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开拓农场法》。《要纲》和“三法”成为日本推行新移民政策的根本大纲和行动指南。其实质是,为保证把东北作为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稳固的战略基地,通过移民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确保法西斯殖民统治的稳定。
从移民计划的执行情况看,第1期计划的10万户,因预算关系调整为8万余户,至1941年第1期结束时,5年实际移民45万户,加上原有移民,共有日本移民8万多户移住东北。1941年日本政府又制定了《满洲开拓第二期五年计划》,决定不仅要完成第2期20万户的计划指标,还要补齐第1期未完成部分。计划到1946年3年间移民21万余户和义勇队13万人。《满洲开拓年鉴》;1944,第86~87页。但是,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节节败退,第2期也未能完成。据推断,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移民总数为10万户,30万人左右。《伪满洲国史》第345页。
从移民的分布看,可以分为三个地带。第一线地带,从伪间岛省到牡丹江、东安、三江、黑河、兴安南省等,与苏联接壤地区。这一地带是所谓“对苏战备”的前沿地带,关东军在这里建设有“国境阵地”。移住这里的移民,其目的就是配合关东军的对苏战备。其数量约占总数的40%。第二线地带,主要分布于伪通化、吉林、滨江、北安、龙江等省。即沿长白山、哈尔巴岭、老爷岭、小兴安岭、大兴安岭的内侧及松辽平原外侧。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切断抗日联军与江北人民之间的联系,以巩固日伪统治。其数量占移民总数的一半。第三线地带,是铁路沿线,重要城镇和河流沿岸,其目的主要是加强经济掠夺和防护重要设施,其数量约占总数的10%。这表明移民的军事性质。
日本移民的军事性还突出地表现在青少年义勇队移民组织上。“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战争不断扩大,其军队兵员也不断膨胀,大批青壮年农民被征入伍或进入工厂,农业劳动力日趋紧缺。为了确保移民劳动力,日本对移民政策进行调整,提出组建青少年义勇队。
1937年7月,在关东军的主持下,日伪制定了《青年农民训练所创建纲要》,决定从日本国内募集青少年农民移民东北。12月,日本确定了《满洲青年移民实施要纲》,1938年1月,日本拓务省拟定了《满洲开拓青少军义勇队募集要纲》。到1939年12月日伪制定了《满洲开拓政策基本要纲》,提出把青少年义勇队“作为民族协和之核心”,以“培养和训练各种开拓民特别是开拓农民的基本资质”,并对募集、训练、管理等有关事项做了明确规定。青少年义务队基本上是16~19岁贫农家庭中无经营农业继承权的次子三子等。他们在日本进行三个月左右的集训后,进入东北的大训练所,经过一年训练再转入小训练所训练两年。训练按照军队编制,过着严格的军事化生活,首先是对青少年进行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教育,在业务上主要进行军事、农业及其他技能的训练。其目的就是把训练生培养为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战争工具。
“募集要纲”公布后,日本动用各种宣传工具,鼓动青年农民去开拓“满洲新天地”,不到半年就募集录取14万余人。《满洲开拓史》;第250页。到1941年5月,在中国东北的青年移民训练所达到93所。《满洲开拓史》,第278~281页。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此种移民人数达8万多人,约占移民总数的30%。由训练生组成的开拓团共5批,计279个团。《满洲开拓史》,第325~333页。青少年义勇队开拓团,不仅是一般移民的后备力量,更重要的是关东军的后备兵源,绝大部分布在边境和重要军事地区,成为协助关东军守卫铁路,军事设施和镇压中国人民的别动队。1945年8月苏军发起进攻后,关东军命令青少年义勇队全部加入战斗部队,企图负隅顽抗。另一方面,这些青年又是日本法西斯侵略政策的牺牲品,成为侵略战争的炮灰,在日本战败的时候,又被日本统治者抛弃,成为法西斯战争的殉葬品。
三北边振兴计划
