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林沐白叹了口气,恋恋不舍的看了眼空空如也的闺房,凭直觉他认为这个如烟姑娘背后大有故事,只可惜今日无缘得见。
于是几人拨开人群,大摇大摆的冲出了玉香楼。
衙门暂时也没回去的必要,加之寿王的心情极差。
不如找个客栈,先给寿王消消气吧。
于是两人趁着夜色,寻了一家客栈。
在客栈是安全的,因为就算有官兵追查上来,林沐白有千户的令牌,斥退他们就是了。
寿王坐在窗台边,打开了窗户,迎着阵阵清爽的凉风,出神地看着窗外。
良久都一语不发,脸上冷如凝霜。
林沐白关上了窗户,对寿王说道,“天凉,瑞清当心受风寒。”
寿王重重地叹了口气:“我不怕受风寒,倒是这大商,怕是受风寒已深了!”
林沐白点点头,道:“对,没错,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推行新政。”
瑞清道:前年年末,我从藩地回京,有一次早朝的时候。
亲眼目睹,朝堂上数十位御史、侍郎、尚书联名上奏。
说当年夏季大旱,冬季提早,天有异像,乃是人怒以致天怨。
要皇爷爷轻税薄赋,以安天下。
皇爷爷准了,取消了矿税,又减免了茶税等十余税,结果呢?
去年入冬不还是照样早?夏天不还是照样旱?”
林沐白想告诉寿王,这些是气候问题。
说不定是撞上了冰河时期,你皇爷爷就是一分税不收都是这样。
不过话到嘴里又咽了回去,让瑞清理解这些常识还是有些为难他了。
于是说道:“瑞清,就算那些人说的是真的,你皇爷爷做这些也不会让天下风调雨顺,而且只会招致更多的天怒人怨。”
“此话怎讲?”
“之前我不是给你说过吗?
你皇爷爷减的税都是商税,恰恰是给最有钱的商人减轻了负担。
而大商的农税作为国本,不但分文未减,而且还被下面巧立名目,大大地增加了。
底下人一面不能收商税,一面要完成上头的征收任务,就只能往农民头上摊。
农民没活路了,就只好造反,这就是如今天下动荡,民变四起的直接原因。”
寿王若有所思的沉吟了会,又问:“师父,所以你就想改革税政吗??”
秦书淮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重商税,轻农税,方是修生养息之道。”
“呵呵。”瑞清淡淡一笑,有些苦涩,道:“看到那些官员联名上奏的时候,我动摇了;但是现在看到这些人的举动,我更坚定了。”
林沐白笑了笑,道:“至少提升至目前的两倍。
另外,矿税、茶税、绢税、盐税在此基础上再翻番。
其实,这些并没有错,反而是正确的选择。
所以,也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因。”
这个大商朝的商税畸轻,因为皇帝的政策就是藏富于民。
所以商税一般都在值百抽二到值百抽三之间,这与后世动不动就17%的增值税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寿王又想了想,说道:“矿、茶、绢、盐均关乎民生,现在朝廷加税,其价岂不是要涨,百姓恐怕又要说皇爷爷搜刮民脂民膏了。”
林沐白淡淡一笑,道,“瑞清多虑了。你可知如今盐税几何?”
这个寿王还是很清楚的,说道:“一引盐(大概116。5斤)抽三钱,岁入大概一百万两吧。”
“那瑞清可知当前盐价几何?”
“这个……我还真有所不知。”
林沐白提高声调说道,“300文一斤!也就是说一引盐到了盐商手里,可以卖到三十五两!
否则那周孔二人,岂会勾结转运使,干掉了拦他们财路的柳庆元?
朝廷从三十五两中抽三钱,连个零头都不到,又岂会影响市价?可见真正抬高市价的并不是盐税!”
寿王一惊,道,“盐价300文一斤?听皇爷爷说,朝臣不断上奏称盐商不堪重负,要皇爷爷减税,皇爷爷在新政之前减到每引三钱。
他们明明可卖每引三十五两,还说利润无几,难不成这制盐的成本有这么高吗?”
现在这个大商朝,盐铁官营几乎销声匿迹。
朝廷明面上说官营,其实地方的官员早就把这些放出去了。
不管盐务,只管抽税,所以寿王不知道制盐的成本,故而有此一问。
林沐白道:“制盐成本在前朝就已经每引不足五十文了,到了本朝又改进了工艺,成本就更低了。
盐价高的原因,瑞清还需要我说么?”
瑞清听林沐白这么一说,当即明白了,恨恨道,“这帮贪官污吏,我会给皇爷爷说个清楚,总有一天,皇爷爷要将他们一个个揪出来,斩首示众!”
“呵呵。”林沐白轻声一笑,道:“瑞清哪,我们这次来扬州干嘛的?”
“嗯?”
