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在厦门、成都等地行医办学,并创办我国早期护士学校,培养护士人才。
除了英、美等国而外,也有大量留学生到日本学医。我国早期的民主主义者如秋瑾、鲁迅等人,早年都曾经到日本学医,如鲁迅就曾在日本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就读。
总之,这一阶段是西方医学以培养西医人才的方式吸引我国留学生的开始阶段。我国早期的主要西医人才,都是在这一时期出外就学的。如中华医学会的一些创始人,包括伍连德、颜福庆、俞凤宾、牛惠生、牛惠霖、汤尔和、阎德润以及一些女医人,如甘介侯、石美玉等,甚至还包括最早的留洋护士钟茂丰,都是在这一时期出国留学、学成后再回国行医、办学,大大地扩大了西医在我国的影响。
编译医著为了普及并加速西医的传播,一些来华的西方传教医士还十分重视利用出版物作为工具,扩大影响。
在这方面工作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人。
合信(Hobson):英国人,他从1850 年就开始用中文编译一些西医书,其中最早的有《全体新论》,是一部主要阐述解剖学的书。其他还有《西医略论》、《内科新说》、《妇婴新说》,另有一部介绍自然科学一般知识的《博物新编》,后人将这些书合编为《合信氏医书五种》。这些是西医著作译成中文的滥觞,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嘉约翰:他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先后编译了一些西医著作,共有30 多种,较偏重于临床方面及西药的介绍,如《西药略说》、《药物学手册》、《割症全书》、《炎症论说》、《内科全书》等等。他对精神疾病还有较深入的研究,除创办精神病院外,还发展用西医药治疗精神病人经验的学术论文。德贞(John Dudgeon),这位美国传教医士比较重视生理解剖学的编译工作,编有《全体功用》、《全体通考》等,都附有图解。他还编有《医学词汇》6 卷,对于统一西医药的名词术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他有关的临床著作还有10 多种。
傅兰雅(John Fryer),英国人,也编译有10 多种西医西药著作,如《儒门医学》《西药大成》和《英国洗冤录》(《法医学》)等。
第三节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本历史阶段西医的输入,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西医作为一门科学,在保障我国人民的健康方面,是有其客观上的积极意义的。由于我国传统医学与西医学在思想方法及研究方法上,并不属于同一个体系,而是各有特点,因此,客观上就形成了两个不同体系的医疗系统。
面对这种客观形势,如何对待外来的西医,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这里,有拒绝接受和排斥的,有全盘接受的,但最具代表意义的却是一种折衷的思潮,也就是所谓中西医汇通的思潮,这种思潮是近代中国文化在医学上的反映,是中国文化近代化变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实,在明末清初,西医学已经开始对我国医学界产生一些影响。有些医家已在自己的著作中收入一些西医的片断知识,如方以智在自己的著作中就收入一些西医的药物和解剖生理内容,但尚未形成中西汇通的思想。经过一二百年的接触,尤其是鸦片战争后教会医学的大量传播,终于促成了中西医汇通思潮的形成,并成为近代医学史上的一个学派。
中西医汇通学派的思想也并不完全一致。有的是出于维护中医的利益,使中医仍能继续生存,向前发展;有的则是企望从汇通的医学中,创造一种尽善尽美的医学。在这方面,有两位代表人物值得提出。
唐宗海(1846—1897),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医术高明,活人无数。
在西医的冲击面前,他的思想产生极大的矛盾。他深知中、西两个医学体系互不相容,也认为西医与中医的医理及生理解剖方面,有一些相通之处,有必要加以融通。因此,他撰写了《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包括《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血证论》、《本草问答》等。他的主观愿望应该说是积极的,但从总的方面看,他对西医的观点并不全面,总认为西医在各方面皆不如中医。他认为古代中医不论在生理解剖,或医理阐释等方面,皆远远比西医高明,尤其是古代医经,认为西洋医学“与中国近医互有优劣,若与古圣《内经》、《本经》较之,则西洋远不及矣”①。这些论述也充分表现出他的保守思想,难于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朱沛文(十九世纪中、下叶),字少廉,广东南海人。由于他出身中医世家,功底较好,且他亲眼目睹西洋医学在西医集中地区广州的种种实情,深知两种不同体系各有短长,需互相学习,但却不能强合。他的这种思想集中表现在他1892 年著成的《华洋脏象约纂》一书中。他相当重视人体脏腑形体及功用,并主张医家应亲验脏腑,而不能空谈名理。他认为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各有长短,有可相通者,有的则不能强合,而要“存其互异”。所有这些思想,可以说是比较进步的,比起唐宗海、朱沛文的思想可以说更为正确与先进。只是因为当时对西医的整体还缺乏全面了解,在思想上也还有时代的局限,难于取得汇通中西的突出成就,这也是不能苛求的。
