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台湾作家研究丛书]第一卷台湾新文学之父--赖和 作者:刘红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赖和每天医治百余名病人,直到晚上10点钟以后,洗过澡,吃完了饭,才能坐下来为刊物编稿,自己还要抽空创作,但他从不因此而推卸培育新人的责任。对文学青年,他是个称职的导师,几乎是“拼着老命”去照顾提携他们。 
  据杨逵在《忆赖和先生》一文中回忆,大概是为了向赖和求教方便,他在“赖和医院”附近租了一个茅葺的小房间。为了租这个小房间,赖和还帮了许多忙。杨逵和文友们把赖和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一样随便出入。赖和的客厅里放着好几种报纸杂志,文友们就随意阅读,随意发着议论,又随意地走了,完全不必理会主人存在与否。大多数时候,赖和都在忙着病人,仿佛不理会文友们的存在。“然而,只要有一点空隙的时间,先生仍然会从他的诊察室到客厅来。但不论先生之来、先生之去,都至极飘然,不引起我们或者先生的特别注意”。杨逵觉得:“这就像一家人在家中起居,并不互相在意一样吧!”每当文友们身体不舒服,只要往赖和面前的小圆凳上一坐,把衣服解开,不待开口,听诊器就伸了过来,查明病情,一等药方开出,药就送来了,医患双方谁都没想到医药费的问题。 
  后来,杨逵以种花谋生,带着妻儿住在远离街市的地方,赖和还专程前去探望,关心他日子是否过得去。杨逵回忆道:“虽然我接受先生物质上的援助的事并非再三,但现在每想起当时的情况,总是眼热心塞。先生是断然不将他的好意强加于人的。当他向人施其善意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做得一点也不显眼;不增加对方精神上的负担。” 
  赖和还成为杨逵的“命名之父”。杨逵本名杨贵,他对这个“贵”字深感厌恶,但也不曾深思起个什么样的笔名,就在呈给赖和的文章上漫不经心地署了个“杨达”。赖和认真地用红笔圈去“达”字,清楚、明白地改成了“逵”字。从此,台湾文学史上就有了“杨逵”这个不朽的名字。 
  杨逵初登文坛时所写的文章,总是得到赖和认真地批阅、润改。杨逵开始学着用白话文写小说,有一篇中的一段是描写一个贫农衣衫褴褛,用以表现其穷苦的状况。作品寄到赖和那里,不几天就被寄了回来,上面有许多精心的删改和亲切、热情的评语。描写贫农衣衫褴褛的一段,被赖和全部用红笔画去,只改成一句“破了又补”。杨逵看了,“雀跃而喜”,明白自己“所想表现的那个贫农,并不是个不三不四的乞丐啊!我所想要写出的,是一位不为困苦所屈,坚决地想工作下去,想自己站立起来的贫农。对于这样的主人翁,‘破了又补’的一句话,便增加了仆而再起的千斤的重量” 
          。(杨逵:《忆赖和先生》,《台湾文学》3卷2号,1943年4月28日。) 
  杨逵的处女作《送报伕》的前半部是经赖和之手,得以于1932年5月19日至27日在《台湾民报》上连载。当这部后半部被查禁的小说于1934年10月,以第二名(第一名空缺)的成绩入选日本《文学评论》杂志1卷8号时,杨逵回忆道: 
   
  当我把登《送报伕》的《文学评论》拿给赖和看时,他非常高兴,他双手握着我的手,久久不能说话。每思及此,我便由衷地感激赖和先生,他是我文学创作的导师,在我贫困潦倒时,他经常鼓励我。(杨逵:《坎坷与灿烂的回顾》,《中国现代文学的回顾》,(台北)文镜文化公司,1986年11月出版,第118—119页。) 
   
  《送报伕》是当时台湾人在日本刊物上的最初发表的作品,杨逵因此被誉为“进军日本文坛第一人” 。(梁明雄:《日据时期台湾新文学运动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5月版,第100页。)《送报伕》亦是台湾新文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至今仍为海峡两岸读者激赏。 
  对其他文学青年,赖和同样如此,据人们回忆: 
   
  笔者和点人、克夫二君,起头开始研究文艺,因为没有参考的书籍,或指导;正苦于暗中摸索的时候,或曾写信去叩问他创作上的经验谈。(廖毓文:《甫三先生——诸同好者的面影之一》,《台湾文艺》第2卷第1号(1934年12月新号)。) 
   
  我初识先生之时,正是先生在五十年生命的三分之一的时候,距今才十数年。当时正是我们开始厌弃旧诗,而瞩目于新文学,而先生屡屡推出新作的时代,他的作品鼓动了我们的心,而拜访先生以求教的时候,先生却出乎意外地,恳切地教导我们创作的方法。因此,在以后的年月中,我们终于也能有几篇作品问世者,先生居功甚大。(朱石峰:《回忆懒云先生》,《台湾文学》3卷2号,1943年4月出版。) 
   
