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判断林沐白为“窃国大盗”的地步——毕竟人家刚刚才住持赈灾回来,岂能如此不分青红皂白就给功臣扣帽子?所以他们拒绝署名。
第224章讨逆臣林沐白檄()
第224章讨逆臣林沐白檄
那两名汉子见势不对,暗道不妙,就想分头行动。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又从左和右两边,杀出两队官差,大概十多个人,把这几个鬼鬼祟祟的人死死围住。
一队官差的领头鼻子下面八字胡,他骑着马饶了两圈,细细一看,突然乐呵呵一笑。
抱拳行礼,向右边来的那对黑衣官差中,一个面色冷酷发白的汉子,朗声说道:“幸会,原来是张百户来了,大理寺好手段,小弟佩服。”
答话的这个汉子眼皮往上一抬,毫无血色的脸上挤出来一道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然后一字一句,道:“阁下太过谦虚了,你们狱司的小子们动作也不慢呀。”
原来,他们是邢狱司和大理寺的人。
八字胡是狱司丁颗档头应马,而白脸汉子则是大理寺一张姓百户。
不过,论正式官职的话,张姓百户却要比应马要高一阶。
但是,两人见面,却很融洽。
应马没有再接大理寺白脸人的话,收起笑容,马鞭抽了一下马屁股。
纵马上前几步,脸上露出一丝丝残忍,然后对被包围的那两个人说道:“两个兄弟,你俩身上藏了东西,还是交出来比较好。要是等等我们狱司动手了,你俩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风呼啸着吹着,卷得满地的树叶漫天飞舞,冷!
北风刺骨,旁边的路人都看到这边形势不对,脸上带着畏惧的神色,绕路而走。
不免指指点点。
官差们一个个脸色凶狠,牙关紧咬,喘着粗气。
右手已经探到了左边腰间的刀柄上了,只等顶头上司一个命令。
就要把这两人碎尸万段。
人群之中,被围住的两个人并不答话应马。
互相对视了一眼,紧紧只是一瞬。
两个人心神意会,要决然反扑。
人如闪电,腾空而起,一脚踏在马背上。
借力猛地从马背跃起,在空中抽出了藏在袖子的兵器。
剑光闪烁,飞快的一剑,朝一个大理寺差吏头颅砍杀而去。
那差吏不慌不忙,用一种看死人的眼神盯着两个人。
忽的一声冷笑,飞快地拔出手中钢刀,同样腾空而起。
与此同时,他左右两边的官差弟兄见状,兀自一言不发,神色稳重,提刀直奔那两人而去!
兵器碰撞的声音,官差的嘶吼声,夹杂着北风。
一剑又一剑,带起满地树叶尘土飞舞,官差们身形展动,各自拿出看家本领。
但是,被围住的两人,武功相当强悍。
两队官差加起来虽然有近二十人之众,打斗之中占了上风,但是一时竟不能把这两人生擒拿下。
应马和张百户都很清楚,久则生变。
这件事事关重大,林大人和寿王等人早已经下了严令。
必须堵住这些人,否则一旦引起天下动荡,自己几个人小官差,定是没有活路!
两人不敢马虎,各自相看一眼,从马上飞身而出。
两个都亲自上阵,加上两人常年厮杀,办案拿人的时候。
少不了和人打斗,所以,在这种环境下,两个人的打斗经验和武功都极其丰富、高强。
双方又鏖战了一会没事,这才把两个贼人制服。
不过,这种生死相拼的情况下,从两个官差头子动手之时,就注定活捉是不可能的。
所以手下的官差们把两个人砍成了肉泥。而大理寺人手方面,几个人轻伤,一个弟兄重伤。
人死了之后,大理寺差吏马上搜身,很快从两个人身上搜出来两个信封。
两贼一人带了一个纸封,官差头子拿过来仔细一看,正是《讨逆臣林沐白檄》!
应马低低的语气咒骂了一声,怒道:“贼?赵王狼子野心,才是国贼!若不是忌惮燕王,他早就反了,哼,林大人我看就好得很,才不是什么国贼。”
张百户把密信拿过来一看,接了应马的话,说什么?
“呵呵呵,林大人此次主持新政,陛下为了新政的顺利推行;先是给林差授予了内阁大臣,后面林差又被天子钦差为新政总理大臣。”
“为了给新政开道,陛下甚至不惜开启京察,甚至让林差主持,诶……”
“这些人,是不是傻呀?”张百户戏虐一笑,喃喃道。
应马重重点点头,道:“这八百里京师谁不晓得勇冠三军的燕王是个大孝子?哈哈哈,皇上要这么干,谁还能挡着不成?”
