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 目 录
书屋絮语 书屋絮语澧 人
文坛景观 欺世盗名的“读经”运动张远山
文坛景观 “堆泥游戏”何时休王文元
名人心曲 从提倡“咬菜根”谈起李 培
不吐不快 我为什么反感当今杂文周泽雄
不吐不快 向柴可夫斯基致歉梅疾愚
书林折枝 《聊斋》识小录二则板儿爷
书林折枝 厚黑面具下的孔孟之心黄全彦
千古诗心 谈一谈“刘项原来不读书”关天道
千古诗心 是不是“韩信不听话”李国权
千古诗心 有没有毛泽东纪念鲁迅的两首诗彭明道
灯下随笔 在“荡妇”的怀里疯狂赵 维
边走边看 也谈“强者精神”与“盛世情怀”朱晓军
边走边看 市井陋俗之传统曲彦斌
边走边看 “鱼烂”的金题玉躞赵 刚
空谷回声 对上帝的一种误读张云江
空谷回声 关于诗人朱湘身后事万龙生
空谷回声 马寅初赞美张勋吗?李 慧
枕边闲笔 明朝色情文学流行泛想理 钊
史海钩沉 从文化的源头顺流而下雷池月
风雨人生 畅饮政治苦酒的文人王贵成
风雨人生 婚恋中的郁达夫朱旭晨
科文经纬 话说抽屉原理欧阳维诚
来搞摘登 袁世凯行贿之一例周英杰
来搞摘登 和 谐李明月
封 二 十二生肖图及跋(上)黄永玉 文画
封 三 诗书能医俗 翰墨可延年钟丕瑜 文画
书 屋 絮 语
? 澧 人
中国地域文化名目繁多,且各有千秋。举凡齐鲁义丐、燕赵屠狗、秦晋小调、巴蜀老酒、江浙书卷、闽粤红帆等,皆为大中华文明增色不少。
浩浩湘水,青青岳麓,万古一担好河山。说起“湖湘文化”,想必人们也不会陌生。有名的“潇湘八景”,曾引来文人骚客无数。我在网上比较过全中国诸多的“八景”介绍,感觉唯我“潇湘八景”的命名最富诗情画意,“平沙落雁”、“江天暮雪”、“远浦归帆”、“洞庭秋月”等无不具有古典主义的深邃意境。得自然地理之胜,湖南人文遂呈现郁勃不可遏抑之气。
最近由岳麓书社出版的《湖湘文化大观》一书,洋洋一百六十余万言。我在慨叹此书搜罗宏富之余,也试图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依愚见,所谓湖湘文化之特色,大抵可以“男人干大事,女人解风情”概括之。
先说“男人干大事”。近代以来的湖湘子弟劲直尚气,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从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到谭嗣同、唐才常、樊锥,从黄兴、宋教仁、刘揆一到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各个历史的转折处皆有湖南人相与指天画地。尽管每代之间的政治诉求差别很大,但对政治的强烈兴趣却是前后一贯的。
事情做大了,自然就信心十足。讲“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尚嫌不够豪畅,说“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才真正解了气。一百余年来风云变幻,政潮跌宕起伏,其间的苦乐悲欢,和湖湘子弟的关系是何等紧切!
再说“女人解风情”。考察一地之风俗,切不可忽略当地之女人。人们常说“湘女多情”,话虽说到了点子上,但展开得不够,尤其缺乏比较的视野。
一般而言,北方的女人朴实率真,有野风吹放之美,只是感情不够细腻;江浙的女人温婉柔媚,有临水照花之韵,但举止似过于矜持。比较来看,湘女既有温柔缠绵的一面,又有火辣野性的一面,因而在雅与俗、动与静之间保持了平衡,颇为符合男人的审美取向。尤为突出的是,湘女乐于分享男人们的奇思妙想,并且时常予以鼓励。她们渴盼自己的心上人功成名就,因此心理脆弱的男人将不胜其鞭策。
炎炎夏日,不耐枯坐。草此小文,一以遣时光,一以抒乡情。
中国历代书法家——
米 芾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海岳外史等。北宋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兼鉴定家。祖籍太原,迁襄阳,因号“襄阳漫士”;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因其举止颠狂,性情怪异,嗜洁成癖,遇石称“兄”,顶礼膜拜,人称“米颠”、“米痴”。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宋徽宗赵佶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又称“米南宫”。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书家”,而以体势骏迈为第一。
其书初学唐楷,由颜(真卿)入柳(公权),转研欧(阳询)、褚(遂良),尤于褚书浸蕴颇深。后从苏轼之言而溯魏晋,深得王献之笔意。真、草、隶、篆、行莫不能工,而以行、草见长。每日临池不辍,自谓“一日不书,便觉思涩”。其书体既重整体气韵,亦兼细节完美,讲究“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骨筋、皮肉、脂泽、风神兼具,潇洒奔放而又严于法度。苏轼论为“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存世书迹有《参政帖》、《苕溪诗》、《蜀素帖》、《虹县诗》、《多景楼诗》、《拜中岳命诗》、《方圆庵记》、《天马赋》、《元日帖》等,而以《多景楼诗》为其晚年代表作。
