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青林大喜,道:“这样最好了,有了苏湖来的老师傅,咱们自然就能染出高质量的布匹,到时候咱们想不发财都很难啊。”
潘可为笑道:“李老弟啊,咱们现在大烟生意赚钱实在来得太容易,钱太多了也不一定是好事,说不定今后一些有心人会盯上咱们。咱们现在办了一个印染作坊,今后人间怀疑咱们钱的来路也有了好的借口啊。”
李青林这才明白潘可为的想法,这家伙其实就是借用开办染坊的名义来洗钱呢,虽然目前并没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这个罪名,但是李青林也不得不佩服潘可为的心思缜密。
潘可为来到李青林的家中,李青林自然是要留他吃饭。潘可为既然加盟了李青林的染坊,他不等自己回去再发电报,于是拿出钢笔在一张纸上写了几句话交给丁狗蛋,让丁狗蛋立刻去甜水巷某号,去找某某人,将此纸条交给他就行了。
潘可为要找的人自然是军统的秘密人员,李青林也无需打听此人的身份,于是让丁狗蛋按照潘可为的交代去送信。丁狗蛋拿上纸条走了,潘可为留下来吃饭喝酒。
潘可为和李青林合伙贩运大烟,现在二人也算是有钱人了,李青林仿效郭成山的做法,也让姜美枝从大馆子里叫来一桌子酒菜,二人就在客厅里大吃二喝起来。
丁狗蛋的行动很迅速,就在二人即将吃完的时候,他赶回来了,并且向潘可为报告说,潘可为的人提供了一个情报,目前正好有几个从苏湖地区拖家带口逃难而来的老师傅,他们现在住在苏浙会馆生活无着落,如果潘可为看得上的话,做做工作这些人就很有可能留下来。
潘可为大喜,道:“我正想睡觉,天上偏偏就落了一个枕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招殃,咱们今天就把这些人招到咱们那里。李老弟,咱们抓紧时间吃快点,早把他们稳住,咱们也早点心安啊。”
匆匆喝完了杯中残酒,二人再狼吞虎咽般吃了主食,丁狗蛋也抓了几个馒头带上,潘可为告别了李青林的岳母和姜美枝,带着李青林和丁狗蛋去苏浙会馆去会那些逃难而来的老师傅们。。。。
更多到,地址
三九五章 游击干部训练班11()
到苏浙会馆必须要以车代步,此时最便捷的工具就是人工拉的洋车了,李青林出了巷子口就准备招手叫车,潘可为阻止住了他,道:“我出门的时候老婆就吩咐过要买点山西点心,刚才我来的时候在广济街看到了有一家店名为‘季万成’的山西点心铺,它的招牌上写着有山西各种点心,我们先买了点心再去苏浙会馆吧”
潘可为给自己的老婆买点心,李青林自然不会反对。出了巷子就是广济街,三人出了小巷沿着北广济街往季万成点心铺走去。
北广济街也是西安的繁华地段,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煞是热闹。潘可为等人随着人流往前走,眼看着季万成点心铺就在不远处了,正在这时,潘可为觉得头顶上一凉。
潘可为伸手一摸,发现自己的礼帽突然不见了,他四顾周边,除了行色匆匆的行人,并没有看到谁的手里有礼帽,甚至连头上戴礼帽的人都没有。
潘可为大怒,他一边伸手往腰间掏枪,一边骂道:“他*娘*的,做贼都做到老子头上来了,也不睁开眼看看老*子是谁。“
街上行人很多,真有点摩肩接踵的意思。李青林环视了四周,发现四周并没有人显得很慌乱,更没有人像是急于逃跑的样子,李青林判断,这个小贼应该就在附近不远。潘可为如果此时真的掏出枪来,行人少不得一阵慌乱,那个真的贼说不定就夹杂在逃跑的人流中消失不见了。
李青林一把按住潘可为的手,道:“潘大哥,稍安勿躁,那个小贼看样子还在附近,咱们还能抓到他。我们三人刚才是并排走的,我没发现有人动手啊?”
潘可为郁闷道:“我也是啊,我发现帽子不见了,就立刻转头四处搜寻,也没发现谁有嫌疑啊。”
李青林再次四顾周围,并仔细观察了一番。一些空着手的人自然是被排除了嫌疑,一些距离较远的也自然不在嫌疑人之内,李青林仔细观察的就是身前身后五至十米之内的人们。
经过仔细观察之后,李青林转身走向身后一个头顶着大木桶的小伙子,道:“拿出来吧”
“什么拿出来?”小伙子不慌不忙,显得很无辜地反问道。
现在正是六月份,天气并不是很热,可这个小伙子现在穿着夏天才穿的坎肩,头上顶着一个大木桶在行走。这个小伙子年龄在十**岁岁左右,只见他个子不高,浑身肌肉虬结,显得很是壮实。
潘可为见他两手空空,也看不出来在哪里藏了礼帽,于是怀疑道:“李老弟,你弄错了吧?”
