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4年能再度被提名,希望竞选下届总统。”我还表示届时他的太太和儿子可能会到机场接他,夫人的出现将造成相当尴尬的场面。威尔基听了气得跺脚离去。当时我已经非常疲倦,于是倒头便睡。
我8点醒来时,威尔基已在用早餐,我们各吃各的,半句话没说。9点钟他有一个演讲。正当他起身准备离开时,他转身对我说:“迈可,我要你去见夫人,告诉她她不能和我们一起回华盛顿。”“哪里可以找到她?”我问,他腼腆地说:“在市中心妇幼医院的顶层,她有一个公寓。那是她引以为傲的慈善机构。”
大约11点,我到医院要求见夫人。当我被引进她的客厅后,我愚钝地告诉她,她不能和威尔基先生一起回华盛顿。
“谁说不能?”她问。
“是我,”我说“我告诉温德尔不能带你同行,因为从政治上来说,这是非常不智的。”在我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之前,她的长指甲已经朝我的面颊使劲的抓了下去。她是这么的用力,以致在我的脸上整整留下了一个星期的疤痕。
迈可·考尔斯是美国出版界巨子、《展望》杂志的创办人,当时他曾陪同威尔斯对中国进行访问,他的回忆应当是非常可信的。宋美龄居然敢伸手抓破“美国朋友”的脸,可见她与美国人尤其是威尔基的私交已相当深厚,这也正是蒋介石取得更多美援及美元的重要途径事实证明,宋美龄在蒋介石政府争取美援方面是立了大功的。
威尔基在华访问49天,由当时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董显光全程陪同,这个董显光对蒋介石的如意算盘心领神会,在威尔基面前大演双簧戏,把这个美国佬哄得晕头转向,真的以为蒋介石把美援部用到了正道上,以为蒋介石政府是在全心全意并且卓有成效地抗击日军。为了瞒哄威尔基,蒋介石夫妇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在宋美龄的“私谊”感召下,威尔基建议蒋夫人到美国去“进行一次亲善访问”。他强调说:“必须从这个地区派出一个有智慧、口才和道义力量的人来进行帮助,使我们了解中国和印度以及它们的人民。夫人将是一位十全十美的大使。她的巨大才能而且我知道她会原谅我说出这番私人的话她对中国的高度忠诚,在美国是众所周知的。她将会发现她不仅会受到热爱,而且会发挥巨大作用。我们愿意倾听她的话,因为谁都比不上她。她既聪敏,又有魁力,怀有一颗慷慨和理解他人的心,具有优雅端庄的风度和容颜,加上抱有炽烈的信念,她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那样一种客人。
威尔基的建议正中蒋介石的下怀,他于1942年11月16日致函罗斯福总统:“内子非仅为中正之妻室,且为中正过去15年中,共生死、同患难之同志,对中正意志甚明了,当非他人所能及。故请阁下坦率畅谈,有如对中正之面馨也。”
1942年11月17日,宋美龄由重庆乘飞机秘密启程,辗转非洲、南美洲,于11月27日到达纽约,先住进了长老会医疗中心就医。
宋美龄是以她与威尔基对等的身份,到美国回访的。目的当然首先是政治游说。但她当时健康欠佳,此次访美,也有就医目的。宋美龄在1937年10月赴上海前线慰劳抗战官兵时,由于翻车负伤,一直未痊愈。此外,最主要的是治疗慢性皮肤病。
宋美龄出院后,作为罗斯福总统夫妇的客人,抵达华盛顿。2月11日,罗斯福夫妇将蒋夫人迎进白宫,她在白宫居住了11天。她住院期间罗斯福夫人埃莉诺·罗斯福曾去医院看望,觉得她显得那么“娇小脆弱”,“我真想帮助照料她,好像她是我的亲生女儿似的。”但是,经过接触,罗斯福总统发现,蒋夫人与他夫人描绘的甜蜜而温柔的性格完全不同。一天晚上,宾主在进餐时顺便谈起美国矿工一次罢工的事。罗斯福问蒋夫人,假如中国政府在战争时期遇到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理?宋美龄安祥地用一个涂色的长指甲在自己的脖子上划了一道,做了一个优美的杀头手势,这使同桌的所有人惊讶不止。罗斯福假装大笑起来,而且,为了引起坐在桌子那边的他的夫人的注意,便问道:“埃莉诺,你看见她的手势了吗?”罗斯福总统对宋美龄的印象不再是“娇小脆弱”,而是“心狠如铁”。埃莉诺·罗斯福夫人在私下里说:“她对民主制度能够讲得很漂亮,但是她可不知道怎样实行民主制度。”当这段话传出去以后,记者们向蒋夫人问到此事,她拒绝发表评论。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由罗斯福总统的夫人陪同,向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美国有些报刊是如此描述蒋夫人的:
夫人脸色阴沉,身材娇小苗条,身穿一件黑色紧身的富有魅力的中国旗袍,下摆开叉几乎高到膝盖,一头柔和黑发别致地盘在颈后。她佩带的饰物是价值连城的宝石,纤指上涂着红指甲油,肢上穿透明长统袜和轻便高跟鞋。
蒋夫人举止端庄,说一口地道的英语,声音柔美。
议员们被她的优雅风度、妩媚和智慧迷住了……在议员们长达4分钟的起立欢呼之后,她开始讲话……
