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也有所扩大。现存塔高75 米,高耸入云,周围由小塔簇拥,雄伟壮观。塔建造在一连串的平台上面,台基雕刻着动物和众神像,刻工精美。塔身镶满了从中国进口的彩色磁砖和玻璃珠,塔尖用金箔包裹,整座塔群显得金碧辉煌。
中央大塔内有阶梯通到塔顶的阳台,在这里可以俯瞰河对岸的曼谷城、泰王宫、玉佛寺、涅槃寺及湄南河上的风光。拉玛二世的遗体安放在塔的底部。周围的4 座陪塔,每座都有一尊雕刻的菩萨像和佛陀本生故事的描绘画。
塔用砖块垒砌而成,外面涂着一层厚厚的灰泥,灰泥表面也贴着从中国运去的彩色瓷片及玻璃碎片。
寺内大殿里悬挂着中国式的灯笼,殿中间供奉着郑王塑像。殿后有一张据说是郑王生前御用的大木床。黎明寺早已成为皇家寺院,每年出安居期间,国王及众大臣都乘船顺湄南河而下到此祭神,届时国王把黄色袈裟布施给寺院的僧侣。这种仪式被南传上座部佛教称为“僧人换衣节”,是佛教徒的一个重大节日,也是泰国佛教最隆重、最热闹的祭典之一。
拍侬佛塔
拍侬佛塔位于泰国湄公河西岸那空拍侬府读拍侬县读拍侬区,与老挝甘蒙省色邦菲河口隔河相望,是泰国著名佛塔之一。
此塔建造年代不详,有人认为是5 世纪的建筑,也有人说是10 世纪建造。
传说2000 多年前,佛祖飞来此地并留宿一夜,接受供养,许愿将来分送部分骨灰在此埋葬。佛寂后,大弟子迦叶尊者带领500 罗汉将分送的佛骨护送来此,当地五王即戈答汶王、朱尼拉王、廊限逢王、廊限銮王、因他北他王倡议共建佛塔。四面塔基由四王分建,各高2 米。塔基完成后,廊限銮王加高2 米,500 罗汉又加盖2 米,盖成原始的拍侬佛塔,并将佛骨和珍宝安放在塔中,有八大神龙在此守护。
11 世纪左右,此塔逐渐产生影响,老挝菩提沙拉王朝国王亲自来塔礼拜,出资建造精舍,派遣仆从维护佛塔,定期供养,拍侬佛塔成为老挝人的崇拜圣地。1886 年法国和暹罗(今泰国)划分领土时,佛塔所在地区被划归泰国。后来佛塔多次修葺扩建,第4 次修建是公元1690~1692 年,这次修建使佛塔成为3 层高的形式,呈正方形,四边底座宽16 米,一、二层是原始塔样,下层塔身高10。80 米,总高43 米。1940 年又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建,重修塔身,加高塔端,使塔高达53 米,加上4。5 米的金幡伞,全塔总高57。50米。塔顶金幡伞用纯金7 公斤,金色矿物约20 公斤,结果导致佛塔于1974年坍塌。
佛塔用砖砌成,下部刻有羽翎卷草纹、藤蔓卷草纹等图案,还有或骑马或骑象,手握短剑或手持长矛,张弓待发的刹帝利武士像,以及狮子、老虎、大象等动物像。所刻人物形体矮小,留髻,身上挂零碎布片,是当地土著人的形象。塔四面门上部为半圆形,有雄狮像,门上有婆罗门乘双鹄图、四手毗湿努骑金翅鸟图、湿婆骑黄牛图等图案。四门不能开启,没有门楣和侧柱,这种形式与缅甸早期的祠相同。塔周围还放有青铜佛和石雕。
拍侬佛塔前面有一座壮观美丽的大牌楼和两座小牌楼,牌楼上塑有两尊神像,神像两旁塑有猛虎侍候,离塔不远处还有一座莲花池。如今,这里已成为泰国境内著名的佛教圣地,来此朝佛的人络绎不绝。
素可泰历史公园
素可泰历史公园就是素有“暹罗文化摇篮”之称的泰国历史名城素可泰的所在地,位于泰北中部,永河左岸,在首都曼谷市以北约540 公里处,是1987 年11 月20 日经重新修复后向公众开放的。
素可泰的泰文意为“幸福的曙光”,是13 世纪时期泰民族建立第一个独立国家的都城,后来成为素可泰王朝的都城。素可泰王朝历时200 年,出现过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文化。著名的三世国王兰坎享创制了泰国今天的文字,他在石碑上记下了泰国第一部历史;第五世王里泰时期的雕刻和建筑艺术达到了颠峰,被誉为“泰国艺术的始祖”;第六世王塔玛拉贾根据佛经故事写出了泰国第一部文学作品。素可泰文化是泰民族的骄傲。
素可泰古城呈长方形,面积约116。5 平方公里,周围有3 层土墙、护城河及城墙,城内有四大水池。城内外密布着193 处佛教古迹,包括1 座王宫,35 座佛庙以及大量的古塔、佛像、石碑、池塘、堤坝和古瓷窑等。其中兰坎享国王书写的碑刻文和线条优美的铜塑佛像都是举世无双的瑰宝。城内有一尊雕在一块翠绿的大青石上的拍■耶女神像,被奉为“护国神”,相传女神像为兰坎享大帝之生母娘桑。城中山上有一座石桥寺,从山麓到山顶,用石砌桥,以桥代为登寺的山路,石块无定状,大小不等,大的1 米多,小的不到半米,寺名由此而来。寺中有一尊高12 米的拍抑他洛立佛像,相传兰坎享大帝当年每逢佛日必登寺礼拜。诗春寺内有一方形大佛堂,长宽各40 米,高30 米,佛堂中央塑有一尊11。3 米的拍阿查纳大佛坐像,佛堂左壁有通向佛堂之顶的通道,通道的两壁上有50 多块素可泰王朝时期所雕的石碑。素可泰王朝时最壮观、最大的佛寺是玛哈读寺,寺中有11 所佛堂,主佛是拍抑他洛。
