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人引着陆毓衍走到了胡同口,垂着肩膀,道:“公子说得不错,松儿不是我亲生的,他是我那妹妹的儿子。
我们老家穷,爹娘走得也早,就是我们兄妹两个扶持着长大的。
实在太穷了,我娶媳妇都没有银子。
妹妹她想过,嫁给隔壁村的老鳏夫,换些银子给我娶媳妇,可我这个当哥哥的,能这么做吗?
两个人,谁也舍不得委屈谁,就这么一直拖下来了。
狄水杜那个混账是我们同村人,他是个禽兽,他用了强,这才……
女人名节要紧,出了这种事,我们和狄水杜谈不拢,只要离了家乡,反正一贫如洗,也没什么放不下了的。
没想到,妹妹会有了松儿,她自个儿不懂,等发现的时候,肚子都隆起来来了,大夫说,强行小产许是会一尸两命,就只好生下来。
最初时是想着生下来送人也行扔了也行,总归就不要了,可、可看着那么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实在是狠不下心肠。
也是机缘,我们到了京城,妹妹进了浣衣局,我带着松儿。
她得了提点,能进宫当女史,我们就把松儿的出身隐瞒了下来,说是我的儿子,免得误了她的前程。
家里现在那婆娘,就是妹妹在宫里赚了银子,我才能娶回来的。
不是故意要骗人,是实在无路可走,总要想法子养活孩子,是吧?”
男人说着说着,眼眶通红一片,几乎要哭出来了一样。
陆毓衍顺着又问了一句:“梁松是狄水杜的儿子,那他就是弑父了?”
“谁要认那样的老子!”男人跳脚道,“松儿跟我那婆娘不亲,但跟我们兄妹还是亲近的,他不是不懂道理的人。
狄水杜真不是个东西!他拿过去威胁我妹妹,才得了个好差事。
你们说说,这是个人能做的事情?
松儿也许是从哪里晓得了旧事,气不过才……
松儿是个好孩子,他不会故意杀人的,也许就是想教训教训狄水杜那混账,结果一刀子歪了……”
男人越说越伤心,抹着脸,道:“我也不晓得松儿去了哪里,若不然,定会让他去衙门里投案。至于我那苦命的妹妹,她不是故意欺骗公主的,她是无辜的呀……”
第二百一十七章 拐骗()
松烟劝了几句,那男人才好不容易止住了眼泪。
他拖着脚步走回了胡同里,微微弯着背,看起来可怜极了。
谢筝看了两眼,低声与陆毓衍道:“二爷说说,这话能信多少?”
陆毓衍睨了谢筝一眼,牵着她冰冰凉的手,进了对街茶楼的雅间,这才松开来。
雅间里暖和许多。
谢筝解了雪褂子,捧着店家送来的热腾腾的甜粥用了小半碗,只觉得浑身都舒畅了。
伸手将谢筝散开的额发拢到了耳后,陆毓衍道:“梁松是梁嬷嬷与狄水杜的儿子,这话应当是真的,至于其他的……”
没有说穿,陆毓衍只是摇了摇头。
谢筝亦是如此想的。
不说别的,李三道一家就是死在梁松手上的,梁家那男人以为他们不知情,才会张口闭口就是“松儿是个好孩子”。
话又说出来,梁松与李三道无冤无仇,他是听了梁嬷嬷的话才会两次去镇江,甚至染上人命,如此说来,这么一个孩子,在梁嬷嬷眼里,恐怕还真是一个好孩子。
“梁嬷嬷与狄水杜之间,应该不是强迫和威胁。”谢筝理着思绪,道。
只看当年旧事,梁家那男人的说法倒还说得通。
穷苦无奈,一步步走到今日。
可如今已经不同往日了。
裕成庄开起来之前的那段时间,也和当年在老家凤阳府时不可同日而语。
梁嬷嬷从女史成了公主身边的体面嬷嬷,深得公主信赖,狄水杜拿旧事威胁她,让梁嬷嬷替他谋好处,梁嬷嬷难道会毫无反抗之力?
