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的山歌》 (1878)等,揭露了封建地主的自私和冷酷,资产阶级的法律和
社会旧习的不公正。她的长篇小说 《马尔达》(1872)写一个妇女由于封建
旧习的戕害而遭遇不幸。从六十到八十年代,她还发表了两组小说:第一组
总的题目叫《幽灵》,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劳资矛盾,反映了波兰初期的社
会主义革命活动,颂扬了革命者为创造一个美好正义世界而奋斗的理想。另
一组包括《底层》(1864)、《久尔济一家》(1885)、《涅曼河畔》(1887)
和《乡下佬》(1888)等作品,它们都以立陶宛农村生活为题材,反映了在
沙俄农奴制长期统治下波兰农村愚昧落后的面貌和贫苦农民在沙俄占领者和
地主资产阶级压迫下的悲惨命运。《涅曼河畔》是奥热什科娃的代表作,描
写地主别涅迪克特和农民安哲尔姆因他们的哥哥一同参加过一月起义,在战
斗中牺牲,他们之间的关系曾经十分密切,后来别涅迪克特欺压佃户,企图
强占安哲尔姆的土地,使两家产生了矛盾。别涅迪克特后来在儿子劝导下,
改变了过去的态度,他的族女尤斯迪娜也和安哲尔姆的儿子杨相爱结了婚,
两家终于和好。小说宣扬了平等、博爱和爱国主义的思想精神。
玛丽娅·科诺普尼茨卡 (1842-1910)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
就受到波兰民族解放斗争革命传统的教育。她的作品一开始就表现了爱国主
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倾向,为此遭到了沙俄当局的迫害,她不得不离开波兰,
长期流亡国外。在俄国1905年革命爆发期间,她一度回到华沙,参加过救援
被沙皇囚禁的革命者和他们的家属的工作。科诺普尼茨卡一生的创作题材丰
富,形式多样,从十九世纪七十后代到二十世纪初,她连续发表了七部诗集,
有的以波兰民族解放斗争为题材,有的写贫苦农民的悲惨处境。在这期间,
她还发表了一系列的短篇小说集,如《四个短篇小说》(1888)、《我的相
识者们》 (1890)、《在路上》(1893)、《短篇小说集》(1897)等。这
些作品揭露了贵族阶级的腐朽没落和资产阶级慈善事业的虚伪,并对政府法
… Page 21…
庭迫害劳动人民的罪恶提出了控诉。在 1902-1908年间,科诺普尼茨卡发表
了长诗《巴尔采尔先生在巴西》。它写一群波兰农民漂洋过海,去巴西谋生,
可是在那里却饱受饥饿、疾病的折磨和当地德国殖民者的压迫,最后他们来
到了一个港口,参加了当地工人反对资本家剥削的罢工游行。作品反映了诗
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斯泰凡·热罗姆斯基 (1884-1925)出身于破落贵族家庭,年轻时因为
参加爱国活动,曾被沙俄当局囚禁。九十年代末,他发表了两部长篇小说《徒
劳无功》(1898)和《无家可归的人们》(1900)。前者写一个沙俄当局控
制的学校,当局在这里对波兰学生实行俄罗斯化,爱国学生和他们进行斗争,
小说带有自传体性质,后者的主人公是个鞋匠出身的医生,他决心改善城乡
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但他的努力受到上层统治者的阻挠,没有成功。1902
至1903年发表的小说《灰烬)以十八世纪末东布罗夫斯基为了祖国的独立,
组织“波兰志愿军团”,参加拿破仑战争为背景,揭露了拿破仑对异国的侵
略,反映了波兰农民遭受封建压迫的痛苦。在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热罗
姆斯基又创作了剧本 《玫瑰》(1909)和小说《罪恶史》(1909),这两部
作品讴歌了波兰革命者为了人民的自由和祖国的独立,在战斗中建立的功
勋,但反映了作者在革命失败后的悲观情绪。热罗姆斯基的一生和创作表现
了他对沙俄占领者统治下的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革命的同情,但他作品中的
激进人物都是一些脱离群众的孤军奋斗者,他们的事业总是失败。
弗瓦迪斯瓦夫·莱蒙特(1868-1925)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家境贫寒,
十八岁就出外谋生,因和社会下层接触较多,对劳动者的生活际遇有深刻的
了解,他早期发表的短篇小说如《母狗》(1892)《汤美克·巴朗》(1893)、
《正义》(1899)等对那些阴险残暴的工头、地主、仗势欺人的管家、虚情
假意的村长和神父进行了揭露,并且刻画了敢于坚持正义、反抗黑暗现实和
纯朴善良的劳动人民形象。长篇小说《女喜剧演员》(1895)和它的续篇《烦
恼》 (1896)反映了社会下层艺人的不幸。《福地》(1897-1898)以当时
波兰最大的工业城市罗兹的工业发展状况为背景,通过一系列资产阶级典型
