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5-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仍望京外各官,痛定思痛,力除积习,奋发进行。我国民 
务扩新知,各尽义务,对于内则父诏兄勉,对于外则讲信修睦, 
但能惩前毖后,上下交儆,勿再因循,自可转弱为强,权利日 
臻巩固。切不可徒逞血气,任意浮嚣,甲午、庚子,覆辙不远, 
凡我国民,其共戒之!此令。 
      此外又有外交部通电,陈述交涉经过状况,及颁布条约全 
文,声言 :“徵祥身任外交,奉职无状,一片爱国愚忠,未能 
表白于天下,特恳请大总统立予罢斥,另选贤能,以补前愆” 

… Page 367…

民国演义                                                              ·358· 

云云。参政院长黎元洪,亦发一长电除自己引咎外,兼责典兵 
大吏,平日观望,且愿辞去参谋总长一职。还有陆军总长段祺 
瑞,复电言“始终主战,奈各部长及参政院诸公,多半主和, 
 口众我寡,致蒙此耻,已呈请辞职避贤,免至积垢”等语。其 
他书函杂沓,不胜枚举,总之是民国以来第一种国耻,全体吏 
民,须时时记着,卧薪尝胆,发愤图存,我中华民国前途,或 
尚不至灭亡呢。大声疾呼,愿国民热度,勿再效五分钟! 
      自国家经此一蹶,总道袁总统惩前毖后,开诚布公,把一 
副鬼鬼祟祟的手段,尽行改变,一心一意的整顿起来。就是那 
当道诸公,也应激发天良,力图振刷,效那范蠡、文种的故事, 
生聚教训,徐图兴复。谁知总统府中,愈觉沈迷,京内外的文 
武官吏,依旧是攀龙附凤,颂德歌功,前时要求变政的人物, 
已尽作反舌鸟,呈请辞职的达官,又仍做寄生虫,转眼间桐枝 
叶落,桂树花荣,北京里面,竟倡出一个筹安会来。慨乎言之。 
这筹安会的宗旨,是主张变更国体,会中的发起人,乃是几个 
不新不旧、亦新亦旧的大名角,顿时惹起风潮,闹得四万万人 
民昏头磕脑,也不知怎样才好。小子有诗叹道: 
      亡羊思补已嫌迟,何事彼昏尚不知? 
      怪象日增名巧立,“筹安”二字向谁欺。 
      究竟这班大名角,是何等样人?待小子下回表明。 

      五九国耻之由来,孰使之?袁氏使之也。袁氏欲借日本以 
利己,日本即借袁氏以利国,出尔反尔,咎有攸归。观袁氏之 
约束军民,有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吾谓袁氏不必责人,第 
返而自责可耳。不然,约已成,权已丧,勉图补苴且不遑,尚 
欲潜图帝制为耶?观筹安会之发生,而袁氏之甘心媚外,其情 
弊愈不可掩矣。 

… Page 368…

民国演义                                                              ·359· 

                             第四十五回 

          贺振雄首劾祸国贼 罗文干立辞检察厅 

      却说筹安会发起,共有六人,这六人为谁?第一个姓杨名 
度,第二个姓孙名毓筠,第三个姓严名復,第四个姓刘名师培, 
第五个姓李名燮和,第六个姓胡名瑛。杨度是前清保皇党中翘 
楚,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向是好友,革命以后,复夹入民党里 
面,嗣复得老袁信任,充参政院的参政。孙毓筠是革命健儿, 
辛亥一役,曾在安徽地方,出过风头,癸丑后,组织政友会, 
与国民党脱离关系,也充参政院参政的头衔。严復是素通英文, 
兼长汉文,从前翻译西书,很有名望,因他是福建侯官县人, 
尝呼他为严侯官,此次袁总统创设参政院,采访通才,就把他 
网罗进去。刘师培前名光汉;博通说文经学;上海《国粹丛报》 
中,尝见他的著作,确是有些根底,袁总统也特地招徕,命他 
参政。李燮和乃陆军中将,革命时攻打南京,他曾与列。还有 
一个胡瑛,尝随宋教仁厮混几年,不知何故变志,也投入袁氏 
幕中。各叙履历,回应上文不新不旧亦新亦旧二语。这六人结 
做寅僚,镇日里聚首一堂,不是谈风月,就是论时事。可巧总 
统府中,有一位外国顾问官,系是美国有名的博士,叫做古德 
诺,他倡出一篇大文,历言民主政体,不及君主政体。何不条 
陈本国,乃来倡导中国耶?杨度见了此文,得着依据,正好随 
声附和,借酬宠遇,当与孙毓筠、严復等五人,秘密商量,乘 