杨府尹说过,永正八年时,狄水杜还因为打架进过衙门,吃了不少亏,可见他当时在京中混得并不好。
而当时,梁嬷嬷是宫中女史,正在一步一步前行。
等到永正二十二年,公主着手计划裕成庄的时候,以梁嬷嬷的能耐,和在宫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磨炼,对付狄水杜还是绰绰有余的。
梁嬷嬷不是个怕沾人命的人,她甚至可以弄死了狄水杜。
也就是梁松这一回做事太粗,让狄水杜一刀子死在了街头,才闹得沸沸扬扬的。
若不然,还真可以做个神不知鬼不觉。
退一万步说,梁嬷嬷叫狄水杜逼得厉害了,她能给他谋别的好处打发了人,而不是塞进了裕成庄。
梁嬷嬷与狄水杜,大约是你情我愿。
让狄水杜去做了裕成庄的明面上的东家,大抵想着的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哪里晓得,出了一个王氏橙玉,从狄水杜手里谋了这么多银钱,也难怪梁嬷嬷与王氏要大吵一架了。
至于梁松,他杀狄水杜恐怕不是出于梁嬷嬷的授意。
梁嬷嬷若如此吩咐,定会做更周详的安排,而不是让衙门里轻易就查到了梁松身上,也连累了梁嬷嬷自己。
梁松意气用事,至于他知不知道狄水杜是他爹,一时之间也不好断言。
陆毓衍回忆着案发之后到现在的发展,与松烟道:“再去梁家问问,梁松吃不吃鱼。”
狄水杜出事前,点过一盘红烧鱼。
松烟一溜烟去了,很快又回来,道:“梁松也是不吃的。奴才正好在胡同口遇见了梁松的弟弟,他说梁松爱吃鸭子,之前去了旧都,回来之后还一直说旧都的盐水鸭子好吃。”
谢筝颔首,道:“店小二说过,他们店里最好吃的就是盐水鸭子,做的是旧都口味的。狄水杜点了一桌子菜,盐水鸭子是为了梁松点的,桌上还有一盘狄水杜和梁松都不吃的鱼肉,如此看来,还有另一个客人。”
“狄水杜知道梁松口味,他们两人之前的关系应当还不错。”陆毓衍道。
理顺了这些关系,陆毓衍和谢筝回了顺天府。
杨府尹迎了上来,道:“贤侄,刚刚得来的消息,王家那里备了车,大概是想赶在关城门前出城。”
这是个最合适的时候。
城门一关,就算有人想追,也出不去城了。
等明天早上城门开了,王家这一家子人,早就不知道跑去天南海北了。
离帽儿胡同最近的是西城门,王家想走的也正是此门。
眼看着天色暗下来,北风呼啸着,出入城门的百姓也几乎没有了,王家的马车顺利出城。
官兵们正要关上城门,只见又有一辆马车过来,车把式手上是一块镶金边的腰牌。
有腰牌开路,自然是无人敢问话,更无人敢拦,马车驶出城门,车上的王氏长长舒了一口气。
隔着帘子,王氏催促车把式道:“快些,天再暗些就不好走了。”
车把式应了一声。
王氏重新坐好,突然就觉得不对劲,马车不仅没有加速,反倒是慢慢停下来了。
“怎么回……”王氏探出头来,见了眼前的一行人,话又咽了回去。
陆毓衍带着几个官兵围住了马车。
谢筝骑在黑色大马上,道:“王姨娘这是要去哪里?”
王氏咬着牙,从车把式手中夺过了腰牌,道:“认得吗?公主府的。我去哪儿,还用不着跟你们交代!想知道什么,回去问公主!”
谢筝并不意外,道:“橙玉姑娘。”
这个称呼让王氏的脸色一沉。
陆毓衍淡淡道:“我来拦你,自然也知道你的身份。
你以为公主是怎么知道你拿着裕成庄的银子买私产的?单子是我给殿下的。
狄水杜的案子没结,你和你的家人匆忙离京,难道会是公主要你走的?
你在躲什么?
躲梁嬷嬷?”
王氏咬紧了后槽牙,眼底闪过一丝厉色:“我不管你们是衙门的,还是五殿下的的人手,亦或是偏向梁嬷嬷的,我今日想走,就是晓得这条命不保。走脱了是我运气好,走不脱,我一条命换了我家里人脱身,我也不亏。”
陆毓衍勾起唇角,看向谢筝。
谢筝会意,翻身下马,走到王氏跟前,附耳道:“我们既然能守住你,还会没人跟着你家里人?”
“你!”王氏气急。
“你家里人能不能走,以后能不能活,橙玉姑娘,不如我们做笔交易,”谢筝的声音压得很低,除了王氏,谁也听不见,“你和梁嬷嬷互相捏了对方什么把柄?梁嬷嬷若倒了,你还用躲吗?”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七寸()
北风越发大了,裹着几片雪花,吹在脸上,微微有些痛。
天色暗了许多,只马车前挂着的灯笼在风中摇晃着,光线忽明忽暗。
王氏的手紧紧抓着车帘子,不晓得是用力过度,还是天气太冷,她的指甲盖有点红又有些紫。
她咬着牙看着谢筝,又抬头去看陆毓衍,突然像是想通了什么,哈哈大笑起来。
狂风之中,王氏险些笑岔了气。
她捶着胸口,道:“是了,我倒是忘了这一茬了。我面前的是陆巡按陆公子,难怪会想有这么一笔买卖。那姓梁的老虔婆,自以为是,她以为砍断了线索,就没有藤摸瓜了,不还是叫人寻到了她头上,哈!这场戏,真真有意思了。”
谢筝一怔,很快就又明白过来。
王氏知道陆毓衍为何要寻梁嬷嬷的事儿,那必然,她捏着的梁嬷嬷的把柄,就是与李三道、甚至与谢家大火有关的。
谢筝强压着一下快过一下的心跳,道:“这笔买卖,王姨娘如何看?”
王氏眯着眼睛,只是笑,却不说话。
谢筝暗悄悄捏紧的指尖。
这等交易,从来都不是“平等”的,待价而沽、坐地起价,端看买卖双方谁的底气足。
谢筝若是急切了,让王氏捏准了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