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5-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复。叔宝余无心肝,何至于此?吾民国共和创造,未及五载, 
而沙场血渍,腥臭犹闻,人民痛苦,呻吟未已,我大总统手创 
共和,力任艰巨,四年以来,宵衣旰食,剑寝履皇,维持国政, 
整理军务,削平内乱,亲睦外交,不知耗多少心血,费几许精 
神,始克臻此治理。现方筹备国会,规定法院,整饬吏治,澄 
肃官方,惟日孜孜,不遗余力,民生国计,渐有秩序,四年之 
间,国是已经大定。内外官吏,诚能以国家为前提,辅弼鸿猷, 
绥厥中土,国力日见其发展,国基日见其巩固。而谓吾中国不 
适于共和,不能不用君主政体,真狗彘不食之语也。吾敢一言 
以告我同胞曰:有吾神圣文武之袁大总统,首任一期,规模即 
已大备,若得连任,国政即可完全,不十年间,我中华民国共 
和程度,必能驾先进之欧美,称雄地球。况我大总统高瞻远瞩, 

… Page 372…

民国演义                                                              ·363· 

硕画伟谋,既铲除四千余载专制之淫威,开创东亚共和之新国, 
不独人民颂祷馨香,铜像巍峨,即世界各国,亦莫不钦仰其威 
信。何物妖魔,竟敢于青天白日之下,露尾现形,利禄薰心, 
荧惑众听,尝试天下,贻笑友邦。窥若辈之倒行逆施,是直欲 
陷吾元首于不仁不义之中,非圣非贤之类,蹈拿破仑倾覆共和, 
追崇帝制之故辙,贻路易十六专制魔王流血国内之惨状,其用 
心之巧,藏毒之深,喻之卖国野贼,白狼枭匪,其计尤奸,其 
罪尤大。呜呼!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妖孽者谁?即发起筹安 
会之杨度、孙毓筠、严復、刘师培、李燮和、胡瑛诸贼也。振 
雄生长中华,伤心大局,明知若辈毒势弥漫,言出祸至,窃恐 
覆巢之下,终无完卵,与其为亡国之奴,曷若作共和之鬼,故 
敢以头颅相誓,脑血相溅,恳请肃政厅长,代呈我大总统,立 
饬军政执法处,严拿杨度一干祸国贼等,明正典刑,以正国是, 
以救灭亡,以谢天下人民,以释友邦疑义。元首幸甚!国民幸 
甚!谨上。 
      越宿,又有一篇李诲上检察厅呈文,亦登载《顺天时报 》, 
但见上面录著: 
      为叛逆昭彰,摇动国本,恳准按法惩治,以弭大患事。窃 
维武汉首义,全国鼎沸,我大总统不忍生灵涂炭,出肩艰巨, 
不数月间,清室退位,以统治权授之我大总统,组织政府,定 
为共和国体。人心之倾向,于以大定,南北统一,当时我大总 
统就职宣言,曾经郑重声明,不使帝制复活。迨正式政府成立, 
世界友邦,遂次第承认。 
      民国三年五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我大总统又谓谨当率我 
百职有司,恪守勿渝。三年十一月,宋育仁等倡为复辟之谬说, 
我大总统又经根据约法,严切申诫。国体奠定,既已炳若日星, 
薄海人民,方幸有所托命,虽内忧外患,尚未消弭,而我大总 

… Page 373…

民国演义                                                              ·364· 

统雄才大略,硕画宏谟,期以十年,何患我国家不足比肩法、 
美?乃国贼孙毓筠、杨度、严復、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 
组织筹安会,其发词中,以共和国体,不适于吾国民情,历引 
中美南美诸邦,以共和酿乱之故,指为前鉴,主张变更国体, 
昌言无忌,似此谬种流传,乱党必将乘机煽动,势必危及国家, 
万一强邻伺隙,利用乱党之扰乱,坐收渔人之利,而祸何堪设 
想。当国体既定之后,忽倡此等狂瞽之说,是自求扰乱,与暴 
徒甘心破坏,结果无殊。虽自诩忠爱,实为倡乱之媒,其罪岂 
容轻恕?赣、宁之乱,虽为暴民专制之征,而我大总统命将出 
师,期月之内,一律肃清。迄今暴徒敛迹,政治悉循轨道,此 
岂中南美诸邦之所可企及?安得以此颠破共和。夫国体原无绝 
对的美恶,恒视时势为转移,吾国今后国体,果当何若,固不 
能谓其永无变更。但一日在共和国体之下,即应恪守约法,不 
能倡言君主,反对共和,以全国家之纲纪。且共和国家以多数 
之国民组织而成,即迫于时势之需要,有改弦更张之日,则国 
体之选择,当然由代表民意之机关,以大多数人民心理之所向 
决之。事势之所至,自然而然,决非少数妄人,所能轻议。今 
大总统德望冠于当世,内受国会之推戴,外受列强之承认,削 
平内乱,巩固国交,凡所以对内对外,不敢稍避险阻者,无非 
欲保全国家。今轻议变更国体,万一清室之中,或有一二无知 
之徒,内连乱党,外结强邻,乘机主张复辟,陷我大总统于至 
困难之地位,而国家亦将随之倾覆,该国贼等虽万死不足以蔽 
其辜。伏查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申令有云,“民主共和,载在 
约法,邪词惑众,厥有常刑。嗣后如有造作谰言,著书立说, 
及开会集议以紊乱国宪者,即照内乱罪从严惩办,以固国本而 
遏乱萌 。”明令具在,凡行政司法各机关,允宜一体遵守。今 
杨度、孙毓筠等,倡导邪说,紊乱国宪,未经呈报内务部核准, 