相传兰坎享大帝登基之前,曾在此寺剃发为僧,法名拍暖。玛哈读寺附近有一金池,池中有岛,岛上有金池寺。金池水清甘甜,兰坎享大帝所建碑文中曾致叹赏,古时泰国君王登基时,必取金池之水用于誓礼。与金池相连还有一银池,比金池小,但也有佛寺佛塔,塔的四面祀有佛像。
素可泰古城于1584 年被弃置荒废,20 世纪30 年代初泰国将其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化遗址,1953 年开始逐步修复工作。经过30 多年的修复,1987年底,素可泰古城重放光彩,成为素可泰公园,不但整修了大部分古建筑,修补了佛像、挖掘了遗址,还将庙宇和城墙涂上了防潮防腐蚀的硅化学物,如今的素可泰历史公园已成为泰国最重要的旅游区之一。
攀牙海湾
攀牙海湾位于泰国南部攀牙府南端,在马来半岛北部西海岸,距普吉岛约100 公里。在水天一色的海面上,200 多座造型奇特、挺拔秀丽的山峰浮现其间,这里奇岩兀立,绿洲纵横,岛屿星罗棋布,青峰倒影,山水奇秀,被誉为泰国的“水上桂林”。
攀牙海湾壁立的山峰姿态万千,有的像睡狮,有的如竹笋,有的若者翁,有的似笔架,这里有鲤鱼山、穿山、母鸡山、雏鸡山、小狗山,还有两座形似乳峰的乳峰山。山上大多覆盖着茂密的热带林木,山顶呈暗赭色,上面长着稀疏的小树。情人山由两块相倚的大石壁构成,每块石壁高约35 米,石面平滑如镜,黑、白、赭三色相间,两块石壁对倚成三角形,此处泉水淙淙,就像一对难舍难分的情人在掉泪。
在画山脚下近水面的石壁上画着许多鳄鱼、各种海鱼、动物及器皿图案,虽说笔划粗犷,但清晰可见,生动活泼,相传为公元前古人的真迹,很有历史价值。
攀牙海湾的“江山会景处”在相依山,是一座高大的石灰岩山峰,北边一块十几米高的巨大岩石斜挨着大山,下端与大山分开,构成一个三角形石洞,此洞非常奇特,是游人必到之处。在山顶上远眺,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附近还有一座铁钉山,上粗下细,直插海底,酷似神仙用巨锤钉下的“定海神针”,气魄雄伟,奇秀异常。
攀牙海湾的攀牙岩洞,也称潭洛山,洞的最高处离水面20 多米,洞内的钟乳石色彩、形态各异,有石幔、石笋、石花,有的如佛手,有的似倒吊莲花,有的像“蛟龙探水”,有的若“雄鹰俯冲”,洞顶岩缝中还悬挂着名贵的食品“燕窝”。
距相依山不远处,有一个名为“邦衣”的海岛,状如鲸鱼,扼攀牙海湾的要冲,海水从它的左右经过,直奔印度洋。岛的一侧海面上,延伸出一片水上木屋,是一个有100 多户人家的渔村,整个村庄都建在海上,高脚木屋从山脚向海边伸展,房屋中间有木桥相接,别具一格,由于这里环境幽美,生活稳定,人称邦衣岛为“海上仙阁”。又因岛上土地肥沃、渔业资源丰富,这一地区被誉为“泰国明珠”。
攀牙海湾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奇秀景色,吸引着国内外的旅游者,这里成为泰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北榄鳄鱼湖
北榄鳄鱼湖位于泰国曼谷西郊,距市区只有10 公里,占地几十公顷,四周绿树环绕,蕉椰争翠,宛如一幅热带风景画。
鳄鱼湖创建于1950 年,是华裔杨海泉独资经营和管理的综合性动物园。
据说很多年以前,鳄鱼湖一带都是沼泽地,很多鳄鱼繁衍生息在这里。后来人们发现了鳄鱼的经济价值,开始大量捕杀,使其数量急剧减少。杨海泉创建鳄鱼湖的宗旨就是维护和保存鳄鱼,使这种珍贵的爬行动物在世界上得到一席生存之地,免受来自各方面、主要是人类的威胁。如今这个鳄鱼湖以鳄体最大、鳄种最多而居世界之冠,共有大小鳄鱼3 万多条。同时这里还是出产鳄鱼皮的大本营,皮革制品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盛誉,杨海泉本人也被称为“世界鳄鱼大王”。
鳄鱼湖由大大小小的数十处水泥池塘组成,大池塘比足球场还大,小池塘只有十几平方米。3 万多条咸水鳄和淡水鳄分别放养在大小不同的池塘中。放养大鳄鱼的池塘有2 米多高的围墙,放养小鳄鱼的池塘围墙只有1 米左右。为了游人参观方便,在池塘上面3 米多高处架设了纵横交错的悬空走廊,沿走廊转一遍,就可将这鳄鱼的世界一览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