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隔了月,萧娴的回信又到了,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写的内容却是大言不惭。
萧娴说她这是一心为了萧临好,等嫂嫂进门,一定分外感激家中只有一个时时刻刻以防哥哥学坏的小姑,而不是个小叔子,兄弟两人整日里胡作非为。
谢筝看了一半,正笑话萧娴厚脸皮胡说八道,哪知后头的锋一转,真的就是胡说八道了。
萧娴写着,6毓衍和萧临年纪相仿,同在京中,与亲兄弟也没什么差别,指不定谢筝与她前后脚离开京城,那两人无法无天了,哎呀哎呀那可怎么办!
谢筝笑也不是,气也不是,偏偏萧娴不在跟前,不能挠她痒痒,谢筝只能拿指尖狠狠戳了两下信纸泄愤。
不过就是定了亲了,她当时与6毓衍一句话都没说过,还怎么办,才不理嘞!
那年的旧事纷纷冒出来,谢筝不禁五味杂陈。
她不晓得这几年6毓衍与萧临有没有无法无天,但她如今的身份,可不能不理会衍二爷。
6毓衍叫她去衙门里认人,她要去,叫她去燕子村问话,她还是要去,连把她的丝巾丢了,她都只能吃哑巴亏。
谢筝越想,脚步越快,直到到了萧家外头才回过神来,规规矩矩向6毓衍行礼告辞。
6毓衍没有应,示意松烟去敲门。
没一会儿,角门吱呀一声开了,开门的见了6毓衍,赶紧问了安。
6毓衍先一步迈过了门槛,谢筝疑惑极了,都这个时辰了,6毓衍莫不是还要去给傅老太太问安?
穿过庑廊,6毓衍顿了脚步。
谢筝左右一看,心里有数了,她要走垂花门进内院,而6毓衍则在这里拐了弯,前头不远是萧临的院子。
依着规矩,自是当主子的先行,谢筝垂着头,等着6毓衍先走一步,立了半晌,不见6毓衍挪一挪步子,她不禁抬起头来。
6毓衍的脚步却在此刻动了,他不疾不徐往前头去,一面走,还一面道:“这般稀罕那根丝巾?回头赔你一条就是了。”
第四十一章 惊梦()
谢筝怔了怔,望着6毓衍的背影,直到他越行越远。.
不知不觉间,手指落在了脖颈上,指甲尖触及还未完全消散的淤青,一时刺痛,谢筝这才回过神来。
倒抽了一口气,谢筝忿忿想,她哪里是稀罕丝巾了?
分明是6毓衍自个儿想岔了,倒成了她问他讨要东西一般。
二门还未落锁,谢筝回到安语轩时,萧娴刚刚梳洗完,只着一件中衣,歪在榻子上翻书看。
见她进来,萧娴把书册扔到一旁,支起身子来道:“听说凶手抓住了?”
“抓着了,就是上回勒我的妇人。”谢筝说完,见萧娴睁大眼睛,一副急切模样,便在她身边坐下,将事情从头到脚说了一遍。
萧娴听得眉头紧锁,连声叹道:“这桩案子,原本与我来说,就与书上的故事一样,我晓得了来龙去脉,却都与我没什么干系,可这一回,因着你与郑夫人,竟是离我这般近,连听你说案子进展,心情都不禁起起伏伏。”
谢筝莞尔,道:“叫姑娘操心了,好在凶手是抓到了。”
“不是还有细节处没有弄明白吗?”萧娴的声音添了几分犹豫,“郑夫人当真会……”
谢筝摇了摇头。
不管这么多人信或者不信,谢筝想,罗妇人在那一刻是没有必要胡说八道的。
萧娴叹息一声,见谢筝低落许多,她赶紧坐直了身子,嗔怪道:“你出去几个时辰了,也没吃上晚饭吧?瞧我,一急起来又是轻重缓急都乱了套了,我让人在小厨房里热着饭菜,你赶紧用一些。”
谢筝见萧娴急切地要叫浅朱去厨房里取,赶忙拦她:“姑娘,不着急的,奴婢吃了几个包子了。”
萧娴疑惑:“你出门时身上连个铜板都没有带,如今衙门里问话作证,还管吃食了?”
这话问得有,谢筝忍俊不禁,笑着说了情况。
萧娴扶住了谢筝的肩膀,上下打量,最后把视线落在了谢筝的凤眸上:“你说表兄叫松烟买了包子,苏公子先走了,包子就便宜你了?还是香客居的牛肉包子?”
谢筝叫她盯得躲也不是,不躲也不是,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他果真还是认出来了吧?”萧娴语气七分笃定、三分犹豫。
谢筝讪讪笑了笑,话在嘴边转了一圈,到底没有把丝巾的事儿与萧娴说。
最初时,谢筝想过,若6毓衍当真认得她,大抵是恨不得掐死她算了,可回京这小半个月里,她又有些吃不准了。
只凭五年前那一眼,谢筝不信6毓衍能认得她,姑娘家女大十八变,又是差异最大的这几年,就算是她自己看,也只有眼睛与小时候相像,6毓衍又不是与她相熟的萧娴,怎么能认出她来?
