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毓衍应了,偏过头扫了谢筝一眼。示意她也跟过去。
眼神正好对上,谢筝想装作没瞧见都不行,只能硬着头皮,落后了两步,随着他们进去。
书房窗户大开,可依旧能闻到淡淡药味,郑博士在桌边坐下,张口想说什么,却成了几声咳嗽,他无奈又苦涩地笑了笑。
郑公子一面替父亲拍着后背,一面道:“母亲出事后,父亲身体一直欠妥,还请6公子莫怪。
衙门里抓到的人交代了吗?她为何要害我母亲?”
毕竟还是个年轻人,即便努力压着心神,话一出口,依旧是急切的,恨不能立刻就弄明白来龙去脉。
“凶手姓罗,燕子村人,事情都交代了,但其中也有几处不明,我想再问一问郑大人。”6毓衍不急不缓说完,没有再继续,抬起桃花眼看向站住他斜后方的谢筝,微微扬了扬下颚。
谢筝恍然大悟。
她就说呢,6毓衍要与郑博士父子说案子,为何要叫她进来,她是另一个受害人,是个丫鬟,此处说话轮不到她,原来,竟是在这儿等着。
6毓衍不耐烦长篇大论说案情,把五殿下跟前回话的差事交给了苏润卿,又把这儿丢到了她头上。
谢筝匀了匀呼吸,看在刚才那三只牛肉包子的份上……
细细讲了案件的来龙去脉,郑博士父子面面相窥,他们没有想到,郑夫人是死在了她的心善上。
“罗妇人说,郑夫人害过一个女婴,”谢筝话出一口,就见面前的两父子瞪大眼睛,一副难以置信模样,“三娘这个名字,郑大人可有印象?”
郑公子很是激动,抬声道:“母亲性情平和,待人良善,我不信她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
三娘这个称呼,实在太过平常,无论哪户人家,只要是行三的女儿都可以叫这个名字,定是那毒妇血口喷人,害母亲性命不说,还污她名声!”
相较于郑公子,郑博士平静许多,他示意儿子莫要太冲动,拧着眉头想了想,叹道:“我想不出来。”
谁也没有再说话,气氛一下子沉闷下来。
6毓衍不动声色看那两父子,他们的反应不似作伪,的确是不知道。
看来,郑夫人对身边人一直都隐瞒着,在面对陌生的罗妇人时,那些压在心头的秘密才容易开口。
他相信罗妇人没有说谎。
罗妇人杀了快十个人了,除去罗老太不说,那些死在菩萨前的妇人与她浑然不识,她也没有一个个解释为何要杀了她们,不至于到了郑夫人这儿,就特特编造出一个故事来。
只可惜,郑博士父子不知情,要等明日去宁国寺翻一翻功德簿了。
6毓衍起身告辞,郑博士父子一路送了出来。
谢筝又安慰了岁儿几句,转身见6毓衍若有所思地望着胡同深处,她突然就想起前回她险些被撞到,叫6毓衍拉开的情景。
那是梁司业府上的小厮,而梁夫人与郑夫人交好……
是不是应该去问问梁夫人?
有些话,同是女人,也许郑夫人会与梁夫人提及。
谢筝正琢磨着,却听6毓衍问道:“前几日,梁大人的儿子叫药汤给烫着了,不知道这两天好些了没有?”
郑博士苦笑摇头:“我这个状况,自顾不暇,就没有关心过梁大人的事儿。”
“听说郑大人和梁大人同是圣上登基头几年中的进士?”6毓衍又问。
提起从前,郑博士颇有几分感慨:“是啊,一晃我跟他都在国子监待了有将近三十年了。当年,他羡慕我被榜下择婿,得了一个好夫人、好岳家,现在,我要反过头去羡慕他能和妻携手白头,不比我,阴阳两隔!”
郑博士的声音抖得厉害,背过身去抹了一把脸,勉强忍着眼泪。
6毓衍抿唇:“梁大人与梁夫人……”
“糟糠之妻,不离不弃。”郑博士说完,目光灼灼往胡同里看了一眼,心伤难耐,不肯多言,与6毓衍微微一拱手,先进去了。
郑公子送6毓衍到了胡同口,倒是说了几句梁家事情。
梁大人夫妻亦是伉俪情深,国子监和整条胡同的左邻右舍,大伙儿都晓得。
梁大人祖上在村子里有些田,日子比上不足,比下略有余,送他去了学堂读书习字。
梁夫人是他的表妹,穷人家的女儿原是不学读写的,只这表兄妹感情好,梁大人偷偷教了她许多。
两人成亲后,梁大人中了举人、进士,当了官,几十年了,夫妻感情一直很好。
梁夫人出身不好,但她为人温和又细致,对书画又极其喜好钻研,与郑夫人很投缘。
谢筝竖着耳朵听,她正好想到梁夫人,6毓衍就问起来了,莫不是想到一块去了?
待郑公子回去了,谢筝试探着道:“衍二爷怎么突然问起了梁夫人?”
6毓衍挑眉,反问道:“你猜呢?”