… Page 369…

民国演义                                                              ·360· 

此出点风头,做一回掀天震地的事业。孙毓筠、严復等相率赞 
成,大家靠着十年芸窗的工夫,互凑几句强词夺理的文字,不 
到半日,已将宣言书及入会章程统行拟定,其词云: 
      我国辛亥革命之时,国中人民,激于情感,但除种族之障 
碍,未计政治之进行,仓猝之中,创立共和国体,于国情之适 
否,不及三思。一议既倡,莫敢非难,深识之士,虽明知隐患 
方长,而不得委曲附从,以免一时危亡之祸,故清室逊位,民 
国创始,绝续之际,以至临时政府正式政府递嬗之交,国家所 
历之危险,人民所感之困苦,举国上下,皆能言之,长此不国, 
祸将无已。近者南美中美二洲共和各国,如巴西、阿根廷、秘 
鲁、智利、犹鲁卫、芬尼什拉等,莫不始于党争,终成战祸。 
葡萄牙近改共和,亦酿大乱,其最扰者,莫如墨西哥,自爹亚 
士逊位之后,干戈迄无宁岁,各党党魁,拥兵互竞,胜则据土, 
败则焚城,劫掠屠戮,无所不至,卒至五总统并立,陷国家于 
无政府之惨象。我国亦东方新造之共和国,以彼例我,岂非前 
车之鉴乎?美国者,世界共和之先达也,美人之大政治学者古 
德诺博士,即言世界国体,君主实较民主为优,而中国则尤不 
能不用君主国体,此义非独古博士言之也,各国明达之士,论 
者已多,而古博士以共和国民,而论共和政治之得失,自为深 
切明著,乃亦谓中美情殊,不可强为移植。彼外人轸念吾国者, 
且不惜大声疾呼,以为吾民忠告,而吾国人士,乃反委心任运, 
不思为根本解决之谋,甚或明知国势之危,而以一身毁誉利害 
所关,瞻顾徘徊,惮于发议,将爱国之谓何?国民义务之谓何? 
我等身为中国人 ,民国之存亡,即为身家之生死,岂忍苟安 
默视,坐待其亡?用特纠集同志,组成此会,以筹一国之治安。 
将于国势之前途,及共和之利害,各攄所见,以尽切磋之义, 
并以贡献于国民。国中远识之士,鉴其愚诚,惠然肯来,共相 

… Page 370…

民国演义                                                               ·361· 

商榷,中国幸甚。发起人杨度、孙毓筠、严復、刘师培、李燮 
和、胡瑛。 
      ''附筹安会章程'' 
      第一条 本会以发挥学理,商榷政论,以供国民之研究为 
宗旨。 
      第二条 愿充本会会员者,须具入会愿书,由本会会员四 
人以上之介绍,理事长之认可。 
      第三条 本会置理事六人,由发起人暂任,并互推理事长 
一人,副理事长一人。 
      第四条 本会置名誉理事若干人,参议若干人,由理事长 
推任。 
      第五条 本会置干事若干人,由理事推任之,其事务之分 
配,随时酌定。 
      事务所暂设北京石驸马大街。 
      宣言书及章程,统已备齐,当即推杨度为理事长,孙毓筠 
为副,严復、刘师培、李燮和、胡瑛四人为理事,就在预定地 
点,设立事务所,新开场面,悬起一块招牌,就是“筹安会” 
三大字。京内人民,还是莫明其妙,看那筹安会招牌,只道国 
中果然出了伟人,能把这风雨飘摇的民国,筹划的安安稳稳, 
倒也是千载一时的盛遇。后来看到宣言书,才识会中宗旨,要 
想改革国体,把袁大总统舁上台去,做一个革命大皇帝,于是 
一传十,十传百,统说这个筹安会,是产出皇帝的私窠子,将 
来是凶是吉,尚难分晓。正在疑义未定的时候,那京中已是警 
吏如林,不准他街谈巷议,稍一漏言,便牵入警局,请他坐在 
拘留所中,多则几十天,少亦三五天,小百姓营业要紧,自然 
不敢多言,免滋祸祟。想袁氏应曰,余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有一班痴心妄想的人物,纷纷入会,都想做点投机事业,希图 

… Page 371…

民国演义                                                              ·362· 

后来富贵。还有京内的新闻纸,什么《民视报 》,什么《亚细 
亚报 》,统为筹安会鼓吹,煌煌大字,逐日照登。隔了几日, 
忽由《顺天时报》中,载出一篇贺振雄上肃政厅呈文,略云: 
      为扰乱国政,亡灭中华,流毒苍生,贻祸元首,恳请肃政 
厅长代呈大总统,严拿正法,以救灭亡而谢天下事。窃闻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奸奴误国,人得而诛,我古神州四千余载, 
君主相传,干戈扰攘,万民涂炭,四海疮痍,稽披历史,至为 
寒心。自唐、虞揖让,天下讴歌,暨汤、武征诛,人民杀伐, 
国无宁岁,民无安时。七雄相并,五霸竞争,秦吞六国,汉约 
三章,王莽出,光武兴,曹操称雄,司马逞智,南北六朝,梁、 
唐五代,陈后主,隋炀帝,武则天,安禄山,宋太祖,元世宗, 
明朱氏,清觉罗,各代君主,而今安在?惟留祸害,传染中华。 
 自古愚人,相争相夺,称帝称王,因一时昏迷不悟,徒博眼前 
虚荣,而遗子孙实祸,诚可怜而可哀也。在昔闭关时代,相争 
相夺,犹是一家,今则环海交通,群雄眈视,一召灭亡,万劫 
难复。叔宝余无心肝,何至于此?吾民国共和创造,未及五载, 
而沙场血渍,腥臭犹闻,人民痛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