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艰苦的战斗。王式不负所望,表现了杰出的战术和组织才能,能应付所
有危急事宜。他对他手下那些形形色色的队伍提出严厉的纪律要求,并用极
端严酷的办法来惩治违纪行为。他将老百姓组成民兵,并在越州治地宣布戒
严。由于了解到起义的迅速发展部分地是农民中间的饥荒引起的,王式便在
几个县打开官仓供应粮食。他的由正规步兵和骑兵组成的强大军队,以及几
千名新组成的民兵(土团),包围了起义军,而他的水军则切断了起义者向
海上撤退的通路。起义军进行激烈的抵抗,甚至他们的妇女也是如此,但终
于被击溃。860年阴历六月,裘甫被俘后送往京师,无疑被公开处死。
裘甫起义源自政府的剥削和民众的反抗,但反抗的性质很复杂。它显然
不单纯是农民困苦境遇引起的零零星星的爆发。裘甫的支持者包括社会的各
个阶级,从地方上受过教育的名流到贫困的农民、无用的人和他自己团伙的
成员。基本战略是经过精心考虑过的,起义的领导者们在政治上是精明的,
至少有数人受过相当良好的教育。这次起义通常被人引证作为黄巢起义的先
驱,也许在某些方面确是如此。但必须指出两次起义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
裘甫起义有一个明确的地理中心,事实上没有证据证明他和他的同伴曾想越
出长江下游地区。黄巢则采用一种完全不同的形式,他在把目标转向京师以
前,曾率领军队持续数年进行长达数千里的史诗性的进军。与黄巢起义的最
初阶段相比,裘甫起义还是有计划和有组织行动的一个典型。如果及早决定
按刘暀的计划行事,裘甫有可能成功,尽管王式显然是个可怕的对手。也许
还值得注意的是,在裘甫起义被镇压之后不到30年,晚唐的第一个独立国家
建立于浙江,以罗平 (长江下游的圣鸟)为名,而裘甫就曾以此为年号。该
政权至少和黄巢起义一样,也与裘甫起义有着一种真正的历史联系。
边境问题:四川和安南
在长江流域发生动乱的同时,唐朝在它将近2000英里之外的西南边境上
面临着来自南诏扩张主义政权的严重威胁。南诏的基地在大理平原,正处于
云南西部湄公河上游之东。此地海拔7000英尺,东西由高达14000英尺的险
峻山岭保护着,南北则是很容易防守的峡谷通道,它的地形几乎是坚不可摧
… Page 418…
的。这个平原极其富饶,它与洱海相接,洱海范围不大,长只有30英里,宽
不超过3英里。从汉朝以前起,这个地区为处于文化发展先进阶段的非汉族
①
建立国家所占据。在唐代,它的人口必已相当可观。
7世纪末,来自新统一的富有侵略性的吐蕃王国的压力促使地方的首领
们臣服于中国,作为唐朝的藩属,这些集团之一在8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实现
了对其他集团的统治,并迅速建成组织良好的南诏国。8世纪50年代初,唐
朝试图征服该地区,但未成功。8世纪的后半期南诏与吐蕃联盟,在794年
以前对唐朝边境构成严重威胁; 794年,它被说服恢复了对中国的臣属地
位,这种关系名义上维持到9世纪的50年代。然而,在9世纪初,南诏已开
始了一个积极扩张的时期。800年,它迫使上缅甸的骠国臣服于己,832年攻
下了位于伊洛瓦底江下游的都城舍利佛城。它还开始对最邻近的汉人居地四
川发动侵略。
四川在9世纪上半期反复遭受外来的袭击,首先是吐蕃,然后是南诏。
829年,地区的首府成都被洗掠,大片土地沦于荒芜。袭击的迅速和规模使
唐朝震惊,包括一支京师主力部队在内的军队从中国中部和北部移驻那里,
用以防止训练很差而且不忠诚的地方戍军放弃整个地区。在此以后,李德裕
加强了地方的防御,云南和四川之间的边境在随后30年内仍保持稳定。
南诏对四川的攻势受阻,并被北方吐蕃的威力所慑,便开始对南方虎视
眈眈,它不但进入缅国,而且也指向东南的中国安南和岭南地区,虽然它们
之间阻隔着崇山峻岭。尽管交通困难,南诏仍能调动大量军队进攻安南,给
唐朝提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在四川,朝廷关心的是可能失去一个与朝廷有
密切政治联系的富饶地区。在安南,关心的性质则全然不同,它更多是为了
威信,特别是贸易,因为南部港口是通过繁荣的海岸贸易而和长江下游港口
联系起来的国际海运贸易的中心。中国对经过中亚通往西方的陆上交通的控
制仍很不稳定,朝廷对丧失南方的任何可能性都不得不予以认真考虑。主要
忧虑的是对海路贸易的最大中心广州可能出现的威胁。
