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阁下爱我,通越恒俗,望常以药石之言相绳。
书信:咸丰十年六月十四日复邓汪琼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文:《格言四幅书赠李芋仙》
尔于十九日自家起行,想九月初可自长沙挂帆东行矣。船上有大帅字
旗,余未在船,不可误挂。经过府县各城,可避者略为避开,不可惊动官长,
烦人应酬也。
家书:同治二年八月十二日谕纪鸿
… 72…
弟宜以保身体为主,不必焦灼也。弟此次两信,胸怀颇宽舒,心志颇
敬慎。以后须常存此意,总觉得人力虽尽到十分,而成功纯是天意,不可丝
毫代天主张。
家书·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致沅弟
偶与营官马得顺言及盛世创业垂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本
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日记·咸丰十年六月二十七日
至于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仲弓问仁”一章,
言敬恕最为亲切。自此以外,如“立则见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传于衡也”;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为“泰而不骄”;“正其衣冠,严然人
望而畏”,斯为“威而不猛”:是皆言敬之最好下手者。孔言“欲立立人,欲
达达人”;孟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以仁存心,以利存心’,“有终身
之忧,无一朝之患”:是皆言怒之最好下手者。尔心境明白,于恕字或易著
功,敬字则宜勉强行之,此立德之基,不可不谨。
家书: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谕纪泽
“敬”“恕”二字,细加体认,实觉刻不可离。“敬”则心存而不放,“恕”
则不藏于私。大抵接人处事,于见得他人不是、极怒之际,能设身易地以处,
则意气顿平。故“恕”字为求仁极捷之径。来示以“致知”为大头脑工夫。
鄙意“敬”是平日涵养之道,“恕”是临时应事之道,“致知”则所以讲求此
“敬”、讲求此“恕”者也。
书信:咸丰八年十一月初二日复邓汪琼
子侄辈须以敬恕二字常常教之。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忽则不肯
损人利己,存心渐趋于厚。
家书:咸丰八年九月二十八日致澄、季二弟
母贪去私
若非道义可得者,则不可轻易受此。要做好人,第一要在此处下手。
能令鬼服神钦,则自然识日进,气田刚。否则不觉堕入卑污一流,必有被人
看不起之日,不可不慎!
家书:道光三十年正月初九日致诸弟
荫亭归,余寄百五十金还家,以五十周济宗族。此百金恐尚不敷家用,
军中银钱,余不敢妄取丝毫也。名者,造物所珍重爱惜,不轻以与人者。余
德薄能鲜,而享天下之大名,虽由高曾祖父,累世积德所致,而自问总觉不
称,故不敢稍涉骄奢。
家书:咸丰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致诸弟
外兹乱世,凡高位、大名、重权,三者皆在优危之中。余已于三月六
日入金陵城,寸心惕惕,恒惧罹于大戾。……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谁不
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究可弥缝一二。
家书:同治六年三月初七日与澄弟
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
私心亦生。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乖矣。
家书: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致温弟沅弟
仁者物我无间之谓也,一有自私之心,则小人矣。义者无所为而为之
谓也,一有自利之心,则小人矣。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则为君子;夕而私
… 73…
利,则为小人。
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则为君子;转念私利,则为小人。
文:《笔记二十则·君子·小人》
读“中孚”卦,因思人必中虚,不著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
不欺之谓也。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著一物,心中别有私见,不敢告所,
而后造伪言以欺人。若心中了不著私物,又何必欺人裁?其以自欺者,亦以
心中别著私物也。
所知在好德,而所私在好色。不能去好色之私,则不能不欺其好德之
知矣。是故诚者,不欺者也;不欺者,心无私著也;无私著者,至虚也。是
放天下之成诚,天下之至虚者也。当读书则读书,心无著于见客也。当见客
则见客,心无著于读书也。
一有著则私也。灵明无著,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
恋,是之谓虚而已矣,是之谓城而已矣。
读书录:《周易·中孚》
然捐务公事,余意弟总以绝不答言为妙。凡官运极盛之时,子弟经手
公事,格外顺手,一倡百和,然闲言即由此起,怨谤即由此兴。吾兄弟当于
极盛之时,预作衰时设想;当盛时百事平顺之际,预为衰时百事拂逆地步。
弟此后若到长沙、衡州、湘乡等处,总以不干预公事为第一义。此阿兄阅历
极深之言,望弟记之。
家书:同治三年四月廿四日与澄弟
专一有恒
凡人作一事,便领全剧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
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家书: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夜致沅弟
近年在军中阅书,稍觉有恒,然已晚矣。故望尔等于少壮时,即从有
恒二字痛下工夫,然须有情韵趣味,养得生机盎然,乃可历久不衰,若拘苦
疲困,则不能真有恒也。
家书:同治四年七月十三日谕纪泽
余病根在无恒,故家内琐事,今日立条例,明日仍散漫,下人无常规
可循,将来莅众,必不能信,作事必不能成。
日记·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十二日
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逮办
理军事,自关磨他,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尔欲稍有至
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家书:咸丰九年十月十四日谕纪泽
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
心有所专宗,而博现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
眩彼夺,则大不可。
家书: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致澄弟沅弟季弟
心一散漫,便有世俗周旋的意思,又有姑且随流的意思。总是立志不
坚,不能断葛根,截然由义,故一引便放逸了。
日记: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十七日
大约吏事、军事、饷事、文事,每日须以精心果力,独造幽奥,直凑
… 74…
单微,以求进境。一日无进境,则日日渐退矣。以后每日留心吏事,须从勤
见僚属,多问外事下手;留心军事,须从教训将领,屡阅操练下手;留心饷
事,须从慎择卡员、比较人数下手;留心文事,须从恬吟声调、广征古训下
手。每日午前于吏事,军事加意;午后于饷事加意;灯后,于文事加意。以
一缕精心,运用于幽微之境,纵不日进,或可免于退乎?
日记:同治元年八月十九日
第声闻之美,可侍而不可恃。兄昔在京中颇著清望,近在军营亦获虚
誉。善始者不必善终,行百里者半九十里,誉望一损,远近滋疑。弟目下名
望正隆,务宜力持不懈,有始有卒。
家书:咸丰八年四月初九日致沅甫弟
查数,久不写账,遂茫不清晰,每查一次,劳神旷功。凡事之须逐日
检点者,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况进德修业之事乎?
日记: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十
来书谓“意趣不在此,则兴味索然”,此却大不可。凡人作一事,便须
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
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
当翰林时,应留心诗字,则好涉猎他书,以纷其志;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
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时,又不甚实力讲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
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即水军一事,
亦掘井九例而不及泉。
家书: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致沅甫九弟
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荀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
而明,庄子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皆至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