挡呢,怕是挡不住了。
毕竟,军方的最强势力是天子的,这,就足够了。
至于赵王,现在要掀起什么风浪,难。
信现在截到了,不过,谁去交了?
这,可是一份大功劳!
截住一封檄文,赏银可有五十两,这是寿王和林差亲口应允的。
林差说得清清楚楚,又一向说一不二。
应马双眼放光,不过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选择了江湖规矩。
于是面露一笑,诚恳的对张百户说道:“百户大人,这两个家伙是你们大理寺拦下的。
而且,你们大理寺还受伤了不少兄弟,兄弟我就不贪功了,你们去交吧,嘿嘿,回头领了赏可别忘请弟兄们喝两盅。”
天大的功劳到手,一百两银子,应马说让给自己,而张百户竟然很淡定。
凭应马和张百户现在两人的俸禄,一年都没有这么多的。
按理说,张百户应该是一顿狂喜的。
沉默了许久,张百户抬起头,死人一样的脸色依旧淡定。
他摆了摆手:“档头客气了。刑狱卒司更迭不止,档头正需要做些事显手段,在下怎可抢你的功劳?
再者说,在下一向对银子也不感兴趣,够用够吃饭就行,反正我这条命是皇上的,说不定哪天就没了。”
“诶。”应马摇摇头,严肃道:“百户大人高义,下官佩服,不过,日子还是要过好呀!”
百户笑而不语。
应马哈哈一笑,拱手一拜,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等这件事办完了,下官一定百户大人还有大理寺的兄弟喝酒!”
第225章红颜祸水()
第225章红颜祸水
“客气。”
应马回头看着自己的一众兄弟,大声道:“都愣着干嘛呀,还不给百户大人道谢?”
闻言,狱司八九个大汉抱拳,齐声拜谢道:“谢百户大人。”
于是,双方人马互相抱拳道了声谢,然后又各自回去值守了。
京师氛围紧张,赵浙两党狗急跳墙,无所不用其极。
意图勾结地方军政大员,引起帝国动荡,借此反扑,阻止新政推行。
这一场事关帝国权力之争的国本之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但是却比任何一场百万大军交战的战争都要可怕,赢,自不必说;若是输了,皇帝要倒下,林沐白和寿王等主张新政的官员,一个也甭想活下去。
而燕王也定会率军南下,到时候各方混战,诸侯割据,中土崩裂!
林沐白,就是千古罪人。
所以林沐白也在心里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把赵浙两党按下来。
只要这段时间他们做不了什么,后面,他们就更做不了什么。
因为,林沐白在后面,也会逐渐剥夺地方军政大员的权力。
特别是总督、巡抚、布政使,这些大官,手中权力滔天;在地方几乎都是开着一言堂,手下的人也不敢顶撞。
因为,地方的基础官员知道,天子固然威严,但是山高皇帝远。
皇帝不可能随时管着自己,随时能要了自己的命的,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而不是天子。
林沐白对这些事,实在是太清楚了。
在他自己那个世界的古代,多少王朝亡于内乱?
大商帝国立国之初,承继前朝体制,但其地方行政体制更加严密。
大商太祖皇帝,在商初废除了前朝权力过大的行中书省。
然后在文武百官的建议下,改置布政使司,下设左、右布政使,总掌一省之政令。
管理民政事务。
同时,又设有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别负责一省之刑名按劾与一方之军政。
虽然三司长官在品级上虽有差别,但同为地方大员,彼此分权独立,各自直属中央。
林沐白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了,对这些事情也算相当理解了。
十多年前,大商朝北疆乌蛮族人崛起,屡次兴兵犯境。
先帝在位时,几乎是集齐全国之力对抗乌蛮人,谁知不但没有打压乌蛮下去。
反而被乌蛮大军连破数十州县,先帝驾崩后,光武帝继位,一直是奉行韬光养晦之策略。
收缩战略防御,不出动危机,但是也没有解决问题。
后来,储君亲自带兵北征,却不曾在,在困龙原,兵败自杀!
后来,勇冠三军的燕王崛起,才暂时把乌蛮人挡在了关外。
但是,随着南倭、北“虏”以及各地农民起义纷起,地方分权的原则越发不适用于时局,所以就有了巡抚、总督的设立。
巡抚虽总揽一方军政,但名义上并不是三司的上级机构,且还要受到巡按或者其他钦差御史的监督,此时的巡抚还并不能完全视作执掌一方的大员。
相比巡抚,最初因军事需要而设立于边疆地区的总督,其临时性更加明显。总督掌管一方,总兵、巡抚等俱受其节制。
因关系到边境的治乱安危,故而光武帝对于总督的委任较为慎重。然而囿于目前几派党争,政局的混乱。
总督设置作为一种制度在现在并不算普遍,但是,林沐白却必须把这个东西扼杀于摇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