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锡兰于1799—1818年间形成了阿摩罗普罗派,此派由在缅甸阿摩罗普罗
受戒的比丘达磨招提等人创建。它反对暹罗派(斯里兰卡最有势力的一派,
创建于1750年)只吸收上等种姓,而主要吸收僧伽罗族卡拉瓦(渔民)等三
种种姓。其势力集中在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比丘只剃光头不剃眉毛,僧
衣须披盖两肩,接受布施时不讲答谢语,讲经会也只由一个比丘诵经。它主
张礼敬佛像。该派拥有大量土地,还经营商业等。
柬埔寨佛教是公元前传入的,公元3世纪左右,随着同中、印两国贸易
等方面的往来,大乘佛教开始传入。14世纪后,泰国不断入侵,推毁13世
纪修建的著名的大乘佛教与印度教混合的宗教建筑——吴哥窟,推行上座部
佛教,从此上座部佛教成为柬埔寨的国教。
从泰国传入的上座部佛教分大部派和法相应部派,大部派在 14世纪传
入,同农村基层佛教徒联系较密切。1864年,柬埔寨佛教史上发生一件大事,
那就是法相应部的传入,此派是留学泰国的柬埔寨高僧老昆创建,戒律比较
森严,得到王族的信仰和布施,人数虽少势力甚大。此派有同政权机构相平
行的自治组织机构,分设僧长、省僧长、区僧长和村佛塔住持。僧长由国王
任命,下设高僧委员会一个,由21人组成,省僧长下设由4个高僧组成的省
… Page 71…
理事会;区僧长下设由3人组成的区理事会;每个佛塔住持有一个居士助理。
法相应部派与大部派的主要分别是托钵方法不同 (法相应部派用手托钵,而
大部派则挂钵于肩),以及巴利文发音和经典的背诵方式不同,双方互不参
加对方仪式。
1863年,柬埔寨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在法国殖民期间,佛教受到法国文
化的打击,一度式微,从19世纪末开始,佛教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提高民
族意识的手段,有了新的复兴,涌现出了波昆博、阿查·汗鸠等一批爱国高
僧。
公元前3世纪前后,佛教传入泰国等中南半岛地区;公元11世纪,缅甸
和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教先后传入,公元13世纪,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国王兰
摩甘亨确立上座部佛教为国教。
1851年,有名的蒙固王登基,是为拉玛四世(1851—1868年在位)。此
前,他做过27年比丘,精通三藏论释,懂得梵文、巴利文和英文。1837年,
他创立了泰国僧伽中最有势力的一派——法相应部派 (是巴利文的意译),
强调遵守斯里兰卡上座部戒律,学习巴利文经典,只许王族、贵族阶层成员
参加。此派与传统的上座部僧伽组成的大部派 (是巴利文的意译),构成泰
国佛教的两个主要派别。
蒙固王曾敕令在佛统建造了泰国最大的佛塔,鼓励将法相应部派传到柬
埔寨,并遣使前往印度菩提伽耶求取菩提树分枝。蒙固王的崇佛对 1868—
1938年泰国全部出版泰文、巴利文三藏有不灭之功。他还在1859年勒令犯
戒僧人还俗,规定外来挂单僧人登记,沙弥的年龄限制等,使佛教诸僧的素
质进一步提高,防止了僧人的泛滥,蒙固王之后的朱拉隆历时期(1868—1910
年),由瓦希拉耶南瓦洛洛亲王任僧伽法王,他大力推行僧伽改革,促使僧
团教会化,由此也确定了教理的研习形式和解释经典的正统方法;他还推行
教理考试制度,指定应考的教材,如《佛教圣句集》、《佛传》、《戒律基
础》等。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晚清的内忧外患更是不断。太平天国时期,反对
偶像崇拜,排斥佛教,大量的寺庙被太平军毁坏,佛教又一次遭受重大打击。
清末民初,新思潮兴起,国民革命爆发,又将佛教作为重要对象,使其再受
冲击。同时,近代中国是一个革命的时代,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
题,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找到了佛学,认为中国佛学中的“自尊”“无畏”
思想可以救中国,于是就提倡佛学、宣扬佛学,大力发展佛教文化。其中的
杨仁山居士除了从日本找回我国自宋元以来早已失传的隋唐佛教典籍,并创
金陵刻经处,筹资刊印流通,由此引起人们对佛经的研究和传诵。维新派人
物康有为、谭嗣同和梁启超等,均曾以佛学思想作为他们进行变法的理论武
器,用以激励人们去进行变法斗争,发奋图强。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的《五
