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理马上会着手处理那个在其他方面表现也有缺陷的雇员的问
题,而另一个则因无其他不良记录而很有可能未被注意并蒙胧
混过关。但是闲话很快就会传开,不久人人都知道这个经理是
偏心眼的,做事不一视同仁。
。。因为管理人员即使采取确实是恰当的纪律措施时也常常感
到不自在,他们往往要等到别无选择时才采取行动。这时,因
为对雇员的违规行为已忍耐了很长时间,他们又常常反应过度,
此时对待该雇员就比他一有违规行为即可能受到的纪律处分要
严厉得多。而雇员就会合乎逻辑地认为管理人员的严厉反应属
于个人攻击,尤其是因为管理人员对早先的类似事件一直是视
183
微笑管理
而不见和网开一面的。
。。时间一长,惩罚就失去了力量。人们已对之习以为常,而是,
像吸毒者必须不断加大海洛因剂量一样,管理人员也必须用不
断升级的手段去获得相同的效果。而工作场所的非难、斥责和
“我要给你写书面警告”的威胁一旦成了家常便饭,人们也就
会对之无动于衷了。管理人员的责备和惩戒很快就成都市背景
噪声的一部分。
。。处罚最常引起的后果是让人远远避开。人们总要避开使他们
受到打击的东西。如果公司里的雇员认为经理们的主要工作就
是惩罚他们,他们就会主动地回避与上司接触。
。。虽然惩罚的近期效果是立即有所改进,但其长期结果却是灾
难性的。毫无疑问,要减少不想看到的行为次数,最快捷最简
单的方法便是使用某种形式的惩罚手段并使之产生效果。但是
违规行为次数的减少只是近期结果。使用惩罚手段还会产生副
作用和长期结果——愤怒、冷漠、不满、灰心丧气——这种结
果所造成的损失要比任何原发性违规行为所造成的损失都大得
多。
有时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一线管理人员所面
临的是一种几乎无法两全的冲突。一方面,我们要他们当好领
导、老师和教练,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他们充当惩罚者。无怪
乎当纪律问题发生时他们的态度会暧昧,裹足不前。
有鉴于此,我想作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有必要了解下面
的两条原则。
184
微笑管理
微笑的面对员工的错误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
可是非常不幸的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以错误为耻,但生为
凡人,焉能无过?所以问题不在“有没有出错?”而在“出错
时怎样处理?”我要我的学生,把
MISTAKW(差错)一字分
开成
MIS…TAKE,这时,我们对这个字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一
部电影要好几百个“镜头”(takes)才能完成呢,因此,“失误
镜头”(MIS…TAKE)不是耻辱,只是不能用的镜头而已。
大部分人都想掩饰过错,但是,若把过错看成是失误的镜
头,就可以坦然和别人分享错误的经验,从中学习了。
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做了上千次失败的实
验。有人问他这上千次失败的实验有什么意义呢?爱迪生回答
说:至少它们让我明白了这几千种方法是行不通的。
你瞧,错误的意义就在于此。许多人一面对工作及生活的
困难和错误,就会变得心烦意乱、脾气暴躁。殊不知,错误正
是上帝带给你的福音,在你还能承受之前发现了错误所在,这
不是天大的运气吗?
因此,不要吝啬你的笑容,即使对于错误,微笑仍然可以
是你的秘密武器。
185
微笑管理
有人告诉我他们怎样处理“失误镜头”。一天中发出最多“作
废”发票的收银员,会得到一顶皇冠,还有“作废王”的封号。
这是他们在工作繁忙中苦中作乐的法子。
我甚至建议公司可以每周选个“错误王”,拿最大的那个错
误来开开开玩笑。这样不仅能创造一个分享和学习的气氛,也
容许员工有机会承认错误,并且修正错误。这样总比一开始遮
掩错误,直到气冲冲的顾客找上门来才揭穿要划算得多。其实,
差错若是及时修正,而且用些创意,不仅主顾皆大欢喜,而且
更能造就一个有价值的员工。
当然,要主管轻松看待下属出错,并不容易;不过,我发
现企业若能包容员工犯错,进而鼓励员工坦诚说明,到头来,
员工犯错的次数反而会减少;因为他们是在支持、包容的环境
里工作,而不是恐惧。我们现在生活在“授权时代”,许多有见
识的主管都愿意授予下属权力,却未能包容他们犯错。你若能
既授权又包容,员工会觉得受到了尊重,你们的盈利一定会随
之上升。
186
微笑管理
在批评别人之前,应先想想自己
母蟹对小蟹说:“孩子,你为什么横着走路?要直着走才合适。”
小蟹说:“妈妈,你带路。我照着走吧。”
母蟹不会直着走,于是孩子也笑她笨。
做什么事情大概都是这样,劝别人做容易,自己做起来就
很难。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大多数管理者在惩罚下属时都
忘记了这个简单的道理,愤怒和高高在上的情绪紧紧抓住了他,
他只想到了指出错误,却忘了如何去解决问题。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要管理人员列出在工作中雇员可
能会问他们的最难回答、最令人尴尬、最使人为难的问题。
雇员所提出的问题中,大多数常暴露出下列问题,他们自
己可能也还没有完全解决:
。。在公司大谈需要降低成本费用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投资这
么多钱搞这样一个方案?
