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为柳词可比杜诗的,如张端义《贵耳集》卷上引项平斋的话说:“学诗当学杜诗,学词当学柳词,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可见宋人对柳永也有不同的看法。反对他的人并不能压倒一切,掩没他的词的真价。在宣和年间,刘季高因为反对柳词,竟遭到一位老宦者的攻击。当时老宦者拿了纸笔,跪在刘季高面前,请他作一首词看看,结果弄得刘季高无言可答。这也说明宋时人喜爱柳词情况(徐度《欲扫篇》。)。
可惜的是《宋史》没有柳永的传;当时文人学士的诗文集里也没有关于柳永的材料;宋人笔记里,偶有零星记载,但各书传闻异辞,也不完全一致。现在我主要从方志方面搜集他的事迹,并结合宋人笔记和他所作的《乐章集》来研究。
一 柳永的家世
在《福建通志》、《福建建宁府志》和《福建崇安县志》诸书中,都有柳永的家世和柳永事迹的记载,但诸书详略不一,事实也有出入。今参合诸书,叙述他的家世梗概:
柳永是福建崇安县五夫里人(朱彝尊《词综》卷五误作乐安人)。他的先世由河东移来,住在崇安五夫里的金鹅峰下,从此就为五夫里人了。他的祖父名崇,字子高,十岁丧父,母丁氏亲自抚养他、教育他,后来长成,以儒学著名。当王延政据福建时,闻他的名,召补沙县丞,他以母老辞谢,终身不仕。南唐灭福建王氏,子柳宜、柳宣都入仕南唐;他们迎崇到建康,但崇自己却不愿推恩受封。宋灭南唐,柳宜、柳宣入宋,服官山东。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柳崇渡江到济州去看柳宜、宣二子。到了柳宣的济州官舍,忽患重病,遗嘱说:“吾读圣人书,朝闻道夕死可矣,毋得以浮屠法灰吾之身。”后来死了,柳宜奏请守孝三年,朝议不许(“八闽旧志”误以为柳宏事,柳宏这时还未登第)。当时人对柳宜守孝这件事,都很称赞。
柳崇有子六人——宜、宣、寘、宏、寀、察都有官职:
柳宜:仕南唐,官监察御史(郑文宝《江表志》卷下,载柳宣官监察御史),入宋为沂州费县令。后登宋太宗雍熙二年梁灏榜进士,官至工部侍郎。
柳宣:仕南唐,官大理评事。入宋以校书郎为济州团练推官,后为大理司直、天太军节度判官。
柳寘:字朝隐,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蔡齐榜进士。
柳宏:字巨卿,宋真宗咸平元年孙仅榜进士,知江州德化县。天圣年中,累迁都官员外郎,终光禄寺卿。
柳寀:官礼部侍郎。
柳察:年十七,举应贤良,待诏金马门。仕至水部员外郎。
柳永的父亲柳宜是柳崇的长子。柳永弟兄三人,柳永最幼。他和哥哥柳三复、柳三接都知名,当时号称“柳氏三绝”。
柳三复:宋真宗天禧二年王整榜进士。
柳三接:字晋卿,宋仁宗景祐元年张唐卿榜进士,与柳永同榜登第。官至都官员外郎。
柳永有子名涚,字温之,宋仁宗庆历六年贾黯榜进士,曾官著作郎及陕西司理参军。又柳永有侄名淇,字润之,柳三接之子,宋仁宗皇祐五年郑獬榜进士,官至太常博士。相传柳淇工书,李泰伯的袁州学记就是他手写的。
二 柳永的名字和登第时间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王辟之《渑水燕谈》卷八、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都以为柳永初名三变,后来改名永。唯有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说,柳永初名永,后来改名三变。我以为柳永弟兄原来都以“三”字排行,兄名三复,三接,他名三变,正是初名如此;并且诸家记载柳永未登第以前的事迹,都称他为“三变”,而他自己也说:“奉圣旨填词柳三变”(《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三十九引《艺苑雌黄》。),可见他原名三变,后来因为宋仁宗“以无行黜之”,只好改名永以图进取。叶说改名三变是不可信的。《苕溪渔隐丛话》又说,三变字景庄,其他的书也没有提过。至于登第时代,《能改斋漫录》说在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渑水燕谈》说在景祐末年。按《避暑录话》记柳永在举进士后,曾为睦州掾官,并未说明何时举进士,但叶梦得在他所著的《石林燕语》卷六中,却说柳永于景祐中为睦州推官,可见叶氏也以为柳永登第在景祐元年。又按文莹《湘山野录》卷中说:范文正谪公睦州,过严陵祀下。会吴俗岁祀,里巫迎神,但歌《满江红》有“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之句。公曰:吾不善音律,撰一绝送神曰:“汉包六合网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
其中所歌《满江红》一首全词,今见柳永《乐章集》,可见范仲淹谪睦州时,已有柳永的《满江红》词流传民间。又据范仲淹年谱,范仲淹于景祐元年四月被贬谪到睦州,正是柳永登第后,为睦州推官之时,《渑水燕谈》所记柳永景祐末登第之说,显然不可凭信。只惜《严州图经》、《严州府志》、《桐庐县志》都不载柳永睦州事迹,以致除他曾在睦州为民作过这首《满江红》的祀神词以外,其他就一无所知了。
三 柳永的政绩
