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蓝玉案件
在1393年和1394年之间,又搞了一次权力的再分配。促使权力进行再
分配的事件,或者简单地说这次权力再分配的最明显的标志,便是1393年3
② 传记见 《明人传记辞典》'191',第909—910 页;《明史》'41',129,第3804—3808 页。
③ 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可见陈文石:《明洪武嘉靖间的海禁政策》'59',(台北,1966 年),第27—34
页及以下。
④ 张维华:《明代海外贸易简论》'42' (1955 年;重印本,上海,1956 年),第17 页。
① 下面的讨论据张维华:《明代海外贸易简论》'42';以及《明史》'41',75,第1848 页。
② 苏均炜:《16 世纪明代中国的日本海盗》'474' (密歇根,东蓝辛,1975 年)。
… Page 112…
月22日对蓝玉的处死。在此同时发生的事是,在北方边境上任命了几名王子
驻守北方边境的要冲,以及免除了自14世纪60年代以来参加建立王朝的其
他有功将领的职务。
①
蓝玉案件的细节至今尚不清楚,因为现存的记录不完全。1392年12月
蓝玉赢得了对月鲁帖木儿——此人是西部的建昌和甘肃一批叛乱分子的领袖
——的一次重要军事胜利。蓝玉捉到了这个蒙古人领袖并把他送往南京;皇
帝即下令对他处以死刑。在这时,蓝玉施加压力要皇帝授权他在四川边境地
区设立军事卫所,并且开办军屯事务。这件事被批准以后,蓝玉再进一步请
求准他召募当地农民,以便为向更远的西部的军事侵袭作准备。但是皇帝批
驳了这项建议,所批驳的理由不详,或许是他相信这样的讨伐行动得需要一
支很大的人马。这是他不容许做的事。皇帝反而命令蓝玉从战场上撤回他的
军队,并解除了他的指挥权。②
1393年1月初,皇帝任命蓝玉、冯胜、傅友德和其他重要人士担任辅弼
新太子——朱允炆——的正式职务。史料中没有交代这样做的理由;也许皇
帝是想给这些将军们以显赫的地位,同时使他们在东宫官属的监视之下不能
为患。也许他是想建立东宫对于其余诸王子的军事优势。黄子澄和其他著名
文人正是在这时被任命为未来皇帝的侍读等官。③
此后不久,即1393年2月28日,皇帝命令他的另外四个儿子去北方就
国。第一次任命的王子已于1378年和1380年派遣前往 (见表1)。在这一
次,诸王子被遣去监督在某些将军被解除兵柄后无人负责的各个卫。其中三
④
个王子在府第完工之前得使用临时住宅,但是他们都分道就国。三个王子赶
在府第完工前就要被派去就国,这一事实就表明了他们离京的安排是一次急
匆匆的行动。这四个王子的名字如下:肃王朱楧(1419年死),他的王府在
①
甘州,但他临时住平凉;辽王朱植 (1424年死),他的王府在广宁 (今辽
②
宁北镇县),而临时住在大凌河正北之地;庆王朱■ (1378—1438年)的
①
王府在宁夏,但他临时住在韦州的附近地方; 宁王朱权,他的王府在大宁。
②
3月14日,洪武帝命令以太原为基地的晋王朱㭎率山西和河南的军队出
③
长城去今内蒙古地方加强防御工事和建设屯田。在蓝玉死后不久的4月17
日,王府在大同的代王朱桂(1374—1446年)奉命带领亲兵出长城去会合晋
④
王,并受后者的节制。由此可见,诸皇子被调派到边境防御紧要地方和罢免
① 见《明人传记辞典》'191',第790—791 页。
② 《国榷》'498',9,第735 页。
③ 《明通鉴》'210',1,第502 页;《国榷》'498',9,第736 页。关于黄子澄的传记,见《明史》'41',
141,第4015—4017 页。
④ 《国榷》'498',10,第738 页。
① 《明史》'41',117,第3585 页。
② 《明史》'41',117,第3586—3587 页。
① 《明史》'41',117,第3588—3589 页。
② 《明史》'41',117,第3591—3592 页;传记见《明人传记辞典》'191',第305—307 页。
③ 《明通鉴》'210',第506 页。