无论》和《建立宗教论》等,也都以佛学思想为基础。近代佛家试图通过研
究佛理而中兴佛教,也出现了一些有为高僧。
2。佛教与民族解放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佛教界的影响下,越南佛教界也发起佛教
复兴运动。1858年法国入侵越南以后,广大佛教徒卷入了爱国抗法斗争,佛
教成了强化民族意识和组织抗争的重要手段。1858—1873年,法国强迫阮朝
… Page 72…
(19世纪初,南方阮氏集团在农民起义的基础之上建立的统一的王朝)签订
了丧权辱国的《西贡条约》,激起越南人民的强烈反对,宝山奇香派在这次
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英国统治斯里兰卡期间 (1796—1947年),一些民族主义运动领袖,
佛教居士知识分子利用佛教来提高民族意识,开展反英斗争。
16世纪以来,缅甸先后经受了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殖民主义的武装侵
略,基督教传教士也于1689年进入缅甸,1885年缅甸最终沦为英国殖民地。
佛教成了反对外来侵略,抵制外来宗教势力的重要力量。20世纪初,民族主
义在东方觉醒,缅甸僧人积极地投入政治斗争,有些激进分子还加入了政治
团体,甚至组织政党。
19世纪末,法国派兵侵泰,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天主教传教士纷纷进
入泰国活动,广大佛教徒自发组织起来,以各种方式反对外侮。
柬埔寨1863年沦为法国的保护国,19世纪至20世纪前半期,柬埔寨佛
教徒和僧侣是反抗法国殖民者的重要力量。出现了混昆博、阿查·汗鸠等一
批爱国高僧,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佛教本身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19世纪末,法国殖民主义者占领老挝,佛教在外国入侵期间,一方面遭
受严重打击和破坏,一方面激起僧侣和佛教徒的爱国热情。
3。中国的居士佛教
居士,音译“迦罗越”,意译“家主”,原指古代印度吠舍种姓工商业
中的富人,因信佛者颇多,故佛教用以称呼在家佛教徒之受过“三归”、“五
戒”的人。
晚清佛学的复兴,尤其得力于在家居士,故当时于佛、法、僧三宝之外,
又有四宝之说,清末民初,我国学者名流、政治家、僧侣无不竞相研究佛学。
他们谈禅说偈,著书立说,也多与居士的提倡和身体力行有关,杨仁山居士
可称佛门尊宿,其上承明代四大师融合诸宗、会通三教之遗风,继彭绍升之
后,掀起居士佛学之新潮;下启20世纪上半叶佛学复兴之盛况。他首刊魏源
《净土四经》并作序阐明其净土思想,映衬了龚自珍、魏源以经术求治术,
以佛法求世法的近代社会思潮。其后,有梁启超佛儒结合的东方人生哲学,
佛教救世思想和佛教史与佛教哲学的研究;谭嗣同以心、识为体,以仁为用
的经世佛学;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和救世主义;章太炎的法相唯识哲学,更与
杨仁山居士有不同程度的关系。特别是谭嗣同以杨仁山为其学佛的第二导
①
师,“从之游一年,本其所得以著《仁学》。”此外,清帝室崇佛也是近代
佛教的特点之一。
(1)慈禧与佛教
慈禧自垂帘听政之后,宫廷中便以“老佛爷”相称,应该说凡称之为“老
佛爷”者首先必须崇佛、信佛、礼佛,也就是说既是佛爷必与佛教密切相关。
其次才说“老佛爷”确是一个徽号,是宫廷内外对崇信佛教的帝后的尊称。
慈禧之所以允许或喜欢宫内外臣僚称她为老佛爷,主要是她本人对佛教
①
的尊崇。德龄曾说慈禧对于佛教是很虔诚的,说她“是个虔诚的佛门弟子”。
①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编》。
① 德龄:《慈禧恋爱记实》。
… Page 73…
对此,慈禧曾在扮观音摄像前说过这样的话:“余尚有一佳思,即摄一观音
像是也,以二太监总管为侍者,其应衣之服,早已备就,余偶尝衣之。途逢
盛怒,或者所烦恼时,辄作观音装,则余气顿平,俨然一观音后身矣。此举
与余,大有裨益。盖令系心中不忘大慈大悲四字也。今作观音像而摄一影响,
则可随时视之,而生慈悲之心矣。”②
对慈禧的自我表白,虽不能完全相信,因为她并非大慈大悲之人,也未
时刻将慈悲放入心怀,但是每遇烦事,遇到困难之际扮作观音的事实,却是
非崇信佛教者所能做到的。
慈禧念经供佛从不间断,即使有时外出巡视也必如此。如慈禧巡行东北
释祭祖陵之时,仍然照常礼佛。据德龄说:“太后生性很崇信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