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国善战,秦人悍不畏死,陈轸知道这是秦以法家治国,秦有而是等军工爵制,而卫国有二十一等功勋爵制,而卫国这一点与秦何其相似?卫国甚至比秦国更甚,连商人都能得爵。

    楚国地大物博,丰饶之国,楚人安逸,目下眼前陈轸所见的卫国人也安逸,但却截然不同。

    “楚人安逸,却是醉生梦死;卫国安逸,却是尊礼安民,两者岂能相提并论?其国无患啊!”切身感受道扑面而来的朝歌气象让陈轸心中慨叹不已。

    ……

    翌日。

    陈轸离鄢郢之地而入卫却并未忙着拜见卫国之主,而是数天时间都在游览朝歌城,欲观卫峥治下之国气象几何,从中也能窥视其国主雄略几何。

    宫廷,偏殿。

    “诸位,秦楚交恶,一场旷世大战不可避免,此两国纷争于秦楚而言皆为国运之战……”卫峥着一席赤色墨棱常服,在主座席地而坐,不久前便召集麾下重臣、近臣入宫议事。

    犀首公孙衍、右丞相剧辛、谋士苏代、百司长璟仓四人纷纷在列。

    四位重臣看着卫峥笑意使然的凝视自己一双端平的双手:“左手是秦,右手是楚……国力皆在伯仲之间,然张仪在数月前密访朝歌……卫国……呵呵,天下有几人能够想到决定秦楚双强国运之战确是取决于寡人之意?”

    “张仪密访卫国?”公孙衍吃惊的说道,除却剧辛,三人皆是惊诧莫名,张仪秘密入朝歌的事情显然一概不知。

    “不错!”卫峥放下了双手,轻轻点头。

    “君上有决断了?”苏代诧异,询问了一句。卫峥并未作答,而是反问了一句:“诸位以为,卫国该当如何?”

    众人不语,皆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犀首便侃侃的说道:“秦相张仪诈以商於六百里地而欺骗楚国,王盛怒,举国伐秦……陈轸行借刀杀人之计使秦迫于与韩大战,楚国乘虚而入致使秦陷于险境,却被张子口舌一言一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谈笑间力挽狂澜,而今三晋与秦止戈,楚又与齐断盟断交,本是诸国合兵伐秦却变成今日楚独战秦国。”

    “一如君上所言,秦楚两国之国力不相伯仲,楚国不是三晋,秦虽斩断了楚国的羽翼,欲与之一决雌雄,却也不敢托大,上上之策当是周旋于列国,合力伐楚。”

    “犀首说的不错!”卫峥点点,笑道:“张子密访正是为此而来,秦国不怕全力与楚一战,怕的是楚国盟兵攻秦,楚国目下能够拉来的盟友也就只有寡人了。”

    公孙衍等人微微点头,却是如此,而今楚国先欺三晋,再与齐国断盟断交,更是派使者入临淄大骂,两国从此生了龃龉,齐国虽是东方强国,却喜欢做无本之利,现在的齐国怕是巴不得秦楚两国斗得个你死我活以便乘机在背后坐收渔利。

    对于楚国而言,目下能够拉来盟兵抗秦的盟友的确只有卫国还有希望,卫国是后起新秀,而今国力仅在秦、楚、齐之下,已成中原一小霸,举兵十万众绝不在话下。

    北边晋原之地的赵国目下的国力甚至还不如后来居上的卫国,而赵武灵王不傻,中山国在赵国内部如鲠在喉一般难受,外边还有个齐国虎视眈眈,两国本就有恩怨,赵雍昔日助燕抗齐这件事才过去三年,一个中山国就够赵雍好受的了,万一派出大军伐秦,中山国趁虚而入甚至连带着齐国也趁火打劫,赵国岂不陷入危险之境?

    齐国可是有前科的。

    赵国指望不上,燕国就更指望不上了,天高地远本就是一破燕之国。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目下只有卫国既有能力有实力介入两国之争而打破平衡,因为卫国没有后顾之忧,卫国与齐本就互盟互联,再说了齐国的尿性,也是巴不得卫国出兵,与齐而言不费一兵一卒便能弱秦、楚、卫国三国,何乐不为的事情?

    卫峥问话之后便静看诸位,公孙衍再次说道:“君上,臣以为卫当助秦,卫国虽置身事外却也身在其中,秦楚此战乃定一国国运之战,败者或可一蹶不振,我卫国江东一郡地处于楚国腹地,一个强大的楚国不利我主,不可不察也!”

    “臣附议。”苏代拱手说道:“犀首所言极是,此战楚国若是胜秦,必威震天下,或可由此扶摇直上,进一步便是谋取江东。”

    “当是弱楚——!”剧辛也说道。

    “诸位与我不谋而合。”卫峥笑了,文臣武将皆达成一致——弱楚。

    “那君上是如何回应张仪的?”公孙衍问道。

    “秦国许诺以五万匹良驹赠送与我,贺我称王,条件是卫国不出兵助楚!”卫峥笑着说道。

    “称王?”四个人不约而同的齐声惊呼,消息来得太突然了,所谓秦国送的贺礼五万匹良驹都选择性的被忽略了。

    称王一事绝对不是单单改换王制、换个称号这么简单的问题,称王意味着争霸!也意味着卫国正式向整个天下宣告加入群雄大争之中。

    “不错——!”卫峥应声而起,“今之卫国无需匍匐战战兢兢,也无法在继续以弱国而自居矣,故,此战过后,于西境太行山下行腊大典,称王,以争王图霸业——!”

