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3…
民国演义 ·14·
贞,且拥兵石家庄,隐隐有攫取北京的异图。真是四面楚歌。
那时身入漩涡的袁钦差,恰也着急起来,再令刘承恩为代表委
员,副以蔡廷干,同往武昌,与黎都督面议和约,自己决拟入
都,整装以待。过了两日,方见刘、蔡二人,狼狈回来;急忙
问及和议,二人相继摇首,并呈上复函,由袁披阅。其词云:
慰帅执事:袁字慰庭,故称慰帅。迩者蔡、刘两君来,备
述德意,具见执事俯念汉族同胞,不忍自相残害,令我钦佩。
荷开示四条,果能如约照办,则是满清幸福。特汉族之受专制,
已二百六十余年,自戊戌政变以还,曰改革专制,曰豫备立宪,
曰缩短国会期限,何一非国民之铁血威逼出来?徐锡麟也,安
庆兵变也,孚琦炸弹也,广州督署被轰也,满清之胆,早经破
裂。以上所叙各事,俱见《清史演义》。然逐次之伪谕 ,纯系
牢笼汉人之诈术,并无改革政体之决心。故内而各部长官,外
而各省督抚,满汉比较,满人之掌握政权者几何人?兵权财权,
为立国之命脉,非毫无智识之奴才,即乳臭未干之亲贵;四万
万汉人之财产生命,皆将断送于少数满贼之手,是而可忍,孰
不可忍?即如执事,岂非我汉族中之最有声望、最有能力之人
乎?一削兵权于北洋,再夺政柄于枢府,若非稍有忌惮汉族之
心,己酉革职之后,险有性命之虑。他人或有不知,执事岂竟
忘之?何曾忘记。自鄂军倡义,四方响应,举朝震恐,无法支
持,始出其咸同故技,以汉人杀汉人之政策,执事果为此而出,
可谓忍矣。嗣又奉读条件,谆谆以立宪为言,时至二十世纪,
无论君主国、民主国、君民共主国,莫不有宪法,特其性质稍
有差异,然均谓之立宪。将来各省派员会议,视其程度如何,
当采何种政体,其结果自不外立宪二字。特揆诸舆论,满清恐
难参与其间耳。即论清政府叠次上谕所云,试问鄂军起义之力,
为彰德高卧之力乎?鄂军倘允休兵,满廷反汗,执事究有何力
… Page 24…
民国演义 ·15·
以为后盾?今鄂军起义只匝月,而响应宣告独立者,已十余省,
沪上归并之兵轮及鱼雷艇,共有八艘,其所以光复之速而广者,
实非人力之所能为也。我军进攻,窃料满清实无抵抗之能力,
其稍能抵拒者,惟有执事,然则执事一身,系汉族及中国之存
亡,不綦重哉!设执事真能知有汉族,真能系念汉人,则何不
趁此机会,揽握兵权,反手王齐,匪异人任。即不然,亦当起
中州健儿,直捣幽燕。渠何尝不作此想,特不欲显行耳。苟执
事真热心满清功名也,亦当日夜祷祝我军速指黄河以北,则我
军声势日大一日,执事爵位日高一日,倘鄂军屈服于满清,恐
不数日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矣。早已见到,
不烦指教。执事犯功高震主之嫌,虽再伏隐彰德而不可得也。
隆裕有生一日,戊戌之事,一日不能忘也,执事之于满清,其
感情之为如何?执事当自知之,不必局外人为之代谋。同志人
等,皆能自树汉族勋业,不愿再受满族羁绊,亦勿劳锦注。顷
由某处得无线电,知北京正危,有爱新氏去国逃走之说,果如
是,则法人资格丧失,虽欲赠友邦而无其权矣,执事又何疑焉?
窃为执事计,闻清廷有召还之说 ,分二策以研究之 :一清廷
之召执事回京也,恐系疑执事心怀不臣,藉此以释兵权,则宜
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例以拒之;二清廷果危急而召执
事也,庚子之役,各国联军入京,召合肥入定大局,合肥留沪
不前,沈几观变,前事可师。所惜者,合肥奴性太深,仅得以
文忠结局,了此一生历史,李氏子岂能终无余憾乎?元洪一介
武夫,罔识大义,惟此心除保民外,无第二思想,况执事历世
太深,观望过甚,不能自决,须知当仁不让,见义勇为,无待
游移。《孟子》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
待时 。”全国同胞,仰望执事者久矣,请勿再以假面具示人,
有失本来面目,则元洪等所忠告于执事者也。余详蔡、刘二君
… Page 25…
民国演义 ·16·
口述,书不尽言,惟希垂鉴!
