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买的里八刺、许多蒙古贵族以及元帝的玉玺。爱猷识里达腊逃往漠北,仍被
李文忠的部队紧追不舍。他设法摆脱追兵,到了哈尔和林才感到比较安全,
② 谈迁编: 《国榷》'498' (约在1653 年;重印本,北京,1958 年),1、3,第39—40、401 页。
① 龙文彬:《明会要》'364',1,第90—91 页。
② 关于邓俞的传记,见《明人传记辞典》'191',第1277—1280 页;《明史》'41',126,第3748—3751 页。
③ 关于妥懽贴睦尔和爱猷识里达腊的传记,分见《明人传记辞典》'191',第1290—1293 页,以及《明人传
记辞典》,第15—17 页。
… Page 82…
他在这里跟扩廓帖木儿的军队会合了。
皇帝是笃信道教的。1370年,他征召江西龙虎山的道教祖师张正常和道
教法师周元真到南京,向他们询问鬼神之理。张正常和周元真在光禄寺受到
隆重的接待。对皇帝来说,另一个重要的道教法师和占卜者为张中,此人在
1363年反对陈友谅的大战中的关键时刻曾经帮助过朱元璋。皇帝的学者顾问
宋濂此时在翰林院供职,1370年应皇帝之请写了一篇张中的传记,他利用了
①
1364年以来被皇帝保存的札记。皇帝很重视周元真的情况,我们也是从宋
濂给这个道士写的传记中了解到的。②
1370年5月,皇帝授予他的10个儿子中的9个儿子——太子除外——
以亲王的头衔和藩国。虽然诸王子有几年没有就国,但朱元璋要使他们担负
重大的国防责任的计划已是日益清楚的了。他的诸子中主要的是次子、三子
和四子:即秦王朱樉(1356—1395年)、晋王朱㭎(1358—1398年)和燕王
③
朱樉 (1360—1424年);他们的首府分别在西安、太原和北京。 当这些王
子10年以后成年之后,他们奉父皇之命镇守边疆,与蒙古人相持以兵。他们
都是很有能耐的人。
1370年6月,皇帝命令重开文官的科举考试。在这一年以前,主要吸收
文官的途径是由政府中的个别官员加以荐举。但是,这个制度为政府举用合
格人才的人数显然是太少了,因此皇帝要恢复传统的科举制度,以便为公职
提供有才之士。1370年6月5日的一道诏旨宣布,是年阴历8月将开征科考。
①皇帝指示,考试应该包括开始的三场:(1)经义和《四书》一道;(2)论
一道;(3)策一道。考试后之第五天,中式者还要经过箭术、马术、书法、
算术以及律的知识的测试。皇帝显然强烈地坚持箭术的重要性,因为他在发
布诏旨的几天以后又命令国子学生和州县学生都应该对它勤加练习。②
皇帝把他作为天子这一角色的精神义务看得非常严肃认真。1370年的大
早使他采取了斋戒沐浴三天的非常措施求神灵降雨。1370年6月24日,他
命令太子朱标及其他王子也斋戒尽礼。正好在黎明前之第四更时候,皇帝穿
着素色长袍和草鞋步行去宫外的岳渎坛。他铺上一张席子坐下,然后在烈日
中曝晒一整天。皇后和妃子在这一活动中准备了农民的粗粝之食,她们还亲
自为此目的下厨。皇帝搞了三天的曝晒仪式,后来又回宫继续斋戒。据记载,
五天以后,即6月29日,阴云密布,次日便沛然降雨了。③
皇帝虽然自己表演了祈雨师的角色,但他又采取步骤限制人民的宗教活
动。1370年末,他下令禁止一切非正统的宗教教门,尤其严禁白莲教和明教
(摩尼教)。他甚至禁止帝国境内所有人民祭告天地,宣布人民的这种活动
① 宋濂:《宋文宪公全集》'488' (明初版;重印本载《四部备要》,台北,1970 年),3,第16—17 页。
陈学霖:《张中和他的预言:一位明初道士的传奇的传播》'21',载《远东》,20,1 (1973 年7 月),第
65—102 页。
② 宋濂:《宋文宪公全集》'488',9,第14—15 页。
③ 《明史》'41',116,第3560—3565 页有关于朱樉和朱㭎的记述。关于朱棣,见《明人传记辞典》'191',
第355—365 页。关于诸王在洪武受封的情况,见后文第一表 (《蓝玉案件》节内)。
① 《国榷》,'498',4,第415—416 页。
② 复燮编:《明通鉴》'210' (约1870 年;重印本,北京,1959 年),1,第247 页。
③ 《明实录·太祖实录》'380',53,第1033 页。
… Page 83…
为“非法”;他说,只有天子本人才能奉祀天地。平民百姓只准在年终祭拜
祖先和灶神;农村中的农民则只准在春秋两季拜土地神。④
