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伟大考古纪实报告之一法老的复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米斯给总建筑师依南尼下达的一切指令,都是出于担心自己的陵寝遭到后世的亵渎。尽管当时埃及的宗教势力已经日趋没落并逐渐为世俗观念所代替(第二十一朝的国王本人就是教士,在这以前教士的势力一直在埃及日渐增长),但托特米斯在思想上最为关心的仍旧是他死后的木乃伊会不会遭到破坏。到第十八朝末为止,底比斯一带的帝王陵墓没有一座免于被盗;木乃伊身上的“神铠”不是完全剥光,就是部份损失,使得这些遗骨遭到了万劫不复的玷辱。盗墓人照例是从来未曾被人抓到过,作案中途发现情况,丢下赃物仓皇逃遁者是有的。托特米斯在位之前500年,有人潜入泽尔王妻子的墓室,正在肢解王后的木乃伊时被人惊走,仓促中把一条干尸的手臂藏在墓室的一个洞里。这支手臂1900年被一位英国考古学家发现时,仍旧包裹得完整无损,上面还戴着一只贵重的紫水晶和绿松石的臂镯。
  托特米斯的总建筑师名叫依南尼,国王和他讨论的内容是完全可以想见的。在最后决定打破传统时,托特米斯一定考虑到了陵墓的地点和结构的绝对保密问题。否则无法保证免遭以往帝王陵寝的同样命运。
  具体施工的记载得以保存下来,倒是要感谢建筑师依南尼的虚荣心了。因为依南尼本人的殡葬礼堂的墙壁上的镌文详述了他的生平,其中有一段叙述了这第一座岩洞陵墓的构筑经过,其中有几句是值得注意的:“国王陛下的岩洞陵寝是我一个人监修的;谁都没有见过,谁都没有听说过。”然而现代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却对依南尼使用的工人数目有所估计。卡特是对国王谷和那里的陵墓结构极有研究的,他写道:“知道国王的这件头等机密的工人有100名以上,这些人显然是不可能逍遥自在的。依南尼肯定会想出有效的办法封住他们的口。”据估计,这些工人大约是战俘,工程结束以后他们就被统统杀掉了。
  托特米斯打破传统的做法有没有达到目的呢?他的墓是帝王谷中许多岩穴墓葬中最早的一座。帝王谷位于底比斯山西麓峭壁下,地点偏辟,常人禁止入内。在那石灰岩壁上开凿一条坡度很陡的隧道作为墓穴,从此以后500年间,法老的建筑师们都是沿用这种方式构筑岩穴陵墓的。后来希腊人看到那通往墓室的长长的隧道,觉得很象牧童吹的长笛,就把这种岩穴陵墓叫做“笛穴”。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旅行家斯特拉波记述过40座岩穴陵墓,被认为是值得一读的。
  从托特米斯一世开始,埃及法老们便不再修造金字塔作为自己的陵墓。在长约500年的时期,古埃及各代法老都葬于国王谷。此图前景为近代发掘出的国王谷遗址,远景则为现代埃及村落的民居。
  托特米斯的遗体在那里平安地躲了多久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在悠久的埃及历史中这段时间并不很长。他和他的女儿以及另外几个人的木乃伊终于被人迁了出来,这件事并不是盗墓人干的,而是教士们预防盗墓的措施。国王们选定的墓穴位置是彼此靠近的,不像过去那样分散,这是为了便于集中守护;然而盗墓的事仍旧不断发生。
  图特卡蒙死后10至15年陵墓就被盗了。托特米斯四世死去刚刚几年,窃贼们就在他的墓室的墙上划了他们的黑话,像是来访者留下了名片。这座墓遭受的损失极为惨重,因此100年后,虔信宗教的国王霍仑亥布于在位八年时下令给名叫克伊的一名官员,叫他“在底比斯西部高贵的墓园,遵礼重新安葬托特米斯四世。”
○木乃伊藏身之处
  盗墓活动在埃及第十三王朝时达到高峰。在当时曾留下的一份纸莎草纸文献中,曾记载有一次对盗墓贼的著名审判。
  然而不论是这次的判决,还是后来对这类罪犯多次从严惩治,看来都没有制止国王谷里不断的劫掠活动。据悉阿门诺菲斯三世、西蒂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的陵寝都未能幸免。
  卡特写道:“帝王谷一定经历过许多光怪陆离的场景,看到过多少人拚死拼活地从事冒险活动。可以想象这些人如何事先连日策划;如何深夜上山崖秘密集会;如何对陵园守卫行贿或用药麻醉,接着又如何在夜间挖掘地道;如何从小洞爬进墓室;如何借着摇曳的灯火手忙脚乱地搜寻所有拿得动的珍宝,趁黎明时刻把赃物运回家去。人们不仅可以想象这些情景;而且可以理解这一切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国王安葬自己的干尸时极尽奢侈之能事,以为非如此不足以显示其身份,其实恰恰埋下了干尸遭受破坏的祸根。诱惑力太大了:那笔财富的数量超过任何贪婪的梦想,谁有办法拿到手就归谁支配,所以它们迟早是要落入盗墓者的手中的。”
