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诸要”。
列宁、马克思都很注重列表记忆。
列表记忆在我国源远流长,如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十表》。
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鸟瞰接收到的信息,把相关的信息分类归纳整理成表,进行比较对照(同中求异或者异中求同),进而把握住信息的各自特点及其间的关系——共性,可以使令人眼花缭乱、极易混淆、目不暇接的繁复信息如英语时态、俄语数格、化学元素等等井然有序、一目了然;特征化、条例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提取。
{11}提炼共性记忆法
实例1
在初中化学课中,讲得最多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这类反应比较复杂,既有电子得失,又
有化合价升降,还要区分什么元素被氧化、什么元素被还原,什么物质是氧化剂、什么物质是还原剂。但是,只要记住抽引出来的共性“失电子升了价(被氧化),被氧化是还原剂”这句话,就能很容易记住在此类反应中什么元素被氧化,什么元素被还原;什么元素是氧化剂,什么元素是还原剂了。
实例2
现代汉语中,分析句子的成分使许多人感到头疼,因为句子构成较复杂,有“主谓宾定状补”语。但是,如果记住抽引出来的共性“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基本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定语定在主宾前,谓语前状后面补”,记住新识记的句子的构成成分就变成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了。
实例3
英语中合成或派生出的新词较多,如果能记住组构新词的共性,对合成或派生出的新词就易于记住了:
合成法:
将两个词依序重组为一个新词
mather——land——matherland
母亲 国土 祖国
派生法:
在动词后面加词缀er,表示从事该动词的人
work——worker read——reader drive——driver
工作 工人 读 读者 驾驶 驾驶员
实例4
记住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共性
三角函数有54个诱导公式,记住概括出的“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这句口诀,就可以推导出全部的诱导公式了。
……
在校学习的学生,如果能预先把书本中的共性提炼出来而后记忆,是最好不过的了。但从目前的状况看,绝大多数学生还做不到这一点。如果能在课后复习时,把共性从书本中抽引出来而后记忆的话,也会有利于学记效果的提高。
(12)提纲记忆法
对记忆而言,有所失才有所得,有所简化才有所强化。我国古人韩愈曾得益于此法,
总结道:“记事者必提其要。”善于记忆的人,记忆的全是提炼出的“字词句段去而意留”的简化信息,少而精;不善于记忆的人,才将全部学过的东西都记忆下来,过不了多久就遗忘殆尽。
在新闻采访中,精明的记者往往只记下从对方话语中提炼出的用得着的信息;而无能力的记者才将对方谈话内容用笔全部记录下来。
马克思特别重视做原型信息的提要,将其视为一种通晓他所读过的材料的工作过程。他甚至还为他自己的藏书做提要:“从我所读过的图书中做出提要,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例如我读列辛的《老孔僧》、索尔格的《伊尔文》、温克尔曼的《艺术史》、鲁登的《德国史》等等都是这样做的。”
在概括主题和写提要时,用的话语越少、越通俗易懂、越深入浅出、越形象生动则越好。细了容易乱,少则得,多则惑,难懂不易记忆,呆板提不起兴趣。
编写提纲便于记忆的优点有三个:一是具有直观性,一目了然;二是具有概括性,浓缩出全部信息中的精华;三是条例化,显露了主干信息的层次及关系。目录可以把分散的片断信息系统地整理出来,便于记忆,提取的时候也较为系统快捷。
做提纲目录时,首先要科学分析接收到的全部信息,按先后顺序来理解各个部分,通过综合来掌握信息的整体与脉络。然后比较、抽象与概括,提炼出各个部分的大意,找出要点、难点、类别、主要环节,最后用自己熟悉的语言以提纲目录的形式表述出来。
从重要的原型信息中筛选出易于记诵的关键字词,是精于学记的人常采用的方法。只要记住了关键字词,大都能回忆起它所代表的原型信息。
