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人指摘中央情报局经常进行一些暗杀活动,暗杀敌国领导人,比如古巴『主席』卡斯特罗。但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指摘。
何谓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又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
二战欧洲战场胜利后,美国提出凭借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而提出此计划。该计划因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而得名,但事实上真正提出和策划该计划的是美国国务院的众多官员,特别是威廉·克莱顿和乔治·凯南。
重建计划最初于1947年7月在一个由欧洲各个国家普遍参加的会议上被提出。马歇尔计划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条件是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但美国担心苏联利用该计划恢复和发展自身实力,因此美国最终把苏联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当该计划临近结束时,西欧国家中除了德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参与国的国民经济都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在接下来的20余年时间里,整个西欧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可以说这与马歇尔计划不无关系。
同时,马歇尔计划长期以来也被认为是促成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该计划消除,或者说减弱了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同时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并最终走向一体化。该计划同时也使西欧各国在经济管理上系统地学习和适应了美国的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何时?
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秀海洋。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毛』泽东和朱德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
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是如何形成的?
1945年9月2日的东京受降仪式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次反法西斯的战争,给人类世界造成了非常巨大、深远的影响。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和鼓舞下,东欧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越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一枝独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北约”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第57章 当代史(2)()
1949年4月4日,美国与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共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标志着北约正式成立。《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生效。北约的目的是与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成员相抗衡,若某成员国一旦受到攻击,其他成员国可以及时作出反应、联合进行反击。但这一条款在“9·11”事件之前,一直未曾付诸实施。及至苏联解体,《华沙公约》组织宣告解散,北约才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外长、国防部长组成。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组织机构主要有北大西洋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常设代表理事会、军事委员会、国际秘书处等。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历来由美国将领担任。北约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协调立场,加强集体防务,每年举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
日本为何在二战后还保留天皇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但对日军的最高统帅裕仁天皇却未加处置。这个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也出乎天皇本人的预料。
日本战败投降后,裕仁天皇深知罪行重大,惊恐万状。然而,此时负责东京大审判的盟军驻日本最高统帅美国将军麦克阿瑟却另有打算。他知道,天皇是日本国民的精神支柱,即使在战败的日本,仍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麦克阿瑟形象地说:“一个天皇等于100万美军。”为此,他向美国总统杜鲁门写了一份紧急报告,说明为了确保美国利益,必须保留日本天皇,否则,美国将付出巨大牺牲。杜鲁门同意并支持他的意见。
在此之前,裕仁天皇曾于9月27日秘密拜见了麦克阿瑟。当时麦克阿瑟正在批阅文件,副手费特尼准将进门报告说,有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日本中年绅士前来求见,麦克阿瑟感到好奇,于是同意接见,原来来者就是日本天皇裕仁。这是天皇第一次打破至尊至贵的身份,徒步登门拜访一个敌国的将军。
据《麦克阿瑟的回忆录》记述,当时裕仁天皇的神情很紧张,他向麦克阿瑟表示自己愿对战争祸害负起全部责任,愿接受裁判,所以自己前来投案。麦克阿瑟以为天皇是来求饶的,没想到竟是来承担战争责任的。这令麦克阿瑟很高兴,自尊心因此得到了满足,由此对裕仁天皇产生了好感。至于他们后来具体谈了些什么内容,两人都守口如瓶。
到了1975年,庆祝裕仁登基50周年时,有记者提出这个问题,裕仁仍避而不答,只是说:“当初与麦克阿瑟的君子协定,永不透『露』。”此时,麦克阿瑟已去世11年。
为了使裕仁天皇免于制裁,麦克阿瑟不顾各国反对,下达了对裕仁天皇免予起诉的命令,并让他继续做天皇,这使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变成了保留天皇制的有条件投降。对此,英国人一直耿耿于怀,直到1989年裕仁天皇病危时,英国《太阳报》和《明星报》还发表评论说:“依照裕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所作所为,他老早就该下地狱了。”
什么事件是“中美关系的分水岭”?
1945年3月11日,美国联邦调查局与战略情报局的特工人员一起闯进了《美亚》杂志编辑部,声称“从办公室搜出1700多份机密级和其他密级的『政府』文件”。6月6日,联邦调查局再次查抄《美亚》杂志编辑部,声称“搜查出1069页『政府』文件,其中有504页是保密『性』质的”。当日,美国司法部以“偷窃『政府』绝密文件”的罪名逮捕了曾在美军驻延安观察组长期工作的国务院官员谢伟思等6人。
事后查明,《美亚》杂志所使用的文件是谢伟思私人保存的发自延安的报告的副本。这些报告中的观点,大部分是谢伟思等人在中国延安的近一年时间里,通过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交谈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成员的实地调查得出的个人见解。比如在1945年2月中旬,谢伟思在为即将回国的中国战区美军司令魏德迈将军所写的备忘录中,提议美国『政府』对中国『共产』党奉行类似盟国对南斯拉夫的铁托游击队所奉行的政策——即像英国首相丘吉尔一样,根据一切党派在对德作战中的表现,而不是以它们的意识形态来判断是否提供援助;希望美国『政府』在制定其中国政策时不要支持蒋介石『政府』反共等。谢伟思被捕后,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将这一事件看做是“中美关系的分水岭”。
“忠诚调查令”是怎么一回事?
在“反共”的旗帜下,杜鲁门总统于1947年3月21日签署了调查公务员忠诚的第9835号行政命令。它规定:凡参加或同情“颠覆组织”的行为或言论,都作为不忠诚的主要根据。从1947年12月17日起,杜鲁门『政府』开始对联邦行政人员、武装部队军人和国防订货承包商实行“忠诚调查”。据统计,在“忠诚调查”期间,总共有2000多万美国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审查。在“忠诚调查”的影响下,美国的社会舆论也随之右转,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如果不在课堂上批评苏联和『共产』主义就会被校方解雇,甚至参加角逐美国小姐的候选人都必须陈述她们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看法。
麦卡锡因何指责乔治·马歇尔?
1951年6月14日,美国参议员麦卡锡借口杜鲁门撤换朝鲜战争中的美方总司令麦克阿瑟,在国务院发表了平生最长的一次演说,直接指责杜鲁门『政府』对外政策重要制定者,曾经担任驻华特使、国务卿和国防部长,被杜鲁门称做“现今最伟大的人物”的乔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