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74年重生日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长勋这句话一下子炸开了吴长勇的脑子。

    “二弟,你刚才分明没说过。”

    吴长勋其实并没去报名,不过这事儿也不难,打发个小厮直接去就成了,左右兵部还没封印。

    “大哥,我觉得咱们家只怕在这上头更好起一些。”

    吴情目光慢慢眯了起来,原来吴家三房还有个众人皆睡我独醒的人啊。

    吴情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浓了,直到把吴长勋看的有些不自在的时候,吴情才笑着点头道:“二哥自己有方向就好,虽说会吃几年苦,可说到底是自己凭本事走出来的,封荫妻儿,没准二哥能创出另一个国公府邸。”

    谁都知道这话有些高抬,吴长勋轻笑着扬眉,道:“虽说未必会有十四弟那般的成就,可至少我还不想做个一无是处的兄长。”

    “二弟,老爷不会同意的。”十四弟一个不听话,吴长勇觉得完全违背了吴家的教导,那是自己亲娘从小宠着的结果,慈母多败儿,可是当慈母去了,当败儿成了将,封了功的时候,吴长劝又觉得这话说的也不全对,自己从小在祖父跟前长大,十来岁就去给十皇子当伴读,风光无限,就是吴家长房也没谁盖过他的风头去,可是现在,他压根就不敢跟吴家长房的兄弟站在一块。

    天壤之别,如今才知道,分了家,他们在京城立足都难,曾经引以为傲的事,如今却成了处处受制的软肋。

第265章 改变心意() 
“大哥若是还想在仕途上闯出一番名堂,到不如努力的从下面干几年,若是得了功绩,总能堵住有些人的嘴。”吴情微皱了眉,扫了眼一直以长为尊的吴长勇,作为曾经的十皇子,作乱的定亲王的陪读,这个身份不是一时半会能抹去的,这也是吴长勇一直被压制提不起来的原因。

    更何况吴家长房似乎没有抬举吴家三房的意思。

    当然,吴情私下里认为,吴家长房那边可能也是因为她跟吴长修都不大待见有关系。

    “九妹妹这话是什么意思?”

    吴长勇从小到大都没吃过苦,可以说成亲之前算是一帆风顺,一切似乎从冯家倒了以后,冯氏去了,他们的日子也跟着发生了接踵而至的变化。

    “九妹妹是想让大哥去吃几年苦,做几年实事,回头积累了口碑,再想办法回京?”吴长勋到是比吴长勇清醒的多。

    吴情淡笑着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吴长勇身上。

    吴长勇目光微垂,几分不甘,哼道:“难不成在京里就不能做出点事了?”

    吴情嘴角微挑,对吴长勇这样的态度算是在意料之中。

    “我只是个提议,大哥自己考虑考虑吧。”

    本就感情不深,这会儿再淡下去,也不过比路人多那么一点温度罢了。

    吴长勋侧眸看了一眼兄长,深吸口气,他们是吴家三房的男儿,不能事事都指着一个女人来谋划。

    “大哥,我觉得九妹妹说的对,大哥以前交好的那些贵公子,无非看着大哥曾是那人陪读的身从,再加上那会儿大哥与那人走的太近,后来那人的事儿闹的那般大,这里面就算是不牵连大哥,可也没见哪个人再敢跟大哥亲近起来。”

    这些话,就是吴长勋不说,吴长勇心理也明白,只是不想面对现实,所以才变的浑浑噩噩的。

    吴长勋也不想把兄长打击的一无是处,毕竟是长兄。

    “大哥,你想想十四弟,且不说那些规矩礼仪,太太活着的时候最宠十四弟,十四疵的确有几分小霸王的性子,可是太太去了,十四弟偏偏就能自己闯出名堂来,不靠着吴家一样能娶个好媳妇,过了年,连儿子都能生出来了,日子也算是风声水起,大哥,你再看看九妹妹,如今虽然瞧着好了,可是以前九妹妹就没吃过苦,以后的日子还得咱们这些娘家的兄弟去撑起腰杆子来,不然,女人在内院,那点子事儿,不用我说,大哥也是心知肚明的。”

    说到这,吴长勋的嘴角微苦,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叹息道:“太太活着的时候处处要强,事事不让人拿到错处去,可是到头来,冯家倒了,母亲也跟着倒了,就连祖母又哪里躲得过去了。”

    吴情的目光微凝,泛了几分冷意,心下禁不住冷笑,吴长勋这话又岂止是说给吴长勇听的,只怕连她都捎带进去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是古代的家族,脱离不了的骨血。

    只是吴情禁不住想问,曾经她吃苦,曾经她受难的时候,怎么没见着这些骨血哪个站出来为她吼一声。

    生活就是这些,往往经不起推敲,若是细细的研磨,只怕这味道比那咖啡还要苦。

    所以才有吃亏是福这句话吧。

    吴长勇的脸上也泛起了苦涩,关起门来,都是吴家的孩子,可是如今,的确是高下立现。

    “我就算是肯吃苦,想吃苦,又能去哪里?”

