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峥来到了别苑,随行的左宫监正欲高宣王驾已临却被制止了。

    而此时此刻,楼亭之内,姬驭伴于石案一侧专心致志的一副表情,而狐殷正执掌笔墨,石案之上是一张平整的大白纸,灵妫坐在一侧笑而不语的看着。两人始终亲如姐妹,灵妫也对狐殷毫无防备,或许是因为狐殷不能生育这才天然的对她亲近,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她对灵妫毫无威胁,如此又何须芥蒂而引得王上不快?

    姬驭才十五岁,却也长得一副俊秀的面庞,倒是一脸青涩还未曾退却,而今未达行冠之年,行冠礼也要在他二十岁来临之际,所以并未戴冠,此时太子一言不发的看着,狐殷执笔写下了一个字——王。

    “太子可知,这个‘王’字有何真意蕴含其中?”狐殷放下毛笔,看着纸上的“王”字问道。姬驭看了看,摇头不语,狐殷一笑指着“王”字说道:“这个王字,三横一竖,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字,但它藏有诸多玄机奥妙于其中,你看这一竖贯通三横其中,这个‘王’字又是最不简单的一个字。这一竖,代表了道,为王者之道也;而这三横代表的是天、地、人三元,三元不通则王失其位而亡,一竖乃参通天地人三元者,惟有参通天地人三元之道者,才配为王者。”

    末了,姬驭若有所思,片刻之后便说道:“驭儿明白了,王者之道的意思是三元通而王天下,三元不通则亡天下?”

    “太子果然天资聪颖。”狐殷赞许的笑着点点头:“这个王字,你看,这其中一竖,可知是什么道术来撑起天地人三元?”

    姬驭想了想便顿感眼前一亮,说:“殷娘娘说的王道,与母亲曾经教诲驭儿的儒家之道颇为相似,皆有普济天下之真意。”说完,姬驭又疑惑的接着补充:“可是……我卫国并非儒术治国,而是行法家治术,王道儒术求仁义已矣,法家治术却行霸道,两者恰恰相反,岂不南辕北辙?”

    狐殷悠然的说道:“所以说呀,这个王字藏有无穷玄妙奥义,最是难以参透,参通天地人者,是为王。”姬驭注视着纸上的王字若有所思:“如此看来,这个王字还真是不简单啊。”接着又道:“哎,殷妃娘娘,您这么博学,可否告诉驭儿这个‘王’的真意?”

    狐殷摇了摇头,笑道:“太子怕是要失望了,本宫只是多读了一些圣贤之书,这个王字的真意还真非我能参透,惟有真正参通天地人者方能知晓其真意,所以能回答太子此问的只有你的父王了。”

    “儒墨道法皆乃治术。王道也好,霸道也好,皆不重要,惟有强国富民方为正道。”忽如其来的声音让楼亭里的人纷纷一惊,便见卫峥悠然跨步走来。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卫峥的声音他们当然听得出来,众人顿时连忙起身面王拜见,国君一来所有人都起身站在了一边,卫峥来到石台旁边便在狐殷之前的位置上独自座下,也看到了石案之上的纸张里写着的“王”,片刻之后,他看向了十五岁的少年姬驭:“上古造字,玉王同字,这个‘王’字难认也难写,是天下最不稳定的一个字,更难悟透其真意。天下人都想争做这个王,若挑不起,则非王而亡矣。”

    “儿臣谢父王教诲。”姬驭躬身拱手说道。卫峥满意地点点头,又道:“驭儿已年有十五,不小了。不能再如往常那般小儿环抱竹马,你是卫国的太子,将来的卫国之主,仁恕中存是为王者。宇轩宫内网罗天下各大名家圣贤之书,孔孟之道、黄老之道,儒墨道法兵等应有竟有,熟读圣贤之书驭儿可不能怠慢,为父随时便会考问你。”语顿片刻,卫峥接着道:“我卫国虽行法家治术,然百家之学各有所长,惟知其要害方能趋利避害,利则为我所用,不利则为我所弃,为王者不可不知其奥义。”

    “儿臣定当谨记在心。”姬驭应允而拱手。

    秋日西沉,晚霞染红了满苑松林,卫峥难得有时间与一家人团聚,今日便留在了别宫。

第018章:寡人借他个胆子!!() 
……

    楚国。

    长沙乱了,楚怀王一夜间白了头,仿佛老了十岁,此时的老楚王已是坐如针扎,楚国上下更是惶惶不可终日,老楚王近日听到最多的言论便是楚国要亡。

    眼下卫国大军陈境在江陵、夏首对南楚虎视眈眈,虽然那杀人如麻、一听其名便勃然色变的人屠白起已经不在,卫国大军的主力部队也突然回了中原,可仍旧有五万大军被魏缭统领坐镇郢都,魏缭虽然年轻,名气与白起更是不在一个层级,然自垂沙一战却也已然名动四方,为当世一个冉冉升起的新一代将星,再者姚尤所部的江东水师已然雍居长江天险,楚国水师已灭,没有任何能力可以在长江水面抗衡江东水师,整个长江任由姚尤肆意驰骋。

    换而言之,卫国想南下伐楚,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楚国的生死全凭卫王一句话,现在的楚国便是到了这种地步了。

    与卫国持续长达两年的大战,楚国前前后后折损了百万楚人性命,光是白起便屠戮了楚国七八十余万,而今南楚已经无可战之男丁,面对比秦国虎狼之师犹有过之的卫军,楚国万万不能将其拒之国境以外。

    屈原来到宫中之后,方寸大乱的老楚王终于有了主心骨一样,慌不择时的问道:“芈爱卿,楚国危矣,楚国危矣,当此之际该当如何?芈爱卿务必要为寡人解围,寡人不想做亡国之君啊。”

    郢都丢了之后,对屈原的打击很大,但却并未死心,尽管对老楚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终究是自己的王啊,很绝望但又能如何?

