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视觉来想象。在他的笔下,科学概念、哲学思想,甚至连枯燥的数字都能插
上有形的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任意翱翔。《追忆》一诗便具有典型意义:
她美丽得犹如思想的影子——
她的后背散发出的气息
象婴儿的皮肤,
象新砸开的石头,
象来自死亡语言中的叫喊。
她没有重量,恰似呼吸。
时而欢笑,时而哭泣,硕大的泪
使她咸得宛若异族人宴席上
备受颂扬的盐巴。
她美丽的得犹如思想的影子。
茫茫水域中,她是唯一的陆地。
追忙本身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思维活动。但在诗人的描绘下,追忆竟变得
有声有色、具体可感。诗人用奇特的意象调动起了读者所有感觉,让读者去
凝视,去抚摸,去倾听,去品尝。于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美感便在读者心中
油然而生。
因了他那不朽的诗,诗人便也“美丽得犹如思想的影子”。
马林·索雷斯库(1936—),罗马尼亚当代诗坛最引人注目的诗人之一。
生于多尔日县一个农民家庭。童年和少年在乡村度过。1955—1960年,就读
于雅西大学语言文学系。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编辑工作。1978年起担任《枝
丛》杂志主编。索雷斯库从1964年发表第一部诗集至今,已出版了《时种之
死》 (1966)、《万能的灵魂》(1976)等十几部诗集。
有人说他是位讽刺诗人,因为他的诗作掌常常带有明显的讽刺色彩。有
人称他为哲理诗人,因为他善于在表面上看起来漫不经心的叙述中突然挖掘
出一个深刻的哲理。有人干脆笼统地把他划入现代派诗人的行列,因为无论
是语言的选择还是手法的运用,他都一反传统。但他更喜欢别人称他为“诗
人索雷斯库”。
他特别喜欢以自由的形式,用通俗的语言来叙述某些人们熟悉的人物或
某些普通事情。然而他的不拘一格的简单叙述不知不觉中就会引出一个深刻
的象征。在《一切》这首诗中,诗人写道:
… Page 90…
一切都在迅速进行:
土地即兴长出几棵草,
树即兴生出几片叶,
一只鸟——我来不及看它叫什么——
即兴唱了首歌,
一个女人即兴唱了首永恒的歌……
而我即兴微笑了一下
为了拍张人生的照片。
人生的短暂,光阴的迅速,瞬间与永恒的关系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形象而
又深刻的反映。他的另一首诗《奇想》猛一看似乎令人不可捉摸:
每天晚上,
我都将领居家的空椅,
集中在一起,
为它们念诗。
倘若排列得当,
椅子对诗,
会非常敏感。
我因而
激动不已,
一连几个小时
给它们讲述
我的灵魂在白天
死得多么美丽。
我们的聚会
总是恰到好外,
绝没有多余的
激情。
不管怎样,
这意味着
人人责任已尽,
可以继续
向前了。
只要仔细思考一下,我们便可悟出这实际上是一首有关孤独的诗。人在
孤独的时候,连椅子都能成为他交谈的对象,都能成为他诗歌的听众。不管
怎样,同椅子的交流也是一种宣泄,也能排泄孤独,也能使人继续朝前走。
如此看来,索雷斯库完全有可能用诗来和整个宇宙交流。
… Page 91…
安娜·勃朗迪亚娜(1942—)、罗马尼亚当代诗坛最活跃的女诗人之一。
生于蒂米什瓦拉市。曾就读于克罗日大学语言文学系。毕业后,先后当过编
辑、图书馆员。十七岁步入诗坛,至今已出版《脆弱的足跟》(1967)、《第
三种秘密》(1970)、《蟋蟀的眼睛》等十余部诗集。
勃朗迪亚娜具有女诗人所特有柔美和细腻。但她的柔美和细腻是以一定
的思想内涵为基础的。她所选择的都是些永恒的主题,比如爱情、纯洁、生
与死、人生与自然等等。这都是些十分古老的主题了,因而更需要诗人具备
非凡的艺术敏感以及独特的艺术视角。
抒情诗《十月》很能体现女诗人的特色:
温馨的泪
滴落在我的额头,
又款款地
顺着睫毛
流淌,
仿佛源自
那双紧闭的眼。
谁在我的上方哭泣,
让甜甜的泪
变成我的?
是父亲呢,
还是位以此方式
收养我的陌生人?
这首谜一般的优美短诗纯真但又决非简单,细腻但又不乏启迪。女诗人
并不想明确地歌倾什么事物或表达什么思想。她仅仅勾勒出一幅朦胧的画
面,描绘出一缕微妙的感觉,然后让读者去尽情地想象,尽情地体味。
对于女诗人来说,诗的天赋实在是一种命定的痛苦。她甚至都决定要“走
出我的声音/就象走出早已被上帝遗弃的教堂。”然而诗已然成为她生命的一
部分。离开了诗,她便难以呼吸,难以生存。因此,痛苦的女诗人甘愿为诗
而奉献牺牲:我/犹如/漏刻里的/细沙/唯有在/坠落中/才成为/时间。
(高兴)
… Page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