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六子恍然大悟,道:“咱们是不是回老家去?”
接着他又看看身上的军装,道:“咱们佩戴的可是五十二军的符号,要是真的走到了洛阳,那时候可就走不了了。”
这个镇子叫王楼镇,镇子外有一大片空地,空地上上正好有一群人在训练。李青林笑着对那群人一指,道:“你看看他们用的都是什么番号?”
那片空地上正好有一个连在训练,小六子跑过去看热闹。这些兵穿着新军装,从年龄上看绝对不是新兵蛋子,但从身体素质和军事素质上看,这些人却连新兵蛋子都不如。
好不容易等这些兵老爷们休息,小六子凑上前去打听了一番。这支部队是第一战区独立挺进纵队第九支队第一大队第二中队,是第一战区刚刚将一些从黄河以北溃退下来的保安团整编而成的。
七七事变以后,日军迅速南下和西进,**除了在台儿庄获得一场久违的胜利之外,其他各战役无不以失败而告终。连中/央军这样装备精良一些的部队都一溃千里,更别说地方军队和保安团、警察之类的维持治安为主的小股武装了。
这些地方武装一部分被日本人收编成了伪军,其他人随着大部队退到了相对安全的地带。自花园口决堤之后,滔滔洪水暂时阻止了日军西进的步伐,国民政府才腾出手来整编这些散乱的部队。
日军虽然占领了黄河以北大片的地盘,但是因为他们兵力不足,日军实际控制的地方都为城市、重要乡镇、交通要道周围的数十里范围,广大的山区、农村依然活跃着大量的中国抵抗力量。
军事委员会敏锐地认识到这些敌后抵抗力量的牵制作用,他们将剩下来的游兵散勇和保安团被整编成挺进纵队、游击纵队,或者整编成乙种师,一些被打烂的部队撤编,一些战斗力稍强的部队得到补充。这些部队经过一段时期整训以后,均将被派到到敌占区进行游击战。
除了这些准军事部队以外,在淞沪抗战爆发之后,军统报请军事委员会批准,在淞沪地区组织了准军事游击队——忠义/救国/军。
全面抗战开始以后,军统在各个培训班都训练一些军事特务,这些特务系统学习游击战法,忠/义救国/军以就是以军统培训出来的这些人员和黄埔生作为骨干。
忠/义救国/军的组成人员极为复杂,有爱国的热血青年、工农大众,也有地痞流氓,甚至还有土匪强盗、鸡鸣狗盗之徒,比如淞沪地区的忠/义救国/军最早的组成人员半数以上来自杜月笙手下的青帮弟子。
这些人在抗日这杆大旗之下集合起来,他们配合正规军作战,在敌人侧翼、在敌后战场,他们袭击敌人小股部队,采取暗杀、投毒、爆炸等各种手段进行抗日活动,这种实质上的游击战牵制了敌人大量的兵力。
趁着对方休息的时间,小六子混进他们之中。几轮香烟发过之后,再插科打诨一番,这支部队的老底被小六子摸了个清清楚楚。
五连现在遇到的这些部队,正是第一战区整编的原保安团的士兵,他们是第一战区独立挺进纵队第九支队第一大队第二中队的士兵。这些士兵已经训练了二十多天,再过几天,他们将奔赴黄河以北的修武等地,以侧击占领了平汉路北段的日军。
挺进纵队的装备基本都是轻武器,连**乙种师都比不上。其编制基本按照军队组成,中队相当于连,大队相当于营,支队相当于团。士兵们基本能有一支枪,一把刺刀,一百发子弹,四颗手榴弹。这些枪五花八门,有中正式,有汉阳造,甚至还有单打一,捷克式机枪很少,重机枪和迫击炮屈指可数。
现在摆在第一战区独立挺进纵队第九支队司令陈震东面前就有一封命令,第一战区已经决定第九支队在一周之内先期过河,为后续的独立挺进纵队占领落脚点。
陈震东是河南人,今年四十多岁,原是冯玉祥部队的营长,中原大战以后,陈震东卸甲回乡,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在当地也成了一个财主。自抗战爆发以后,他挺身而出,在家乡组织了一支几百人队伍,这支队伍取名为抗日民军。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对于地方武装还是采取压制的态度,象陈震东这样的所谓民军是得不到政府承认的,甚至当地的县政府都不予承认,因此这些人装备低劣,枪械极少,很多人手里甚至只有一把大刀。
陈震东的民军虽然武器简陋,但战斗精神却丝毫不差,在**正面抗敌的同时,他们袭击敌人运输队,砍杀敌人掉队士兵,虽伤亡较大,但是所取得战果一点都不小。
**撤退了,抗日民军也只好随着大部队过了黄河。失去家乡的汉子们得不到政府承认,又没有补给,一些人开始逃亡,还有一些人到处强拿强要,引起了上边的关注。
正好第一战区需要大量兵员,陈震东又曾经是军官,因此他被任命为第一战区独立挺进纵队第九支队司令,军衔为上校,他所带来的这些人被编入抗日挺进军。
第九支队除了这些从黄河以北带来的民军,还需要补充豫东的一些保安团。按照整编计划,这些保安团队伍应该早就到达,可兰封会战的失利,黄河决口的阻隔,以及沿途被其他部队吞并,这些本应到达的保安团只到了一半,现在第九支队正大量缺员。
上峰可不管第九支队的难处,他们依然下达了过黄河的命令。拿着这出兵的命令,陈震东愁眉不展。
但军令就是军令,再有困难也得执行,今天正好天气不错,陈震东带着卫兵,骑马来到王楼镇,一方面来看看正在训练的第二中队,二来也是到这个大镇子散散心。
;
二三六章 西行19()
小六子将这些消息带了回来,李青林想了想,道:“咱们最好跟上他们,到时候一起渡河。”
小六子道:“咱们自己租船过河不就得了,为什么跟上这种豆腐渣部队?”
