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198…
政治权利。迁移的最后一个目的可能是要减轻在洛阳积聚的反对她所宠幸的
人的压力。最后一点,她失败了。
二张的主要敌人是一个名魏元忠的直言不讳的元老政治家,在他多事的
生涯中,他已经遭受多次关押和流放。他或是通过二张的奴仆,或是通过一
个弟弟,或是直接向武后抱怨,曾经几次打击二张,并已随朝廷前往长安。
二张正确地怀疑他的用心,当703年年中他们的女皇保护人患重病时,他们
①
决定先对他进行打击。 他们无中生有地指控他主张武后退位;同年阴历九
月,唐代最有名的一次审讯开始了。整个朝廷全力证明魏元忠无罪,但只有
当后来成为玄宗最杰出的大臣之一的张说改变作伪证的主意时,指控才表明
是绝对虚假的。
但是武后决定压制正义和为她宠爱的人挽回面子,为此她把魏元忠和张
说二人都发配到南方,这就使她威信扫地。这一如此不符合她性格的行动可
能决定了她的命运。高级官员看到了二张权势炙手可热的程度,同时也认识
到打倒他们的必要性,否则他们自己的命运就会被或真或假的临终遗诏所决
定。有的官员走得更远。如果不能把专擅武后宠爱的两个可鄙的宠物打倒,
那么武后本人必须下台。阴历十月初期,朝廷返回洛阳。
在这时,武后最后显示了她的干劲,她通过放弃建造一座昂贵的佛像、
撤换一批贪官和在岭南发生严重抗议后提高道的行政级别的为时已晚的努
力,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她的衰退中的威望。但她的所作所为都不能掩盖二
张的问题。她经常生病,只有二张能进入她的内寝,同时粗暴地打发一些失
望的大臣们离开。在秋季,张昌宗在一次对他家族的几个次要成员受贿的指
控中受到牵连,尽管他明显地有罪,却只处以轻微的罚金。朝廷再次为之震
动;部分地为了进行安抚,武后把既忠于唐、又有声望又干练的张柬之提升
为宰相。张此时已80岁,他的漫长生涯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半失宠的情况下
在京师外度过的,并且他策划倒武后的活动已进行了相当的时间。只有他最
亲密的几个心腹才知道他的计划已进行得很顺利,而大部分官员继续把攻击
予头针对二张,试图以合法手段把他们消灭。704年阴历十二月,他们指控
张昌宗犯有叛国重罪,当连武后“控制”的法庭也不能开脱他时,她就采取
了特恕的办法。反对派这时才认识到武力是唯一的出路。在705年正月后期,
他们行动了。主要的密谋者张柬之、崔玄、敬晖、桓彦范和袁恕已把身不
①
由己的中宗哄劝出东宫,并带了五百名御林军进入玄武门。他们在庭院内遇
见张氏弟兄,把他们就地处决。在他们进入皇宫前,披头散发和狂怒的武后
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她迅速了解局势后,就以轻蔑的字眼对颤抖的儿子和其
他密谋者讲话。然后她返回卧床,她半个世纪的权力到此结束。
① 对魏元忠审讯的主要记述载《资治通鉴》,卷207 第6563 页以后。菲茨杰拉德的《武后》(第174—177
页)有英译文。更详细的情况见各参与者的传记。
① 这支可追溯至唐朝初期的部队在622 年已被名为御林军;见《唐六典》,卷25 第20 页;戴何都:《《
新唐书》百官志、兵志译注》,第556、833—835 页。它的成员一般与皇帝有某种私人关系;从他们的社会
排他性看,卫士们似乎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政治觉悟。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39 页以后,再
版本第143 页以后)提出在玄宗以前他们为什么是每次政变的决定性因素的种种原因。
… Page 199…
中宗和睿宗(705—712年)
从各方面的观点看,唐代中兴的第一个十年是令人沮丧的。武周末年因
贪污和行政普遍废弛而号召的彻底改革干脆没有进行。相反,这几年出现的
只是在日益恶化的财政和行政局势下展开的激烈的权力斗争。除了那些想在
暴政中寻找客观教训的人外,传统的历史学家普遍不注意这一时期。
但是,近来已有人企图论证这一时期具有更重要的历史意义。有一篇这
②
样的文章,它确定了三个与皇帝争权的集团。它们是受宠的大臣、皇室和外
戚。从中宗登基起,后两个集团特别活跃,它们的自我扩张和结党的企图与