    片刻之后但闻屈原言:“楚国而今所剩唯一出路,惟有变法一途。”

    “芈原啊芈原,国都快亡了,你怎么脑门子还是一心想变法?寡人何尝不想?可没有了国,你拿什么去变?给谁变?”楚怀王气急地连连大拍双手,甚为懊恼的说道。

    “臣有一计,或可存国。”屈原犹如面瘫一般不为所动,惟有唇齿张弛,如是说道,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屈原便是无限接近这个地步。

    “快说快说!”楚怀王大喜,连忙迫不及待的问计。屈原殷殷言道:“我王派太子质与齐国,与齐重修盟好。”

    “与齐修好?”楚怀王一愣,顿时质疑的看向了屈原:“芈原,寡人当年辱了齐廷,人家还愿意与你修好?”屈原却道:“一个远在千里的病怏之楚,与一个如日中天、近在咫尺的卫国,我王以为哪个对齐国威胁更大?”

    “当然是卫国!”楚怀王毫不犹豫的回答。

    “我王能看得出来,难道齐廷看不出来?便是年轻的齐王看不出来,难道孟尝君田文还看不出来?”屈原平静的说道:“卫国占我江淮、鄢郢两大富庶之地,不出三年其国必然与齐、秦并强于世,这样的卫国对齐国的威胁比秦国更甚,秦国毕竟与齐远隔。卫王昔日有云:敌者之敌,我之友人也。如今卫国已然对齐形成威胁,更别说如今三晋合一已成大势,韩王更是唯卫王马首是瞻,赵王亦有雄主风范,赵国国力日益强盛,卫王大有当年魏文侯统三晋而驭天下之兆,三晋如此局面便是齐国、秦国也忌惮万分不敢轻举妄动,楚国此时主动盟好,齐国定然会接受,乃至求之不得,现在的齐国也需要抱团取暖啊。”

    “有道理!有道理!”楚怀王连连点头,当即说道:“那寡人下诏喽,便有劳芈爱卿幸苦一趟,由你带太子横前往齐国,与之修好!”

    ……

    数日之后,朝歌。

    “楚国与齐重修盟好了?”卫峥大感惊讶的说道,送来消息的是坐镇寿春的右丞相居辛,如今淮北、淮南两郡渐渐步入正轨,居辛也腾出手来并且把诸多事宜交给了姜牧打理江淮之地。

    论治理一方,姜牧是一个有着二十年丰富经验的好巴式,河东一郡在他任郡守一职的时候便出现了大治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唯独鄢郢之地没有派遣官吏前去治理,也没有设置郡县,直到今天仍旧是处于军管制。

    居辛肯定的点点头,拱手说道:“消息属实,乃左徒芈原亲力主导此事,楚王遣太子横质于齐国,孟尝君欣然允之,于是乎两国重修盟好。”

    “有点意思。”卫峥淡淡的笑了一声,走到了地图跟前,此时的卫国疆土已经扩大了足足两倍有余,整个江淮之地尽览其中,卫国的疆界呈现了一个“凸”字形状,一个醒目的“衛”字在其疆界居中。

    卫峥的目光投向了齐国疆界:“此次齐楚重修结盟足以见证,齐国对我已是忌惮万分,意欲抱团取暖。”说着便回头看向了居辛:“匡章所部如何了?”

    “已平定燕国南下之兵。”居辛说道。卫峥笑了,道:“燕王本以为是复仇时机到了,没想到会惨败收尾,燕齐相争我卫国反而成了最大的赢家。”

    卫国与楚在进行旷世大战的时候,燕宋两国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牵制了齐国,尤其是燕国。

    要不是燕国举大军南下,卫峥也无法让宋王举十万大军南下攻楚,但是燕国恰恰在这个时候入局,齐国的中心放在了燕国这个世仇上,这便意味着宋国的军队可以腾出手来了。

    鼓动戴堰这个蠢货只需要一番说辞,宋国大军顺势南下,直接打乱了昭阳所部三十万楚军的部署,才有了白起北上灭楚主力的局面,最终反破了屈原为应对卫峥围魏救赵之计而迁都长沙的策略,足以见得天下局势的微妙,牵一发而动全身。

    让卫峥倍感好奇的是,燕国南下伐齐是燕王的意思,还是苏秦在暗中推波助澜。

    只能说,两者都有可能,虽说卫国成了最大的赢家而燕国成了最大的输家,但燕昭王想要报仇心切这一点,卫峥也是很清楚。

    结局已都已尘埃落定,过程都已不重要了。

    居辛看着地图说道:“王上,匡章所部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