这些所谓的挺进队虽然穿着新军装,但是素质实在太差,在小六子眼中,这就是一个豆腐渣部队。
李青林道:“过了河就很有可能遇到鬼子。咱们没有情报来源,也不知道鬼子驻扎的位置,要是一头扎进鬼子的包围圈,咱们这一百多号人可都全完蛋了。他们目前没什么战斗力,他们的上级绝对不会让他们送死,我们跟上他们,所走的路线一般都会很安全。”
小六子想了想,道:“你说得对。这些孬兵也就是花架子,不过远看也还能吓唬吓唬人。鬼子见了这支大队伍,如果他们没有一定的兵力,也不会仓促出手的。”
李青林笑道:“那还不快去摸摸他们的底?打探好他们确切的开拔时间,咱们也好提前做准备。”
五连从兰封撤出来,一路跟随的是三十六师。现在三十六师早就走远,五十二军也早就退到了临汝整编,李青林所带领的五连成了一支真正的独立部队。
打定主意的李青林命令五连驻扎休整。五连士兵们在这一大片空地的旁边搭起了帐篷,金明均他们带人进镇子去买粮食蔬菜,包家发指挥炊事兵们埋锅造饭,其他的士兵有的整理内务,有的擦拭武器,有的喂牲口。
午饭过后,五连的士兵开始在这片空地上训练。
五连目前有三个步兵排,一个机炮排,还有一个大号的炊事班,共有一百八十几号人,按照李青林的命令,这些人轮流以排位单位进行各种训练。
这一百八十几号人有从髽鬏山来的,有洛阳补充来的,有半路收编的,连最后来的那些溃兵都经历过一直两场战斗。经历过战场的人自然和那些保安团的有区别,这些人一到训练场,立刻就将正在训练的所谓挺进大队二中队比了下去。
五连一部分人在训练队列,一部分人在训练班排小组攻防,一部分人在练习修筑工事,训练场上精彩纷呈,让那些二中队的士兵们眼花缭乱。
五连在归德撤退的时候还缴获了两匹日本骑兵的两匹东洋马,这一路走过来,这两匹马一直被当着驮畜运送武器装备。现在正好闲了下来,李青林让包家发将这两匹马牵来,他想好好溜溜这两匹马。
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开始大力发展军力,隶属于日本陆军的骑兵部队也是他们发展重点之一。日本骑兵之父秋山好古曾经留学法国,他极力推崇安格鲁诺尔曼马,因此日军骑兵骑乘的军马绝大部分为安格鲁诺尔曼马,这两匹马正是安格鲁诺尔曼马。
日军骑兵骑乘的安格鲁诺尔曼马还有一些具体规定,那就是标准身高为一百五十三厘米,体重四百六十公斤左右,并且马身上无赘肉。
安格鲁诺尔曼马确实是优良的骏马,它速度快,耐力强,听命令,是抗战时期日本骑兵的主力战马。但是它们也很娇贵,它们的圈舍必须勤打扫,每天必须喂料三次,平时的饲料就有大麦、干草、青草、食盐等,到了战时,还需要加麦类、豆类、燕麦等,因此饲养一匹日本军马比饲养蒙古马的费用高出了很多。
由于五连这段时间要么是在作战要么是在转移,这两匹战马一直也没好好调养,李青林将它们套上马具之后溜了几圈,觉得日军战马也不过如此,因此兴味索然。
就在李青林准备将马骑回来的时候,这两匹战马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就是独立挺进纵队第九支队的支队长陈震东。
陈震东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他个子不高,但是很强壮,虽说早就从行伍中退了出来,可满身英武之气却还未消退。
陈震东早年投奔西北军,他从一个士兵开始干起,凭借着正直、勇敢一步步升到了营长。连年的军阀混战,让陈震东的心一天天冷了下来,直到中原大战以后,陈震东干脆从军中退伍,回到家乡务农。七七事变之后,陈震东挺身而出,投入了全民抗战的洪流。
陈震东虽然曾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