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苏共22 大以后的历届代表大会都在这里举行。
大会堂旁的教堂广场,有5 座东正教堂,其中圣母升天大教堂最为巍峨壮观。它建于15 世纪后期,其山字形拱门和金色圆顶,带有明显的俄罗斯东北部建筑风格。在长达4 个世纪中,这里一直是沙皇举行加冕大典和隆重礼拜的地方。报孝教堂比圣母升天教堂稍晚建成,它造型美丽,凝重庄严,顶端有9 个金色圆顶。这里是皇族子孙洗礼与结婚之地。天使大教堂建于16世纪初叶,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历代帝王的墓地,伊凡雷帝即葬于此。在这3 座教堂附近,有建于1505~1508 年的伊凡雷帝钟楼。这座钟楼高81 米,是克里姆林宫中最高的建筑物,共有5 层,冠以金顶,外貌呈八面棱体层叠状,每一棱面的拱形窗口置有自鸣钟。沿钟楼台阶拾级而上至楼顶,可观莫斯科全景。
在钟楼附近,陈列着莫斯科著名文物“钟王”和“炮王”。钟王高6。14米,直径6。6 米,1733~1735 年铸成,重达200 多吨。钟体环饰精致的浮雕,并刻有文字。钟王是世界上最大的钟,但铸成后敲第一下时就出现裂痕,成为世界上从未敲响过的钟。炮王重40 吨,炮口直径为890 毫米,炮弹重2吨。此炮为1586 年俄罗斯著名铸造家安烈。乔霍夫所铸。这门象征性的大炮也从未打响过。
在克里姆林宫西南部,是大克里姆林宫、武器博物馆和钻石库。大克里姆林宫是克里姆林宫中的主要建筑之一,为一座二层楼房,内部装饰华丽,有厅室200 间,其中以3 个用俄国勋章命名的大厅最为著名:格奥尔基耶夫大厅、弗拉基米尔大厅和叶卡捷琳娜大厅。武器博物馆里收藏有15~16 世纪俄罗斯的盾、剑、盔甲,缴获到的军旗和其它历史文物。钻石库内有许多珍宝:189。76 克拉的钻石、398。72 克拉的巨型红宝石、世界最大的橄榄石、世界最大的蓝宝石以及世界最大的自生金等。在克里姆林宫北角有古兵工厂,现在是兵器陈列馆。
多棱宫是克里姆林宫中最古老的宫殿之一,其外墙以多棱白石砌成,建于1487~1491 年。宫内的俄皇朝觐大厅,宏伟华丽。从墙壁到门窗,从屋角到穹窿圆顶,全是突兀的石棱。每一块金色的棱角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彼得大帝以前历代沙皇的宝座都设在这里。
克里姆林宫东墙上的斯巴斯克塔楼,是克里姆林宫的主塔,其塔门即克里姆林宫的正门。塔高67。3 米,连同塔顶红星在内,达71 米。1625 年塔上安装了巨大的自鸣钟,塔的四面均有黑色的巨大钟面,时针和数字是金黄色的。每隔15 分钟敲打一次,这就是远近可闻的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塔顶上的红宝石五角星是最大的一颗,重1 吨多,五角星各角间的距离为3。7 米。五角星安装在轴承上,可左右旋转。这就是人们通常见到的“克里姆林宫的红星”。
红场
红场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广场,西南与克里姆林宫相毗连。它的前身是15 世纪末伊凡三世在城东开拓的“城外工商区”。1517 年,广场发生大火灾,广场曾被称为“火灾广场”。从17 世纪下半叶起改称“红场”。在俄语中,“红色的”含有“美丽”之意,“红场”的意思就是“美丽的广场”。红场的大规模扩建是在1812 年以后。那时,拿破仑的军队纵火焚烧了莫斯科,莫斯科人民重建家园时,拓宽了红场。到本世纪20 年代,红场又与邻近的瓦西列夫斯基广场合二为一,形成现在的规模。
红场南北长695 米,东西宽130 米,总面积9 万多平方米。广场用赭红色方石块铺成,油光瓦亮。广场两边呈斜坡状,整个红场似乎有点微微隆起。
在广场南面,向莫斯科河微倾的斜坡上,矗立着瓦西里。勃拉仁内大教堂。这座教堂是为了纪念俄国沙皇占领喀山公国和阿斯特拉罕,于1555~1561 年修建的。它被誉为古代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卓越代表。教堂是由大小9座教堂巧妙结合起来的,周围8 座略小的教堂团团围住中间稍大的教堂,构成了一组精美的建筑群体。9 座教堂均为圆顶塔楼,中央主塔高47 米,周围是8 座高低、形状、色彩、图案、装饰各不相同的葱头式穹窿。教堂用红砖砌成,白色石构件装饰,穹窿顶金光闪烁,配以鲜艳的红、黄、绿色。整座教堂洋溢着浓烈的节日气氛。在教堂前面,有爱国志士朱宁和波扎尔斯基纪念碑。
红场北面,是一座三层红砖楼,其式样仿照古代俄罗斯建筑,南北各有尖塔8 座。这是建于19 世纪的历史博物馆,里面收藏有450 万件展品。
红场东侧是莫斯科最大的国营百货商店建筑群,修建于20 年代初,分上下两层,营业面积近8 万平方米。