李青林笑道:“错了我负责”
接着李青林继续对小伙子道:“兄弟,好计谋啊。把桶放下吧,你的小兄弟该出来了。”
小伙子这一下子汗都出来了,他连忙求饶道:“这位先生,对不起啊,我们年幼无知,还望先生们高抬贵手,放我们一条生路。”
潘可为大怒道:“还真是你啊,快把礼帽拿出来。”说着就开始在那个小伙子身上搜寻起来。
李青林笑道:“你在他身上搜个什么劲?帽子在木桶里呢。”
小伙子这是将木桶放了下来,木桶里竟然还藏着一个人,这个人看上去只有十三四岁,显然还是个未成年的小孩子。就在这个小孩子的手上正拿着一顶礼帽,这顶礼帽显然就是刚才还戴在潘可为头顶上的那顶礼帽。
丁狗蛋算是大开了眼界,他一把抓住那个小孩子,笑道:“你们这种小偷还真有办法,一般人还真的想不到呢。”
潘可为收回礼帽,拉住那个小伙子就要往警察局走。这时一些路人见抓到了小偷,很多人围了上来。小伙子更加慌张了,他向李青林和潘可为连连求饶。
被人围观也不是一件好事,李青林忙将众人喝散,他们带着这两个小孩子来到了一处僻静的围墙边,李青林开始审讯起两个人来。
经过审问,李青林得知这两个人竟然是一个民间杂技班的演员。
壮实的小子名叫熊学君,瘦小的孩子叫吴汉成,二人在杂技班是一对搭档,学习和表演的就是空中技巧。熊学君干的活儿在杂技行里叫“底座”,吴汉成的角色叫“尖儿”,具体分工就是熊学君在底下托举吴汉成,吴汉成在熊学君的头顶和肩膀上表演各种花式造型和惊险动作。
带领二人来到西安的杂技班子是河北人,杂技班的班主名叫老侯,这个杂技班子也称为侯家班。侯家班是半年前流落到西安来的,侯家班凭借高超技艺和各种绝活受到观众的喜爱,来到西安之后从一开始的在空旷场地上摆“明场子”开始表演,一直到前段时间发展成“搭布棚子”的杂技表演班子,他们成了西安城有固定场地、固定时间表演的著名大班子。
短时间发了财的侯家班引起了同行的嫉妒,其中另一家杂技班李家班班主同西安黑白两道相通。李家班的班主串通了地方警察和流氓混混,混混们经常到侯家班的布棚子里闹事,而警察却基本上不闻不问,侯家班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
对于这些本地的混混们,侯家班的班主老侯一开始还是不断忍让,到了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老侯就指挥手下人同混混们干了一场。这一次警察出警极为迅速,不过他逮捕的不是来无理闹事的混混们,最终被抓进监狱的却是侯家班的班主和演员们。
侯家班的一般演员只是受班主指挥,并且这些人身上也没什么钱,关在监狱里也榨不出什么油水,警察让各人交了一些保证金就都放了出来。而班主老侯则不同,警察给他按上了一个“聚众扰乱社会治安,蓄意破坏抗日”的罪名,并出价要缴纳一千大洋赎金才能放人。
侯家班的众人赶紧卖了各种家当,那个布棚子也低价转手,最终也只筹得八百大洋。这些钱交到警察局之后,办案警察坚持必须交足剩下的二百大洋,否则放人的事免谈。
侯家班的班主还关在号子里,演员们群龙无首,生活和表演所需的各种家伙事也变卖一空,他们不但筹不出钱来,甚至连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
穷极思变,班子里有一对和熊学君他们表演类似的一对搭档想出了一个歪点子,那就是身体健壮的“底座”头顶着一个木桶在街上行走,他头顶上的木桶里则暗藏着个小体轻“尖儿”。如果靠近了能得手的东西,“底座”就给头顶上木桶里的“尖儿”发暗号,“尖儿”则利用常年练杂技练出来的敏捷身手将路人头顶上的帽子、妇女头上戴的金银首饰、商家挂在高处的样品等一一收入桶中。
得手以后的“底座”在得手以后并不急于快步逃离现场,而是神态自若地放慢了脚步,这样就落后了被盗者几步。一般被盗者的人见这个木桶已经够大够沉,“底座”又是一副短打装束,看不出在哪里能藏得住赃物,因而绝对想不到里面还另有一番机关。那些丢失了钱物的人在现场找不到小偷,最终只好自认倒霉,因此这一对搭档屡屡得手而从未失手一次。
有了成功的例子,那自然就有人仿效。熊学君二人因为实在没有了生活来源,也开始干起这个行当,因为这个办法实在是比较巧妙,他们二人收获颇丰。偷盗得来的赃物在黑市上出手以后,二人不但解决了生计问题,还存了一些钱准备给班主交纳赎金。不过他们二人今天却遇到了潘可为和李青林,潘可为不愿意自认倒霉,并且这个看似巧妙的办法终于被李青林识破,这也算是他们干这一行干到了尽头。
李青林命令丁狗蛋看住那个孩子,丁狗蛋于是就紧紧抓住他。那个小孩子显然被丁狗蛋抓疼了,他眼里汪着泪水,却紧闭双唇一言不发。李青林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