④ 朱桂、朱楧和朱植在1392 年4 月1 日重新安排了新领地。他们原先的任命不在这些重要的边境地区。《明
… Page 113…
大部分有成就的将领都发生在蓝玉被审理的时候。
蓝玉案件由锦衣卫指挥蒋举发,据蒋报告,蓝玉一直在阴谋策划兵
变。同时还提出了对蓝玉的其他一些不满。它们包括:他作为军官滥用了他
的官员特权;他非法地用纪律制裁他的官兵;家中过多地在府邸蓄养奴仆和
家臣。据史料所示,蓝玉由于自认为他在东宫的职位不够高而发了脾气,因
此他决定冲击皇帝的权力。
蓝玉在受审时据称对他的叛逆罪供认不讳,同时在他的招供过程中他把
许多侯爵以及吏部尚书詹徽都拉扯在内。詹徽在1390年曾主持审理李善长,
现在又奉旨来受理蓝玉一案。但是,蓝玉的供词把詹徽也拉进他的阴谋之内。
最后,这两个人都丢了性命。蓝玉在1393年3月22日被公开肢解,其他许
多人——也许其数多达20000人——是在那一年春天被处决的。当时任职于
⑤
东宫并且正在南京的冯胜和傅友德两位将军可能去观察了行刑。一个月后的
4月22日,这两位将军被派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受朱棣的节制,①
在蓝玉被清洗的一案中许多功臣性命不保;这使得人们有理由猜测,之
所以要实行这种清洗,就是要消除可能威胁皇位继承人的那些有权有势的人
们。为了辩明他的行为的正确性和为了站在他的立场说明经过,皇帝发布了
《逆臣录》,它记述了蓝玉案中所涉及的16名勋贵。他们包括一个公爵、13
②
个侯爵以及两个伯爵。 皇帝想给蓝玉和胡惟庸两件清洗案做个了结,他在
③
1390年9月7日给胡党和蓝党的所有幸存者发布了大赦令。10月15日当他
发布这方面的一道赦令时又重申了这一大敕令,承认仅在蓝玉清洗行动中就
有约15000人丧失了生命。④
10名最重要的王子在1393年冬天来到南京,或许是同他们的父皇商量
南京的政治形势。他们是五人一批来的,秦王(朱樉)、晋王(朱㭎)、燕
王(朱棣)、周王(朱橚)和齐王(朱榑)于9月朝觐南京;代王(朱桂)、
肃王 (朱楧)、辽王(朱植)、庆王(朱■)和宁王(朱权)在10月上朝。
⑤显然是针对着有一名王子可能会发动政变,1394年1月初皇帝给诸王子发
布了一部《永鉴录》,它里面记叙了那些曾因反对君上而遭受国灭处分的王
子们的历史。⑥
⑦
除了上面所述的两种著作之外,皇帝还编纂了其他几部作品:它们都是
以这种方式直接由蓝玉的清洗案件所促成的。《稽制录》编于1393年而发布
于三年之后,它的编成是因为皇帝发现蓝玉没有遵守有功贵族禁止过奢侈生
活的规定。这一著作详细规定了功臣们的住宅的大小、轿子的装饰,等等。①
史》'41',3,第40 页。关于朱桂的出兵长城以外,见《国榷》'498',10,第741 页。
⑤ 《明人传记辞典》'191',第454 页;《国榷》'498',10,第739 页。
① 《国榷》'498',19,第741 页。
② 《明纪》'53',6,第9 页;《明史》'41',3,第51 页。公布日期是1393 年3 月26 日,仅在四天以后。
关于《逆臣案》的书目说明,见李晋华:《明代敕撰书考》'320',第18 页。
③ 《国榷》'498',10,第744 页。
④ 《国榷》'498',10,第757 页;《明人传记辞典》'191',第791 页。
⑤ 《明纪》'53',6,第10 页。
⑥ 《明通鉴》'210',第512 页。关于《永鉴录》的书目说明,见李晋华《明代敕撰书考》'320',第18 页。
⑦ 即《逆臣录》和《永鉴录》。
① 《国榷》'498',10,第742 页。关于《稽制录》的书目说明,见李晋华:《明代敕撰书考》'320',第18
… Page 114…
《世臣总录》在1393年编纂成功并分发给了官员们,它收集了奸佞和贤能大
②
臣们的言行记录,寓有劝戒之意。最后,皇帝命令刘三五监修洁本《孟子》。
有些传播所谓的“犯上作乱”的话语都经删削。总起来说,大约有85段被删
掉,只留下了170节。皇帝禁止学校或考场用那些删除的段落考试士子。但
③
是,足本《孟子》并未禁止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