列宁墓坐落在红场西侧,在克里姆林宫墙正中的前面。1924 年1 月27日建成,最初是木结构的,1930 年改用花岗石和大理石建造。卫国战争后,装有列宁遗体的水晶棺重新更新了。列宁墓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体表是阶梯状的3 个立方体,采用黑、红两色大理石和花岗石建成。陵墓体积为5800 立方米,内部容积为2400 立方米。墓前刻有“列宁”字样的碑石净重60 吨。墓顶是平台,平台两翼是可容纳万人的观礼台。沿黑色大理石台阶而下,可进入陵墓中心的悼念大厅。列宁安祥地躺在铺有红色党旗和国旗的水晶棺内,身穿黄色上衣,胸前佩戴一枚红旗勋章。距列宁墓不远,有列宁博物馆,里面珍藏有列宁的遗物和列宁的传记等。在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墙之间,是前苏联其他领导人的墓地。
红场是莫斯科历史的见证,也是莫斯科人的骄傲。
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在俄罗斯境内,位于东西伯利亚高原南部。是欧亚第一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为东北—西南走向,呈月牙形,长636 公里,平均宽48 公里,最宽处79。4 公里,面积为3。15 万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730 米,中部最深达1620 米,蓄水量约占世界地表淡水总量的1/5。湖中有岛屿27 个,最大的奥利洪岛面积为730 平方公里。湖岸线长2200 公里,有巴尔古津湾和普罗瓦尔湾等湖湾。贝加尔湖周围群山环绕,溪涧错落,原始林木苍翠,风景奇丽。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早在史前时期,这一带确实是一片“北方的海”。2000 万年前,由于发生强烈地震,中间的地层断裂塌陷,四周群山拱起,形成一个巨大的盆地。周围的急流不断地注入盆地,从而形成了这个地球上最深的湖。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巴尔古津河、上安加拉等336 条大小河流和山溪注入湖内,湖水大部分经安加拉河流入叶尼塞河。通常,一个湖泊的寿命只有1~1。5 万年,由于风吹日晒、泥沙淤积,湖水逐年缩减,直至干涸。但贝加尔湖的储水量不但不减,而且逐年增加。充沛的水量,影响到沿岸的气候。夏天,贝加尔湖减弱了周围地区的暑热程度;冬天,贝加尔湖所蓄藏的热量也减缓了西伯利亚严酷的冰冻。而贝加尔湖本身,即使在最暖和的季节里,湖面温度也只有7℃左右。
贝加尔湖有“生物博物馆”的美称。湖中有植物600 种,水生动物1200种,其中3/4 为特有品种。贝加尔湖是淡水湖,但湖里却生活着地道的海洋动物:海豹、海螺、海鱼和龙虾。1 米多高的海绵在湖底长成浓密的“丛林”,外形奇特的“贝加尔龙虾”就在这“丛林”中生长繁衍。贝加尔湖特有的鱼是一种绯红色、半透明的小鱼,无鳞,鳍像大蝴蝶的翅膀。贝加尔湖中一种藓虫类动物,其近亲生活在印度。这里盛产的长臂虾,只在北美洲的湖泊中才有它的同种。
贝加尔湖是一个重要的鱼品生产基地。每年从湖中要捕获上万吨各种鱼类。其中著名的“贝加尔鲱鱼”一年四季都可捕获。另外,贝加尔湖还生产鲟鱼、鲑鱼、鳕鱼、萨门鱼、白鱼和蝶鲛鱼等。
贝加尔湖水极其清澈,透明度达40。5 米,被誉为“西伯利亚明眸”。这里阳光充足,雨量稀少,冬暖夏凉,有矿泉300 多处,是俄罗斯最大的疗养中心,湖畔建有多处旅游基地。
伊萨基辅大教堂
坐落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区的伊萨基辅大教堂,与梵蒂冈、伦敦和佛罗伦萨的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大教堂造型雄伟壮观,被视为俄罗斯晚期古典主义建筑的精华。
早在1768 年至1802 年,曾在这里建造过一座伊萨基辅教堂。但还没有竣工就发现这座建筑不够雄伟,同整个都城的布局不太协调。于是这座教堂还没有盖完就被废掉。19 世纪初开始广泛征集新的设计图纸,最后一位名叫蒙弗朗的法国青年的设计方案被采纳了。他一共设计了24 种方案,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选定了其中一种。
大教堂于1818 年破土动工,由蒙弗朗担任大教堂的设计师。但他原只是一名绘图员,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后来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对蒙弗朗的施工方案进行了修改,才使这座教堂得以落成。1858 年,伊萨基辅大教堂竣工,前后共有44 万民工干了整整40 年。教堂竣工后,它的设计者蒙弗朗也与世长辞了。
大教堂高约102 米,圆顶直径为22。15 米。用橡木制成的3 扇巨门,每扇门面积为42 平方米,重达20 吨。整座建筑物重30 万吨,里面可容纳1。4万人。教堂的施工经历了奠基、立柱、砌墙、封顶等过程。这座建筑的地基深达10 米。教堂四周各竖有16 根粗大的花岗岩石柱,成双排托起雕花山墙。
每根石柱重114 吨,是从30 公里外的芬兰湾运来的。立柱时采用的是“绞关法”,128 名壮汉同时推动绞