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想法就很快放弃了。后来的派别斗争导致了895年阴历五月宰相崔昭纬之
死,那是与关中诸节度使 (特别是与李茂贞)有密切联系的宦官们安排将他
处死的,原因是他经常致力于劝诱朱温干预朝政解除诸节度使对朝廷的控
制。昭宗再次被迫派诸王去指挥忠于皇室的军队,但这立刻引起了李茂贞移
军指向京师。长安居民为了预防出现最坏的情况,纷纷逃到城外山中。皇帝
的军队在一场短暂的战斗中轻易地被击败,昭宗比以往更加绝望。他决定逃
往河东去寻求李克用的庇护。①
昭宗前往河东时,被华州刺史韩建的儿子拦住了去路,因为韩建的辖境
正在京师和河东之间。韩建之子试图劝说皇帝接受他在华州的父亲的保护。
昭宗开始并不愿意,但后来被韩建说服。韩建在富平与皇帝相遇并警告他说,
如果他去河东“边鄙”向突厥人屈服,以后再也回不到京师;如果他留在关
中,仍有希望使朝廷复兴。韩建对皇帝的劝告隐含的威胁是明确无误的,于
是昭宗在896年阴历七月十七日到达华州。
伴随昭宗的大臣中没有人对韩建“保护”皇帝的实质存在幻想,他们在
处理任何朝廷事务以前都小心地和韩商议。韩建以皇帝的名义向各道发布檄
文,命令他们将物资送到华州。这份命令受到邻近节度使们嘲笑,他们公开
地蔑视韩建粗暴地操纵皇帝的行为。第二年年初,韩建采取进一步削弱朝廷
的步骤,使皇帝成为孤立无助的傀儡。897年正月,他向昭宗报告说,他已
发现一个由仍然掌握军队的宗室诸王策划的暗杀他的阴谋,并说他们还计划
将皇帝东移河中。当然,很可能他们确在搞这一计划。韩建命令诸王回到长
安,将他们的军队都改归自己节制。而且,他禁止昭宗与任何外人接触,免
①
得他被“眩惑”。
897年阴历六月,李克用试图组织力量将皇帝从事实上的囚禁中营救出
来,但只能得到很少的支持。下一个月韩建决定采取更激烈的步骤来对付长
安的宗室诸王。他将皇帝与关中诸节度使之间的所有争执归罪于诸王和他们
对帝国军队的控制,决定将他们杀死。在宦官刘季述的帮助下,韩建的军队
① 《资治通鉴》,卷260 第8989—8491 页。
① 《资治通鉴》,卷261 第8497—8498 页。
… Page 469…
在897年阴历八月包围了皇室的王府;刘季述的行为是希望得到韩的援助为
自己谋取利益。诸王中有些人剃头假扮僧侣,另一些人不顾死活地逃跑,但
有11人被捉住和杀掉了。
898年年初,由于关中节度使们越来越担心朱温向东扩展力量,特别是
在朱温拿下洛阳并邀请皇帝前去以后,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导致李茂贞、
韩建和李克用建立暂时的联盟,他们决定宁可让皇帝回到长安,也不能让他
落到朱温手里。于是昭宗在898年阴历八月回到长安,同时宣布改元“光化”,
以资庆祝。
一回到长安,在宦官和官僚们之间的旧有矛盾又引起了另一场危机。宰
相崔胤与皇帝策划清除朝廷的宦官,特别是他们可恨的首领枢密使宋道弼和
景务修。宦官们和关中的节度使们互相勾结,而崔胤则得到朱温的支持;当
朱温在899年将他个人的疆土扩展到关中的边界时,他对这个地区的影响增
长了。崔胤做了很多手脚加深了朝廷中的阴谋气氛,结果却使得他自己暂时
罢官,但通过朱温的干预又恢复了职务,并在900年阴历六月成功地将一位
敌对的宰相和宦官首领宋道弼、景务修流放到外地,接着迫使他们自杀。①
余下的宦官们觉察到,只要崔胤能够利用昭宗对他们的终身的敌对情
绪,他们个人的和政治的地位就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因此他们便策划废黜
昭宗,拥立太子,以此来进行对抗。900年阴历十一月,宦官们实现了他们
的计划,废黜了皇帝,并将他禁锢于宫中,置于严密的防卫之下。被宦官挟
持的新政权对它的真正的和涉嫌的政治敌人一概实行野蛮的报复,有步骤地
将他们杀死,重要人物中唯一幸免于难的是宦官的主要对手崔胤,因为他仍
然得到朱温的保护。900年末,朱温似乎准备干预朝政,这促使宦官们将控
制朝廷的权力转交给崔胤。可是,朱温并不想在残酷的宫廷政治中使自己陷
