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词汇丰富,喜用民间谚语。他在斯洛伐克文学史上有语言大师之称。
3
1848年革命失败后,奥匈帝国对斯洛伐克民族压迫日益加重。斯洛伐克
文化因受到匈牙利化政策的多方压制,发展十分困难。1848年以后开办的三
所斯洛伐克学校全被封闭,直到1918年还没有斯洛伐克人自己办的学校。而
在匈牙利的大学中,斯洛伐克大学生所占比例不到百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
斯洛伐克文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力求保持斯洛伐克语言和文化的生命。1848年
革命失败后,什图尔派许多著名作家、诗人遭到迫害,文学界一度出现沉寂
的局面。在这些黑暗年代里,斯洛伐克知识分子把视线转向了自己的捷克兄
弟,两个民族文化交流开始频繁起来。可是有些作家把拯救民族的希望寄托
在背叛了民族、已经匈牙利化了的小贵族身上,这遭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
始兴起的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赫维兹多斯拉夫、库库钦等人的坚决反对。他
… Page 60…
们的作品不仅揭露了贵族阶级的腐朽、堕落,也表达了他们对斯洛伐克劳动
人民的同情和了解。
帕·奥·赫维兹多斯拉夫(1849—l921)是斯洛伐克著名诗人。他的作
品艺术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初期的斯洛伐克社会生活和政治
关系。他不仅是人民痛苦生活的表达者,而且也是一位为民族自由、为社会
正义而斗争的战士。
他出身在一个较穷的小贵族家庭,从小目睹农民繁重的劳动和贫困的生
活。他学过匈牙利文,曾用它来写诗,深受裴多菲和阿兰尼的影响。法学院
毕业后,一直在奥拉瓦城当律师。
他的主要抒情诗集《嫩枝》(1885-1895)是诗人的一部日记。它记录
了诗人生活中快乐和悲伤的各种时刻,倾吐了他丰富的内心感情;同时也表
达了他对斯洛伐克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和对他们诚挚的爱。另一部组诗《春
夏漫步和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人民、对青年一代的赤诚而热情的歌颂。
他的叙事诗同他的抒情诗一样获得好评。中心主题大多围绕着人民的生
活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主要叙事诗集有《守林人的妻子》和《埃诺·伏
尔柯林斯基和加博尔·伏尔柯林斯基》。前者描写一位年轻的守林人米哈尔
和自己的妻子汉卡在林中过着和平宁静的生活;而这种美好的生活却遭到当
地一个贵族少爷的破坏。汉卡被少爷纠缠不休,逼得她出于自卫将少爷杀死。
米哈尔出自对汉卡的爱而让自己承担杀人的罪名,于是下了监牢。神经错乱
了的汉卡去法庭自首。法庭释放了米哈尔。时间医汉好了治卡的心灵的创伤。
林中重又归于平静。后者描写贵族同农民间的阶级矛盾。贵族代表腐朽,而
未来属于人民。他的诗作感情真挚,内容深刻,形式优美,词汇丰富且形象,
多来自民间语言,深为读者所喜爱。
马·库库■(1860—1928),是斯洛伐克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
农民家庭。医学院毕业后,他去克罗地亚布拉奇岛行医多年,那儿成了他的
第二故乡,并在此创作了不少作品。后来他同一大批穷人去南美,从事文化
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返回祖国。
他以描写农村生活著称。作品主人公大多是农村里的牧鹅人、鞋匠、泥
瓦匠等。这在中篇《没有觉醒的人》、短篇小说集《火红色的小牝牛》等中
有所反映。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斜坡上的房子》(1903—1904)取材于克
罗地亚人的生活,通过一个地主儿子与农家姑娘的恋爱悲剧说明了两个阶级
的鸿沟是不可逾越的。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多用生动的群众语言。
鲍·斯·基姆拉娃 (1867—1951)生长在农村。她的整个一生都在自己
家乡度过。她没受过系统的教育,主要靠自学获得知识。但她具有敏锐的观
察力,能够将所见之物如实描写出来。因此她的作品被称为“十九世纪末二
十世纪初斯洛伐克农村生活的艺术文献。”其代表作是中篇小说《停滞不前
的人们》(1914)和《英雄》(1918)。前者揭示了根深蒂固的保守主义在
斯洛伐克农村家庭生活中的种种表现,描绘了一幅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极端贫
乏的斯洛伐克农村图画。后者表明作者反对战争、反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的
思想,批判那种口头爱国派的种种虚假行为。
基姆拉娃的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她的语言通俗;大众化,民间口语较多,
