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3000人,条件是保证他们在州城驻防。当他们接到命令开往溵水时,几
乎激起了一次兵变。他们到达以后,野心勃勃的地方将领周岌害怕这些军队
一旦驻在他的辖区就会威胁他的势力,便让他自己的士兵渗入他们驻防的城
市屠杀他们。感化节度使被追逐到襄阳杀死。周发后来担任了忠武节度使。
另一个派去参加洛阳防御的唐朝将领齐克让弃职而逃回了自己在山东的营
地,而不是去与残酷无情的周岌打交道。这样,所有派去保卫东都的军队都
因将领之间的猜疑和背信弃义而溃散,洛阳门户洞开。
黄巢在渡过淮河以后开始表现出建立新王朝的野心。他采用了“天补大
将军”的称号,并试图加强军队的纪律,禁止他们抢劫。当他们在880年阴
历十一月进入洛阳时,该城官员无心抵抗,接他入城。齐克让向朝廷报告洛
阳已经丢失,他建议立即尽力加强长安的防御。
黄巢军队的戏剧性的进展,自然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然而真正显示唐
朝秩序瓦解的迹象倒不是盗匪军队如此大踏步地前进,而是各藩镇的“勤王”
部队彼此之间争权夺利大造自己的地方优势的活动。只要政府能调度大部
队,它依然有其需要认真对待的力量。但879年至880年的事件——王铎和
李係在战斗中的失败、刘巨容公开的不忠以及高骈保全自己地位的行为——
标志着唐王朝力量的振兴没有任何希望了。
政府临时加强长安防御的努力从开始便注定要失败。宫廷的禁军早已不
再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神策军中的职务已成为长安富家子弟挂名的闲
①
差。他们中大多数人除了恐吓京师市民之外,没有战斗经验。当可能要他们
② 《资治通鉴》,卷254 第8264—8268 页。
③ 较早的任命见 《唐大诏令集》,卷120 第638 页,高骈自己的任命包括李罕之 (《旧唐书》,卷187 第
5442 页)、毕师铎和秦彦 (《资治通鉴》,卷253 第8211 页;《旧唐书》,卷182 第4715 页)。
① 《资治通鉴》,卷253 第8229 页。
① 《资治通鉴》,卷254 第8237 页;又见在此以前几十年杜牧的文章,文中叙述了政府军质量的下降,载
… Page 449…
去和叛匪作战的消息传开以后,许多人便到贫民中寻找替身。
京师的防务交给了宦官首脑、神策军名义上的长官田令孜,但没有证据
表明他离开过京师去担任京师东面诸关口的指挥,而控制这些关口对于防守
京师是至关紧要的。田令孜的一名副将带了几千名完全没有受过训练的士兵
去据守潼关,但只能供应他们几天的给养。当他们看到叛军迫近时,便乱作
一团而溃散了。叛军成群通过了潼关,进入京师所在的关内道,在那里被派
去保卫京师的博野军的哗变士兵参加了他们的队伍。由于帝国的军队完全溃
散并处于混乱之中,京师的防御崩溃了。
黄巢在长安
880年腊月初五,长安落到黄巢手里。只有少数随从陪同的僖宗带着田
令孜和500名神策军,偷偷地从城中逃走,前往四川避难。相形之下黄巢的
入城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张直方将军在许多官员伴同下出城欢迎叛军。
黄巢坐在一架金色马车上首先到达。随后的军队——此时已达数十万众——
全部穿着锦缎,他们的头发一律扎着红丝带。他的骑兵直接开往城内,在后
面长达几里的路上塞满了辎重,京师的居民表现消极但并未流露出害怕神
情,他们拥上街头,观看接管的情形。②
王仙芝的余部首领、前一年参加黄巢队伍的尚让,现在作为黄的主要副
手和发言人要求人民保持安静。他说:黄巢为民请命,他起兵的目的是从不
顾人民死活的唐朝统治者手中拯救他们。这个声明被用来作为说明黄巢与普
通百姓之间“阶级团结”的证据,但事实上它和所有想要建立合法统治的人
们所发布的自我辩护声明是一种性质的,尽管他们有各自的背景和目的。①
真正重要的是,它首次清楚地表明,黄巢企图在长安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政
权。然而,这种帝王雄图对于他手下的人是没有吸引力的,他们追随他的目
的只是为了抢劫,而现在他们占有了最丰富的战利品。在黄巢到达以前,长
安的居民自己已经开始抢劫。黄巢完全没有能力控制他手下的人,连续几天
他们洗劫了世界上这个最富裕的城市。各市场付之一炬,无数人民被杀死在
街道上。
长安的精英阶层是叛军和城市平民两方面的牺牲品。最受人憎恨的官员