如从原型信息中筛选概括出的“五讲四美”,其原型信息是:
讲文明 心灵美
讲礼貌 语言美
讲卫生 行为美
讲秩序 环境美
讲道德
相传,苏东坡在学记《汉书》的时候使用了筛选关键字的技法:开始时,学一段抄三字为题;第二遍学记时,读一段抄两字为题;第三遍学记时,读一段仅抄一字为题。学记三遍后,只要别人任提第三遍抄的任何一个字,苏东坡即能背出相应的这段文字。
这些技法如果选用得当,可抓住骨干,带动枝叶,轻松明快地绘出“知识之树”来。
经验表明,成就大业者往往不是记忆了很多信息的人,而是从小就记忆了适合于自己的有用信息的人,这就像吃饭一样,能够全面适量的摄取必须营养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
(13)左右脑协同记忆法
爱因斯坦以相对论闻名世界。他的脑子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只装逻辑性极强的系统化了的数字和公式(储存于发达的左脑中),事实上,爱因斯坦还是一位小提琴爱好者——有闲空就在右脑的指挥下拉起了小提琴。
善于让大脑两半球协同的爱因斯坦,用左脑于1905年创立了轰动世界并否定牛顿“绝对时空观”的狭义相对论。思不能止的长达十一年的具有迷恋性的思考,又使爱因斯坦在1916年的一天进行积极的休息时,从习惯于巧妙联想并富创造性想像的右脑迸发出了关于形成广义相对论的灵感:
据爱因斯坦回忆灵感突现时的情形说,他在一个夏日,躺在山边正发白日梦(即胡思乱想——在潜意识域中,依据脑贮的知识信息与实践经验进行着尚未知晓的闪电般地尝试组合或前所未有地搭配),突然,想像自己在乘着一束阳光到宇宙深处旅行,并从宇宙的另一边返回太阳系。
此时的他突然警醒到,要让这梦想成真,宇宙必须是弯曲的,空间、时间以及光线亦都应是弯曲的。于是他返回桌旁,在逻辑性极强的左半球大脑的指挥下,将右半球大脑赐予的灵感整理出来——这,就是实用价值更高、应用范围更广、逻辑性更强的广义相对论。
相对论产生于大脑两半球的相互协同中,两半球都发育最终铸就了人类科学史上的辉煌。
与爱因斯坦相对应,对绘画非常投入的名扬世界的大画家毕加索,是一位使绘画数学化和几何化的艺术家。他不仅是用发达的右脑去装入绘画的艺术讯息,还常在构思绘画草稿时让左半球大脑帮忙——转录出数学化和几何化的讯息,供右半球大脑在构思和使思维具体化的创作中使用,以增添作品的立体感和规则化。
凡人和天才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注意开发弱势半球大脑的潜能——让两个半球在处理事务时都发挥作用,而前者则大都仅利用优势半球大脑——弱势半球大脑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都闲着。
朗朗上口、节奏鲜明、欢快流畅、趣味横生的歌谣、谚语、顺口溜、口诀、韵语、寓意歌谣等,能让大脑两半球在学记中合作,学记效率有显而易见的提高。如:
用缩略法编写的《二十四节气歌》:
春 雨 惊 春 清 谷 天,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夏 满 芒 夏 二 暑 连;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 处 露 秋 寒 霜 降,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 雪 雪 冬 小 大 寒。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对于幼儿来说,用联想想像法编写的“数字歌”对他们记忆简单数字很有帮助:
1 像短棍细长条;2 像天鹅水上漂;
3 像耳朵听声音;4 像帆船随风摇;
5 像秤钩来秤菜;6 像豆芽咧嘴笑;
7 像镰刀割青草;8 像眼镜戴耳上;
9 像气球能升起;0 像鸡蛋做蛋糕。
中医中的“针刺四穴歌”也充分利用了概括的方法:
肚 腹 三 里 留, 腰 背 委 中 求,
针刺足三里治疗腹部疾病,针刺委中穴治疗腰背部疾病,
头 项 寻 列 缺, 面 口 合 谷 收。
针刺列缺穴治疗头颈部疾病, 针刺合古穴治疗面部疾病。
用联想想像概括法编写的“巳·己·已”口诀:
堵巳(si)不堵己(自己的己),半堵才念已(已经的已)
繁复的材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韵语的形式贮存在记忆里的。牛翰杰在学习《二十四史》时,为记忆各史书作者名字,编写了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