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甲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大清现在连海关税都不能自主,如何去生存维系?更不要说我们卧榻之侧的这斤。日本,以弹丸之地却做梦都想着一口将我大清吞了进去,真到了那么一天,我大清被西方各国分割了,被日本吞并了,联做了亡国之君,天下人成了亡国奴,国家都没有了,还能有天下吗?!”

    听到光绪的话,恭亲王的身体猛地一震,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什么。可嘴唇却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终于忍不住扑哧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整个人软绵绵的倒在了床上。

    “六叔!,”光绪急忙抢步上前,网想开口传人进来,却看到恭亲王摇着头阻止了自己。过了半响,恭亲王才喘息着说道。

    “皇上别急,你是皇上,遇到天大的事情都不能乱了自己个的方寸。我这个将死之人,该说的话也说了,怎么做是皇上自己的事情,我也知道皇上说的没错,倘若皇上决意走变法这条路,我能为皇上想到的恐怕也就两条”

    恭亲王喘了口气,面色苍白的仰望着半空,眼神说不出的空洞憔悴。

    “皇上将来变法新政要是真到了万难的局面,就把咱们旗人那些斤。养育、恩典、抚恤的特权都废掉吧。从咱们满人入关到现在,也是自己把自己骄纵了,旗人的铁杆庄稼都养出一群什么样的窝囊废出来。废掉吧,一来每年可以为国家省出凹多万两银子,二来多少也能缓解天下汉人对我满人的敌视,满汉一体推行变法,也免得有人拿满汉之分兴风作浪了。只是,这条路皇上未必走的下去,也未必走的通。难啊!”

    光绪紧皱着眉头,明白恭亲王走动了真情才会说出如此的话。旗人的铁杆庄稼,一年四万两银子养出一帮子废物,放到什么时候迟早都是要废掉的。

    “联记住了,六叔,逗有一条是什么呢?”光绪接着问道。

    “还能有什么呢?要是把咱们旗人的铁杆庄稼都废掉了,拿咱们满人自己开刀都还不行的话,我大清的气数恐怕就尽了。自古王朝更迭总是沽满血痕,真要到了那么一天,我这个做臣子的,只希望皇上不要忘记自己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多少为咱满人保留一点血脉元气吧”

    声长叹中,恭亲王合上眼睛。眼角几滴泪水终于缓缓而下!

    光绪一怔,万万没有想到从他嘴里。居然会说出大清气数已尽的话。继而忍不住摇头苦笑。

    眼前这个形容枯槁的老人,何尝不像是今日的大清?虚弱、无奈、不甘,甚至回光返照般的挣扎,可究竟还能够挽回多少光阴流水?

    而光绪自己呢?以一个汉人的魂魄进入到一斤。满人皇帝的身体内,一个尴尬的身份,走在一条尴尬的路上,这条路会通向何处?又能走的通吗?,,

    三日后,光绪二十一年十月七日,恭亲王薨。临终之际,嘴里一直喃喃自语不肯合眼,次子载滢凑近听了许久,方才听明白恭亲王的话。

    变法,亡天下,不变,亡国!

    

第五十章 北地风云(一)() 
七绪二十二年五月津门盛夏的津门,正是繁华热闹的时节。

    吵吵嚷嚷的街道上面,一眼望去全是摩肩接踵的人影。寻常百姓就不用说了,挑着担子的挑夫,卖油条麻花炒货小吃的小商贩,满大街都是。狗不理包子铺的伙计搭着条白毛巾,一边驱赶着要饭的乞丐,一边扯着嗓子高声吆喝着,声音又脆又亮。

    街道两边的商铺也全都开门营业,货架上面摆放着的货物是五花八门。不要说天南地北的货物,就是洋人的电灯泡、留声机这些洋玩意。在这里也不算什么稀罕。

    隔三差五,还有口外的马队从城门口那边进来,老远便听到马车上面的铃锁声,车轮在青石路面上吱吱作响。

    码头那边,更是忙乱的热火朝天,一船船的货物被装船运走,一船船的货物又被装卸进码头上的货栈,洋行的买办,各处商号的掌柜账房。见了面就拱手行礼,都累得弯着腰呵呵直笑。

    津门原本就是北地商贸中心。水陆交通便利,开埠后洋人的商船也大多从这里进出,繁华热闹比起南边的上海,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又是太平世界,市面扯得开又热闹,人气旺,货物走得快,瞧着心里都舒坦。

    今东夏天津门之所以格外热闹。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大半斤小月前,从京城便传出消息,皇上将亲赴旅顺检阅重建的北洋海军。皇上要到旅顺去,自然是要驾临津门。说不得一高兴还要在这里停留些日子。

    这一下整斤,津门便彻底闹嚷开了。

    津门虽说繁华热闹,四面八方的客商都汇聚在这里,可毕竟是地方。能有多少见着皇上的机会?终归比不得天子居停四方中枢的京城,整日价就守在天子脚下,一抬头就望见紫禁城,天生就沾着王气贵气。与京城比起来,津门倒有些像一个小户人家,热闹中透着股市井平民的味道,