美龄向国会发表的讲话像一篇加以修饰的散文,发表的材料同样富丽堂皇,但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关于美国和中国的亲密关系她是这样说的:我们两个伟大民族之间有着 160年的传统友谊,这种友谊从来没有被误解削弱过,它在世界历史中是从未有过的。
关于中国的抗战她是这样说的:我们决不能忘记在遭到全面侵略的头四年半中,中国是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单独抗击日本的残暴战祸的。在中国人经过五年半的抵抗后,确信应该“宁可光荣冒险,不愿屈辱认输”。她的讲话再次博得了议员们的起立鼓掌。
宋美龄在演讲强调:盟军应当改变偏重欧洲战场的观点,因为打败日本比打败德国更重要。
一方面是宋美龄的访问十分成功,另一方面也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等国认识到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战略作用。所以,以后一段时间,美国对中国的援助是比较大量和比较积极的。
6.大国尊严
1943年夏,盟军开始对法西斯轴心国反攻。中、英、美三国商定,分进合击,收复缅甸。蒋介石认为收复缅甸就可打通缅滇公路,可使大量美国军用物资运人中国。因此,他即调兵遣将,准备于11月入缅作战。
1943年8月,美、英两巨头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加拿大的魁北克举行最高级会谈,讨论盟军对德、意、日法西斯军队作战的问题,这样一个关乎大战胜败的重要会谈都没有邀请蒋介石参加,这使蒋介石大感大快。他命令当时正在美国的宋子文以中国外交部长的名议向美、英两国提出抗议。美、英未予明确答复,只搪塞了事。
9月8日,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法西斯军事轴心开始趋向瓦解。由于欧洲战场有了新的进展,美国从本国利益考虑,计划提前从法国北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这种情况下,英、美两国重新商议作战计划,决定取消与中国军队联合收复缅甸的军事计划,以便集中兵力与德军决战于欧洲战场。而美国数年来同时向欧洲和亚洲提供军用物资,虽然国力强盛,也不免有捉襟见肘之感,遂对英国变更原订军事计划的建议表示首肯,而这一商议过程和变更决定,均未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和军事统帅部相商,消息是宋子文在美国得到后用电报传知给蒋介石的。蒋介石得知后,大骂英国“反复无常”、“欺人太甚”,骂丘吉尔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早在魁北克会议举行之后,罗斯福和丘吉尔即联名致电蒋介石,表示:将派英国海军中将蒙巴顿赴重庆面陈魁北克会议精神。1943年10月,蒙巴顿抵华欲说服蒋介石单独从缅北发动对日进攻,蒋介石坚决予以拒绝。他认为这是英国的又一个骗局。而实际上,蒋介石一直在为魁北克会议没有邀请他这个“大国”元首参加而耿耿于怀。
美国总统罗斯福一直有把美、英、苏、中四国树立为世界“四大强国”的构想。罗斯福的理由是:有五亿中国人站在我们一边,这在“紧接着战争结束以后的时期”是会“非常有用的”。蒋介石是亲美的,四大国中,中、英必站在美国一边,战后即可孤立苏联。所以罗斯福主张必须正式承认中国为四大强国之一。而苏联当然要反对美国的这种设计。
1942年10月19日,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研究战后问题。会前,罗斯福决心要以四大强国外长会议发表宣言,如果苏联反对,即使这次外长会议流产也在所不惜。在美国如此强烈的态度下,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才于10月26日表示同意。在没有中国外交部长参加的外交部长会议上,由中国驻苏大使傅秉常签字,于1943年10月30日发表了所谓的“四强宣言”。由此,中国算挤入“四强”之列,并为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接着,罗斯福又以极大的热情,发起召开四大强国首脑会议,目的是讨论盟国将要取得胜利的协同作战问题。1943年10月28日,蒋介石接到罗斯福的电报,内容是:“莫斯科会议,至今进行甚速,极望其会议结果能有布于各方,我正促成中、英、苏。美同盟之团结。我尚不知史达林(斯大林)能否与我相晤,但在任何情况下,我极望与阁下及邱吉尔能及早会晤于某处,时间为11月20日至25日之间。我想亚历山大(埃及海港)当为一良好地点,……会议日期约为三日,……并祈极守秘密为盼!”蒋介石如今脐身于“四大强国”领袖之一,第一次被邀请出席“四巨头”国际会议,受宠若惊,也踌躇满志,立刻给罗斯福回电:“同意。”
1943年11月1日,蒋介石又接罗斯福电报,电文是:“我尚未接获斯大林元帅之明确答复,但邱吉尔与我仍有会晤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