。。这难道不是一种把人赶走的更快的方法吗?
187
微笑管理
。。这个方案、那个方案我见得多了,这次是不是又是另一个虎
头蛇尾的主意呢?
。。这些新步骤只不过是老一套冠上了新名词而已,其实并无什
么新意,对不对?
。。我喜欢你说要确认和赏识那些工作干得好的人,不过你真以
为会那样做吗?
。。如果有某个经理不遵照这一方案办事而仍然照以前的做法
我行我素,会有什么结果?如果某个经理看到有人把工作做
错了而闲混偷懒,听之任之…其结果会怎么样?
下属真正想从领导他们的人那儿知道的无非是:那些事你
是怎么认为的?你真会为之身体力行吗?你真相信这样做会改
变局面并使这儿成为一个更适合我工作的地方吗?
如果管理者难以做到身体力行的话,他们的批评或惩罚就
根本没有令人信服的力量,换言之,雇员们即使表面认同,内
心也没有真正认同,这样他们今后犯错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而
且他们甚至还有理由认为自己犯错是情有可原,无可厚非的。
当然,管理者要做到身体力行的意思,并不等于一旦你做
到了身体力行,就可以对犯错误的下属随意惩罚,因为我们的
雇员可不是罪犯,他们有自尊、有价值的人,理应体现尊严和
受到尊重。他们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那种
高业绩水平,不管是扫地的人还是高级经理。并不是每一个我
188
微笑管理
们所雇用的人都能自律到符合我们这种高要求的产业环境的程
度。
看来,必须有一个正规的并且为大家所理解的纪律程序,
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不过我也意识到,任何依靠惩罚的方法都
不可能指望得到我们所需要的那种尽心尽责的精神。采用那种
方法而引起的纪律问题的原因,正在于纪律制度本身。我们放
弃了那种制度,并创造一种新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非惩罚性的纪律与传统的惩罚制度
有何异同。
传统的逐步加重处分的制度
非正规措施
指导咨询
正规纪律措施
步骤
1 口头警告
步骤
2 书面警告
步骤
3 停职停薪/察看/最后警告
步骤
4 解雇
189
微笑管理
不用惩罚手段的纪律制度
非正规措施
积极接触
指导谈话
正规纪律措施
第一级:口头提醒
第二级:书面提醒
第三级:短暂停职
解雇
解雇
从相互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保留了传统方法中逐
步加码的一面,但是我们重新设计了制度的各个步骤,取消了
惩罚而着眼于个人责任感和由个人做决定。
190
微笑管理
积极接触
首先,不用大棒的纪律制度包括“积极接触”作为其正式
要素。传统的纪律制度从来不准备承认绝大多数雇员都是遵章
守纪的。雇员最常抱怨的是,他们工作表现好的时候很少有人
告诉他们。除了每年一次的业绩评估外,只有发生了问题时才
讨论其工作表现。
把积极接触作为制度的一个正式要素,告诉经理们确认良
好工作表现与对付不良的工作表现是一样重要的,还要使雇员
们意识到公司正期待着,在他们工作表现良好时,就会确认赏
识他们。
赏识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
几年前我被一家大工厂的厂长请去给该厂的生产经理阿伦
作某种个人指导。这位生产经理是这家工厂的第二把手,是一
个有才干的人,正有机会取得成功。我知道,这个阿伦在这家
工厂的另一机构里是从计时式做起的,因为努力工作兼有天赋
的才能和性格力量,已取得了比原来预想的要多得多的成就。
他已节省下钱读完了大学,是靠读夜校完成的。下次再开出一
家新厂的话,他将是理所当然的厂长候选人。
但是他的上司却告诉我,他不会得到那个厂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