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65-虚损启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肠与心表里,故心气怯而不能宁。)季秋而死。(丙火墓于戌。) 
玉机真脏论曰∶大骨枯槁,(肩垂项倾腰重膝败,肾主骨,骨枯则肾败矣。)大肉陷下 
,(尺肤细削,臂肉消瘦,脾主肉,肉陷则脾败矣。)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肺 
主气,气满喘息,以至形体振动,则气不归原,而肺脏败矣。)期六月死,(六月者,一岁阴 
阳之更变。)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日。(可因克贼之日以定其死期。)大骨枯槁,(肾)大肉陷 
下,(脾)胸中气满,喘息不便,(肺)内痛引肩项,(病及心经)期一月死。(较前已甚,故期 
一月斗建移而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肾)大肉陷下,(脾)胸中气满,喘息 
不便,(肺)内痛引肩项,(心)身热脱肉破 。(音郡,筋肉结聚处,盖至此而肝亦败矣。)真 
藏见,十日之内死。(五脏俱伤,真脏又见,故近在十日之内死。)大骨枯槁,(肾)大肉陷下, 
(脾)肩髓内消,(因于骨枯,)动作益衰,(因于肉陷,)真脏未见,期一岁死,(虽诸症未全, 
然败竭已兆,仅支一年,岁易气新不能再振矣。)见其真脏,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肾)大 
肉陷下,(脾)胸中气满,(肺)腹内痛,心中不便,(心)肩项身热,破 脱肉,(肝)目匡陷 
,真脏见,目不见人,立死。(神气已脱,故当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神气 
犹存,故必待克贼之时而死。)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 
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坚强短实)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 
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甚也)如指弹 
石辟辟然,色黑黄 
率以毛折,死 

卷上
论证
属性:虚损之由,不论酒色劳倦,七情饮食,皆能致此,而惟阴阳之辨为最要。阴虚者,其 
发热躁烦,头红面赤,唇干舌燥,咽痛口疮,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大便燥结,小水痛涩等 
证;阳虚者,其病则为怯寒,憔悴气短,神疲头运,目眩呕恶,食少腹痛,飧泄,二便不禁 
等证。至若咳嗽吐痰,遗精盗汗,气喘声喑,筋骨疼痛,心神恍惚,肌肉渐削,梦与鬼交, 
妇人月闭等症,则又无论阴阳,而凡病至甚者,皆其所必至。然肾为五脏之本,水为天一之 
源,则凡患虚损者,实惟肾水之亏,十居八九。盖肾水亏则肝失所滋,而血燥生,肾水亏则 
水不归源,而脾痰起;肾水亏则心肾不交,而神色败;肾水亏则盗伤肺气,而咳嗽频;肾水 
亏则孤阳无主,而虚火炽。节斋先生云∶人若色欲过度,伤损精血,必生阴虚火动之病。丹 
溪先生云∶凡患虚者,多阴虚也,古人岂欺我哉! 

卷上
阴虚论治
属性:阴虚者多热,以水不济火,而阴虚生热也。欲滋其阴,惟宜甘凉醇静之物,大忌辛温 
,如干姜、桂附、故纸、白术、苍术、半夏之属,断不可用。即如人参、黄 、枸杞、当归 
、杜仲、菟丝之类,是皆阴中有阳,尤当斟酌。盖阳旺则阴愈消,热增则水益涸矣。然阴虚 
之热,为真水之亏,寒凉之品,又不可妄用。其有火盛而不得不从寒治者,亦当兼壮水之剂 
,可止即止,以防其败,斯得滋补之大法矣。 
夜热或午后热,或喜冷便实,此皆阴虚生热,水不制火也,宜加减一阴煎。惊悸失志 
,火在心肾也,宜二阴煎。若外热不已,而内不甚热,则但宜补阴,不宜清火,宜一阴煎, 
或六味地黄汤。 

卷上
阳虚论治
属性:阳虚者多寒,以阳气不足而寒生于中也。欲补其阳,惟辛甘温燥之剂为宜,勿兼清凉 
品,如生地、芍药、天麦冬、沙参之属,皆非所宜。而石斛、元参、知、柏、芩、连、龟胶 
之类,则又切不可用。 
气血俱虚者,宜大补元煎,或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五脏俱虚,宜平补者,五福饮。 
分不足者,左归饮、左归丸。命门阳分不足者,右归饮、右归丸。气分虚寒者,六气煎。脾 
肾阴分虚寒,诸变不一者,理阴煎。三焦阳气大虚者,六味回阳饮。气虚脾寒者,一 丹。 
胃气虚寒者,温胃饮、理中汤。血虚寒滞者,五物煎。 

卷上
咳嗽
属性:肾水不能制火,所以克金,阴精不能化气,所以病燥,故有咳嗽喘促,咽痛喉疮声哑 
只宜甘凉至静之剂,滋养金水,使肺肾相生,不受火制,则真阴渐复,而嗽可渐愈。火盛者 
,宜四阴煎加减。火微者,宜一阴煎、六味地黄汤、或左归饮。兼受风寒而嗽者,宜金水六 
君煎,或百合固金汤。贝母丸治嗽最佳。 

