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召见。
皇太后问:“尔定于何日起身出京?”对:“定廿日起身出京。”问:“尔
到直隶办何事为急?”对:“巨遵旨,以练兵为先,其次整顿吏治。”问:“你
打算练二万兵?”对:“臣拟练二万人。”问:“还是兵多些?勇多些?”对:
“现尚未定。大约勇多于兵。”问:“刘铭传之勇,现扎何处?”对:“扎在
山东境内张秋地方。他那一军有一万一手馀人,此外尚须统一万人,或就直
隶之六军增练,或另募北勇练之。俟臣到任后察看,再行奏明办理。”问:“直
隶地方也不干净,闻尚有些伏莽。”对:“直隶山东交界,本有枭匪,又加降
捻游匪,处处皆有伏莽,总须练兵乃弹压得住。”问:“洋人的事也是要防。”
对:“天津、海口是要设防的,此外上海、广东各口都甚要紧,不可不防。”
问:“近来外省督抚也说及防海的事否?”对:“近来因长毛、捻子闹了多年,
就把洋人的事都看松些。”问:“这是一件大事,总搁下未办。”对:“这是第
一件大事,不定那一天他就翻了。
兵是必要练的,那怕一百年不开仗,也须练兵防备他。”问:“他多少
国连成一气,是一个紧的。”对:“我若与他开衅,他便数十国联成一气。兵
虽练得好,却听不可先开衅。讲和也要认真,练兵也要认真。讲和是要件件
与他磨。二事不可偏废,都要细心的办。”问:“也就靠你们替我办一办。”
对:“臣尽心尽力去办。
凡有所知,随时奏明请示。”问:“直隶吏治也疲玩久了,你自然也都
晓得。”对:“一路打听到京,又问人,也就晓得些。属员全无畏惮,臣到任
后,不能不多参见人。”问:“百姓也苦得很。”对:“百姓也甚苦,年岁也不
好。”问:“你要的几个人是跟你久了的?”对:“也跟随臣多年。”太后顾带
见之惠郡王云:“叫他就跪安。”余起身走数步,复跪奏云:“臣曾某跪请圣
安。”是日太后所问及余所奏,皆初七公摺及本日摺中事也。退朝,拜客数
家,沈经笙、黄恕皆处谈颇久,归寓已申初矣。饭后,见客数次。写对联二
付。夜与仙屏核别敬单。二更后,张竹汀等来一谈。三点睡。
同治九年五月初四日
早饭后诊脉一谈。清理文件,阅 《国朝文录》。小睡半时。巳刻,黄静
轩来久谈,劝我静坐凝神,以目光内视丹田,因举四语要决曰:但凝空心,
不凝住心;但灭动心,不灭照心。又称二语曰:未死先学死,有生即杀生。
有生谓委念初生,杀生谓立予铲除也。又谓此与孟子“勿忘勿助”之功相通。
吾谓与朱子“致中和”一节之注亦相通。中饭后阅本日信件,核题奏稿件。
闭目静坐,学内视之法。阅《国朝文录》。小睡半时。酉正请竹 (舟令)诊
脉。围棋一局。夜,静坐良久。二更四点睡,梦大水汹涌可怖。
同治九年九月廿六日
早,于寅初三刻即起。黄正二刻自寓起行,大轿至东华门,换坐小轿
至景运门。卯初至内务府朝房,与军机沈经笙、李兰生、文博川先后一谈。
旋与恭王一面,即退至东路九卿朝房,与黄恕皆等久谈。巳正叫起,因入乾
清门内,养心殿之外军机坐处一坐。巳正三刻入养心殿之东间,叩谒皇太后、
皇上圣安,旋即叩头恭谢天恩。西太后问曰:“尔何日自天津起程?”对:“二
… 49…
十三日自天津起程。”问:“天津正凶曾已正法否?”对:“未行刑。旋闻领
事之言,俄国公使即将到津,法国罗使将派人来津验看,是以未能遽杀。”
问:“李鸿章拟于何日将伊等行刑?”对:“臣于二十三日夜接李鸿章来信,
拟以二十五日将该犯等行刑。”问:“天津百姓现尚刁难好事否?”对:“此
时百姓业已安谧,均不好事。”问:“府、县前逃至顺德等处,是何居心?”