袁钦差阅毕,毫不动色,惟点了好几回头,知己相逢,应
该心照。嗣见刘、蔡二人尚站立在侧,便与语道 :“他不肯讲
和,也就罢了,我便要启程赴京,你两人收拾行李,一同北上,
可好么?”二人正在听命,忽由随役递呈名刺,报称第一军统
领段祺瑞求见,袁钦差即命传入。彼此相见,行过了礼,祺瑞
先开口道 :“闻宫保已拟北上,祺瑞特来恭送,并乞指教。”
袁钦差道 :“革命风潮,闹得这么样大,看来是不易收拾。中
外人心,又倾向革命,冯军一入汉口,稍行杀掠,各领事已有
烦言,你想现在的事情,还好任情办去么?”祺瑞道 :“京中
资政院,已奏请惩办前敌将帅,闻已交宫保查办,不知宫保究
如何作复?”袁钦差微哂道 :“一班老朽,晓得什么军情,华
甫也太属辣手,我已向他交代过了 。”冯国璋字华甫。老袁袒
护袁国璋,已见言外。祺瑞道 :“可笑这吴禄贞,是革命党中
健将,朝廷不知为何令抚山西,他带了山西革命军,还到石家
庄,把京中输运的军火子弹,多半截留,反说是仰体朝廷德意,
消弭战祸,保全和平,并请诛纵兵烧杀的将帅,以谢天下,这
真是出人意料的事情。现闻已在途被刺,连首级都无从着落呢。
“吴禄贞被刺事,亦从老段口中带出。袁钦差不待说毕,便道:
“这等人物,少一个,好一个,横直是乱世魔星 ,不足评论。
“祺瑞听他言中有意,便不再说下去。袁氏何意?看官试猜。
但听袁钦差又与语道 :“芝泉,祺瑞字。你是我的故交,我此
次被逼出山,又要赴京,你须要助我一臂哩 。”祺瑞拱手道:
“敢不惟命是听 。”种种后文,均伏于此语中 。袁钦差道 :
“如此最好,我已要起程了。”当下与祺瑞携手出辕,上舆告别。
祺瑞仍在后送行,一直到了车站,俟袁钦差舍舆登车,一去一
留,方才分手。
… Page 26…
民国演义 ·17·
看官听着!小子前著《清史演义 》,于吴禄贞事未曾详叙,
此书既从段祺瑞口中叙出,应该将吴事表明,补我从前缺略,
且与袁项城亦隐有关系,更不能不特别从详。本书于各省革命,
俱从略笔,独详吴事者以此。吴禄贞,字绶卿,湖北云梦县人,
曾在湖北武备学堂肄业,由官费派学东洋。庚子拳乱,革命党
人唐才常,发难汉口,禄贞方在日本学习士官,潜身归来,据
住大通,为唐声援。唐败被杀,禄贞仍遁入日本,后投效东三
省,大著才名,得操兵柄。寻为延吉厅边务大臣,与日本办理
间岛交涉,精干明敏,日人不能逞,以功洊升副都统,未几任
第六镇统制。他本蓄志革命,欲借着兵力,乘机举事,会鄂军
起义,遂自请率军赴敌。清廷颇怀疑忌,令随荫昌南下,许荫
昌便宜行事,如果察有异图,立杀无赦。禄贞以荫昌偕行,料
知所愿难遂,乃托疾不往,嗣因滦州军威逼立宪,有旨令禄贞
往抚,禄贞到了滦州,却在军前演说,大致谓 :“革命利益,
满、汉均霑 。”说得汉人非常赞成,就是军伍中有几个满人,
也不觉被他感化,当下集众定议,入驻丰台,拟逼清帝逊位。
不意清廷已有所闻,调集京奉路线列车,留京待命,一面令禄
贞移剿山西。禄贞因计不得行,乃率部众赴石家庄,自己轻车
简从,径入山西省城,与山西民军会商,拟纠合燕晋诸军,协
图北京,且截取清军南下的辎重,做为自己的军需。匆匆返石
家庄,偕詹随员在车中拟稿,只说是山西就抚,电达清廷。甫
到车站,突有兵士上车,向禄贞屈膝道贺。禄贞见兵士肩章,
书第十二协字样,坦然不疑;正欲启问,那兵士从靴内拔出匕
首,向前直刺。禄贞忙离座格拒,詹又大呼乞救,不防兵士愈
来愈众,各持枪攒击禄贞,禄贞虽然骁勇,究竟敌不住多人;
况且枪弹无情,扑通扑通的数声,已将一位革命的英雄,送入
鬼门关去,头颅都不知下落。詹随员逃避不及,也吃了好几个
… Page 27…
民国演义 ·18·
卫生丸,与吴统制同登冥箓。生死相随,可谓至友。看官!这
第十二协军队,究系何人统辖?原来就是吴禄贞部下的军队,
协统叫作周符麟,与禄贞含有宿嫌,禄贞本奏请黜周,公牍上
陈,偏遭部驳,周仍虚与委蛇,至是竟遣旗兵刺死禄贞。或谓:
“由清军谘使良弼,遗周二万金 ,令他把禄贞刺死,免滋后
患 。”或谓:“为袁钦差所忌,恐他先入京师,独操胜算,转
令自己反落人后,无从做一番事业,所以密嗾周符麟,除去一
个好敌手 。”后人编著《民国春秋》,尝于辛亥年九月十六日,
大书特书道 :“袁世凯使人暗杀吴禄贞于石家庄。”《 民国春
秋》曾载入《大同报》小子也不暇深考 ;但有一诗吊吴军统云:
拚将铁血造中原,勇士何妨竟丧元?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