谢筝只想要个答案,并不想猜,无奈“低人一等”,为了自个儿那点好奇心,只好道:“有一些事情,郑夫人不能与郑博士说,也许与交好的梁夫人更容易开口。”
6毓衍脚步一顿,睨了谢筝一眼,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原来如此,与闺中好友能说,与丈夫就不能说。”
谢筝正要跟着点头,猛然觉得这话似乎有哪儿不对劲,想要揣摩一番,6毓衍又把话带开了。
“梁大人夫妻成亲三十余年,感情素来和睦,为何膝下只有一个**岁的老来子,子嗣当真如此艰难?”
谢筝一愣,一时之间,她没弄明白6毓衍怎么就从郑夫人的案子想到了梁大人的子嗣上去了,这跨得也太远了些吧?
第四十章 丝巾()
松烟提着灯笼走在前头,时不时偷偷往后瞄一眼,心里不住犯嘀咕。 .
虽晓得6毓衍和谢筝是在谈论案情,但一个世家公子,一个姻亲家的丫鬟,二更天里琢磨别人夫妻感情如何、子嗣如何,这感觉实在有些怪异。
偏偏那两人无比正儿八经,口气与之前讨论罗妇人是不是凶手时如一。
松烟摸了摸鼻尖,这么一看,反倒显得他心思太多了。
梁大人夫妇到底是个什么状况,谢筝也说不上来,但要她来讲,感情好的夫妻也不见得子嗣多。
就好像谢慕锦与顾氏,成亲快二十年了,谢筝的印象里,父母从没有起过争执,关系融洽又亲密,不还是只有她这么一个女儿嘛。
怎么落在6毓衍口中,子嗣艰难,就好似成了夫妻关系不好的证据了……
“这也说不好,”谢筝低低哼了一声,嘀咕道,“人家关起门来好好坏坏,又不是看生了几个哥儿姑娘。你不也没有同胞兄弟吗?总不是6大人与6夫人感情疏远的关系吧……”
声音压得极低,鼓着腮帮子,口齿都不够清晰,谢筝原本就是悄悄抱怨,不打算叫6毓衍听见。
偏偏6毓衍就在她侧前方两步,一阵夜风从背后吹来,声音顺风而去,谢筝的心噗通直跳,她说不好有没有被听见。
佯装若无其事,谢筝加快了脚步,心虚地偷偷去看6毓衍的神情。
6毓衍的薄唇微微抿住,眼底有一层淡淡的雾,只一瞬间又消逝不见了,似笑非笑一般,若有似无的,最后连这点笑容都消失了。
这样的反应,到底是听见了,还是没听见……
谢筝看不透,又不能一直盯着,只好收回视线。
“今日太晚了,要不然,倒是可以去梁家拜访。”6毓衍突然道。
谢筝也是这般想的,郑夫人办了书画社,又常年资助城中善堂,与之来往的人数不胜数,但论起私交来,梁夫人是其中一人。
“没有实证,就算去问梁夫人,她也不一定会说。”谢筝道。
毕竟是一条人命,郑夫人不是丧心病狂的人,不会挂在嘴边四处说道。
她告诉罗妇人,应当是想帮她从宝姐儿夭折的阴影里走出来,而郑夫人若也说给过梁夫人听,那恐怕也只有两种原因。
郑夫人信赖梁夫人,她心中的苦闷无处化解,只能找好友倾诉,亦或是梁夫人也有不可叫外人知道的痛苦,郑夫人以自身经历来帮她,就像对罗妇人一般。
若是前者,无凭无据的,郑夫人已经过世了,梁夫人不愿意辜负郑夫人的信任,不轻易提对她不利的事情,这是情理之中的;若是后者,梁夫人就更加不会说了。
6毓衍晓得谢筝的意思,点头道:“明日一早,要先去宁国寺里问一问。”
白日再炎热,傍晚时也落了一场雷雨,扫去了一整日的暑气,这会儿夜风吹在身上,添了丝丝凉意。
谢筝的脖颈凉飕飕的,猛得就想到了她那跟丝巾,忙道:“衍二爷,奴婢的丝巾……”
“丢了。”谢筝的话才说了一半,6毓衍就出声打断,落下这么两个字。
“丢了?”谢筝诧异地看着6毓衍,这人拿走她的丝巾不说,还一声不吭就丢了?
6毓衍坦荡,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道:“刚才吃了包子,没找到帕子,顺手就拿丝巾擦了手,沾了油的丝巾自然就扔了。”
谢筝想说什么,6毓衍的理由又充分得叫她无从质疑反驳,只好闭了嘴。
大街上不及白日里热闹,丝竹声从远处传来,带了几分旖旎与缱绻。
谢筝勉强把丝巾抛到了脑后,心不在焉的,干脆仔细听丝竹声。
京中唱的小调与镇江城中不同,萧娴在信上写过,明州城里的调子更加软糯,连她一个姑娘家听了都对唱曲人的容颜好奇,也难怪萧柏外放时不肯带上萧临,真在明州住上五年,萧临回京时指不定就成了个喜欢听曲逗的纨绔了。
谢筝当时捏着信纸笑得直不起腰来,回信里连连说萧娴嘴巴太损,哪有这般说自己的哥哥的,叫萧临知道了,非气坏了不可。
隔了月,萧娴的回信又到了,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写的内容却是大言不惭。
萧娴说她这是一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