① 《教务杂志》(Chinese Recorder)vol。14,p。231。
第四十一章科技社团与科研机构第一节科技社团中国最早的科技社团中国之有科技社团早自明代始。明嘉靖年间,祁门人徐春甫在顺天府(今北京)成立了一个名叫“一体堂宅仁医会”的医学团体①。徐春甫为有明一代的名医,曾组织编写了医学巨著《古今医统大全》100 卷。为切磋医术、增进医道,他邀集客居京师的同道,创立了这个医会。据《一体堂宅仁医会录》载,医会会员中有太医院院使、院判、御医、医官及户部郎中、吏部郎中、儒士、廪生等,还有徐春甫的门人,共有40 多人,这在当时已是相当大的规模了。由于《古今医统大全》一书的大量的校正工作是由医会会员完成的,而该书又是出版于“嘉靖丙辰”年,即1556 年,因此“一体堂宅仁医会”至迟在1556 年之前就已成立了。
在此后的300 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科技社团一直没有得到发展。直到十九世纪后期,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扩张和西方文化的冲击等特殊的历史因素,中国科技社团才随着中国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
中国近代科技社团的建立从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的晚清最后十几年,是中国近代科技社团萌芽与创立的时期。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①。
第一阶段:维新变法时期。在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鼓动下,京师、上海等地和湖南、江苏等省,纷纷倡立学会,一时间,学会这个新生事物的出现有如雨后春笋。在维新派人士中,梁启超的作用十分突出,他在《论学会》这篇颇具鼓动性的文章中极力倡办学会,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呐喊,比他自己的身体力行还具号召力。在维新派人士的积极活动和直接参预下,各种学会纷纷建立并蓬勃发展起来。此时的学会有政治性的,也有政治性与学术性二者兼而有之的,但其中科技社团或与科技有关的社团占大多数。这些社团多是地方性的,规模也较小,建立的速度快,但持续的时间都不太长。其形式有不少类似新式学堂,定期地进行科学讲演,并有简单的实验验示。主要的科学学科为算学、舆地、天文和声光化电等格致之学。
第二阶段:戊戌政变之后至清末。由于后党的高压,使有的学会停止了活动,有的学会为避维新派之嫌而改换名称。虽然说学术性的学会受政治影响较小,而且风气既开,难以骤压,但势头已大为减弱,且又较少热心之人,因此戊戌之后的清末十余年,科技社团的发展速度相对减缓。不过这个时期也有少数的科技工作者,自身出于对科技社团的迫切需要,感到要尽可能地组织学会,以便切磋学术,交流心得。如1910 年丁福保在呈请民政部批准成立中西医学研究会时就说,他们要自筹经费,纠集同志设立医学会,以研究① 《本草问答》。
① 参见项长生:《我国最早的医学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中国科技史料》,1991 年12(3)。有关医学各科,并将研究所得发表于中西医学报,借供远近医界之观摩①。这种由研究者自筹经费发起成立学会的做法,与戊戌维新时期的一哄而起的情形大不相同。
中国科技社团统计表(1895—1911)①序号名称时间地点主要发起人1 强学会1895 北京康有为等2 上海强学会1895 上海康有为等3 译图公会(舆地学会) 1895 武昌邹代钧4 农学会1895 广州孙中山5 务农会(农学会) 1896 上海罗振玉等6 医学善会1897 上海吴仲韬等7 译书公会1897 上海恽积勋等8 苏学会1897 苏州章钰等9 测量会1897 江宁杨文会等10 质学会1897 武昌11 群学会1897 广东章炳麟等(续表)
① 参见林文照:《中国近代科技社团的建立及其社会思想基础》,第七届国际科学史会议论文,1996 年。① 《中西医学研究会上民政部禀》,《中西医学报》,1910(1),见《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 年版。
序号名称时间地点主要发起人12 励学斋1897 西安13 算学会1898 前福建14 显学会1898 前广东15 劝学会1898 前江宁16 地学公会1898 前湖南17 粤学会1898 北京康有为等18 闽学会1898 北京林旭等19 蜀学会1898 北京杨锐等20 西学会1898 北京宋伯鲁等21 南学会1898 长沙谭嗣同等22 学战会1898 长沙黄萼等23 积益学会1898 长沙张祁等24 群萌学会1898 浏阳唐才常等25 任学会1898 衡阳陈为镒等26 舆算学会1898 郴州罗辉山等27 蜀学会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