心对其发动攻击的原因实际上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南明的百姓生活的一直还算安稳,陈安东不想采用激烈的手段打破他们的宁静生活,而是想通过人员物资的流通,让南明治下的百姓逐渐的接受华夏政权。第二,因为战乱,南明作为大明名义上的正统继承者,汇集了大量华夏文明的传承人,刀锋一起,不知道有多少被南明政权裹挟的,各种传统技艺的优秀人才会倒在战场上。
但是现在这个腐朽的政权,不但没有解散的自觉,反而采用阴谋诡计试图,卷土重来。对内利用厂卫的特务手段,维护统治,蒙蔽广大的民众。已经严重阻碍了华夏帝国统一中华的步伐。所以进击南明,将这片国土纳入新生的华夏帝国,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本章完)
第111章 出笼之鸟史可法()
? 南明现在基本是以长江为界,被华夏的舰队分割成了两个部分。江苏和浙江一部实际上在弘光朝廷搬离之后,基本就等于被放弃了,南明朝廷不停的从江浙往福州调集着物资。曾被汉威现在的华夏两位将军刺激的失去信仰的史可法,被当作弃卒留在了南京主政江浙两地,本欲挂冠而去,在扬州百姓的再三挽留下,索性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