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兵是冷兵器时代的战场尖刀,自从现代枪械投入战场以后,骑兵地位逐渐下降。但是在中国战场上,因为敌我双方都使用射击速度很低的手拉栓动步枪,因此骑兵一旦被派上了战场,他们能凭借速度很快接敌。骑兵一旦冲进敌群,马匹庞大的身躯和全速冲击带来的震撼会动摇敌军的意志,再加上居高临下劈下来的马刀,被追击上的敌人很难逃脱被砍掉脑袋的命运。
**的炮火已经转移到了小高地上,鬼子的机枪火力被完全压制,骑兵已经快接近敌人。五连阵地上士气高涨,补充团一营长挥枪高呼:“弟兄们,冲啊!”
在擂鼓般的马蹄声中,官兵们冲出战壕,向退却中的鬼子兵冲了过去。
在鬼子的火力之下,骑兵连也有伤亡,有十几匹战马受伤或者被打死,未受伤的战马驮着它的主人继续往前冲。骑兵冲进敌群,一阵战刀挥过之后,二三十个鬼子的头颅飞离了脖腔。
骑兵速度很快,他们在鬼子群中劈了一两刀之后就冲出了人群,这时他们回刀入鞘,立刻从身上掏出手榴弹一拉弹弦,再用力往身后一扔。
骑兵部队在马上可以开枪和投弹。因为战马奔跑中的颠簸,射击的精度必定很差,这种射击威慑作用大于实际作用;但是投弹就不同了,因为手榴弹有一个杀伤距离,手榴弹只要概略的投入敌群就一定会有战果。
因为手榴弹的引信都有几秒的延迟期,手榴弹如果是往前投,在这几秒钟之内马匹带着人肯定进入爆炸的范围之内,因此骑兵投弹都是往身后投。
“轰轰轰……”,骑兵已经跑远了,手榴弹在身后爆炸,刚才没被马刀劈死的鬼子被炸得七零八落。
手榴弹刚刚炸完,**步兵紧跟着就冲了过来。除了战死的和受伤倒地的,还有七八个鬼子逃过了战刀的劈杀,也躲过了手榴弹的爆炸,他们竟然端着刺刀向**发起了反冲锋。
补充团的新兵就是新兵,这些刚刚从农民转化成军人的新兵或许在家连鸡都没杀过,现在见明晃晃刺刀径直对着自己刺来,他们目瞪口呆,竟然连和敌人拼命都不会了,有一部分人丢下步枪往后逃命。
已经经历过几次和日军面对面的搏杀,五连的老兵们现在都不是吃斋念佛的善人,连长排长们手中的驳壳枪“啪啪啪”在连射,老兵们刺刀尽管直往还活着的鬼子兵们身上招呼,他们连倒在地上的鬼子伤兵也不会放过。一顿乱刀乱枪之后,鬼子们全部上了西天,小六子他们立刻在鬼子们身上搜索战利品。
二十五师的炮火已经停止,高地上鬼子的火力开始复活,九二重机枪开始射击,掷弹筒也开始往这里发射榴弹。老兵们并不慌张,一部分人就地隐蔽,开始和鬼子对射,一部分人开始救护自己的战友,小六子他们依然忙而不乱地搜索战利品。
一阵忙乱以后,五连官兵们互相掩护,退回到自己守卫的战壕。
李青林清点了一下人数,刚才的主动出击又伤亡了三个,现在还剩下四十八个人。不过这次战果不错,守军打退了鬼子的进攻,还从战场上救回了几个第二师受伤掉下马的骑兵,小六子他们更是带回了一大包战利品。
战利品里有两把鬼子指挥刀,一把是尉官刀,一把是士官刀,还有一面膏药旗,这面膏药旗是这次进攻中鬼子的军旗。
李青林将这些东西一股脑扔给了连长。鬼子们特别在意指挥刀和军旗,他们认为这是军人的荣誉和军队的荣誉,在最危急的时刻他们一定会毁了这些,所以抗战时期缴获指挥刀很难,特别是缴获军旗更少,连长如果将这几样东西上交以后必定能领大功一件。连长激动得声音都变了,他连声谢道:“兄弟,太够义气了,谢谢谢谢!”
