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究竟想怎样?”那甲士一字不差的反问,看了眼地上的木桩,又说道:“这是他的活儿,就必须他来做。”说着又看向那趴在地上的服刑奴隶,以俯瞰之势而道:“倘若你干不了,便是说你已无存在意义,活着便是浪费粮食,甚至浪费了一副镣铐。”
“我能干,我还有力气,我有力气!”那奴隶闻此一言吓得面色惨白,下意识的站起身,仿佛身上的力气再次回来。
“嗯哼……”那甲士把目光移至地上的木头,这名瘦弱的奴隶瞬间领会,竟是直接便扛起了沉重的木头,踉踉跄跄的离去。
正当那甲士准备离开的时候,发现周围有不少人在“看戏”,当场便是面色一冷,“看什么?还不立即干活?今日午饭取消,这便是代价!”
……
“寡人喜欢这个甲士,叫什么?”远方不知何时,一支骑兵部队出现在此地,马背上的卫峥遥看着发生的这一幕,带着平静的语气问身边的郑奎。
“禀君上,末将知道,此人名唤穆邯,是斗士营帐下的兵士。”孟贲拱手的说道。
卫峥带着恍然之色而点头,又道:“把他叫来!”
那甲士一听国君来了,而且点名唤自己,倍感惊诧之余连忙小步快走而来,片刻之后便看到了都领护卫孟贲随带的一支护卫骑兵队伍,而国军便在其中。
“卑职穆邯,拜见君上!”
“免礼!”
“谢君上!”
“那越人头领,你以为该当如何处置?”卫峥又问道。
穆邯不知道君上为何对自己这样的小官吏问这样的话,但还是决定如实的说,便拱手而道:“禀君上,此人颇为棘手,是这些奴隶们的王,杀之恐引起叛乱,不杀之亦为隐患。卑职以为……当秘密而杀之,以绝后患!”
“掩耳盗铃!”卫峥至此四个字,说的平静却让穆邯一凝。又听国君言:“既为隐患,杀了便是,若有叛乱尽诛之。”
旁边的郑奎心中一阵咯噔,在他印象中的国君并无如此嗜血,乃至一向温文尔雅的,但此刻简直与往常所遇的国君截然相反,赫赫君威,叫人心颤。
这时,孟贲大手一甩,一把弓弩丢向穆邯,再甩一支箭矢,后者轻松的接住。看着卫峥正一语不发的目视而来,穆邯知道要怎么做了,只见他毫不犹豫的提弓拉弦,箭在弦上,锁定了正在干活的越人头领。
“咻”的一声,箭矢划破虚空,精准无误的穿透了那越人头领的咽喉,当场便是应声倒地,一群奴隶们都惊呆了,不可思议的看着他们的王就此殒命,片刻之间便有数十人顿时围了上去抱头痛哭。
然而就在这时,卫峥这支护卫部队纷纷提弓拉弦而骑射,箭矢呼啸而至,那数十个抱头痛哭的奴隶全部死于乱箭之下。
剩下的奴隶们战战兢兢,眼中尽是恐惧,马背上的卫峥遥看着死人堆而淡淡的说道:“秘而杀之,这些人便会带仇恨而策反,旧患除了也埋新患,斩草除根连窝端才叫以绝后患。”
“卑职谢君上教诲!”穆邯收回了视线,回身面朝卫峥单膝着地,拱手而道。
卫峥遥指穆邯说道:“即刻起,你穆邯便是监军统领,原监军统领为副,督造轨道功成之日,寡人封你为校尉,从此上阵领兵杀敌。”
“谢君上——!”
“你很不错!”卫峥留下了这么一句话便策马远去。
国君一言,小卒便成将军,然而穆邯却不敢因这突如其来的恩典有丝毫懈怠,国君同样是一言,将军也好,荣华富贵也罢,一念间亦可一无所有。
……
第015章:秦剑驾临泾水义渠()
——
“驰道轨路,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树以青松。”
历史记载的这句话便是形容战国时代卫国修筑的“驰道”、“轨路”,国君下来颁布新的令文,卫国的车子、其轮子也都非常奇特,直到枕木轨路发现前后人一直没有理会也没有想到卫国的“车同轨”其中有什么别的奥妙,只能含糊的以统治者便于巩固统治偌大的帝国来高度概括。
直到发现“轨路”之后,一切都明白了,“车同轨”的这种特性,使得马车既可以在普通的马路上跑,也可以随时进入“轨路”飞驰,这是现在的铁路也没有的特点。
道广五十步,厚筑其外。
按道理来说卫峥没有必要下令把路建造的这么宽,实际上是因为“驰道”、和“复线轨路”并列而行,马车如有需要,可以随时上“轨路”带着重物也能飞驰,也可以随时从“轨路”上“驰道”乃至野路。
毫无疑问,一旦“轨路”、“驰道”修建完成,卫国的战争成本将会相对于列国而言急剧下降,如若就事论事,枕木轨道怕火攻、腐朽等诸多问题,卫峥考虑到了这些问题,虽然有瑕疵但也在接受范围之内。
卫国虽然在中原,但卫国境内的疆土仍旧到处都是森林、木材等资源,这给“轨道”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基础,这意味着随时随地可以就地取材,虽然容易损坏,但同样的道理也容易修复。
攻与守、防护与破坏天生是一对孪生兄弟,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较量。
卫峥倒也不用担心人为的破坏,乃至敌国刻意破坏轨道而间接破坏己方的后勤补给战线。
因为卫国有骑兵战阵,就现在列国的军队而言,没有哪一国的反应和支援能力能强的过卫国。
更别说轨道、驰道、驿站皆相辅相成,一有变故即可如雷霆之速以支援,敌国派人为的破坏的成功机会实在渺茫,便是破坏了也能快速修复,意义不大。
唯一比较棘手是来自自然的威胁,这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是卫峥有着先进的意识,但除了要额外养一批人专门来维护也没有更好的法子了。
虽然多养了一批人,但还是及其划算,毕竟如楚国一般要花三石粮食的代价才能运送一旦粮食给前线部队,这样打仗即便是赢了战争,却是输了家底。
卫国有了轨道之后,平均的算下来,消耗比例只需花费半石粮食就能送一旦粮食供应千里之外的前线部队,节省下来的庞大资源只需要划出一小部分就能足以养一批庞大的维护轨道的人。
还有什么比这更划算的?