一般人都以为柳永是浪子词人,方志也多半把他归入文苑传,却不知道他另一面也是注意民生疾苦的名宦呢!首先,在张津《乾道四明图经》卷七里,就记晓峰盐场在县西十二里,柳永曾为晓峰场盐官,并有《留客住》词石刻在官舍中(《留客住》词今存《乐章集》中,其中有“遥山万叠云散,涨海千里,潮平波浩渺”语,写的正是海滨景象。),后来罗濬《宝庆四明志》卷二十也有这样的记载。祝穆《方舆胜览》卷七,也记“名宦柳耆卿,尝监定海晓峰盐场,有题咏。”但他所谓题咏,并没有记下来。所幸元冯福京《大德昌国州图志》卷六,既载名宦柳永曾监晓峰盐场,并把柳永所作的一首《鬻海歌》也全记下来:
鬻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原太寥落,牢盆鬻就汝轮征。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干日曝盐味加,如灌潮波溜成。浓盐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船载肩擎未皇歇,投入巨灶炎炎。晨烧暮烁堆集高,才得波涛变成雪。自从潴至飞霜,无非假贷充侯粮。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鬻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甲兵净洗征轮辍,君有余财罢盐铁,太平相业何唯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诗中具体地叙述了海滨劳动人民制盐的过程和他们辛苦艰难的实情,充分表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另外,诗中也揭露了当时地主、官僚和奸商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这确实是一篇很宝贵的文献,足以与白居易的《新乐府》媲美,《宋元方志》把他列入名宦一类不是偶然的。可惜宋人笔记中,既未提到柳永名宦的事迹,更没有记载他这一类富于人民性的诗歌。清朱绪曾《昌国典咏》卷五,极称这篇《鬻海歌》“洞悉民疾,实仁人之言”,并有诗说:“积雪飞霜韵事添,晓风残月画图兼。耆卿才调关民隐,莫认红腔昔昔盐”。也能认为他是名宦。
结合柳永自己所作的词来看,他确也做过不少地方的官吏,例如《长相思》说:“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定风波》说:“奈泛泛旅迹,厌厌病绪,迩来谙尽宦游滋味。”《思归乐》说:“晚岁光阴能几许?这巧宦不须多取。”都可看出他对宦途的厌倦。实际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又哪能容许一个名宦久于其位呢?因此,他抒写了很多“游宦成羁旅”(《安公子》)的词,引起我们无限的同情。
四 柳永的行踪
柳永的少年光阴是在开封帝都里度过的,我们看他的《戚氏词》说:“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流连。”正说明他在开封时候的浪漫生活。在登第以后,他可能就离开开封,到东南一带来做地方官了。据《避暑录话》,我们知道他曾做过睦州掾官;据《乾道四明图经》,我们又知道他曾做过定海盐官;此外,我们就无法确知他曾在什么地方做过什么官了。不过,在方志和他的词里,我们还可以知道他到过下面这些地方:
杭州 他的《望海潮》词,首先描写杭州是“东南形胜,江吴都会”的繁华地区,然后写出杭州“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繁荣景象,再后又写出杭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丽景色。正因为他写足当时杭州盛况,竟引起金主亮南侵的野心。(《鹤林玉露》卷十三)
苏州 柳永词中也不止一处提到苏州,他写苏州繁荣景象也和写开封、杭州一样的出色。如《瑞鹧鸪》说:“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木兰花慢》说:“晴景吴波练静,万家绿水朱楼。”想见当日苏州繁华景象。
扬州 他没有具体描写扬州繁华景象,但他南来北往,扬州也是经常驻足的。如《临江仙》说:“扬州曾是追游地,酒台花径仍存。”可见他到扬州不止一次了。
会稽 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卷八,记广慈禅院在县南七十里,院中有会景亭,柳永曾题有“分得天一角,织成山四围”诗句,可惜全诗不传了。
建宁 在《建宁府志》中有柳永《题建宁中峰寺》诗说:“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石开。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逼清流入槛来。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足证柳永是到过建宁的。
长安 柳永词中也常提到西征,可能他是到过洛阳、襄阳和长安的,他的《少年游》词说:“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