“不就是来干掉这些大盐商的么?!”林沐白出了一口浊气,道:“!盐税如此,茶税、绢税等都是如此,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朝堂之上那么多的文官都喊着要为那些富商减税了吧?
因为给富商减税,就是给他们自己减税,就是给他们创收!要不然这些浙党人哪来的那么多纨绔子弟?”
瑞清重重的拍了拍桌子,冷笑道,“浙党这些狗东西,就是一群勾结的朋党。
本以为他们只是一群迂腐无能的书生而已,没想到背地里一个个手腕却灵活的很!
这次新政,皇爷爷本来只想修剪下这棵东林大树,却不想他们已糜烂至斯!
若今日非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我都不知道这棵大树已经长得这般大,烂的已经这么深,若是再不连根拔起,恐怕来日就要倒下来压垮皇爷爷的北平城了!”
第244章破门而入()
第244章破门而入
林沐白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寿王发泄,不发一语。
“反正我们这次来就是干这些盐商、贪官的,师父你与浙党不对付。
你只管去查,皇爷爷那里,我给你撑腰。
不论是谁,不论多大的官,只要查有实据,你身为钦差,一定不能轻饶!”
听到这里,林沐白轻笑一声,道:“瑞清,在处置这个盐商之前,我们先把这个转运使给办了?”
瑞清听完颇有兴致地,心道,就是之前那个扬州盐赋案当中的那个转运使?
林沐白一眼就看出来了,直接点头说道:“扬州盐赋案给你说过几次了,就不说了,要处理这些盐商,也要先把这个转运使给干掉。
但是,我觉得不妥当。”
瑞清嘿嘿一笑,道:“如何不妥?给玉香楼那两个姐妹报仇,咱们什么时候动手?”
“不急,先听我说。”林沐白说道:“刚刚那个陈狗少衣着华丽,光是头上的玉冠就值百八十两银子,他要是没贪赃就见鬼了。
大商朝的贪官无不与富商勾结,所以只要从城里的富商入手,肯定一查一个准。
要是先动了转运使,这些盐商肯定会有所警惕,到时候收藏罪证,咱们就难了。”
“哦?那你准备从哪个富商查起?莫要冤枉了好人才是。”瑞清又道。
林沐白轻笑一声,说道:“你放心,本差不会乱给人扣帽子的。
我要查的第一个,就是盐商周有财,此人断然不会冤枉。”
瑞清奇道:“虽然你说过这周有财,但是为何这么有把握?”
林沐白嘿嘿一笑,道:“在来之前已经打听过了,周有财和孔仁德是扬州城城内最大的盐商,下面的五六个小盐商全部由他控制。
而扬州的盐运都司与江淮转运使陈启升是族亲,也是陈启升将他推荐给吏部的,因为都是党人的关系。
吏部的人很快就任命了。
所以,可以说陈启升和盐运都司俩人已经控制了盐运,像他这种贪官,怎么可能不打这块肥肉的主意?
而他要将手伸到盐运上,又怎么可能与大盐商周有财没有交集?”
这些东西,都是林沐白在京城的时候,拿钱四处找人打听消息,才得到的一些秘闻。
瑞清想了想,说道:“你这些话说得有理,你现在经办江北新政,要不直接写一道新政总署令,这样你就可以调动扬州守军,办事也方便。”
林沐白摇了摇头说道:“这怕是不成的。陈启升经略扬州多年,势力盘根错节。
吴广亮在这待了几年,也不敢动他。
扬州的守军中,恐怕有不少是他的故交好友,如果调动他们,陈启升就一定会有所防备。”
“你觉得怎么办?”
“不如直接把狱卒司的人调来,加上我们的一千二百多名甲士,本差觉得,收拾陈启升已经足够了。”
“嗯,做事还是师父做的靠谱,严谨;我觉得这事儿得尽快,我实在是忍不住这口气。”
林沐白呵呵一笑,道:“放心好了,最多三天,我一定把周有财的案子办成铁案。”
说罢,林沐白立即出门来到隔壁房间,找到统领,把情况如此这般与他说了。
统领不多言不多语,立即独自出门,连夜去准备飞鸽传书。
现在去京师肯定来不及,层层飞鸽传书,速度自然很快。
第三天中午,大理寺和狱卒司两方的领头就带着五十多个诏卫赶到了。
不过为了搞突然袭击,林沐白还是决定等到深夜再去周有财家里。
这一天扬州城全城戒严,到处都是来来往往搜查的官兵。
其实,这是林沐白给吴广亮说的。
林沐白要是不说,吴广亮也不敢下令搜查。
但是不查的话,就会遭到其他人的怀疑,你身为知府。
在你的地盘上出了事情,你还不管?
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同时,也是防止周有财跑路。
于是,官兵名义上搜查打人的林沐白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