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年,妈今天跟你商量个事,田老师,昨天搬进了新家,就是镇政府旁边的新建小区,她隔壁的房子我看了,很喜欢。”
刚领着袁大头回家,饭桌上,于妈说起了这个事情。
田老师,于子年知道,于妈不多的至交好友之一,她老公还是政府的工作人员。
当年他上县城读初中,就是她给的建议,同去的还有她女儿。
只是后面于子年高中去了省城,而她女儿却在县一中,虽然也是省重点,但是教学质量还是有一定差距。
不过后面的事情,于子年了解的有限,不过对于搬家,他是举双手赞成。
“好啊,反正我家又不种田,不管山,不管水,去了镇上还方便些,离您教书的镇中学也只有一条马路。”
于子年知道,是二姐寄了一笔钱,让她起了这心思。
“嗯,你二姐要结婚了,对象是大城市人。去镇上,男方来了也好习惯些。再加上你大姐这几天孩子生,那是精装修,买过去就可以住。”
于妈考虑的还真是多,不过能买到那房子,还是靠田老师老公关系,不然有钱买不到。
买房的事情敲定,于妈当天就带着他看了房子,前后不到三个小时,于妈就花出了20多万。
事情也是巧,黄历上的好日子,最近很多。
“20号吧,新书上说,宜居。我昨儿给你合八字,也说明天搬迁,富贵。”
19号,晚上,袁大头正喝汤,于妈已经捧起了一本黄历在琢磨。
“行,听您的,反正是精装修,我们也不带什么行李。”,于子年也喝着汤。
钱壮人胆
老妈这么超然的人,为了儿女考虑,也心思紧凑的,不过归根到底还是二姐的钱给了她勇气。
“阿姨,明儿个,我早起,捉些泥鳅回来,做个泥鳅钻豆腐当礼物。”,袁大头也凑了一句,太熟,他还开起了玩笑。
“行啊,你们两明早一起下田,我们也尝尝稻花田里说丰年。”,于妈也开心,祥和笑着说。
“好咧。”,袁大头很乐呵。
20号,
早间六点过,于子年和袁大头就下了田,清晨泥鳅洞清晰,很容易捕捉懒懒的它们。
前后不过一个小时,两人合起来有大半斤,主要是袁大头本事好,于子年纯粹凑数。
不过今天确实是好日子,海螺也是中午赶了过来,同行的还有陈利军和范方丽。
“那条鱼呢?”,看到三人,袁大头就寻找余可。
“他,过着苦日子呢。”,海螺笑着说,皮肤这阵子晒得漆黑。
“复读的没人权。”,陈利军有同感的接了句。
“你又长了?”,于子年看看范同学,然后习惯看看海螺,意味深长。
“哈哈,我170了,这里郭海螺最矮。”,说起这个,很开朗的女人笑的贼兴奋,她和陈利军一样高了。
“哟喜,小事,等会我给你鞋子塞点纸。”,袁大头笑的更开放,捞过海螺,就打趣。
“妈蛋,高一的时候,你们都和我差不多。”,郭海螺的大宽脸显示很无语,也没法反驳,只是心有不甘。
今天的乔迁之喜,请的人不多,除了于姑姑和大姐夫一家,其他所谓亲戚都不知道这事。
同来的还有田老师一家,以及于子年的几个同学。
十八九人围绕两桌吃的很有氛围,大人喝酒一桌,袁大头他们一桌。
不过袁大头和郭海螺显然没用心吃饭,都在看一个女人,田老师的女儿。
这女人也是袁大头的老熟人,初中就叫着喊着追了三年,但都是暗地里。
明着,袁大头没胆,别看那女人个也就166,还有点瘦,但人家生的精致漂亮,天生大优势压伏他。
最关键是嘴皮子利索,好几次,于子年和袁大头一块都不够人家热身的。
加上第二次见面就敢和于子年加上袁大头两人开架的人,虽然过去六年,但余威仍在。
“得,离开了玫瑰,余香未了。又遇月季,红透一片天。”,
饭后,陈利军很自然来到了于子年身边,语速很慢。笑着看郭海螺在那边找话题,以及袁大头的张牙舞爪。
“他不就那点爱好,不过又悬。”,于子年看了眼就兴趣怏怏,肖叶晴眼光高着,根本在心里看不上于子年他们这伙男生。
如果说前世懵懂未知,还赞予她的精致,现在稍微看眼神就明了。
“嗯,感觉不比一鸣难度低。”,女人的直觉很准。
不过于子年没管这些,谁又没青春呢,带着陈利军出了小区。
第十三章 出发()
福至小区对面是镇中学,很大,附近两个镇的学生都喜欢往这里送。
不远处有座石桥,下面趟着一条二十来米宽的河,清澈着,安静着。
靠着桥沿,听听流水,拂面河风,寂静的夏,独特而安逸。
于子年望着河面上倒映的云彩,陷入了沉思。
