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人常有的职业行为,但有时一场会议的内容并不是完全对自己有用,许多人会在会议期间感觉无聊,或会后感到收获不大,况且有些会议不能按时开始,按时到达的人便会有一段时间白白地空耗。善于立体操作的人便会带上一本书或者需要处理的文件资料,在会议内容对自己意义不大的时候,从事“第二职业”。
忙碌与成功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高效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有些成功的公司,员工们都不是显得特别忙碌。相反,他们显得很悠闲,也没有拖延的现象。在工作中,我们很多的时候只能作出这样的回答:“Yes!sir。”或“No!sir。”。当然,我们所有的回答,都必须由高效率地完成工作来注脚,用高效率来否认自己是个爱拖延的人。
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商场、职场,只有前进、前进、再前进,只有迅速、迅速、再迅速,只有胜利、胜利、再胜利。企业员工眼光要开阔,机遇要看准,执行要快速。别人用两天才能完成的任务,你半天就可以完成,那你就没有理由不是优秀的,老板就没有理由不器重你,公司也没有理由不提升你。
在优秀的企业内部,所有的员工都是平等的。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工作就是员工之间的平等竞争,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可以升迁。关键是看谁能创造业绩,谁能完成任务;还要看谁能出色地完成任务,谁能更快地完成任务。
效率是衡量一个员工工作能力的主要标准,也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都要追求最高效率。人的生命是很有限的,高的效率能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能让我们早日取得成功,成功者一生能创造出平庸人创造的无数倍的价值。企业跟人也一样,高效率的企业能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比别的企业取得更大的优势,从而更好地发展和壮大。
第六部分:作风优良 美德与荣誉弘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1)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著称于世的民族精神,也是解放军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自力更生,就是一切靠自己,不求人。艰苦奋斗,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全力拼搏,没有条件就千方百计地去创造条件。早在红军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艰苦奋斗”的完整概念,其后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他都反复强调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特别是1941~1942年,日本侵略者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国民党则一次又一次地搞反共摩擦,掀起反共高潮,从1940年冬天起完全断绝了我党我军的抗日经费,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陕甘宁边区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面对如此严重的困难,为了坚持持久战,在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指引下,边区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在王震率领下,开赴延安东南的南泥湾垦荒屯田。战士们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树立坚定的抗日必胜的信念,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到1944年,战士们开荒了26。1万亩,把梢林满山、荆棘遍野的南泥湾,变成了五谷丰登的“陕北好江南”。他们不仅用勤劳开创了丰衣足食的局面,而且创造出了“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这是毛泽东注入延安精神的根本特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直都是解放军的优良传统。解放军要求每一个指挥员和战斗员都应当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解放军无论在革命斗争和建设斗争中,都能够在最困难的环境下坚持战斗,经常抢着担负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吃大苦,耐大劳,以此为荣,以此为乐。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仅在战争年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天,这种精神对于企业来讲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解放军是一支军队,它存在的意义是与敌人作战并取得胜利,所以必须要有强大的战斗力,这是军队的本质。一个企业,它存在的意义是创造价值,也就是生产价值,所以必须要有强大的生产力,这是企业的本质。要有强大的生产力,就要求所有员工都要保持像解放军一样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古人谆谆告诫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新时代的召唤,是建设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
艰苦奋斗精神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华,而且还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艰苦奋斗精神之所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艰苦奋斗这个精神动力。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企业精神的核心,可以具体化为企业制胜市场的核心理念、核心制度、核心技术和核心人才。它可以确保员工比其他企业的员工更能开拓进取,激励员工加紧学习,鞭策员工节约成本,推动员工注重创新。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的力量,越来越关注精神的力量,市场经济既是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意志品质的较量。中国国内许多企业相对于国际先进企业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特别是西部国有企业,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对许多大城市来说,始终是艰苦的。靠什么去同别人竞争?既要靠技术、制度,更要靠坚忍不拔的意志毅力,靠“艰苦奋斗”的企业精神。
艰苦奋斗,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全力拼搏,没有条件就千方百计地去创造条件。当年毛泽东同志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企业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赶考”的过程。“考”得合不合格,很大程度上就看我们能不能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继续发扬下去,能不能想尽一切办法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六部分:作风优良 美德与荣誉弘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2)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的波音客机占据着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全世界形成了垄断局面。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家,都想打破这种垄断局面,但是又没有哪一国有这样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努力,一国没有条件,他们四个国家联合起来,抛弃一些传统的观念,在技术上进行合作和共享,排除万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经过近25年不盈利的艰苦奋斗,终于开发出可以与波音较量、竞争的“空中客车”等客机系列,赢得了用户的认可和赞同,打破了波音公司的绝对垄断地位,为自己开拓了生存空间。
这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很好案例,是艰苦奋斗精神的一种体现。红军凭着这种精神,能“在极地中寻求生存、绝境中夺取胜利”,企业继承和发展这种精神,也能够使企业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稳步前进。
时代赋予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新的含义,我们一定要准确理解,把握实质。过去,人们对艰苦奋斗的理解往往仅限于“艰苦”。用现在的眼光看来,艰苦奋斗的实质应该体现为“奋斗”,这主要是指一种勇于进取的精神状态。
坚持艰苦奋斗要克服简单化和模式化的做法,防止将一些问题与过去进行简单类比,防止把艰苦奋斗与固守贫穷、自甘落后等同起来,把艰苦奋斗与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对立起来。提倡艰苦奋斗不是抑制人们正当的物质追求和生活消费,而是一种严于律己的精神境界,一种吃苦耐劳的生活态度,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我们弘扬的是艰苦奋斗这种精神,而不应拘泥于过去的某些具体做法。
艰苦奋斗不仅是物质生活方面的勤俭节约,更重要的是指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力量。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念,它蕴涵着不追求安逸、不满足现状的进取精神,不以单纯追求物质享受为目标的奉献精神,不等不靠的自主精神。在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的情况下提倡艰苦奋斗,主要是提倡继续保持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强化加快企业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
音乐大师贝多芬曾经说:“人的一生,全靠奋斗;唯有奋斗,才能成功。”个人、企业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奋斗能让人过上美好的生活,能让人养成不断创业、永不满足的习惯;奋斗让人赶上时代、超过他人,能让人取得财富和产业上的新成就。天道酬勤,奋斗使个人、企业兴旺发达,没有奋斗,将一事无成,而做到这点,则将赢得一切。
有一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蛹捡起来带回家,要看看蛹是怎样羽化为蝴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子看着于心不忍,心想:我必须助它一臂之力。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的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去了。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奋斗才能成功的真谛。蝴蝶必得在蛹中痛苦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能破蛹而去。成长道路是痛苦的,蝴蝶在蛹的时候,也是丑陋和痛苦的,但一旦冲破了蛹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