可若说没有认出来……
那6毓衍的态度就太过奇怪了。
尤其是今日,倒不是她稀罕那条丝巾,6毓衍顺手丢了也就丢了,赔她一条,她一个小丫鬟,敢收表公子给的东西?6毓衍就敢真送她?
就萧娴嘴里的清冷矜持的6表兄,能做出那等事情来?
谢筝越想越觉得乱,正好浅禾提着食盒进来,她干脆先坐下用饭。
萧娴听闻6毓衍与谢筝一道回的萧家,使人去前头问了一声,才晓得6毓衍与萧临在前院里饮酒,今夜大抵是宿在萧家了。
当夜是浅禾值夜,谢筝一人住在厢房里,辗转反侧入睡,梦境支离破碎,里头有无数个6毓衍。
一个冲他冷笑,一个想掐死她,一个质问她为何对他隐瞒身份,一个手持红玉深情款款……
谢筝吓醒了,出了一身大汗,瞪着眼睛看着黑漆漆的屋子,半天缓不过神来。
直到天色蒙蒙亮的时候,谢筝才又稀里糊涂地睡过去。
清晨时,6毓衍就起来了,赶在城门刚开时就往宁国寺去。
因着凶手抓住了,城门守备不用再一一查验,这叫出入城的百姓都松了一口气。
清晨的宁国寺里已经有了不少香客,整理功德簿的师父听了6毓衍的来意,与他一道翻出了给三娘供奉长明灯的记录。
册子上记的很简单。
三娘没有姓,只三娘这么个称呼,永正五年三月初三生的,三月初四夭折,仅仅只活了一日。
许是时间太短了,父母还未来得及替她好好取个名字,就因着生辰、亦或是家中排行,唤了“三娘”。
长明灯是周年祭的永正六年点上的,落款为“素素”,这二十几年间,灯油香烛从未断过。
“几十年前的事情,贫僧不清楚,但自从十年前贫僧掌了功德簿起,从未见过素素施主,给三娘来添香油的都是郑夫人,她说她是代人供奉。”大师合掌诵了一声佛号。
6毓衍下了山,入城时,正好遇见了苏润卿。
苏润卿等他等得心急,道:“天刚亮我就去6家找你,他们说你住在萧家了,等我去了萧家,门房上又说你大清早就去宁国寺了,我只好在这里等着,免得又错过了。”
6毓衍把马绳交给松烟,道:“殿下是怎么想的?”
苏润卿摸了摸鼻尖,道:“我琢磨殿下的意思,罗妇人抓住了,这案子算是结了,郑夫人没做过恶事,自然要还她一个清白,免得人走了还不安生,要是做过,还是要理理顺,禀明圣上,再做处置……”
6毓衍大致晓得李昀的意思了。
郑夫人杀人,若只是一桩单独的案子,衙门有衙门的规矩章程,国子监也有国子监的体面,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事情清清楚楚就好。
可眼下恰好正逢秋闱,明日八月十二,正是秋试的第二场,真传了风声出去闹开了,叫人说国子监博士的夫人谋害人命,少不得添是非。
即便这事儿要办踏实,至少也要等秋闱放榜之后,具体的事项,李昀也不能一人做主,要听圣上的意思。
6毓衍颔,道:“无论后头怎么办,事儿总要先查清楚。功德簿上写着,给三娘供奉的是一个叫‘素素’的,郑夫人与素素来往,依那位大师所言,最少也是从十年前开始,这么长年头的交情了,郑家、或者郑夫人的娘家,总该有人晓得谁是‘素素’。”
苏润卿咬着水囊,眉头紧锁,纠结良久,道:“素素?怎么听起来有些耳熟?”
第四十二章 表字()
6毓衍睨他。.
苏润卿仰头喝水,叫6毓衍看得莫名其妙,再一琢磨,突然就醒悟了,惊得他一口水呛着,险些都喷了出来。
若无意外,素素应当是三娘的母亲,她少说也有四十几岁了,苏润卿怎么会对一个与他母亲年纪相仿的妇人的闺名耳熟?
“别胡乱猜测!”苏润卿摆手道,“我不认得什么素素,只是乍一听,有些耳熟。”
6毓衍不置可否,反倒是松烟和留影背过身去捂着嘴直笑。
苏润卿忿忿,扇子柄敲在留影脑门上,道:“赶紧一块来想想,到底是在哪儿听过。”
留影绷住笑,一本正经道:“爷耳熟的,奴才又不一定耳熟,再说了,爷就算晓得哪一位素素,那肯定也是二八姑娘,不会是6公子说的那个人的。”
苏润卿恼得抬脚想踢他:“平日里不就是你们几个天天在我耳边说东家长西家短吗?我听来的各家故事还不都是你们说出来的?”
留影连连称是,再不敢多嘴了,捧着脑袋一旁回想去了。
松烟乐不可支,分明就是苏润卿为人好奇,喜欢听那些,底下人投其所好,经常说些市井传闻。
“边走边想吧,”6毓衍道,“先去郑家问问,看看郑博士听没听过这个名字。”
白日里的京城街道格外热闹,又是秋闱时节,酒楼客栈里都多了几分书卷气息,不时有人评论哪一位能本事拔得头筹,又有哪一位能一鸣惊人以至于在来年的春闱上大放异彩,说到兴起时,连大堂里的茶博士都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