得太深,他拒绝采取任何直接的行动。不过反昭宗的政变没有维持多久,因
为新政权没有得到任何支持。实行政变的宦官们在901年正月遭到暗杀;昭
宗获得自由并恢复了帝位。在庆祝消除宦官的获胜仪式上昭宗宣布改元,并
宣布大赦,包括半个多世纪以前被处死的王涯和其他官员得到昭雪,他们是
在甘露之变中因祛除宦官的计划流产而招致不幸的。②
在901年以后,朝廷政局仍在进一步恶化。大臣 (由宰相崔胤领导)和
宦官之间的仇视和阴谋恶性发展,每一方为了损害另一方都不惜付出任何代
价。只有操纵双方的节度使们从这种状态中得到了好处。真正的问题是哪个
节度使会得势,朝廷中哪一派终将屈服。
到903年,这种悲惨的状况接近结束,当时朱温的军队已管辖关中的大
部分,他自己控制了朝廷和京师。他派自己的侄子领兵保护皇帝,任命自己
手下的官员看管京师剩下的东西。由于崔胤极力主张杀掉宦官,但无疑也由
于他自己的冲动,903年正月朱温命令他的士兵将几百名剩下的宦官赶到内
侍省,在那里将他们残酷地杀掉。
904年正月,朱温已没有理由留在长安,他便把昭宗迁到由他控制的新
近重建的东都洛阳。在旅途中朱温杀害了所有剩下来的皇帝侍从。904年阴
① 《资治通鉴》,卷262 第8530 页。关于唐末宦官和节度使们之间勾结的情况,见王寿南:《唐代宦官权
势之研究》,第47 页。
② 《资治通鉴》,卷262 第8552 页。关于大赦令的全文,见《唐大诏令集》,卷5 第31—33 页。关于甘
露之变后王涯及其他大臣之死,见《资治通鉴》,卷245 第7916 页。
… Page 470…
历八月,昭宗被朱温谋杀,他的第九子、12岁的李柷嗣位。李柷,按传统称
为哀帝或昭宣帝,做了三年有名无实的君主,到907年朱温将他废黜,并建
立了自己的梁朝。昭宣帝这个最后的短暂时期就其真正意义而言并非唐朝历
史的一部分,它完全可以看作是朱温巩固政权的一个阶段,下面我们将叙述
他巩固政权的过程。
朱温和五代的开始
朱温在904年带着昭宗回到洛阳时,他正接近权力的峰巅,这是他在过
去二十多年中谨慎地和有步骤地树立自己权力的结果。随后数年尽管朱温在
几条战线遭受挫折,在907年他仍然强大得足以宣布已经不存在的唐王朝的
①
结束和建立起他自己的梁朝。梁朝(907—923年)是907年唐朝垮台和960
年宋朝建立之间这一时期统治中国北部的一系列短命王朝的第一个。
朱温除了开创梁朝的历史作用以外,他早期的生活和经历特别清楚地说
②
明了唐代后期新兴的政治和军事精英中最重要的成员取得政权的方法。852
年,朱温生于宋州 (今江苏省),这是宣武军的一部分。他的父亲和祖父是
学者和教师,但从未当过官。可是,他们的地位很重要,以致能和本地一个
更有名望的地方官员家族通婚。朱温还很年轻的时候,父亲死去,他的母亲
和兄弟被迫在他母亲家乡一个地主庄园中当雇工。甚至还在孩子时期,朱温
已显示出他的自立和多谋好斗的终生不变的性格,甚至在他长大以后也不曾
有过正式的职业,而是依靠打架的本领谋生。村里的许多人都讨厌他。①
当黄巢叛乱爆发时,朱温和他的几个弟兄加入了叛军的队伍。当盗匪军
队在880年横扫长安时,朱温和黄巢在一起,在黄巢占领京师后被任命为同
州刺史。由于黄巢势力削弱,他便向勤王军投降,并在883年被任命为他家
乡宣武的节度使。
在巩固自己对宣武镇的控制方面,朱温显示出他工于心计和有充分的决
心。该镇有长达一个世纪的不稳定的历史,它的动荡主要是由高度闹独立性
的、经常无法驾御的地方戍军引起的。他安排自己的追随者指挥这些军队,
使世袭的军官们只保留从属的职位。更重要的是,像这个时期其他节度使那
②
样,他建立了一支私人卫队,即牙军,作为他的主要武力。这些牙军士兵的
来源真是五花八门,其中包括正规的侍卫兵、地方精英人物、农民、商人、
③
行商、盗匪、罪犯和形形色色的贱民。有些人是从地方戍军选拔或从本地征
募的,另一些则是投降的或俘虏的军队。许多人显然是节度使私人的半奴隶
性质的随从,全都效忠于他,而不是效忠于戍军军官。没有他们,朱温就难
以维持自己在宣武的地位,更谈不上向外扩张了。除了牙军之外,朱温还专
① 《资治通鉴》,卷266 第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