    ……

第006章:魏王从此便由寡人护他周全便是() 
——

    深秋时节,楚国大军已经倾巢而出,二度北伐秦国,可谓劳师动众,尽耗库府之存,累国疲民。

    而秦国面对来势汹汹的楚国大军选择性的战略放弃丹阳之地,予以重兵死守武关,实际上即便是武关这样极其重要的战略关隘也仍旧是秦国战略性选择放弃的目标。

    赢驷当然不愿意这么干,但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与此同时秦军也在派大军北伐义渠国,无他,秦国这一次想要打赢这场旷世大战,还得看卫国的脸色。

    秦王还一度幻想着对卫峥许以空头重诺,待秦楚大战结束的时候才送马匹过来,可惜卫峥不是楚怀王,空头许诺这一套在卫峥这里没有用,楚国倾国出兵数十万众北伐秦国,这场大战即便不打个两三年,至少一年是跑不了。

    而秦国北伐义渠却用不了这么长时间,义渠国终究是一个北境的蛮夷小国,不是楚国。

    在这样的局势下,秦国依旧两线作战,两线都要浴血奋战,北伐义渠更是要速战速决才能摆平卫国,南战楚国则是且战且退,尽可能的保存实力,战略后撤也是让楚国后勤补给战线再次延绵千里。

    在义渠国未曾平定之前,在卫国还没摆平之前,秦国就不能全力与楚一战。

    就在楚军起兵二十万北进商於之地而猛攻,甘茂死守武关之际,远在中原的卫国也开始展开了谋划。

    确说卫峥召集一群心腹重臣入宫喝酒,实则密议大事。

    众人得知卫峥欲太行称王并非口头之语,而是真的要称王。

    “君上,何时称王?”璟仓问道,心下也很是振奋,国君奋发图进做臣工的也能有更广阔的舞台。

    “不急……”卫峥带着笑意缓缓的说道。命人取来一块锦帛地图摆在了地上,卫峥忽然起身拔出腰悬君剑,持剑一甩,剑临空翻转数圈,最终精准无误的插在了锦帛地图之上,众人顿时望去,君剑刺入的地图上赫然便是魏国之地,确切的来说是落在了大梁城的标志处。

    此举让公孙衍微微惊诧,面君凝重而道:“大梁……君上不但要伐魏国?还要灭其国?”

    公孙衍这句话脱口而出更让众人流露震惊的目光,皆一一调转视线面向卫峥,后者过了片刻摇了摇头,“目下即便有灭国之力,我却不敢有存灭他国之心啊,灭了他……寡人休矣!”

    此话一出终于让所有人长松了一口气,当今天下纵使有灭他国之力,却尚无一国敢有灭国之心,否则必遭到群起而攻之,列国虽然频频征伐,但灭国之举却从来没有,卫峥当然不会以身试法,枪头出头鸟的道理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魏国即便再怎么不行,再如何奄奄一息,但终究气数未尽。

    “张仪密见寡人,许诺寡人秦国承认卫吞济水以南四百里地左右的沃土,秦国欲出手将魏王接走,将其安置在旧都安邑。”卫峥说着环视众人,又道:“昔日寡人便直言张仪,秦国承诺不承诺,许诺不许诺,这四百里地我志在必得,此外还有丹水长平关隘。为此,秦国不得不另许他诺,便是送我五万匹马附带尊我为王!”

    君上果真英明!

    众人心中叹服的说道,卫国欲称王,要是有了秦国这个群雄之首都应声尊彼为王,天下还有谁人不服?如此一来,卫国称王是坐定的事实了。

    “君上,臣以为还是不要放魏王去安邑的好,就让他呆在在大梁城吧。”苏代笑着说道。

    “哦?何解?”卫峥笑意使然的目看着苏代。

    “君上怕是已经有定夺了!”苏代笑道。

    “你啊……”卫峥失笑的指了指苏代,面向众人承认的说道:“不错,秦国想要魏王迁回旧都安邑,我已拒绝张仪。再说了,安邑旧都历经数次战火洗礼,哪里有号称天下第一城的大梁城住的舒坦?魏王未必肯去,即便想去还得看寡人答不答应!”

    “从今往后,魏王就在大梁城好好的做个安乐王,寡人庇护他周全便是,呵呵……”

    听此言论,众人隐隐的猜测到了卫峥此举的意图,定然是在为今后的长远布局而谋划,不放魏王走,对卫国将来而言的确是有大利可图,在座的公孙衍、苏代都清楚这一点。

    “犀首——”卫峥旋即转目落在公孙衍身上。

    “臣在!”

    “丹水长平一百五里魏地,济水以南三百五十里魏地……犀首可愿为寡人开疆拓土五百里?”

    “恭贺犀首,此役必能成为犀首洗刷一身耻辱之战也。”苏代抱拳先声贺道。

    自从离开秦国之后,公孙衍屡屡战败,虽有大才却再无胜绩,天下人已经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