故事情节生动上。
约·格·塔约伏斯基(1874—1940)是著名的散文家和戏剧家。他出身
于手工业家庭。他当过教员、银行职员。他的作品大多反映普通人的艰苦生
… Page 61…
活。他写寡妇、佣人,对她们深表同情。他著名的短篇小说《波士特科娃老
妈妈》描写一辈子同贫困、疾病作斗争的女佣人的高尚情操,成功地塑造了
一个普普通通的斯洛伐克劳动妇女的形象。
他的戏剧代表作是《妇女的法典》。他以诙谐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乡下屠
夫们的生活,财产的多少决定着人们之间关系的好坏程度。作者在这个闹剧
里对人民中的缺点给予了批评,但相信他们的未来是美好的。
… Page 62…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文学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灭亡,斯洛伐克同捷克两个民族从奥匈帝
国的统治下获得解放,1918年10月28日重新合并一起,产生了新的捷克斯
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人民虽然从长期遭受的民族压迫下获得解放,可是
由于政权掌握在资本家手中,他们和捷克人民一样,依然遭受着残酷的阶级
压迫。这时期,在斯洛伐克文艺界,同样存在各种社团、流派,作家的政治
观点也各不相同。属于资产阶级右翼的是神秘主义和民族主义派,此外,无
产阶级革命诗歌派也已形成。他们由于对国内政治、经济和文艺问题的看法
不同,为此常在《斯洛伐克展望》(1846年创刊)、《年轻的斯洛伐克》、
《人群》、《篝火》等杂志上展开激烈的争论。可是斯洛伐克进步文学仍因
国内经济落后以及资产阶级右翼的残酷统治而得不到迅速发展。占主导地位
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转向描写过去,如子耶(1866—1944)的长篇小说《斯
瓦托普卢克》和耶森斯基的《民主主义者》在当时都较有影响。库库钦从南
美归来后,也开始写历史小说,指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大民族应当紧密团结。
基姆拉娃还写了一些反对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描写斯洛伐克战后社会
生活的中篇小说。
著名文学批评家、诗人什·克奇麦里 (1892—1955)主编的《斯洛伐克
展望》杂志,团结了一大批诗人、作家和文艺批评家,使其能在这个杂志上
就许多社会文艺问题进行争论和探讨。
还有一些作家,如马·拉祖什(1888—1937)和米·乌尔班(1904—1982)
等。他们早期的作品虽能真实地反映独立后的农村生活,可是他们后来在政
治上堕入了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泥坑;他们后期的作品虽有一定的艺术
性,但思想内容上却趋向保守甚至反动。
因为斯洛伐克大部分作家出身农村,所以农村题材的文学颇为发达。这
些作家大都反映农民、山区老百姓的生活,歌颂他们勇敢、勤劳、朴实、百
折不挠的性格。如卢·翁德列约夫 (1901—1962),他的两部小说《绿林好
汉的青春》、《耶尔库什·拉宾》,都描写了一个生长在山区的青年,后来
受到资产阶级市侩习气的侵袭,但仍然保持着山区人民淳朴、憨厚的美德。
在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和诗人中,一部分人把自己的创作献给人民,如共
产党员作家伊伦姆尼茨基、克拉尔,他们以 《人群》杂志为阵地,为斯洛伐
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进行了战斗。诗人杨·波尼昌(1902—1978)、
拉·诺沃麦茨基等人的作品也表现了时代精神,他们是进步文学的领导力量。
在德国法西斯占领时期,还有少数作家投靠了德国法西斯,但大多数作
家仍然忠于祖国和人民。有的党员作家转入地下,许多作家还直接参加了
1944年下半年的“斯洛伐克民族起义”,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了歌颂了这
场英勇的战斗。
2
扬科·耶森斯基(1874—1945)出身于一个破落贵族家庭。
第一共和国时期,他是国家的高级官员——副总统。早期的作品,如诗
… Page 63…
集《新歌集》、《捕捉》以及中篇小说《小城的交谈》、《拉斐科娃太太》
等,对那些虚伪、自私,一心想往上爬、极力贪图荣华富贵的小市民和侩作
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无情的嘲讽。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民主主义者》(1934
—1937),是第一共和国时期上层社会的一幅生动的讽刺画。他嘲笑这个社
会里的选举制度。作者通过对一个有民主思想的青年医生从农村来到首都布
拉迪斯拉发的见闻的描写,把反动政界的种种丑闻揭露无遗。这部作品无疑
是对三十年代斯洛伐克上层社会的最为深刻的解剖。
彼得·伊伦姆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