重生两个多月来,于子年已经慢慢习惯身边的人和事,又体验了一回青春的骄纵与飞扬。
最关键的,是挣到了一笔巨款,有了起步资金,
人生既然重来,他的性格,也注定不会辱没前世那,那毕业两年就单枪匹马在深圳开外贸公司的勇气。
其实他特想进入互联网,在这个三次工业革命的精华中翻个浪花,可是也知道,想和做是两码事。
眼下,他要做的是用手里的资金,变出个现金奶牛,才有走下一步的资格。
他脑海中的思绪,像根线,接引到了记忆中的03年。
游戏是这年辉煌的一个标志,但现在的自己明显吃力。
当然,他不会忘记那个马爸爸和他的阿里淘宝,可惜更加是空中楼阁。
几翻过滤
其实,他也想到过外贸,但是马上被否决了,于子年厌倦了那个黑白颠倒的职业,以及那个痛。
最后,于子年还是把目光瞄准了衣食住行方面。
说起这个,其实他上辈子有个梦想。
每次路过福田的一个街角,眼光总会留恋几分。
总希望自己也有这样一家高档烤肉餐厅,生意好到爆,也满足自己的吃货属性。
想到这里,于子年一下子有了力量,记忆中,那种餐厅模式是05年后风靡的。
现在应该还出现的比较少,它是结合西餐,韩国烤肉以及中餐的综合体结构。
餐厅规格高,肉质高档鲜美,种类繁多,服务好,还可以满足吃货的动手能力。
找到了短期目标,于子年回过了神,看了眼自己周围。
远处有几个小孩在嬉戏,偶尔传来几声笑闹。
而范方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正与陈利军在河边拍照。
拍拍停停,不时两人凑一起,看着手机,指指点点,可能是距离,也可能是河水,于子年什么也听不到。
“醒了?刚才利军说你在思考,害我招呼都不敢打。”
可能是感觉到了于子年的目光,两女从河边走了过来,范同学用手在他眼前摇摇。
不过还没等他回话,范同学又说出了一句陈利军红脸的话。
“其实我是看到两个人发呆,一个站立对着河水,一个侧脸看着某人,那安静的模样,真是羡慕。”
这话一出,于子年笑了笑,什么都不说了,装回原来的沉默少年,挺好。
“很喜欢看你安静的样子。”,陈利军是有智商的,不和范方丽纠结那个话题,安静走到于子年面前轻说了句。
“啊?”,于子年重生前应该是这样的。
“真是,你们两个。”,范同学无语了,化解也不要太默契。
闲谈开来
从范方丽这里得知,袁大头与郭海螺正在和肖叶晴后面来的几个同学在打牌。
她是孤单了才出来走走的,这帮子同学没一个人理她。
“其实某个时刻,我也希望是个漂亮女孩。”说出这话的片刻,范方丽的眼神是乏灰的。
捕捉到她眼神的落寞与无奈,于子年是懂她的。
但这话没法接,因为她太年轻,肯定听不进什么内在美之类的良言。
每个人的青春都会有失意,关键靠自己领悟,倾听也许是最好的交往方法。
而且每个人的人生修行也不一样,譬如,海螺的追求美好事物,勇往直前是符号。
又如,于子年用后世的眼光体验这个青春,冷静,发现,抓机会变现是目的。
再如,陈利军与范方丽的守护与期待,也是一个方式。
于是,为了宽慰她,于子年带两人走遍了前镇的大街小巷。
最后在学校的篮球场上,以辛苦的捡球,才得以善了。
几天下来
一伙人玩的不亦乐乎,爬山,吃野果,下河抓鱼,还有每天必行的温泉之旅。
“我打算后天出发京城。”,是夜,几个人在学校的操场话唠,郭海螺喝完一罐啤酒,哈着气说出了自己的行程。
看了眼范,看了眼其他人,于子年点点头。
“也好,我和袁大头明天出发汉南市,可以和你们顺一段很长的路。”,这是于子年几天下来的决定。
反正袁大头开学用的必要东西早就随身带,其他的去那边该买的买,于子年自己也是这个想法。
“啊,你们不等我啊。”,听到于子年的话,陈利军慢慢吞吞的说了句,十指相扣,脸上少了往日的浅笑。
“汉中大学开学还十多天呢,到时候我们去汉南车站接你啊。”,袁大头见他没说话,就接了话头,于子年点点头。
这是一群年轻人说走就走的旅程,当晚回去,抱了抱大姐的女儿,第二天一早,大伙就离开了前镇。
还是小庙口,平时话不多的于妈一路叮嘱,直到汽车远行,还依然伫立在那里望着。
儿行千里,都是担心与期待,等候下一次的重逢。
在省城互道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