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隋唐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暴动发生了,他们认真地试图在长江下游建立一个独立的地区政权;从875 
  年到884年,一场大规模的民众起义爆发了。起义者攻陷了唐朝的首都并占 
  据它达两年多时间。王朝如今是真正毁灭了。从884年到907年,一批地区 
  性的政权先后建立了起来,其中有一个地区政权给予了唐王朝以致命的打 
  击。 
       考虑到这一系列的发展,造成唐王朝没落的大规模起义似乎是不可避免 
  的;9世纪中期见多识广的官僚们已经发觉事态及其根源的严重性,并向皇 
  帝表示了他们的忧虑。许多传统的中国学者,以及当代严肃的历史学家,都 
  从将近一个世纪以前便已开始恶化的经济状况来探索晚唐民众起义的根源。 

                           唐朝后期财政政策的背景 

       780年推行的两税法并没有减轻纳税农民的负担。此法将多种赋税负担 
  固定为一年两次的标准课征,废除所有其他名目,放弃专卖税,原意是以此 
  来稳定农民的经济地位。但在两税法实行后其他赋税仍未停止征收。更为严 
  重的是,征收基本税的方法对农民极为不利,因为正式赋税是按货币计算的 
   (尽管征收时不一定是货币),并且计算的标准很高,因为在780年发生过 
  严重的通货膨胀。对于农民来说,不幸的是,8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严重通货 
  紧缩继续了一个很长的时期,在其末期实际上以实物折付的税额是原来份额 
  的三至四倍。没有免过税,也没有按商品重新调整税额。理由很简单,因为 
  政府需要额外的收入来支持德宗(780—805年)和宪宗(805—820年)时期 
  进行的范围广大而且花费巨大的国内战争。盐的专卖也几乎立刻被再次采 
  用,成为中央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进一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① 

① 关于这些财政问题,见堀敏一:《黄巢之叛乱——唐末变革期之考察》,《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 13 

 (1957 年),第28—29 页。《资治通鉴》,卷242 第7799 页。崔瑞德:《唐代的财政管理》(剑桥,1970 
年),第46—47 页。崔瑞德:《安禄山之乱以后的盐务使》,《大亚细亚》(新版),4。1 (1954 年), 
第70 页以下各页。 

… Page 413…

       此外,政府找到了另一种重要财源,即由地方官员以“进献”为名在固 
                                        ① 
  定的节庆之日向皇帝内藏库进贡。这样的贡献在设立两税法以前不久曾被废 
  除,但马上恢复,并成为更多的非法赋税义务的一个来源。这些“进献”成 
  了政府收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地方官员以此来博得皇帝的恩宠,例如有 
  一个最献殷勤的官员每日向宫廷“进献”。像所有其他赋税的来源那样,“进 
  献”最终也是从备受压迫的农民身上榨取的。 
       以上这些税项和其他临时的开征,再加上普遍的增税,为宪宗重建中央 
  集权的成功的政策提供了资金。但是他的努力却使政府的财政空虚,他的继 
  承者发现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经济紧缩措施,包括大量精简由政府维持的军 
  队。 

                               社会不安和反抗的增长 

       虽然宪宗的继承者们没有像他统治时那样要支出大量军费,但是,不仅 
                                                        ② 
  对盐,而且对茶、麺和酒的专卖收入继续增加。为了逃避赋税而抛弃自己土 
  地的农民不断增多,他们成为乡村地主日益增大的庄园的佃户;这种被庇护 
  的佃户不为政府赋税所扰,从而给政府提出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和财政问 
  题。然而,政府并没有减少地方的赋额,反而干脆采取一种“摊派”或“均 
  摊”政策,即让每个逃亡农民的赋税负担分派在他的同村人身上,这样一种 
  露骨的连坐办法使已经恶化了的事情更加不可收拾。 
       9世纪的40年代和50年代相对来说是稳定的和平静的。但是有种种迹 
  象表明,政府已陷入严重的经济困难之中。845年武宗灭佛的部分原因是为 
  了解决这些紧迫的财政问题。在宣宗统治时期(847—860年),政府每年平 
  均收入 (包括两税和盐、茶、酒专卖在内)为9 220 000缗。但这比通常和 
  平时期岁出尚差整整3000 000缗,因此,就必须预征以后年份的赋税来弥补 
         ① 
  亏空。专卖税继续全面推行,但是弊端和有组织的逃税造成了政府实际收入 
  的下降。 
       在9世纪前半期,最沉重的租税负担落在富饶而且经济上进步的长江下 
  游地区。结果是极为悲惨的,因为那个如此富饶和安全的地区被压榨到了不 
  堪忍受的程度。这个事态的发展对于唐王朝来说是最严重的。长江下游流域 
  一般是不受外来敌人威胁的“安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特别重要的是这 
  一地区效忠王朝,享受几乎连续不断的长时期和平。在安禄山之乱以后,由 
  于失去了对丰饶的华北平原的控制,唐朝政府对长江下游地区的依赖加深 
  了。在宪宗时期,这是唯一照章纳税的地区,而且政府有把握经常从那里榨 
  取到额外的收入。这个地区承受的特别增添的两税份额多于他处。在宣宗统 
  治下东南地区的财政负担进一步加重了。 
       唐朝政府不断接到警告说,它的政策正在导致东南地区的不满和骚乱。 
  835年,一件关于将茶林移植到官办场圃中的建议在茶叶生产者中间激起了 

