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从书 俄罗斯诗神-普希金的诗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艰辛的历史后再回首去看他早已熟悉和眷恋的京城时,他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仅感到帝国都城的宏伟与壮观,而开始感到那辉煌后面的沉重。诗人从小就崇拜引导俄国强盛起来的彼得大帝。他清楚地记得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的名言:我们要打开瞭望欧洲的窗户。过去,普希金只知道彼得的英名与功业,而今研究了彼得堡的发展史后,才知道这位帝王仍具有专断与冷酷的本性,当诗人再次注视那矗立在涅瓦河岸边的彼得大帝的青铜雕像时,一种敬畏之感油然而生。历史的变迁像戏剧一样一幕幕地闪过他的脑海,而涅瓦河的浪涛声又把他拉回到现实之中。他又想起不久前水漫京城的惨景。彼得堡的悲欢不就是俄罗斯近代生活的缩影吗?于是,一个神秘而凄惊的传说在普希金笔下出现。这就是诗人后期的力作——叙事长诗《青铜骑士》。

  这个故事从彼得堡城市的兴建讲起。波尔塔瓦战役的硝烟刚刚散尽,庆功礼炮的轰鸣尚余音未消,雄心勃勃的彼得大帝站在涅瓦河的入海口作出了又一项历史决策:

  我们要从这里震慑瑞典。

  这里要兴建起一座城市,叫那傲慢的邻人难堪,上天注定,让我们在这里

  打开了一瞭个望欧洲的窗口,我们要在海边站稳脚跟。

  各国的旗帜将来这里聚首,沿着新辟的航路,我们

  将在这广阔天地欢宴朋友。

  彼得大帝一心要把俄国变成一个欧洲大国,要在北方建立立一座新的都城。在他的构想中,俄罗斯将成为世界文明社会的一员,为此,彼得大帝采取了断然措施,向俄罗斯落后的观念宣战,变内陆意识为海洋意识。这就是彼得要在涅瓦河的入海口新建都城的战略目的。

  然而,新都的建设十分艰难,其中有社会传统意识的阻碍,更有恶劣环境的制约。在旧都莫斯科贪图享乐的大贵族们反对迁移,彼得大帝就下诏强制搬迁。新城的所在地本是一个荒芜的渔村。这里地势低洼,土质松软。每当秋季,涅瓦河的浪潮常把沿岸的房屋冲毁。一到寒冬,渔舟又无法在冰冻的河道上航行。好不容易盼来春天,又会冲垮路基。夏日里,杂草丛生,蚊蝇遍地,令人生厌。在这样的险恶条件下施工,农奴们苦不堪言。成千上万的农奴用他们的血汗和生命终于筑起俄罗斯北方的花园城市:

  雄伟的宫殿和塔楼

  已是鳞次栉比,各国商船

  从世界各地成群结队

  驶向这物产丰富的港湾。

  涅瓦河披上大理石的盛装,一座座桥梁飞越河面,它那大大小小的岛屿之上

  缀满了浓荫蔽日的花园。

  这个优美的俄罗斯新都成了沙皇和贵族的乐园。贫穷的市民却与它的繁华与舒适无缘。在这座城市的一隅住着一个小公务员,名叫叶甫根尼。他的生活既清苦,又孤单。为了生存下去,他不得不拼命干活,从早忙到晚。微薄的俸禄使他不可能有更多的生活奢望。他虽然已有未婚妻,但成家也非易事。他只能盼望几年后,混得一官半职再娶妻生子,安度此生。可是他哪里知道,肆虐的涅瓦河就要冲掉他微不足道的梦想,在一个深秋的夜晚,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而下。涅瓦河就像变了脸的凶神,朝着彼得堡猛扑过来:

  围困!冲锋,凶恶的巨浪

  涌进门窗,如盗匪一般

  倾刻间,彼得堡所有的大街小巷都成了水的世界。冬宫广场恰似一片汪洋,茅屋被水冲没,商店荡然无存,家俱的残片浮在水上。叶甫根尼从梦中惊醒,他逃上大街,爬上一座石狮子。雨水浇透了他的衣衫,狂风掀掉了他的破帽。他对这些毫无感觉,只是绝望地注视着涅瓦河的那一边,在那儿有他最后的希望和梦想:

  几乎就在海湾的近旁——

  有一溜没有粉刷的围墙

  那里住着母女俩,他的偶像

  他的芭拉莎……

  他终于等到了风雨停息。洪水洗劫后的彼得堡满目疮痍,被巨浪冲坏的家什四处散落,许多难民无家可归。叶甫根尼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家,而是去找他的未婚妻。他租了一条船,渡过河来到那个小岛上。然而,芭拉莎的家已被洪水卷得无影无踪。面对这幅惨景,叶甫根尼惊呆了:

  唉,他那六神无主的头脑

  如何经得起这强烈的震荡。

  狂风山崩海裂般地吼叫,涅瓦河狂暴的涛声还在

  他耳边震响……

  从那以后,在彼得堡的大街上,人们经常可见一个年轻的疯子,他到处流浪,乞讨残羹。粗暴的车夫有时用鞭子抽他,淘气的流浪儿也敢欺侮他。

  一天,叶甫根尼疯疯癫癫地来到彼得的青铜塑像前。他猛然意识到,他的一切苦难正是这个骑士带来的。

  那失去理智的可怜人绕着

  偶像的底座走了一圈,把他疯狂的视线投向

  那半个世界的君主的容颜。

  他觉得胸口发闷,于是

  把额头靠在冰凉的栏杆上

  他眼前像蒙上一片云雾

  烈焰燃烧在他的心房,血在沸腾。他变得阴沉可怕

  在这高傲的铜像面前,他咬呀切齿,握紧拳头,像鬼魂附上身体一般,他气得发抖,低声骂着:“好哇,你这奇迹的创造者!