    市井小民,自然是巴巴的盼着能够一睹圣驾亲临的风采,就连各地的客商,这会子交割完货物结算清账目后,也不忙着离开了。干脆就在津门住下来,寻思着哪怕见不到皇上,多少也能沾点皇上的天子之气。回去后给四方相邻夸起口来,那也该是多大的面子和荣耀。

    不过皇上究竟什么时候来津门,又会在津门停留多久,却不是这些寻常百姓能够知道了,也没处去打听。大家伙巴巴的盼望着,也是希图这份热闹中的新鲜劲。

    熙攘的街道上面,一辆马车缓缓的在人群当中穿行着,车夫坐在车辕上也不着急,只是偶尔提提缰绳。防备着街面上人太多,一不留神马车撞着人。

    时不时的,马车的车窗帘子掀开。显出两个清丽的县影。

    “艾姐姐,你快尝尝,这些就是津门最出名的三绝,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比西洋点心好吃多了说话的少女面带微笑,指着刚网在城里转了一圈买的吃食一副小女孩显摆的模样。

    她便是去年秋天离开京城后,听了光绪的建议,到津门女子学堂任教的顾思渝。

    顾思渝是实在讨厌上海夷场里面的那套来往应酬,终日和官商太太小姐们打牌听戏的生活,对打小就出国留学的她来说,简直就像噩梦一般没法忍受。再加上对这大清新开办的女子学堂也是十足的好奇,便干脆留在了津门。

    不过顾思渝却全然不知,虽说去留选择都在自己,可明里暗里的安排却完全不是她所能想到的。首先顾老爷子那边有林启兆和席立功出面说情担保,再加上老爷子人也比较开通,才默许了顾思渝这般胆大妄为。要不然一个女孩子还没有出阁,整天野在外面,放在这个时候的大清,那可是天大的事情。

    津门这边袁世凯也是下足了功夫。如今身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他。出手自然不凡,逢年过节大把银子扔出去,在京城中的耳目消息那是灵通的很。得知皇上的红颜知己要到津门女子学堂任教,他立马安排人布妾的妥妥当当,还不露出半点的张扬。整个直隶总督府除了袁世凯手下徐世昌、杨士椅这几个心腹,别的人连一点风声都不知道。

    不过顾思渝在津门的安全问题,却让袁世凯很是头痛了一眸子。皇上把自己的红颜知己放在津门。以皇上的手段,背后肯定另有安排。直隶总督府如果派人暗中盯着,搞得来煞有其事大张旗鼓的样子,说不定反而惹得皇上不快。可真要是甩手不管,又担心出什么岔子,权衡一番后,袁世凯特意安排自己的心腹杨士绮专门来办这件事情,暗中留意照应,只别闹出什么动静即可。

    此时马车内被顾思渝称作艾姐姐的少女,看起来年纪也就比顾思渝大上两三岁,也正是如花的年纪。坐在马车内,亮晶晶的眼睛不时好奇的望着窗外的街道,美艳清丽的容颜中,和顾思渝那的单纯顽皮不同。带着点若有所思的神情。

    她叫艾蒿,祖上曾经是江南的富商,后来艾蒿的曾祖父辗转到了美国经商,依赖弃家族雄厚的财力。在洋人的世界中也算是开创了一番天地。如今艾家的财力人脉已经逐渐渗透到了美国乃至欧洲的一些剁“只是焚家向来处事较为低调,不太为人所知罢。顾家是世代通好,顾思渝去美国读书就住在艾家,这次艾蒿是陪同父亲回到国内,也是她生平第一次踏上自己的母国,满身心都是说不出的兴奋和好奇。

    这会子艾蒿听到顾思渝提起狗不理包子,原本对油腻的东西有些敬而远之的她,此刻也被这稀奇古怪的名字提起了兴趣,从纸袋里信手拿起一个,轻轻咬了下去,顿时满口飘香。

    “思渝,这个包子倒真是蛮好吃的。可怎么会叫这么一个不雅的名字啊?”艾蒿用手绢掩着口,颇为好奇的打量着手中的包子。

    “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这家包子铺的老板小名叫狗不理,原本在慢头铺里当学徒,出师后开了一家名叫聚得号的包子铺。后来因为他的包子出了名,叫来叫去,就叫成了狗不理包子”

    顾思渝抿着嘴,眉眼间全是的意洋洋的神情。

    “艾姐姐你可不知道,做这包子讲究极了。我听说配料都是用秤定量,一斤馅里要放一两五钱香油。一两葱末,四两鲜姜,加入定量的骨头汤或鸡汤。再进行精心制作,从制水馅、揉面到上大灶蒸,有足足八道工序。所以蒸出来的包子才鲜香可口,肥而不腻。”

    “好了,不用显摆了,怪不的顾伯父催了那么多次你不肯回上海,忽然想到了什么。轻轻放下手中的包子,脸上已经换了副神神秘秘的

    。

    “思渝,怎么没有见到你经常在信里提到的那个楚越啊?是不是还想藏起来,不让艾姐姐见见啊?”

    “谁经常在信里提起他啊!顾思渝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

    艾蒿忍住笑,继续打趣道。“我一到津门就听说了,皇上要到旅顺检阅北洋海军,说不定还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