鬼子受了这次突然的打击之后似乎伤了元气,此后他们再也没有发动进攻。
鬼子不进攻并不代表**不进攻了,下午五点左右,二十五师组织了一次营级规模的进攻。
也不知道上峰是如何安排的,在简单的炮火准备以后,二十五师竟然以骑兵为先锋向小高地上的日军发起进攻。
可此次和刚才的情况不同,敌人在高处,骑兵冲锋的速度显著下降,加上这段时间从北岸又过来了三百多鬼子,山上鬼子的火力明显加强。在鬼子掷弹筒、重机枪的密集火力之下,骑兵连死伤惨重,步兵损失了一百多人,二十五师的进攻无功而返。
五连这次进攻又损失了三个人,小六子和大个子也受了轻伤,李青林非常郁闷。
军刀军旗等战利品已经上交,团里给了一个大大的表扬,晚餐的伙食也很不错,可五连的情绪很低落。
天黑了,晚上又刮起了小北风,现在已经深秋,阵地上很冷,官兵们都躲在了战壕里挤在一起御寒。
晚上九点多钟的时候,阵地上来了不少军队,李青林估算了一下,在李青林这个小阵地上最起码聚集了一个加强营的兵力,看来晚上有大行动。
五连现在只剩下四十八人,可依然是一个连的建制,所以连长被通知参加了团里的会议。连长回来后悄悄对李青林说:“军长已经亲自来到前线,我军预订明天凌晨将对高地上的鬼子发动进攻。”
连长作为下级军官当然不可能知道今晚的兵力多少和准确的进攻时间,李青林自己心里预估了一下,此战也应该算是偷袭战,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凌晨四点左右,因为此时天色刚刚开始发亮,日军的防备也算比较松懈。
小六子的左臂被鬼子的三八大盖穿了一个洞,已经上药后包扎好了,李青林怕他过多活动影响伤口,于是将自己佩戴的盒子炮给了他,并让他一直跟在自己的身后。
为了不被对面的鬼子发现,大量的官兵挤在战壕里尽量不说话、少走动。这次进攻五连不是主力,也不是尖刀部队,并且离进攻的时间还早,李青林他们渐渐进入了梦乡。
;
一八四章 漳河阻击13()
不出李青林的预料,二十一日凌晨四点钟,东边的天空刚刚有一点点亮光,二十五师的突袭部队悄悄出击了。
鬼子身体也不是铁打的,他们的昨天整整战斗了一天,所以直到现在还沉睡在梦乡里。天光渐亮,但是视线并不好,二十五师的尖兵部队很顺利地摸到了距敌一百米左右。这时一个鬼子哨兵发现了战场的异常,他端枪射击,“八勾”!
对于敌我双方来说,枪声就是命令。鬼子兵的反应非常迅速,他们很快就回到各自的战位上开枪射击;敌人已经发现行踪,进攻一方已经不需要再隐蔽,二十五师的冲锋立刻开始。
鬼子兵单兵素质就是高,他们虽然骤遇偷袭,可他们反应及时忙而不乱。“哒哒哒”,“咯咯咯”,“八勾、八勾、八勾”……,鬼子的机枪步枪不断发射,一排排的二十五师官兵不断倒下。
二十五师的官兵无人后退,甚至无人躲避子弹,他们都在前赴后继奋不顾身地往前冲。从进攻点到敌人的战壕,仅仅这一百余米的路途上到处都是倒下的**官兵,地上可以说是血流成渠。
没有倒下的**官兵冲上了小高地,鬼子兵们端着刺刀“呀呀”狂叫着冲了出来,敌我双方开始拼刺刀。
五连本来是放在队伍的后边,现在身前的战友一排排倒下之后,五连已经成了最前面的部队。
对于这样的白刃战,五连官兵并不陌生,也不害怕。仗着人数上的优势,他们几个人围住一个鬼子开始围剿。
李青林也端着刺刀在寻找鬼子,往往是鬼子还没冲过来,李青林身后的小六子手中的盒子炮就响了,李青林要做只是用刺刀屠杀倒在地上的鬼子伤兵。半个小时以后,小高地上的鬼子兵全部被清除,阵地被夺下来了。
在长官们的命令之下,士兵们开始救治战友,修整加固工事。小六子他们几个人当然不会放过搜罗战利品的好机会,不一会工夫,他拎过来一大包东西,他边走嘴里边念叨:“发财了,发财了。”
这次进攻五连又伤亡了三人,全连现在只剩下了四十五人。
这次进攻还缴获了好几具日军的掷弹筒和不少的掷榴弹,但是在二十五师能发射掷弹筒的射手并不好找。因为在前期的训练中,五连不少士兵都学会使用掷弹筒,因此这些掷弹筒和弹药都送到了五连的手中。
六点左右,天色已经大亮。远远看去,漳河河滩上的鬼子开始集结,他们似乎马上要发起进攻。
不一会儿,一阵炮弹落在了阵地上,鬼子开始炮火轰炸准备,河滩上集结的鬼子也在紧急调动,新的一轮进攻又开始了。
可鬼子的炮火准备才刚刚开始,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停了。不一会儿,漳河北岸传来了连续不断的巨大爆炸声,猛烈的爆炸扬起的硝烟升向天空,形成了巨大的蘑菇云。
到底都发生了什么?**感到很奇怪,连漳河河滩上的日军也停止了活动,他们似乎也摸不着头脑。
正在这时,团部下达了命令,我军留在漳河北岸的一个团对鬼子的炮兵阵地发动袭击,他们的大炮和弹药已被炸毁,现在命令全体官兵立刻向留在南岸的鬼子发起全线进攻。
这可是漳河阻击以来最振奋人心的消息了!所有官兵立刻呐喊着冲出阵地,他们向鬼子杀去。
抗战中日军的现代化水平并不高,但是和装备更差的**相比,鬼子的火力还是很强悍的,在中国战场上,日军的飞机、坦克、大炮给中**队以很大的杀伤。现在鬼子没有了火炮的支援,飞机也没有起飞,五十二军的官兵们士气大振,他们端着枪人人都争先恐后的向鬼子冲去。
鬼子们其实已经知道北岸的情况,没有了炮火支援的鬼子成了纸老虎,他们层层抵抗互相掩护。现在的鬼子兵开始收缩防线,连以前似乎无敌的薄皮坦克也步步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