所谓“北边振兴计划”是1939年日伪正式提出的以进行“国防建设”为主体的综合性备战计划,是日伪整个法西斯主义战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东军占领东北后,将其作为侵略战争的战略基地,在积极向中国关内进行侵略的同时,也把战争的矛头指向了苏联。1932年8月军部制订了《1933年度对苏作战计划》,准备在必要时向苏联滨海地区和后贝加尔地区发动进攻。《大本营陆军部》(1),第338~340页。为此,从1933年开始,着手在“满苏”边境建立所谓“国境阵地”系统。1936年8月军部中央又制订了《对苏战争指导计划大纲》,规定以1941年为期限,完成对苏战争准备。《石原莞尔资料·国防论策》第186~191页。据此,关东军于1937年7月制定了《昭和十二年度至十六年度满洲国战争准备指导计划》。在其基本方针中指出“满洲国政治,经济各领域,要以近似战争状态进行组织运行”。在其要领中提出,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各种“国防设施”的建设,完成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加强“日满一体化”等《满洲国史·总论》中文本,第688页。;旨在把伪满纳入日本法西斯战争体制。从上述日本对苏战备出发,关东军分析认为,从“国防”上看,目前苏联正在不断加强在远东的军事力量,日苏兵力对比有较大差距,从战略上考虑,必须加强守势战略。“七·七”事变后,关东军进一步决定将所谓“防卫线”推进到“满苏”边境,在大、小兴安岭外侧建立防卫地带。从政治上看,伪满在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统治力有所增强,但对边境地区的行政指导力较弱,不利于对苏战备。从经济上看,要在边境地区加强对苏战备,就要有可靠的军需保证,必须增强交通力,实现自给自足。就是说,关东军从总体战认识出发,认为必须增强在北满的综合实力。这是北边振兴计划出台的重要背景。
特别是“七·七”事变后,军部法西斯的侵略更为疯狂。在攻陷南京之后,军部狂妄地认为中国很快就会投降。遂企图向北展开对苏攻势。
1938年7月,日军侦察到位于中朝苏边境的张鼓峰有苏军活动,担任这一地区防卫任务的第19师团长尾高龟藏认为,“必须趁此机会给苏军一次打击,使它尝到日本军的威力”,确保所谓“边境”安全。《关东军与苏联远东军》中文本,第80页。这一事件使关东军感到在与苏联的对抗中,无论军事、政治、经济、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边境地区的“国防建设”。1938年12月,关东军以“内部指导”的形式,向伪满提出了《关于国境方面国防建设的要求事项》,要求伪满依据“日满”共同防卫原则,作为对苏作战准备,加强北满的综合性开发。其要点是:第一,在伪牡丹江、黑河、间岛、兴安北、三江省等边境各省,设定“国防建设”重点地区,到1941年达到完成对苏战备的军事设施建设;第二,加强上述地区的交通、通讯、物资、移民、军事工业等;
第三,强化边境地区行政机构;第四,设立专项经费。
接着,由关东军第4课长片仓衷等人组织伪满政府有关人员,进行了边境调查。然后在伪满政权设立了国境建设方策委员会,制定国境建设的计划和方案。1939年5月11日,伪满制定了《国境设施建设基本纲要》,15日发表了《北部边疆振兴计划》,18日又发表了《北边振兴之声明》,把“北边振兴”正式作为伪满的“三大国策”之一。
北边振兴计划表面上标榜为“国防建设”、产业开发和振兴民生,但根本点是以完成对苏战备为目标,进行综合性“国防建设”。计划以1939年6月至1942年5月三年为期,预计投资总额10亿元,其中伪满政府负担2亿元,满铁为6亿元,特殊会社为2亿元。涉及地区为伪间岛、牡丹江、三江、黑河、兴安北、东安和北安省等7省。
这项计划与关东军的“国境阵地”建设工程计划相配套,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整备交通、通讯设施。铁路由满铁按既定计划逐步推进。1939年4月,伪满与满铁签订第5次契约,开始修建第6次线,其中新线建设总长为620公里,重点是复线工程,总长1448公里。1941年3月又签订第6次契约,开始修建第7次线,其中新建7条线总长698公里,复线总长395公里。这两次线的修建是“三大国策”的重要内容。其中在若干边境铁路也修建了复线,就是为了实施北边振兴计划。公路重点是加强军用“国防”公路建设。计划新建7000公里,改修5800公里。通讯重点推进通讯干线地下电缆的建设,并增设4万公里有线通讯线路,以及加强有无线通讯、邮政通信和航空设施建设等。
第二,电力、供水和城镇的整备。计划增建30个发电站所,完善供水设施,提高城镇功能;为日军进驻提供基本保证。
第三,确保移民和劳动力。向所谓“国境接壤地带”大量移住日本和朝鲜移民,使之平时务农,战时从军;为保证各种军事设施的建设,强化劳动机关,确保劳动力的供给。
第四,确保物资供应,为此设立物资调配委员会,与物动计划相适应,统一管理生产和生活资料。增建仓库,建立保证计划实施的物资流通体系。
此外,还有防空、防疫、强化行政、福利保健等许多内容。
为保证北边振兴计划的实施,日伪采取了许多措施。在政治上,设立了“防卫委员会”,由当地日军参谋长任委员长,实行一元化领导。缩小边境地区行政区划,部分伪省长、县长由日本人担任,以提高边境地带的日本化。加强协和会以及各种国防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