  可以说,台湾新文坛是以赖和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赖和“负起了新文学保姆的任务” 。(林瑞明:《台湾文学与时代精神——赖和研究论集》,(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出版,第80页。)杨逵、杨守愚、廖毓文、朱点人、林克夫、陈虚谷、病夫、郑梦华、翁闹、王白渊、周定山等人,纷纷蔚起加入了创作的行列。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彰化地区的人,即便如杨逵是台南人、朱点人是台北人,也都得到了赖和的指导。所以,在当时,“因为有懒云在,彰化俨然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中枢” 
          。(杨守愚:《赧颜闻话十年前》,《台北文物》3卷2期,1954年8月。)还有些现在生平不详的人,如收在李南衡《日据下台湾新文学》(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3月)中的郑登山、太平洋、铁涛、剑涛、慕、孤峰、SM生、瘦鹤……等人的作品,如果没有赖和的修改甚至从头改写过,恐怕不能达到那样的水平。 
  四、启迪民智——斗士精神 
  赖和性情温厚,不具备明显的政治性格。他与当时的政治领袖人物蒋渭水、蔡培火、王敏川等人都有交往,与王敏川还过从甚密,却不像他们那样,跃身时代潮头,成为政治社会运动的领导者。这使得无论是号称“台湾人惟一之言论机关”的《台湾民报》,还是日本官方的《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对他的言行事迹的记载,比起活跃在第一线的社会政治运动家,相对要少许多。这也是在战后多种台湾运动史研究论著中,赖和或未被提及或被一笔带过的原因。然而,从现存史料的记载来看,举凡台湾具有反抗日本殖民统治性质的团体,如“六三撤废期成同盟”、“台湾议会期成同盟”、“台湾文化协会”、“农民组合”、“民众党”等,都有赖和的名字在内。虽然在任何一个团体中,他都不属于领导层,可团体却倚重他,视他为不可缺少。因为他总是默默地做他能做的事,或者以行动参与,或者以经济支持,始终跟着时代的脚步前进。 
  1923年1月,蔡培火、蒋渭水、石焕长等人发起组织“台湾议会期成同盟”,被当局根据“治安警察法”第一条勒令禁止。于是,第三次请愿委员蔡培火、蒋渭水、陈逢源三人赴日,会合蔡惠如、林呈禄等人,在东京成立了“台湾议会期成同盟”,并在日台两地开展活动。1923年12月16日早晨,台湾总督府在全岛同时进行“大检举”,对台湾议会运动的参与者,一网打尽。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可以说是日本据台期间绝无仅有的。一时间风声鹤唳,老百姓不明真相,人人自危。当天被捕的有四十一人,其中二十九人于12月22日以“违反治安警察法”的罪名,被解送台北地方法院检察局,拘押于台北监狱。赖和就是这二十九人中的一个,他忿忿地发出“戴盆莫望天,坐使肝胆裂”的呼号。此后,每年的12月16日,都是他和难友们的“同狱日”,因为“这一日是向平静的人海中,掷下巨石,使波浪汹涌沸腾的一日,这一日曾使我一家老幼男女,惊唬骇哭并累及亲戚朋友,忧惧不安的一日,这一日是我初晓得法的威严?公正?的一日。所以,对于这一日,我总有些特别的情感,同人们有什么计划,我都高兴去参加” 
          。(赖和散文《随笔》,刊载于《台湾新民报》345号,1931年1月1日。)可见,他的忿恨之深。 
  台湾文化协会是赖和介入最深的一个文化抗日团体。台湾文化协会与台湾议会设置运动、《台湾青年》杂志,一起被称为是台湾非武力抗日运动的三大主力。有人作过形象的比喻:“台湾议会设置运动是外交攻势,《台湾青年》杂志(包括以后的《台湾》杂志、《台湾民报》,以至于日刊《台湾新民报》)是宣传战,而文化协会则是短兵相接的阵地战” 
          。(叶荣钟:《日据下台湾政治社会运动史》,(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8月30日出版,第327页。) 
  台湾的新文化运动固然有很多外因,但也有其内在的动机和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正如“台湾文化协会”的发起人蒋渭水在他的回忆中所说: 
   
  台湾人是握着世界和平第一关的键啦。这岂不是很有意义且有很重大的使命吗?我们一旦猛醒了负着这样重大的使命,那么就要去实行这使命才是。本会就是要造就实行这使命的人才而设的,然而台湾人现时有病了,这病不愈,是没有人才可造的,所以本会目前不得不先着手医治这个病根。我诊断的结果,台湾人所患的病,是知识的营养不良症,除非服下知识的营养品,是万万不能治愈的。文化运动是对这病惟一的治疗法,文化协会就是专门讲究并施行治疗的机关。(蒋渭水:《五个年中的我》,《台湾民报》第67号,1925年8月26日,第45页。) 
   
  台湾文化协会在台湾非武力抗日运动中,无疑是影响最深远的一个文化启蒙团体。它的任务就是用现代文化知识教育民众,启发他们的觉悟,起来反抗统治阶级,反抗殖民者。 
  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