    离了京城,就像鱼儿离了水,吴长勇这几年的胆气也磨的小了。

    “去年,黄河流域巴蜀地带,河道冲垮,两岸百姓深受其害,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前年黄河流域秦川地段河道被淹,良田损毁无数,听说朝廷光是震灾的银子就拨下去几百万两,再有前些年,黄河流域也多处受灾,先帝在位时曾派人治理河道,可如今算下来也不过短短几年。”

    吴情略微慨叹的说道。

    吴长勋眸中闪过亮色,略有些激动的看着吴长勇道:“我记得大哥以前在宫里的时候,敏大人曾经就讲过这些吧。”

    敏大人本是闲散人世,家境殷实,与先皇相识是意外,敏大人不愿入朝为官,不愿蝇营狗苟,到宁愿做个江湖逍遥客,先皇极爱惜敏大人的才学,就聘了他来给皇子当老师,却不愿领着帝师的身份,那会儿十皇子品行出众,到是多得敏大人教诲,后来敏大人完成五年约定,便离宫而去,至今知其下落者不多,却不包括吴长勇。

    吴长勇尊师重道,这也是吴老太爷教出来的长处,所以即便十皇子案牵扯甚广,可是因为新帝初登大宝,有意压制,多为从轻发落,敏大人又离宫的早,所以到是没引得新帝追究。

    说起来,敏大人与新帝也算是有些师生之情的,若是?

    吴情嘴角抿了笑意,这个二哥,到是反应快的。

    说起来,这些东西,她自是不曾在意,还是昨天晚上赫连轩在她耳边提点过的,尤其这位敏大人,听说新帝今年对治理河道颇有一番宏图大志,所以启用敏大人已迫在眉睫。

    这位敏大人,吴情知道的不多,赫连轩便细数过敏大人的游历经历,还有敏大人曾亲身经历过水患,年轻的时候游走四方,差点把这条命搭在水患里,又看着那些受灾的人无衣避体,无食果腹,后来这位敏大人在游历的时候专门采集黄河流域的各地民情,听说如今翰林院还有国子监所研讲的关于水利方面的治水策,洋洋洒洒数万言亦是出自这位敏大人之手。听说如今的敏大人依然在翻阅典籍,埋头水利之学,更是立志要为黄河流域的百姓做下一等大事。

    听说这位敏大人如今落魄潦倒散尽家财为那些家园毁弃之人修建一隅之所,正是因为当初在看到官员在发放震灾银子的时候私吞,贬斥,还有那些震灾的粮食早就从新米换成了陈粮,这些沉疴敏大人曾与先皇提过,只是那时,先皇已年迈,无力去改变,所以便堆到了新朝,如今新朝已定,皇上立志推陈出新,治水亦提上了日程。

    当然,治水,事关民生,亦不是儿戏,同样,此事若是提上了日程,那么以前掩下的那些痕迹很可能就会扒出来,这事,是烫手山芋,如今朝廷之上,但心有些心思的都不敢接,有些人是没那个本事,有些人是不敢去得罪这里面涉及的人。

    黄河流域太广,里面牵扯出来的富户不止多少,就是那些朝廷大员们,遍布五湖四海,谁能保证就不碰哪家的私产,再加上哪段水域重置,必是要追究先任之责,这责不好领,这任不好担,所以朝上呼声阵阵,却无一人来应,赫连轩冷眼旁观,只怕皇上的心意就落在了这位敏大人身上。

    “听说大哥时常探望敏大人?”吴情目含深意的看着吴长勇。

    吴长勇有些时候也有着读书人的耿直,点了点头,道:“是。”

    吴情颇为赞赏的点了点头,道:“大哥,有些事,从另一个角度看,并不算坏事。”

    微顿了一下,吴情又道:“听说钦天监预测,今年的水患或许会比往年的严重,因此,过了年,皇上就会颁布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如今是箭在弦上,却只欠一个挽弓之人,大哥,机会不多。”

    吴情瞧着天色,便又起身离开的意思了。

    吴长勇略垂了眸,胸中似乎被勾起了雄雄壮志,又似有万马奔腾一般的汹涌,只是,他想起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治河大任事关民生,开不得半分玩笑,既然经不得玩笑,又哪能去当做邀功的资本。

    “九妹妹,我要问过先生。”

    “河道疏浚,堤防的修筑,防范于未然,这些想必敏先生一门心思钻研了这么多年,该是胸有丘壑才是,如今只怕是缺了一份胆气。”

    吴情把河道治理的困难一一列举,这些困难不是钱财,而是外力,也就是那些阻止的人力。

    吴长勇的胸腔又是一阵,竟不曾知道内宅女子会知道这些。

    “九妹妹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吴长勋颇为感叹的看着吴情,又道:“之前为兄听过九妹妹在北国的种种事迹,原也只以为是道听途说,亦或是有高人在后,如今想来,却是为兄对九妹妹了解太少了。”

    吴长勇与吴长勋是一样的想法,只不过被二弟抢了先。

    “二哥要是真想去军营里历练,北边或是西边,回头我跟侯爷说一声。”吴情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这两个地方做为首选建议一下。

    北边有赫连轩的地方,有吴长修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