846年,有记载说安南出现了一些小规模的部落的袭击,袭击根源在于
南诏。9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地方的骚乱日益严重,这主要是中国官员剥
削和苛待土著居民造成的。其结果是安南人积极寻求南诏的帮助,而南诏立
即开始对该地区发动大规模的袭击。
859年,南诏形式上对中国的依附显然已告终结。当时一名中国使节被
派去传达宣宗去世的消息,南诏对待他的态度表明,它已不再愿意与中国处
于不平等的地位。当使节要求为逝世的中国皇帝举哀时,南诏回答道,它最
近也失去一位统治者,但中国并未因此举哀。在故意怠慢中国使节之后,它
便把他打发回长安。紧接着,南诏统治者自称大礼国皇帝。
南诏的侵略开始时,中国在南方的防御极差。858年,在岭南发生了一
次成功的戍军起义,并有再次发生的危险。然而,眼下主要令人忧虑的是更
① 关于南诏人的种族识别问题曾经有过严肃的争论。尽管有人主张他们是傣人的祖先,但新近学者已证明,
他们之间的关系仅比对藏—缅民族稍为密切罢了。见F。W。莫特:《有关傣人史前诸问题》,载《社会科学
评论》(曼谷),2。2 (1964 年),第100—109 页;许云樵:《南诏是一个傣王国吗?》,《东南亚研究》,
4 (1968 年),第13—23 页。迈克尔·布莱克默在《与南诏有关的人种学问题》一文中,有说服力地反对
将南诏民族与任何现代人各集团等同起来的尝试。此文载雷德里克·德雷克编: 《关于华南、东南亚和香
港地区历史、考古和语言研究论集》 (香港,1967 年),第58—69 页。
… Page 419…
南面的安南。政府任命王式为安南都护(这个任命在上述王式被派往浙江以
前)。王式在安南的短暂任职期间是完全成功的,他至少暂时控制了局面。
他在地区首府交州(今河内)的设防证明是令人生畏的,致使南诏侵略者“一
夕引去”。然而,在王式被调去浙江处理裘甫起义之后,南诏对安南的攻击
取得较多的成功;861年,侵略者最后拿下了交州,但愚蠢地未予设防。下
一年,中国军队重新收回交州,但在此过程中战斗的规模令人不安地升级了。
在唐朝最后但非决定性地平定它的南部边境以前,它和南诏之间继续了
数年之久的大规模战斗已消耗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862年,从中国中部和
北部的八个最大藩镇中选出三万军队前往南方轮戍。这些军队由曾经防守北
方边境的富有经验的湖南观察使蔡袭统率。
南诏在这一年年终发起了另一次大攻势,该地区的大规模战事通常限于
冬天进行,因为此时炎热的天气较能忍受:它派遣了五万军队深入安南。下
一年(863年)初,他们又一次攻下交州,迫使中国人撤回今之广西。这次
出征的南诏军队中包括许多从它的臣属骠国征募来的战士。中国人继续从更
加遥远的地区征调军队前去增援。①
唐朝在安南的作战和在岭南建立牢固的防御耗费很大,但最后是成功
的,尽管在9世纪60年代初有过失败。当高骈在864年被指定统率在安南的
中国军队时,转折点来到了。像他以前的王式和蔡袭那样,高骈在防守中国
北部边境方面已有相当多的经验。866年,他获得一场对南诏军队的巨大胜
利,重新攻克交州并在它周围建造了一道大城墙。866年以后,南方边境相
对平静,尽管在9世纪80年代前唐朝戍军数量不可能很大,而且屡因逃亡和
兵变而遭到削弱。南诏在安南遭到挫折,便转而进攻四川,直至9世纪70
年代中期高骈接管四川的防务时为止;和在安南一样,他在那里的作为证明
也是有效的。875年以后,南诏不再是中国领土的严重威胁。880年,在朝廷
中进行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以后,唐朝决定与南诏联姻,尽管此事从
未真正实行。②
庞勋叛乱
唐朝和南诏之间近 10年的战斗使中国人在几个方面都花了很大的代
价。人员伤亡是很明显的。但是经济的花费也很巨大,因为南方军队要求内
地藩镇经常增援和需要守卫边境的大量物资。鉴于严重的经济压力和社会骚
乱已使政府处于困境,对于人力和物资不断增加的要求在形势日趋恶化的时
候是无法满足的。
对岭南和安南军队的供应首先要通过国内路线运输,主要经由灵渠输
③
送。但是很快便发现这些国内路线是不够的,862年,政府接受建议,改由
海道向安南运输给养。对于南方租赋握有大权的盐铁使在长江地区包租船
只,将物资运往南方。所需谷物从已经遭受严重经济苦难的淮河和长江下游
各地征收,有些还征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