  但是第十二朝时代的埃及人并不完全是盗墓的窃贼、堕落的僧侣、受贿的官吏、腐朽的法官和来自不同阶层的有组织的盗窃团伙。不少笃信宗教的正直的人是忠于逝去的国王的。就在窃贼们夜间沿着秘密的小径偷运赃物的时候,附近却埋伏着勤王的忠臣。在和窃贼们斗争中,只能“以毒攻毒”,采取劫持的手段对付他们。这些笃诚的僧侣和正直的官吏对那组织严密的盗窃团伙展开斗争时,他们的行动必须比罪犯们更加诡秘。
  那场面的紧张是可想而知:卫道者们互相轻声耳语着进入墓室,手里的火炬照亮了打开的石棺。他们都弯着腰,以防遭受突然袭击。他们并不害怕墓前站岗的警卫,但是万一这些警卫中有一个坏分子透露了消息,窃盗们就会知道哪一座陵墓受到保护,不能觊觎了。忠臣们把国王的干尸迁走,不断地转移地点,以免遭受亵渎。一旦获悉窃贼又在准备活动,这些人就也加强了夜间的行动。结果这些本应静卧于墓穴之中的木乃伊们只好四处游荡了。
  突然间,形势发生了变化:僧侣们采取了公开的保护措施。警方封锁了帝王谷,随后就由长列的民工和牲畜把那些巨大的棺材从盗贼觊觎的墓室运往新的墓葬加以隐蔽。军事当局接管了这件工作,结果是又有一批目击者为了保密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国王谷陵墓群的发现,为后来研究古埃及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全球各大博物馆充实了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藏品。这些隐藏在地下的陵墓(不再象金字塔那样高耸在地上),更容易躲过窃贼的光顾。埃及考古史上的几次伟大发掘,都是在国王谷进行的。
  拉美西斯三世的遗骨前后改葬三次:阿赫密斯、阿门诺菲斯一世、托特米斯二世,以及拉美西斯大帝的遗骨都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最后由于再也找不到隐蔽地点,只好把这些遗骨统统放在一间墓室里。
  “14年2季度3月6日,阿门教首席僧侣佩奈洋姆迁走奥赛里斯王乌塞迈尔——塞泰普奈尔(拉美西斯二世)之遗骨,重新安葬于奥赛里斯王蒙迈尔·西提一世之墓。”
  但这里还是不能确保无虞,于是西索斯(西蒂)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又被转移到英哈比王后之墓。最后集中转移到阿门诺菲斯二世陵的国王尸骨多达13具。还有一些国王的遗体在不同时间和情况下陆续启出,沿着一条隐蔽而荒辟的山路运出国王谷,在岱尔·埃尔巴里盆地的山崖上开凿墓穴重新安葬。离此不远就是哈特舍普苏特女王建造的庞大的寺庙。这位女王的弟弟托特米斯三世在女王在位期间曾和她一起执掌朝政。
  这些木乃伊在这里平安地度过了3000年。墓葬的地点久已湮没,这是因为图特卡蒙墓的外部被毁,后人便平掉陵墓的标志以保平安,这里的岩穴也照此办理。可能后来一场暴雨又把墓穴的人口冲刷得无影无踪。直到1881年一位美国收藏家到卢克索,才有人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这座集中安葬国王干尸的巨大墓葬。
○木乃伊香尸的制做
  尽管古埃及的统治者为自己身后的不朽安排得极为周到,然而他们往往是悲观的,一则埃及古谚道出了他们心中的忧虑:“历来修建花岗岩大厦的人,创造金字塔的大厅的人,用高超的技艺创造美的人,他们的祭坛上却和那一无所成、委身沟壑的芸芸众生的祭坛一样,都是空白的。”
  他们一面尽管忧心忡忡,一面却仍在不断地加强防范,以便身后得以永远保存自己的遗体。木乃伊制作技术由此诞生。
  虽然一提到古埃及每个人都可联想到木乃伊,但是木乃伊(mummy)这个字并不是埃及文,这个字大概源于波斯文mummia,意即沥青或焦油。木乃伊所以得名,是因为保存下来的尸体因年深日久而变成黑色,最初发现木乃伊的人看了,以为埃及人保存尸体的办法是把尸体用焦油浸泡,后来证明他们的想法不对。埃及最早的木乃伊大概从来没有用过什么东西加以浸泡,完全是偶然之中产生的。远在埃及法老王于五千年前兴起之先,尼罗河流域的农民因为不愿意把原来已不大够用的肥沃土地辟作墓地,所以将死者光着身子埋葬在流域附近沙漠边缘的沙土中。因为埃及人埋葬尸体只埋人大约一米深,过了一些时候沙层逐渐漂移,必然会让一些尸体暴露出来,这些尸体给滚烫的沙炙得乾透,正常的腐烂作用根本没有发生,因此几百年以前的尸体,皮肤、头发以及样貌看来莫不如刚下葬时一般,令人啧啧称奇。这些尸体从专门术语方面来讲并非木乃伊,直到现在有不少还保持当时的样子。
  除了珍宝之外,考古学家们在国五谷的另一收获,是大量法老木乃伊重见天日。这些在古埃及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数千年后与我们得以相会,这一切恍如梦境。
  公元前三一○○年以后,埃及社会在法老的统治下组织日趋紧密,宗教方面的来世信仰实际上发展成为对死的崇拜。虔诚的人逐渐相信应该妥善保存尸体;如果要让死者进入天堂,更有必要这么做。他们认为尸体如果在坟墓中烂掉任何一个部份,那个部份即会永世丧失。这也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