前一世纪的行政传统是如此背道而驰,以致它们的活动把行政搞得一团糟。
在它们争夺权力的过程中,它们的成员各自建署开府,出售员外官和书吏的
委任令,同时大大地增加它们控制的“封邑户”和收入。它们的行动损害了
迄今受到尊敬的文人阶级的利益,他们被迫搞裙带关系和靠诌媚求得提升;
并为庶民阶级的兴起提供了动力,他们这时可以通过捐纳进入官场,而不用
再熬过漫长的科举考试过程。商人和地主是最大的受益者。
史料的性质显示这类分析具有很大的暂时性,但这一时期的简短的年表
至少能显示为什么会作出这些推断。
在中兴时期,两个主要人物是中宗的韦后和她的面首,即被废黜的武后
的小侄子武三思。韦后是一个淫荡和有野心的女人,据一种史籍记载,她之
所以能完全驾御丈夫,是因为他要感谢在流放期间她给予的支持;据说他曾
①
答应,万一他复位,就把全部权力给她。通过成为她的面首,无耻的武三思
在他姑母倒台后仍能幸存下来,并且施展与中宗朝的心腹谋士上官婉儿同样
的才能,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他在新秩序中的地位。上官婉儿是诗人兼官员上
官仪的孙女;上官仪在664年参与了废黜武后的阴谋,结果不但自己被杀,
而且使全家沦为奴隶。上官婉儿就这样开始了在宫中当奴婢的生活,但她凭
借真正的本事,升到了类似武后私人秘书的地位,约从698年起,起草了许
多武后的官方文件。由于她的经验和才智,她被推荐给新主子,名义上被封
为昭容,不过她的作用是顾问和秘书性质的。此党的最后一个成员是21岁的
安乐公主。由于她生于去房州的途中,又是韦后的唯一活下来的子女,所以
中宗对她非常溺爱。705年,她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
这是一个重要的联盟,它巩固了帝国最大的两个家族的关系;更重要的
是它助长了武三思的得意的诡计。在为自己取得最高权力的野心的推动下,
他已设想出一个大胆的计划,即在开始时通过他儿媳进行统治;所以在完婚
后他就立刻开始促进任命她为皇储的活动!以前从没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
朝廷为之愕然。尽管不久前已有妇女统治的传统,但被任性的公主称之为“山
①
东木强田舍汉”的魏元忠纠集大批支持者阻止了这个计划,所以暂时保住了
中宗与一妃子所生的次子(原文如此。——译者)、当时的继任者李重俊的
地位。计划的这一挫折没有吓倒武三思,但它使他知道,强有力的大臣们仍
可能是一个危险。为了阻止任何进一步的对抗,他决定对整个官僚集团进行
② 见谷川道雄:《从武后末年到玄宗初年的政争——对贵族制研究的一个看法》,载《东洋史研究》,14。4
(1956 年),第54—60 页。
① 《旧唐书》,卷51 第2171—2172 页;《资治通鉴》,卷208 第6584—6585 页。
① 《资治通鉴》,卷208 第6608 页,《考异》。
… Page 200…
恫吓;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狠狠地打击了最有威望的官员,即复辟政变中
的五个带头人。他们之所以成为自然目标,不但因为他们是宰相和全国的英
雄,而且还由于他们曾经企图抑制武氏家族的腐化和滥施封赏。通过韦后,
武三思在705年先把五人提升为显赫但无实权的王,到同年年底,把他们贬
谪到远离京师之地的借口也被找到了。年迈的武后看到她侄子如此迅速地占
了绝对上风并且准备重新实施她以前的某些措施,她一定会面露笑容的吧。
她宽厚地原谅了她的敌人并放弃了皇帝的头衔,在705年阴历十一月死去。
她的谥号为则天。
武三思继续推行他的阴谋。朝廷中剩下的在威望上可与自己相比的人物
是前帝睿宗和睿宗的同胞太平公主。两人都似乎满足于不过问政治;为了保
②
证他们继续不干政,武三思给每人十万户的巨大收入。唐制规定,接受这种
③
实封的人,本人收取岁入的三分之二,中央政府只收三分之一。在整个这一
时期,武三思及其朋友和继承者们为自己捞得了大量的封赏,因此到玄宗登
基时,国家的大部分岁入,特别是富饶的河南河北地区的岁入,都落入了私
①
人手中。封赏的大部分是非法的,因为它们都超过了唐令规定的限额,而在
②
这种情况下,赏赐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