… Page 374…

民国演义                                                               ·365· 

公然在石驸马大街,设立筹安会事务所,传布种种印刷物,实 
属弁髦法纪,罪不容诛。检察厅代表国家,有拥护法权惩治奸 
邪之责,若竟置若罔闻,则法令等于虚设,法之不存,国何以 
立?诲凛匹夫有责之义,心所谓危,不敢安于缄默,用特据实 
告发,泣恳遵照民国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申令,立将杨度、孙 
毓筠等按照内乱罪,从严惩治,以弭大患。国民幸甚!民国幸 
甚! 
      看官,你道这贺振雄、李诲两人,是何等出身?原来两人 
都籍隶湖南,贺振雄曾加入革命,颇有文名,至是留寓都门, 
不得一官,因此郁愤得很,特借这筹安会,畅骂一番,借发牢 
骚。李诲是李燮和族弟,与燮和志趣,不甚相合,所以也上书 
弹劾,居然有大义灭亲的意思。两人先后进呈,眼巴巴的望着 
消息,且各抄录数份,分送各报馆。哪知《民视报》、《亚细亚 
报》中,非但不登载原文,反各列一条时评,冷嘲热讽,讥诮 
他不识时务,迂谬可笑。确是迂儒,确是谬论。只有《顺天时 
报 》,照文登录,一字不遗。想是挂外国招牌。过了一日,筹 
安会的门首,竟站着许多警兵,荷枪鹄立,盘查出入,似替那 
会中朋友,竭力保护。贺振雄无权无力,只好闷坐寓中,长吁 
短叹。独李诲是曾任湖南省议员,且因他族兄列居显要,平时 
与京中大老,颇相往来,于是复上书内务部道: 
      孙毓筠等倡导邪说,紊乱国宪,公然在石驸马大街,设立 
筹安会事务所,如其遵照集会结社律,已经呈报大部,似此显 
违约法,背叛民国之国体,大部万无核准之理,如其未经呈报 
大部核准,竟行设立,藐视法律,亦即藐视大部,二者无论谁 
属,大部均应立予封禁,交法庭惩治。顷过筹安会门首,见有 
警兵鹄立,盘查出入,以私人之会所,而有国家之公役,为之 
服务,亦属异闻。若云为稽察而设,则大部既已明知,乃竟置 

… Page 375…

民国演义                                                             ·366· 

若罔闻,实难辞玩视法令之责。去岁宋育仁倡议复辟,经大部 
递解回籍,交地方官察看。以此例彼,情罪更重,若故为宽纵, 
何以服人?何以为国?为此急不择言,冒昧上呈。 
      这呈文送入内务部,好几天不得音信,依然似石沉大海一 
般,惟闻总检察厅长罗文干,却挂冠去职,挈领眷属,出京回 
籍去了。洁身远引,吾爱之重之。原来罗文干身任厅长,平时 
颇守公奉法,备著廉勤,及闻筹安会设立,已骂杨度等为误国 
贼,有心讦发。可巧李诲的呈文,又复递入,他读一句,叹一 
语,至读完以后,竟愤激的了不得,到司法部中,去谒司法总 
长章宗祥,略叙数语,便将李诲原呈奉阅。章宗祥披览后,忽 
尔皱眉,忽尔摇首,到了看毕,向罗文干冷笑道 :“这等文字, 
倸他什么?”罗文干听了此语,不禁还问道 :“总长以筹安会 
为正当么?”章宗祥道 :“国家只恐不安,能筹安了,岂不是 
我辈幸福?”罗文干越忍耐不住,又道 :“他是鼓吹帝制的。 
 “章宗祥道:“我与你同任司法,老实对你说,你我只自尽职 
务罢了。昨日内务总长朱桂老,朱启钤字桂莘。也曾说李诲多 
事,把他呈文撕毁。罗兄,你想这事可办么?”李诲呈内务部 
文,就章宗祥口中叙明。说得罗文干哑口无言,迟了半晌,方 
答出一个“是”字。随即告辞归寓,踌躇了一夜,竟于翌晨起 
床,缮就一封因病告假书,着人送至办公处,一面收拾行囊, 
整备启行。等到乞假邀准,遂带着眷属数人,夤夜出京,飘然 
 自去。小子有诗赞道: 
     举世昏昏我独醒,出都从此避羶腥。 
     试看一棹南归日,犹见清风送客亭。 
      罗厅长去后,在京各官,有无变动情形,且至下回再叙。 

     读贺振雄呈文,令人一快,读李诲呈文,令人愉快。贺呈 

… Page 376…

民国演义                                                              ·367· 

在指斥筹安会,骂得淋漓酣畅,令杨度等无以自容,足为趋炎 
附势者戒。李呈则引证袁氏申令,阳斥筹安会,隐攻袁总统, 
非特杨度等闻而知愧,即老袁闻之,亦当忆念前言,不敢自悖。 
然而杨度等之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