被拖出去杀掉。其他许多人则抛弃财产出逃。从京师被占领之后的大破坏来
看,它显示了长期蕴藏在平民百姓心中的对特权者的憎恨,同时也说明黄巢
和他的支持者之间缺乏共同的目标。造反者的共同目的在这时是推翻唐王
朝。但他们的不同利益变得愈来愈明显,黄巢希望对他的支持者加强组织和
纪律,使之成为一支坚强的军队;而他的许多支持者和普通士兵只希望洗劫
城市,满足于无政府状态。
在这样不祥的形势下,黄巢采取了建立自己王朝的最初步骤。880年腊
月十三日,他在含元殿登上皇位,宣布建立大齐王朝(齐是他家乡山东的古
称)。他重新采用全部复杂的帝国制度,任命四名宰相,其中包括贵族家族
②
的成员和他自己的副手。他的500名“骁勇”被选出作为“功臣”,这是给
予开国皇帝的主要支持者的标准用语。他的主要官员得到头等的军事职务。
《全唐文》,卷754 第12—14 页。
① 见堀敏一:《黄巢之乱》,第64 页。
② 《新唐书》,卷225 下第6458—6459 页;《资治通鉴》,卷254 第8241 页;据《册府元龟》,卷374
第14 页,大约1/3 京师官员接受了黄巢的任命。
… Page 450…
黄巢只罢免唐朝最高层的官员;四品以下凡愿合作的官员允许留任。
黄巢试图建立一个有活力的政权,但这证明是完全失败的。公开显示合
法性和仿建一个复杂精致的政治体系是一回事,要使它运转则是另一回事。
他的基本问题是,他的人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愿望去担任文职;而唐朝旧官员
之所以同意为新政权服务,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余地,或是出于被迫。
黄巢的政权证明是非常暴虐的。882年春天,有人在尚书省大门上题了
一首诗,嘲笑这个政权。尚让大发雷霆,杀死了在该省任职的官员们,并挖
出眼睛,倒挂尸体;他还将大门的卫兵处死;杀死京师每一个能做诗的人;
将其他识字的人罚作仆役。这一事件的结果是3000余人被杀。除了证明它绝
对的残暴之外,这次大屠杀标志着想在稳定新政权时得到受教育的精英人士
支持的希望成为泡影。这也消除了获得藩镇支持的全部可能性。只有少数以
与黄巢联盟作为扩展他们自己在地方上势力的独立节度使除外。
黄巢占领的年代蹂躏了唐朝的这座都城,也破坏了长安所体现的政治秩
序。这座城市再也没有恢复过来。它的悲惨的毁坏在韦庄所写的著名叙事诗
中有最生动的描述;韦庄是当时的第一流诗人,叛匪军队攻占长安时他正在
那里参加考试。这首诗名为《秦妇吟》,它描绘了“纵火、抢劫、强奸和吃
①
人肉,农民装作大臣,贵族躯体践为血泥”。这就是黄巢建立的新秩序。
僖宗在四川的流亡生活;阡能之乱
对于一个中国皇帝来说,被迫放弃都城通常是一种灾难,但是僖宗逃跑
的情况是特别丢脸的。当盗匪军队进逼而所有防御均已瓦解时,惊慌失措的
官员们四处逃散。宦官头目田令孜——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帝国军队的统帅
——放弃了京师的防御,在夜深人静时带着皇帝逃出京师。随从人员只有500
名神策军将士,四位皇子,几位后妃。没有一位官员获悉放弃长安的决定。
沙野军的一些骑兵在长安数英里之外遇到扈从队伍,要求皇帝返回京师。他
们因为行为鲁莽而被田令孜的军队杀死。
当僖宗再往西走时,他遇到了以前的宰相、现在的凤翔节度使郑畋。郑
畋劝说皇帝到凤翔去,不要采取完全放弃关中这一后果严重的行动,因为西
北平原是中国政府所在地。僖宗回答说,为了避免战斗,他决定撤到在南方
250英里之外的秦岭山脉那一边的坚不可摧的兴元地区去,在那里他将招募
军队,准备收复京师。皇帝要郑畋和西边的吐蕃联合,并和西北一带剩余的
效忠王朝的军队协作,他还允许郑畋可以便宜行事,因为朝廷一旦越过秦岭
进入山南,再要与它联系就非常困难了。
皇帝和田令孜急于离开京畿地区,为了尽快离去,他们决定由骆谷道通
过秦岭山脉,这是一条最困难的和最险峭的道路,要通过几乎高达9000英尺
①
的诸山口。它是只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道路,而当时毫无疑问正处于紧急情
况。皇帝日夜兼程,不到两周的时间便到了兴元。但他在那里只停了几天,
立即决定前往四川的成都。它在第二列大山脉大巴山那一边的400英里处。
这个决定一定使绝大多数人感到,唐朝的复兴已没有任何希望,至少在僖宗
① E。H。 肖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