人物的塑造,揭露了这个阶级唯利是图,尔虞我诈,损人利己的面貌,指出
了资本主义生存竞争的实质。长篇小说《农民》(1902-1908)是莱蒙特的
代表作,小说的主要情节通过富裕农民波利那一家争夺财产继承权的斗争,
展示了一个农村封建宗教法制家庭的没落和解体。此外,它还在波兰二十世
纪初的大的历史背景下,生动地再现了农村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况和风俗习
惯,歌颂了农民反抗沙俄和普鲁士占领者以及和他们勾结在一起的波兰地主
阶级的斗争。莱蒙特正是“由于他那伟大的民族史诗《农民》”,于1924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除以上作家外,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现实主义作家还有迪加辛斯基、奥
尔坎、扎波尔斯卡,斯特鲁格和先罗谢夫斯基等。阿多尔夫·迪加辛斯基(1839
-1902)出身于一个地主管家的家庭。曾参加一月起义。他的作品主要有中
篇小说 《在鸟巢里发生了什么》(1883)和长篇小说《兔》(1900)。它们
的特点是在描写人的不幸遭遇时,又写动物的遭遇,加以类比,指出弱肉强
食既存在于动物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在手法上,有自然主义倾向。弗瓦
迪斯瓦夫·奥尔坎 (1876-1930)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雇农们》和《在
岔道上》。前者刻画了一个凶残自私的地主形象,后者写一个农民出身的改
革家,他认为小农经济和土地兼并是农村饥饿落后的根源,因此提出了农村
… Page 22…
集体化计划,但他脱离群众,孤身奋斗,最后失败。加布列娜·扎波尔斯卡
(1857-1921)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剧作家。她出身地主家庭,年轻时就参
加波兰各地的戏剧演出活动。她的作品大都揭露波兰市民阶层的虚伪和狡
诈,讽刺他们的狭隘和愚昧无知。她最著名的剧本《杜尔斯卡太太的道德》
写的是一个女房东杜尔斯卡,她讲门第,爱面子,但她的儿子兹贝什科却和
厨娘汉卡通奸,引起舆论的指责,她为了维护体面,矢口否认她过去对儿子
的放纵,而当儿子提出要和汉卡结婚时,她又嫌她出身低贱,表示不同意,
后来她不得不花一千克朗把汉卡辞退,但她最后表示要把这钱“加倍地捞回
来”。剧作者对女主人公的悭吝、自私而又虚伪的典型性格,作了惟妙惟肖
的描绘。安杰伊·斯特鲁格(1871-1937)出身于卢布林一个破落贵族的家
庭。他在中学读书时就参加了爱国活动,1893年又加入波兰社会党,曾多次
被沙俄当局逮捕入狱和流放。他的作品如短篇小说集《地下活动的人们》
(1908)、长篇小说《明天》(1908)、《一颗炮弹的历史》(1910)等主
要描写波兰社会党人进行革命活动的情况,他们主要搞暗杀,以为杀死几个
沙俄当局的大官,就可以推翻他们在波兰的统治,这些革命党人大都脱离群
众,孤军奋战,但他们表现了热爱祖国、不怕牺牲的精神。瓦茨瓦夫·先罗
谢夫斯基 (1858-1845)出身于一个爱国贵族的家庭,早年参加过无产阶级
革命活动,曾被沙俄当局逮捕入狱,流放到西伯利亚。他的长篇小说《林边》
(1894)、《陷阱》(1897)等就是描写西伯利亚非俄罗斯民族劳动人民的
生活习俗和他们被压迫的命运。二十世纪初,先罗谢夫斯基远去亚洲旅行,
到过中国、日本,朝鲜和蒙古,写过不少反映他所见到的这些国家劳动人民
的生活和斗争的作品,如《中国小说集》(1903)、 《洋鬼子》(1909)、
《越浪》(1910)等都很有影响。《洋鬼子》以清末义和团反抗外国侵略者
的革命斗争为题材,作者对西方殖民主义者进行了愤怒的谴责,讴歌了中国
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还出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主要是革命诗歌创作的高潮。早在 1879
年,革命诗人希文切茨基等在华沙监狱中就创办了手抄刊物《囚徒之声》,
发表了第一批无产阶级革命诗歌,此后在八十年代和1905年又相继出版了一
系列革命诗歌集。这些诗歌都是波兰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者在和敌人作英勇卓
绝的斗争中创作的,它们的题材直接来源于斗争生活,在人民群众中流传很
广,影响很大,其中尤以切尔文斯基的《红旗》(1881)、希文奇茨基的《华
沙革命歌》 (1883)和瓦林斯基的《镣铐歌》最著名,三位作者都是波兰早
期无产阶级革命活动的领导者或参加者。他们的作品充满革命激情,有的揭
露了沙皇对波兰的残酷压迫,反映了人民对压迫者的仇恨,有的表现了革命
者的坚定信念,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