对:“府、县初撤任时,并本拟罪,故渠等放胆出门,厥后造人谕知,业已
革参交部,该员等煌骇,始从顺德、密云次第回津云云。”问:“尔右目现尚
有光能视?”对:“右目无一隙之光,竟不能视。左目尚属有光。”问:“别
的病都好了么?”对:“别的病算好了些。”问:“我看你起跪等事,精神尚
好。”对:“精神总未复原。”问:“马新贻这事岂不甚奇?”对:“这事很奇。”
问:“马新贻办事很好。”对:“他办事和平、精细。”旋即退出殿门以外。归
寓,见客四次。中饭后又坐见之客三次。旋出门拜恭邸及宝尚书(上均下金)
家,灯后始归寓。见客二次。写本日日记簿。二更二点睡。
同治九年九月廿七日
早饭后,在寓稍一徘徊。辰初三刻出门入朝,在景运门内九卿朝房听
候传宣。
已初三刻后,蒙召人内,在内朝房小坐。巳正三刻进见。西太后问:“尔
在直隶练兵若干?”对:“臣练新兵三千,前任督臣官文练旧章之兵四千,
共为七千。拟再练三千,合成一万,已与李鸿章商明,照臣奏定章程办理。”
问:“南边练兵也是最要紧的,洋人就很可虑,你们好好的办理。”对:“洋
人实在可虑,现在海面上尚不能与之交战,惟尚没法防守。臣拟在江中要紧
之处,修筑炮台,以防轮船。”问:“能防守便是好的,这教堂就常常多事。”
对:“教堂近年到处滋事,教民好欺不吃教的百姓,教士好庇护教民,领事
官好庇护教士。明年法国换约,须将传教一节加意整顿。”问:“你几时出
京?”对:“万寿在迩,臣随班行礼后,再行跪安请训。”太后旋与带见之六
额驸景寿说话,命余明日无庸递牌。旋退出殿外。归途,拜单地山先生。到
寓后,坐见之客四次。中饭后,坐见之客二次。出门拜客四家,仅黄总皆得
晤,久谈,日晡归。夜围棋二局。将上年别敬簿核对一过,应拜者记出。二
更三点睡。
冰鉴
第一神骨
第二刚柔
第三容貌
第四情态
第五须眉
第六声音
第七气色
第一神骨
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山骞不崩,唯石为镇”。
… 50…
骨之谓也。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
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译文】
俗话说:“去掉稻谷的外壳,就是没有多大用途的谷糠,但稻
谷精华米,仍然存在着,不会因外壳磨损而丢失。”这个精华,用人身上,
就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俗话又说:“山岳表面的泥土虽然经常脱落流
失,但它却不会倒塌破碎,因为它的主体部分是硬如钢铁的岩石,不会被风
吹雨打去。”这里说的“镇石”,相当于一个人身上最坚硬的部分骨骼。一
个人的精神状态,主要集中在他的两只眼睛里;一个人的骨骼丰俊,主要集
中在他的一张面孔上。像工人、农民、商人、军士等各类人员,既要看他
们的内在精神状态,又要考察他们的体势情态。作为以文为主的读书人,主
要看他们的精神状态和骨骼丰俊与否。精神和骨骼就像扇大门,命运就像深
藏于内的各种宝藏物品,察看人们的精神和骨骼,就相当于去打开两扇大门。
门打开之后,自然可以发现里面的宝藏物品,测知人的气质了。两扇大门
精神和骨骼,是观人的第一要决。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清浊易辨,邪正
难辨。欲群邪正,先观动静;静若珠,动若木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
为澄清到底。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
才而深思。一为败器,一为隐流,均之托迹于清,不可不
【译文】
古之医家、文人、养生者在研究、观察人的“神”时,一般
都把“神”分为清纯与昏浊两种类型。“神”的清纯与昏浊是比较容易区别
的,但因为清纯又有奸邪与忠宜之分,这奸邪与忠直则不容易分辨。要考察
一个是奸邪还是忠直,应先看他处于动静两种状态下的表现。眼睛处于静态
之时,目光安详沉稳而又有光,真情深蕴,宛如两颗晶亮的明珠,合而不露;
处于动态之时,眼中精光闪烁,敏锐犀利,就如春木抽出的新芽。双眼处
于静态之时,目光清明沉稳,旁若无人。处于动态之时,目光暗藏杀机,
锋芒外露,宛如瞄准目标,一发中的,待弦而发。以上两种神情,澄明清澈,
属于纯正的神情。两眼处于静态的时候,目光有如萤火虫之光,微弱闪烁不
定;处于动态的时候,目光有如流动之水,虽然澄清却游移不定。以上两种
目光,一是善于伪饰的神情,一是奸,心内萌的神情。两眼处于静态的时候,
目光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处于动态的时候,目光总是像惊鹿一样惶惶不安。
以上两种目光,一则是有智有能而不循正道的神情,一则是深谋图巧又怕别
人窥见他的内心的神情。具有前两种神情者多是有瑕疵之辈,具有后两种神
情者则是合而不发之人,都属于奸邪神情。可是它们却混杂在清纯的神情之
中,这是现神时必须仔细加以辨别的。
凡精神,抖擞处易见,断续处难见。断者出处听,续者闭处续。
道家所谓“拾入门”之说,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小心者,从
其做不了处看之,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
之,慎重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