当前元朝统治者的孙子买的里八刺于1370年7月到达南京时,明太祖给
了他祖父一个庙号,称为顺帝,这是指这样一个事实:已故中国的元朝君主
已顺从天命离开了中国。在正式入宫朝见皇帝时,买的里八刺也被授予封号,
并赐第于南京。1370年7月12日,皇帝在南郊郊坛把他战胜元朝之事祭告
于天;次日,他又在太庙祭告此事。
1370年夏,旨在恢复受严重战祸之害的地区的经济政策正在贯彻之中。
这时推行了开中法,把粮食分配到山西这个萧条和贫困的地区。这是一种颁
发凭证的制度,给商人提供了利润的刺激;它诱使商人用自己的资财运粮食
到西北去。为了酬报商人水运的粮食,商人们被授以盐引,从而能从政府处
买回食盐,然后又在零售市场销售获利。经营积极性很高的商人们发现,他
们可以雇佣农民在边境地区种植粮食,因此节省了从内地运输粮食的费用。
他们照旧收取盐引:盐引是按照距离边境的远近和交纳谷物的质量来计算
的。这个制度刺激了边境的农业生产,也为洪武时期提供了平稳的粮价。①
1370年政府还采取了另一个措施来整顿帝国的资源。皇帝命令户部要求
全国所有户口在当地政府注籍并领取官方的户帖,户帖上面开列成年男子的
名字、年龄以及财产。安徽徽州祁门县在1371年的一份现存户帖就载明,该
户主有耕地0。854亩,一间草屋和一头黄牛。因此,户帖制度要求提供和记
录国家为制订财政计划而感兴趣的详细的资料。②
为了重新搞活他的家乡——安徽凤阳——的经济,1370年7月皇帝命令
长江下游地区的苏州、松江、杭州、湖州和嘉兴等县的约4000户迁移到那里
去。这些户在本籍都无田地,他们在凤阳分配到了田地。凤阳在14世纪40
年代曾遭受一系列时疫的打击,本已人口凋零,在其后的20年中又因红巾军
的战争而使人口继续下降。
1370年秋,北伐胜利军的将领们班师回南京受封。徐达和李文忠于 11
月25日抵达南京,皇帝亲迎于城外的龙江地方,以示极大的尊宠。皇帝在南
郊按惯例把凯旋之事告天之后,他要宋濂等文人学士详细讨论以一种新贵族
制度来酬庸报功;这是皇帝所希望建立的制度。宋濂和皇帝在大本堂——这
①
是举行礼仪和教导太子的殿堂——对这个新制度商讨了一整个夜晚。 11月
29日,皇帝细心地给徐达、李善长、李文忠、冯胜、邓俞和其他许多领袖们
②
颁授了贵族爵衔。位列第三的李文忠负责大都督府,这个职位在南京拥有很
大的权势。
或许,皇帝在 1370年最重要的创举是在皇城东边的宫门内建造了奉先
殿。皇帝曾经询问他的学者…顾问们关于皇族奉祀的问题,同时指明已为此目
的建立了太庙。但是他认为,在太庙献祭得严格遵守前人的先例,这就不可
④ 《明实录·太祖实录》'380',53,第1037 页;塚本俊孝:《洪武帝与佛道二教》'515',载《岐阜大学
研究报告 (人文科学)》,14 (1966 年3 月),第36 页。
① 见王崇武:《明代的商屯制度》'543',载《禹贡》,5,12 (1936 年8 月),第1—15 页。
② 韦庆远: 《明代黄册制度》'560' (北京,1961 年),第19 页。
① 陈鹤:《明纪》'53' (1871 年;重印本见《四部备要》,台北,1965 年),3,第134 页。
② 《明人传记辞典》'191',第885 页;《国榷》'498',4,第428—431 页;泰勒:《明太祖与勋贵》'505',
载 《明代研究》,2 (1976 年),第57—69 页。
… Page 84…
能每天作家祭活动。他询问,怎样能在阴历每月朔望之际的晨昏行祭拜之礼。
他要当时在礼部供职的临海 (浙江)学者陶凯找出能做这种祭祀活动的古代
先例。陶凯只能找到宋代有此先例,那时曾经修建了一个钦先孝思殿。根据
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出处,皇帝就命令兴建了这个奉先殿。这个新殿里供奉
着明太祖的四世祖考。除每天烧香之外,每月朔望还要给祖先的神灵换上新
祭品。在祖先们的生日和忌日都要上供,一切“如家人礼”地办理。有些礼
仪从太庙移到了奉先殿履行。①
皇帝很有决心在祭祀之日实行斋戒,作为表率。为了推动这种努力,他
命令陶凯铸造一个铜人,手执竹笏,上面刻有“斋戒”二字。他告诉臣下,
这个铜像要在他斋戒之日展示在他面前,使之起到提示者的作用。②
① 《明会要》'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