  等着瞧吧!……”

  然而,小公务员的抗议是那么地无力,他忽然感到,青铜骑士策马扬鞭正朝他追来,他吓得没命地逃跑,可那令人心悸的马蹄声却始终在他身边震响。历经恐慌和贫病,叶甫根尼凄然逝去。

  这篇长诗分序诗和正文两个部分。序诗颂扬彼得和彼得堡城,正文讲述涅瓦河泛滥和小公务员的遭遇。序诗虽然不长,但它在长诗中的地位很重要。它是一首气势恢宏的颂诗。普希金怀着敬仰的心情,以最庄重的诗句肯定了彼得大帝对俄罗斯国家发展的巨大历史作用。序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它深刻的历史真实性。主人公彼得大帝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诗人对彼得堡建城之初的环境描写、对新城风貌的具体描绘,无一不显示出历史的真实。彼得大帝的历史名言在序诗中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它反映出了历史的原貌。

  诗人用全部的爱心讴歌了俄国名城彼得堡的壮美和秀丽。在普希金的笔下,彼得堡建筑群的雄姿、涅瓦河畔的自然风光、帝俄新都的民俗都生动而逼真地跃然纸上,让读者目不暇接。这里,读者仿佛看到了流光溢彩的楼塔,仿佛亲眼见到了涅瓦河上空的白夜奇观,又好像听到了保罗要塞的隆隆炮声和俄罗斯少女的欢笑声。序诗的基调是昂扬的,它充满着希望的热情,洋溢着对祖国未来的憧憬。

  普希金通过赞颂彼得堡来肯定彼得大帝的历史功勋只是长诗 《青铜骑士》的一个题旨,而它更重要的意义是对历史与小人物命运相互关系的冷峻的思考。毋庸置疑,彼得大帝是俄国统治者的最大代表。他的成功是以牺牲人民的利益换得的。俄国对西方文明的引进并未改变它本身体制的野蛮和专制的本质。彼得大帝只考虑他自己的一世霸业。而不顾百姓的死活。由于违反建筑学的规律,在水患频繁的涅瓦河畔筑城,牺牲了成千上万个叶甫根尼的生命。诗人真实地描绘出彼得堡水灾中城市贫民的悲惨境遇,无情地批判了专制制度,揭露了农奴制与劳动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诗人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双重性格的彼得的形象。这个君王既有雄才大略,却也冷面无情,诗人在历数他的珍贵遗产的同时,丝毫也不掩饰他手中高悬的皮鞭。这正是普希金艺术思维的历史客观性。 《青铜骑士》是第一部具有深刻历史主义的俄国长诗。

  人道主义是长诗《青铜骑士》的又一个思想特征。在创作这部作品以前,普希金笔下的主人公要么是贵族人物,要么是传奇人物,要么是神话人物,而在这首长诗中主人公却是一个下层的小人物。普希金第一次把普通的小人物推到了文学的前台。作者首先肯定了普通人追求幸福的合理性,为他们争取生存的权利。诗人以同情的笔调勾勒出了叶甫根尼那可伶的梦幻。普希金虽然是贵族出身,但他始终关注着下层人物的生活命运。人民的喜怒哀乐常常牵动着诗人那颗善良的心。在《青铜骑士》里他为平民的不幸而哀伤。

  这篇长诗在艺术上也风格独具。诗人将纪实手法与浪漫主义有机结合起来,赋予作品一种亦真亦幻的色彩。普希金为了创作这篇长诗,曾细致地研读了俄国史学家、地理学家别尔赫所写的《圣彼得堡历次水灾纪实》。长诗的前言写道:这篇故事所描绘的事件是以事实为根据的。洪水泛滥的详情引自当时的报刊。在普希金创作《青铜骑士》之前,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也描述过彼得堡的水灾,但远不如普希金写得详尽。普希金用铺陈的手法着力渲染了洪水泛滥的恐怖景象。

  舢舨的船尾撞破了玻璃,盖着温布的小贩的托盘、茅屋的碎片、圆木、屋顶、穷人屋里的家什破烂、囤积居奇的商人的货物、被暴风雨摧毁的桥墩木板、从坟冢里被大水冲出的棺材,一切都漂浮在街上!

  纪实性风格增强了作品的可信度。诗人在描绘洪水袭城的景象时,所用的比喻既形象贴切,又丰富多样:

  可现在,涅瓦河干尽坏事,由于肆无忌惮的暴行,它已精被力竭,洪水退去了,它欣赏着自己造成的灾害,把虏获的财物随处乱扔。

  这就像一个万恶的匪徒,带着一伙残暴的强盗,突然侵入村庄、姿意作恶,打家劫舍。接着是呼号、愤恨、行凶、谩骂、闹得鸡飞狗跳!……

  由于抢劫而不胜劳顿,这伙强盗已疲累不堪,又害怕追兵,困而仓皇逃遁,把虏获的财物一路丢散。

  为了表现叶甫根尼内心的痛苦、失落和恐惧,普希金极为巧妙地由现实主义的写真转向了浪漫主义的虚构。彼得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