时间飞逝,卫峥雄踞在中原天下大肆兴修筑路,犀首点兵枕戈待旦之际,天下西北之境一场灭国大战一触即发。
陇西之地,义渠。
“义渠风光,江山美如画啊,呵呵……”一列颇为浩荡的马队驶入了陇西,直达义渠核心地界,沿着泾水一路北上,策马而行的苏代环顾四周风景悠然而道。
“先生乃我义渠人尊贵的客人,卫君出手如此阔绰,当真令人钦佩!”并行的义渠教官朗声笑道,不禁遥指身后的车队,马车上装载的皆为义渠最缺乏的精器械刃,军器农具皆有,义渠人是草原民族,游牧名族最大的缺憾便是生产工具的落后,几乎毫无能力自行生产器械,就连耒耜都是靠中原的商人贩卖过来而得。
即便如此,也越来越难搞到这些急缺的物质,无他,赵国、秦国、燕国都在陆陆续续开始北修长城,这不仅仅是为了抵御北疆狼族的滋扰,一旦长城垒砌功成,中原的商人想要进入北疆从事“跨国贸易”就很难了。
中原列国尤其赵国、秦国都是命令禁止向北境的外族贩卖兵器及其重要的工具,禁令无数本身说明屡禁不止,商人逐利天性使然,北疆狼族虽然部落万千,却是渐渐形成了一个默契的约定,他们时常滋扰和掠夺秦、赵、燕这些诸侯国的边城,却是对北上的中原商人非常友好。
显然,狼族也知道想要获得中原的好东西,就需要这些逐利而来的中原商人,把他们也连带着掠夺,今后哪还有中原人来北疆做买卖?
陇西之地地处黄河最大支流渭水上游,即甘肃南部渭水流域陇西盆地,自然地域开阔,渭水流经全境,境内山川秀美,便是渭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秦人,
如果说渭水是恩泽了一代代老秦人,那么渭水以北的支流泾水便是义渠人的母亲河,泾水的存在让陇西北部的草原肥美。
然而就是这样,义渠人生活在渭水以北,一个义渠国悬在秦国的脑袋上,数百年来都是秦国的心腹大患,时不时就滋扰秦国北境,直到秦穆公时代称霸陇西之后,义渠人才收敛了不少。
由于地缘因素,义渠匍匐在陇西北境,天然的能够对秦国形成泰山压顶之势,义渠不灭,始终是秦国心腹大患。秦王赢驷就如同赵武灵王赵雍一样恨不得一日就能灭掉威胁赵国的中山国。
秦有义渠之患,赵有中山之患,两国如出一辙,义渠国、中山国同样皆为外族建立的国,同样都能威胁秦、赵两国的核心。
于秦王和赵王而言,不灭其国,可谓如鲠在喉一般难受。
“敢问阁下,前方可是义渠都城?”途行半月,苏代遥看前方的城池,虽然规模不如中原一郡之城,但在陇西之地已经算的上宏伟二字了,毕竟这是草原人圈地围的城。
义渠人,好歹也建国了,相比较北疆其他草原部族,义渠人算是先进的了。
“正是!”那义渠教官笑哈哈的说道:“先生随我入城拜见大王。”
“好——!”
刚一到义渠城门之下,便有一队人马飞奔而出,那义渠教官看到为首之人连忙下马,单手抱拳贴着胸口:“大王!”
这便是义渠王?苏代略带惊诧的看着为首之人,身披一身兽皮大衣,年纪不大也不小,倒也颇为精悍,心想之余,也下了马,面朝义渠王用以中原礼仪拱手一礼,道:“苏代见过义渠王!”
“哈哈,本王这厢有礼了!”马背上的义渠王有模有样的抱拳回礼,目光却是看向了后方庞大的马车队伍,疑惑道:“这是……”
“义渠王容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