① 中村裕一对此有卓越的评述,见《唐代内藏库之变化》,《待兼山论丛》,4 (1972 年),第137—168 

页。又见曾我部静雄:《唐代贡献制度》,36。1—2 (1972 年),第1—32 页。 
② 堀敏一:《黄巢之叛乱》,第40—41 页;丸龟金作:《唐代酒的专卖》,《东洋学报》,40。3  (1957 年), 

第66—112 页。 
① 《新唐书》,卷52 第1362—1363 页。 

… Page 414…

  强烈的反对,有人劝告政府说,强制推行这一计划“止有尽杀使人,入山反 
          ② 
  耳”。这一建议于是不得不放弃。在文宗统治 (827—840年)的最初年代 
  里,民间的骚乱已经蔓延开来。831年,长江中游鄂岳观察使设置一支特殊 
  的武装,为的是攻打活动于他的辖地以内的江上盗匪。842年,一道大赦诏 
  令表明,在长江地区存在严重的盗贼活动,诏令指示官员们应严密防备。③ 
  在845年发布的另一件大赦诏令中,将盗贼和活动于整个地区的私盐贩相提 
          ① 
  并论。 私盐买卖的所得用来供更高一级非法活动使用,用来支持盗贼的活 
  动,许多不堪忍受沉重赋税和遭受剥削的乡村贫民参加了盗贼的队伍。 
       845年,杜牧给宰相李德裕写了一封信,详细叙述了活动于长江流域的 
  水陆盗贼的情况,指出他们给居民和在那里经商的商人所带来的恐怖,以及 
  他们的活动给国家收入造成的严重损失。这种股匪通常由百人组成,其中包 
  括许多来自北方的人,来自宣武和武宁(在河南)的盗匪袭击长江下游地区, 
  而来自忠武和淮西的盗贼则活跃于长江中游流域。在掳掠到赃物以后,由于 
  长途运输有危险,他们便等到茶叶收成时假扮商人用抢来的货物换取茶叶; 
  然后他们将茶叶运回故乡,在那里很容易卖掉而不会引起猜疑。这样的盗匪 
  集团的特征在当代的许多传奇和诗歌中有生动的描写,但在正式的官方资料 
  中却很少能看到。 
       政府制订了严厉的措施,试图抑制盗匪活动和非法贸易。对黑市买卖的 
  惩罚是严厉的,包括处以死刑。走私商人因此相应地将自己武装起来,到 9 
  世纪30年代中期已能以武力与政府相对抗。840年,负责征集长江流域赋税 
  的盐铁使在一份奏疏中指出,尽管法令是严格的,但很难实行,部分地是因 
                                                                                        ② 
  为走私者和商人以及官办市场(场铺)的官员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勾结。 
  武装起来并有经济基础维持其活动的“盗匪”,有不断增多的农民加入他们 
  的队伍。但是,赋税“摊派”的政策继续实行,使所有村庄败落,村民或则 
  投靠已有的盗匪集团,或则另立新的山头。 

                                 南方戍军起义的爆发 

       尽管长江下游的骚乱和盗匪活动日趋增加,政府仍然尽力在该地区搜刮 
  尽可能多的赋税。858年阴历七月,皇帝的私人随从张潜坚决反对政府以大 
  量国库收入的“羡余”作为估价每年政绩(课绩)以及将来任命长江下游各 
  地节度使的依据。这种“羡余”是上交给皇帝内藏库的,等于在8世纪后期 
  已成为一项正式收入来源的“进贡”的另一种形式。在唐代后期内藏库渐渐 
  变得如此富裕,以至经常要从它那里将资金转移到正式的国库中去。张潜警 
  告说,公开坚持取得这些额外收入必将在两方面引起巨大的动荡不安:一是 
  会引起被削减了饷金的地方戍军的动乱,一是普通百姓会惶惶不可终日,因 
  为他们将被迫承担更重的赋税。 
       事实立即证明张潜是正确的。856年,中国南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暴动, 

② 《册府元龟》,卷510 第10 页。 (译者按,“使人”被译作Population,误。原意指政府派往各地推行 

此计划的使者。) 
③ 《全唐文》,卷78 第4 页。 
① 《全唐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