米氏画多为水墨山水,不求工细,妙于熏染,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画史号为“米氏云山”。画作有《研山图》、《云起楼图》、《春山烟霭图》等。《研山图》手卷为水墨纸本,上有米氏所题撰行书《研山铭》三十九字,为其存世之三件大字作品之一;所谓“研山图”,则是一块山形砚台。该铭、画自宋迄清辗转收藏于内府及民间,而于近代流落日本。2002年被某拍卖公司征集回来,在国家文物局指定的定向拍卖中以两千九百九十九万元的高价回归祖国。论者谓该铭刚劲强健,筋雄骨毅,奔腾放达,婀娜多姿,乃米氏成熟之作。
米氏嗜石成癖,探瑰抉奇,以供清玩,自写《拜石图》,相传有“瘦、秀、皱、透”四字相石法。所著有《书史》、《画史》、《画评》、《砚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及《山林集》(已佚)等。
(万 方 文)
欺世盗名的“读经”运动
——兼及“文化保守主义”
? 张远山
2004年以来,“文化保守主义”风头甚健,尤以蒋庆先生允称健将。他选编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号称“中华文化经典中的必读精华,中华文化的宝藏尽在其中”。我不禁大为佩服:若非通读过全部中华文化经典,而且下过一番审思明辨的汰选功夫,谁敢断言“必读精华”“尽在其中”?再细看所选书目,我又深感惭愧:我酷爱的诸多经典竟然无一入选,莫非它们均属不必读的糟粕?
一、误人子弟的混淆视听
读完《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前言》,我就明白了“中华经典”只是挂出的羊头,卖的狗肉却是“儒家经典”。《前言》虽未明言,但编者毫不含糊地把非儒家的一切中国经典都排斥在“中华文化经典”之外,也把非儒家的一切中国文化都排斥在“中华文化”之外。读经论者盗用“中华经典”的名义推销“儒家经典”,又盗用“中华文化”的名义推销“儒家文化”,实为混淆视听的欺世盗名,其思路与主张“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董仲舒略无二致,其手段则因偷偷摸摸而更为等而下之,缺乏其宗门先辈孟子那种“事无不可对人言”的“浩然之气”。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不料圣人已死,大盗依然不止。
一一驳正读经论者盗用名器、混淆视听的蹩脚八股文太费笔墨,也不值得,姑且以《前言》为例(【儒家】均为笔者所加):
本《诵本》所选是中华【儒家】文化经典中的必读精华。所谓中华【儒家】文化经典,是指中国历史上长期公认的体现【儒家】圣贤义理之学的诸【儒家】经典,即【儒家】六经、【儒家】四书、诸大儒代表作以及具有深远影响的选本;所谓【儒家】精华,是指诸【儒家】经典中最能体现【儒家】圣贤义理的【儒家】核心价值,即最能体现【儒家】常道【儒家】常理所蕴涵的【儒家】思想精髓;所谓必读,是指作为一个【儒家】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必须了解的最基本的【儒家】经典内容,即不了解这些【儒家】经典内容就不能成为一个【儒家】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本《诵本》加起来总共十五万字,在中华【儒家】文化浩如烟海的【儒家】经典中只是一个很少的数目,但这十五万字代表了中华【儒家】文化经典中的精华,记住了这十五万字,就记住了中华【儒家】文化经典中的【儒家】核心价值……本《诵本》具有【儒家】道统上的传承性——按照中国【儒家】传统的看法,【儒家】圣贤是【儒家】文化之本,【儒家】文化由历代【儒家】圣贤创造……本《诵本》是诵读中华【儒家】文化经典精华的系统教本,中华【儒家】文化的宝藏尽在其中矣!……对处于婴儿年龄段的儿童,因不会说话,须父母、长辈或保姆每天定时将本《诵本》读给婴儿听,或定时放本《诵本》CD朗读光盘给婴儿听,使婴儿从出生之日起就得到【儒家】经典的熏习与护持。对处于幼儿年龄段的儿童,因开始学说话,父母、长辈或保姆须定时逐字逐句教幼儿看着本《诵本》诵读,让儿童一开始说话时说的就是【儒家】经典的语言,一开始接触到文字时看到的就是【儒家】圣贤的文字。
(蒋庆《中华【儒家】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前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倘若读经论者确已秉承儒门“诚”“敬”衣钵,就必须“举一反三”地更正其全部文字,襟怀坦白地承认所欲推销的仅仅是“儒家经典”,旗帜鲜明地直言所欲宣扬的仅仅是“儒家文化”。倘若希圣慕贤的读经论者业已抵达“闻一知十”(孔子)的境界,就必须归还盗用的名学公器,把“读经”主张更正为“只读儒家之经,不读百家之经”。只有加上不可或缺的定语“儒家”,才能确保非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