卷上
失血
属性:阴平阳秘,五脏调和,何失血之有?惟真阴有伤,则或吐或衄,所不能免。但当察其有 
火无火,及火之微甚而治之,切勿概用寒凉之剂。 
火盛载血上行,脉症俱热,急则治标,不得不暂用芩、连、栀、柏、竹叶、童便之属 
抽薪饮、徙薪饮之类主之。若阴虚而兼微火者,宜保阴煎,或清化饮,或加减一阴煎。上盛 
下虚,血随气上,气降则血自归经,宜一阴煎,加郁金、香附之类。若无实火,而全属阴虚 
,阴血失守,而为吐为衄者,是宜甘醇养阴,以静制动,以和治伤,使阴气安静得养,则血 
自归经。宜一阴煎,或六味地黄汤,或小营煎之类。若阴虚连肺,而兼嗽兼血者,宜四阴煎 
加减。若因劳役,别无火症,心脾肾三阴受伤而动血者,宜五阴煎、五福饮、六味地黄丸之 
。若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六脉无根,而大吐大衄者,此火不归源,真阳失守也。宜右归饮 
加减,或八味地黄汤亦可。思虑劳倦过伤者,多有此症。若因劳倦而素易呕泻,致脾不摄血 
,而为吐血下血者,宜六味回阳饮,大加白术。勿用凉药。若大吐大衄,六脉细脱,手足厥 
,危在顷刻,而血犹不止者,速用镇阴煎,其血自止。若血脱至甚,气亦随之,至厥逆昏愦 
,速当益气以固生机,宜独参汤,或六味回阳饮、四味回阳饮。用寒凉即死。凡喘满咳嗽, 
左右膈间,隐隐作痛,病在肺也。宜清降,不宜升浮。膻中牵痛如缕,懊 嘈杂,病在心包 
络也。宜养营,不宜耗散。胸腹膨胀,不知饥饱,多涎沫无味,病在脾也。宜温中,不宜酸 
寒。胁肋牵痛,躁扰喘急寒热,病在肝也。宜疏利,或宜甘缓。不宜秘滞。气短声哑,蒸热 
盗汗,咽干喉痛动气,病在肾也。宜壮水,不宜香燥。大呕大吐,烦渴头痛,大热不得卧, 
病在胃也。宜大泻,或宜大补。若血色如朱,光亮如漆,吐出即干,以指甲剔之,成片而起 
者,虽能食不倦,后必暴脱而死。若血中见似肉似肺,如烂鱼肠,此胃中脂膜,为邪火所烁 
,凝结而成,方书咸谓必死。然吐后凝结,既去而不发热,能进饮食,调理得宜,多有得生 
者。出于肺,多带痰沫,及粉红色。出于心包,色必正赤,如朱漆光泽。若吐出便凝,摸之 
不粘指者,为守脏之血,见之必死。出于脾者,亦必鲜紫浓浓,但不若心包血之光泽也。出 
于肝者,血必青紫稠浓,或带血缕,或有结块。出于肾者,或从咳逆,或从咯吐,或稀痰中 
杂出如珠,血虽无几,色虽不鲜,其患最剧。出于胃者,多兼水液痰涎,吐则成盘成盏,汪 
洋满地。失血后头晕发热者,往往有之,此是虚火上炎外扰之故,不可误认外感。血若暴涌 
如潮,喉中 不止,脉见虚大,此火势未敛,不可便与汤药,急以热童便或藕汁灌之。俟 
半日许,脉势稍缓,可进调养之剂,服药后脉渐调和,饮食渐进,肢体轻捷,面色不赤,足 
膝不冷,身不灼热,额无冷汗,溲便如常,虽有紫黑血块,时欲咯出,而无鲜血上行,方许 
可治。血虽止而脉大不减,或虽小而弦细数疾,或弦硬不和,慎勿轻许可治。亦有他部柔和 
,而左手关尺弦强者,为阴虚火旺,最为危兆。其变有三,一则阴火引血复上而暴脱。一则 
虚阳发露而发热。一则火上逼肺而喘咳。此终不救。血不止者,用童便最效,或捣侧柏叶, 
以童便二分,酒一分,和饮之,大能止血。吐血新 
服五七日,永不复发。 

卷上
骨蒸
属性:凡治骨蒸,热深在里,一切轻扬之药,皆在所禁。若用以升散之,反引热势外出,而 
增其炽灼,干涸津液,肌肉枯槁,求其止在内热,且不可得,安望其热除病止乎?水亏血燥 
,阴火沸腾,宜加减一阴煎加青蒿主之。若精血留于经脉,阻阳为热,积阴为疰,蒸久血干, 
速宜去瘀,麦煎散主之。又风附于骨,亦令蒸热盗汗,宜秦艽鳖甲散,或柴胡梅连丸。又有 
阳邪入骨,不能泄越,而先寒后热,脉长有汗者,宜用石膏。 

卷上
遗精
属性:虚损而兼遗泄者,如实漏卮,最难调治也。或缘君火之摇,或缘相火之盛,或缘玉门 
,或缘心肾之不交,又或气不摄精,而滑脱不禁,或元阳衰惫,而关开乱流,急须反观内养 
,而以药饵调剂,必使痛断根株,然后本病可得瘳也。 
君火不清,神摇于上,精摇于下。火甚者,宜先以二阴煎之类,清去心火;火不甚者 
以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之类,收养心气,然后用药固之。相火易动,肝肾多热,而易于 
疏泄者,惟经验猪肚丸为最,或用固精丸之类。然须察其火之微甚,宜清者,亦当先清其火 
。玉门不固者,宜苓术菟丝丸,或水陆二仙丹,金锁正元丹、金锁思仙丹之类。心肾不交者 
,宜坎离交济丹。气不摄精者,宜秘元煎,或举元煎、寿脾煎,或十全大补汤。元阳不足者 
,宜右归丸、八味丸、家韭子丸,或固肾丸之类。 

卷上
女人月闭
属性:凡妇女病损至旬月半载后,未有不经闭者,此因阴竭,所以血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